鄂伦春族过去一般在每年的正月里要供“太阳神”,这一是由于冬季寒冷,二是由于日照时间短,他们把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化作对太阳的崇拜,认为它是光明、正义之神。最后,他们还形成了以太阳的名义起誓或向太阳述苦的习惯。
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鄂伦春人还要拜“月亮神”。在腊月前后,是守猎的季节,而月亮可在夜晚照出猎物的所在。为了祈求神保佑他们多打猎物、多获得食物,尤其在冬天里,他们就形成了祭月的民俗。
他们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晚上还要用7根香祭“北极星神”。他们认为北极星神在夜间可以指明方向,这也是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遗风。由于认为星神长久存在,一些老人还发展出拜星神以新求长寿的风俗来。
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祭火神,正月初一又要接火神,这与汉族人祭灶神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在各家拜年进“仙人柱”时,要先拜火神,再拜主人。吃饭时要向火里扔一些兽肉等,而且不许向火里泼水,不能用刀叉肉在火上烤,这些都是对火神的不敬。可见,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对温暖的需要演化成对火的崇拜。
珞巴部落:热情好客的猎人之家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珞巴部落的历史已很古老,其具体来源人们并不清楚,并且部落内分支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人,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珞巴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各地方言差异较大,没有文字,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生活中一直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珞巴部落的人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人专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部落中广为流传。
珞巴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平分,一般都习惯于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
珞巴人热情好客,在客人吃饭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饭,以表示食物无毒和对客人的真诚。如果客人是从远方而来,珞巴人还要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饼和辣椒等款待。
珞巴人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由于珞巴部落的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在年节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希蒙的珞巴人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珞巴部落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人的交通绝技。在解放前,珞巴人的社会仍存在部落奴隶制。现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
独具特色的衣着
因长期生活在高原峡谷,珞巴人的衣着上也能表现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为原料,喜欢穿一种叫“阶邦”的草裙,是用鸡爪谷的秸杆编成的。目前妇女们穿土布衣裙时还习惯在外面罩上一条草裙,以起到对布裙的保护作用。
珞巴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珞巴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这些装饰品是每个家庭多年交换所得,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每逢节庆之时,妇女们一个个盛装打扮,互相比美。
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氇氆长袍。该部落生活在博嘎尔地区的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他们用熊皮压制成圆形,类似有沿的钢盔。帽沿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张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这种熊皮帽十分坚韧,打猎时又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男子平时出门时,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躯再配上其它闪光发亮的装饰品,显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男女都喜爱系一条考究的腰带,有藤编的,也有皮革制作的,也有用羊毛编织的,并织有各种彩色图案。腰带除用来扎系衣裙外,还用来悬挂小刀、火镰和其它铜、贝制作的饰物。
珞巴人喜食烤肉、干肉、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餐。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
古老的饮食习惯
珞巴部落的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间都挂着火镰。从一些饮食习俗的残迹中,可以窥见珞巴人先民曾经过生食的历史。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时,要饮用血酒。一些地方每年秋收后杀牲庆祝,把余温未冷的牛血和在酥油中饮用。他们认为,野牛的骨髓吸出来生食味道最鲜美。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酱,拌上辣椒和姜末作为其它食品的配料。
肉食烧烤是珞巴人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他们会将整条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焖熟就可吃。在山上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贮藏。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在珞巴部落中也很常见。他们常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榈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后再埋人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
珞巴人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有些地方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珞巴人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主人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和吃一口饭,以示待人的坦诚。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他们会抱憾终生。
丰富有趣的神话传说
珞巴人有着丰富而有趣的神话传说,在一些的神话和史诗中,他们把赖以生存的脚下的大地深情地称作“大地母”,他们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大地母的孩子,地上的飞鸟走兽是大地母的孩子,山上的花草树木是大地母的孩子,水中的游鱼是大地母的孩子,人也是大地母的孩子,而且是她最小、最疼爱的孩子。大地母用她的奶汁喂养自己的孩子,把爱赐给人们,教育人们婚姻,并教给人们采集、狩猎和农耕,使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子孙。
珞巴人还有许多关于渔猎和食鱼的神话,反映出他们渔猎和食鱼的悠久历史。有一则叫做《阿巴达尼和阿巴金纳》的神话中讲到,珞巴人祖先阿巴达尼和魔鬼阿巴金纳是死对头,都想害死对方。一天,他们同时来到河边打鱼。各自打的鱼放在各自的鱼篓里,到准备吃的时候,就将鱼放在各自的竹筒里,放在同一个火灶上去烧。魔鬼阿巴金纳事先藏了一颗毒药在身上,趁阿巴达尼不在意的时候,把毒药放在了他的竹筒里。这事被聪明的阿巴达尼知道了,他从怀里又掏出一个葫芦,从里面放出一群山鼠,又呼唤大风刮起一阵泥沙,让蜂儿在阿巴金纳眼前飞舞,使阿巴金纳只顾躲山鼠,遮泥沙,摸屁股,揉眼睛,阿巴达尼则趁机将竹筒换了。毒鱼被阿巴金纳吃下去了,一声大叫,倒在地上死了。这篇神话,不仅表现了珞巴人的善恶观念和正义精神,也佐证了他们的喜欢吃鱼的饮食习俗。
摩梭部落:传说中的女儿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摩梭古称“摩沙”、“磨蛮”、“磨些蛮”、“麽娑”、“摩些”等,又自称“纳”、“纳日”,在古书《华阳国志》、《三国志》、《后汉书》,、《元史》等古籍中也均有记载;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部落古羌人,其中最古老的一支“氐羌”约在两千多年前从甘肃及四川西北部迁移到泸沽湖周围居住,到汉代以后在“定窄县”居住,即现在的盐源县,如:《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就是描写的摩梭人的祖先。发展到今天,摩梭部落已有较大规模,范围上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
宁蒗境内的摩梭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这里的摩梭人家庭组织在与其他地区不同,至今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
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在饮食上,摩梭人的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
在生活方式上,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的社会状态,以女性为轴心,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其家庭成员由几个到几十个都是由一个始祖母的后裔组成,因而其部落常被誉为“女儿国”。《西游记》中的西凉女儿国据说就是指的这里。
摩梭人每家都有一个祖母堂,虽说是母系氏族,但生活并不轻松,要承担一家人的全部负担,干着比男人还要繁重的劳动,喂猪、种田、打鱼、做饭、砍柴、养孩子全靠女人。摩梭妇女付出着比男人多几倍的艰辛和汗水。
摩梭部落中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家庭制度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姻(俗称走婚),阿夏在摩梭人眼里是情人朋友之意,无论男女都这样称呼。
摩梭人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端午节、朝山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每年农历7月25日,永宁的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女趁机结交阿夏。
摩梭人以能歌善舞著称,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刚学会说话就能唱歌,刚学会走路就能跳舞。部落中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
以女性为尊的观念和神话
在摩梭人的观念中,所有大的东西都是女性的,这是摩梭文化女性为中心的生动体现。摩梭人认为人类起源于天神之女,女性被看作是生命之源,更是智慧和勤劳的化身。怪不得摩梭人对母亲有一种天然的依恋。在摩梭人生活的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女神山、母亲湖、女人,构筑了自己的伊甸园。摩梭人的格姆女神,不是高高盘坐在高台上俯视人间的神。她们的女神,常常骑着马,在村庄里巡游,特别是在夜间,她也象摩梭女人一样走婚。在摩梭人无数的歌声中,永远飘荡着母亲的形象。母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被歌颂着,传唱着。一代又一代的母亲,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浇灌着女儿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共同守护着这个美丽的神话。
在摩梭人眼里,其一山一水都有名堂。屹立在泸沽湖畔巍峨壮丽的格姆山(又称狮子山),像一个凝目远望的女子。在摩梭人心目中,她是爱与美的女神的化身。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格姆山下住着一个聪明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她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漂亮,像泸沽湖水一样纯洁,多少小伙子为她痴狂。天上的男神看上了这位人间美女,在农历7月25这天,男神变作一股狂风把姑娘卷上天去。地上的人们看见了,大声呼叫,男神慌了手脚,一失手把她放了。可是,姑娘已无法回到地上,她的身子化作一座山,矗立在天地之间,她的灵魂变成了一个女神,骑着一匹白马,吹着竹笛,哀伤地望着故乡。她巡游在空中,护卫这里的人们。
以后每年7月25日,就是摩梭人祭拜格姆女神的盛大节日,叫朝山节。这一天,人们盛装打扮,骑着马,赶着车,带着野炊的食物,涌向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男女青年相约绕山一周,然后向女神祭拜祈祷。祭拜完毕,人们在山上野炊,生火做饭。这天由男子主厨,妇女则尽情地游玩。吃过午饭后人们歌舞狂欢。在咚咚的锣鼓声中,姑娘们跳起了狮子舞,据说参加跳舞的男子都必须男扮女装。歌舞潮刚退,赛马又开始了,骑手个个英姿飒爽,一声口哨,就像离弦的箭,飞向山边。
在摩梭人心中,泸沽湖是她们的母亲湖,他们称其为“谢纳米”,关于母亲湖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泸沽湖只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粮丰物盛,西面格姆山脚下的山岩下,有一个涌泉之洞,终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这里可谓是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一天,有个放牧的哑巴每天带着午餐粑粑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哑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长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割的鱼肉刚好够他一天的饭食,时间一长,村里人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却说不出来,便尾随他看个究竟。
到了山上后,这些人一见到洞口那条大鱼,便贪婪地想拖回家中享用,于是赶去了九架十八头牛,架上抬杆,用九根绳子设法套住鱼,拼命往外拉,鱼被拖了出来,但灾难也随之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
这时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母亲,见大水滚滚而来,她急中生智,把一对儿女放进猪槽,使这对儿女逃脱了灾难,才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亲,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并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即(猪槽船)至今。也许摩梭人在用这个故事寓意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要有节制,贪婪过度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