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尔部落最初分布于多瑙河下游一带。他们原来非常靠近波罗的海,公元初年开始迁徙,分为两支,一支留在斯莱西亚称为斯令汪达尔部落,另一支称为阿斯丁斯汪达尔部落。后来他们逐渐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境内,并被以同盟者的身份雇佣。但是这种情况时间短暂,因为匈奴人的大规模到来冲击着这一地区的各个日耳曼部族,其中首先到来的哥特人也逼迫这一地区的阿兰人和汪达尔人随同他们一起向西或西南迁徙。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迁徙最远的就是汪达尔部落,而且由于他们未能安定下来,且以烧杀抢掠为生活手段,因此在历史上一直留有恶劣记载,汪达尔一词也就带毁坏之意了。
公元425年,汪达尔部落被西哥特人排挤到意大利半岛南部。公元429年,汪达尔王盖塞里克(公元428—477年在位)率众渡海进入北非,公元439年攻陷罗马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以该地为首府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5世纪中叶,汪达尔人继续在北非扩张领土,占领西西里西部,并于公元455年攻陷和洗劫罗马,成为地中海的强国。
在汪达尔—阿兰王国的统治下,北非城市衰落。汪达尔贵族没收罗马大地主的土地而成为封建大地主。在盖塞里克统治时期,汪达尔人信仰基督教的阿利乌派,对罗马教会进行迫害,教会财产被没收。其子胡内里克(477—484在位)统治时期,对罗马教会的迫害加剧。
汪达尔人虽然统治了北非,但当地原住民不断掀起反抗,尤其是柏柏尔人的反抗斗争十分激烈,汪达尔只得退下政治舞台,东罗马帝国接管了这里的领导权,但他们费尽精力也只能维持沿海一带的统治。
汪达尔人虽然没有长期保持其王国,但他们彻底打乱了罗马帝国的北非奴隶统治,其后来的影响甚远。在汪达尔王国建立初期,汪达尔人占有统治地位,他们与罗马人之间不准通婚,而柏柏尔人在依附汪达尔人的同时保持着自主,并且各部落之间在反抗汪达尔人统治过程中不断联合,形成强大的势力,不时地冲击着汪达尔人的统治。
汪达尔部落进入北非后,内部分化也在加剧,社会分为奴隶、自由人和贵族三个阶级,但贵族是由向国王服务的大臣中产生的。自由人占有大多数,随着王权的建立,自由人的权力减弱,奴隶则毫无权力。这种阶级划分逐渐取代了种族划分,因而汪达尔王国也是一个正在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但周边的不利形势和国内的矛盾使它最终被东罗马帝国灭亡了。之后的汪达尔部落逐渐和北非其他的部落融合在一起。
多贡部落:受过外星人恩惠的部落
生活状况与文化艺术
多贡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非洲黑人土著部落,生活在沃尔特河流域,以耕种和游牧为生。几百年前,他们从南方迁徙到这里定居,之后世世代代在尘沙裸露的峭壁下面生存繁衍,艰难地与自然和命运抗争。
多贡人的房屋建在坚硬陡峭的崖石上,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粟。目前多贡人还没有文字,只凭口授来传授知识,大多数人还居住在山洞里。多贡人有本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对生死爱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重视现世,也希望超度来世。不过,外来文明的渗透也在逐渐地改变多贡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漫长的历史进展中,多贡人还一步步发展出了本部族独特的文化艺术。最让多贡人骄傲的应该是他们的木雕和面具制作艺术。
多贡人的木雕艺术具有独特的个性。目前最古老的雕刻人像叫特勒姆,大约产生在200多年以前。这是一种举着胳臂的人像,往往同动物雕刻结合在一起,其形象在祭祀器皿、凳子及木槽上都可以看到。这种雕像的木料坚硬如石,多为灰色或斑红色,动态生动优美,表情极其丰富。有的人像具有男女两性的特征:面部有胡须,乳房突出,脐带显著,后背弯曲,臀部线条突出并猛然折断,多为跪像或坐像,有的佩戴珠宝,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抱着孩子。
较近代的多贡人雕像构图趋于几何形体,具有庄严宁静之感。雕面明显,雕线多呈直角形,身躯与四肢有形似宝石的切面,脐带呈金字塔形,头部往往呈半圆形,在下额处切断,两目和嘴呈三角形或方形,两耳为半圆形下垂物,鼻直如箭,有的佩戴串珠,有的把两个人像并排安放在一个台座上。
多贡人的面具也很有特色,其特征是:形状细长,有时呈长方形,凹颊与鼻梁明显分开,鼻梁呈长方形或人字形,富于装饰性。还一种有“□”式图案的圆形面具,顶上有祖先像,好像一个突起的圆锥体,人面造型与动物形象混合在一起。另外还有一种多层面具,带有一个镂空雕刻的顶饰,高达5米。
惊人的天文学成就
多贡人有一套自成一体的宇宙人生伦理观念,并且对宇宙天体有着独特的研究。他们对一些宇宙天体的认识让现代的天文学家都为之惊叹:在多贡人口头流传了四百年的宗教教义中,蕴藏着有关天狼伴星的丰富知识。这颗星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即使用望远镜也难以看到。
多贡人把天狼伴星称为“朴托鲁”,在他们的语言中,“朴”指细小的种子,“托鲁”指星。他们还说这是一颗最重的白色的星,也就是说,他们已能正确地说明这颗星的三种基本特性:小、重、白。20世纪后期的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天狼伴星正是一颗白矮星。而多贡人至少早在4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
更让人惊奇的是,多贡人还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与天文学家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伴星轨道周期为50年,其本身绕自转轴自转。他们又说,天狼星系中还有第三颗星“恩美雅”,而且有一颗卫星环绕“恩美雅”运行。但目前这一切还不为我们所知。
多贡人认为:天狼伴星是神所创造的第一颗星,是整个宇宙的轴心。此外他们还早就知道行星绕太阳运行,土星上有光环,木星有四个主要卫星。他们有四种历法,分别以太阳、月亮、天狼星和金星为依据。
据多贡人说,他们的天文学知识是在古代时由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到地球上来传授给他们的。他们称这种生物为“诺母”。在多贡人的传说中,“诺母”是从多贡人现今的故乡东北某处来到地球的。他们所乘的飞行器盘旋下降,发出巨大的响声并掀起大风,降落后在地面上划出深痕。“诺母”的外貌像鱼又像人,是一种两栖生物,必须在水中生活。目前在多贡人的图画和舞蹈中都保留着有关“诺母”的传说。
很多人据此认为:大约在400年前,曾经有高级智慧的外星生命造访过多贡部落,给他们留下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因此多贡很可能是受过外星人恩惠的部落。这也为人类的外星生命以及UFO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丁卡部落:世界上最高的部落
丁卡部落生活在苏丹南部广袤而平坦的大草原上,是非洲最具特色的部落之一,也是接触西方生活方式最少的部族之一。他们自称坚格人,主要居住在苏丹南部白尼罗河流域。
丁卡人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一支。目前丁卡人仍保存着部落组织,部落内部按父系分成若干群体,每个群体组织严密。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居住地内,一旦遭到外来袭击,能很快组织起来进行抵抗。男子进入成年时要举行庄严的仪式。他们十分抵制外来影响,明显地保持着独特的传统社会结构,但在经济文化上同邻族努埃尔人、阿努阿克人、希卢克人和马班人联系密切。
丁卡人的平均身高是世界上最高的,男子平均身高达181.6厘米。它同世界最矮小的俾格米人相比,平均要高出36.6厘米,而且他们身材纤细、体态优雅。
目前的丁卡人部落主要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居;部分人从事农业;沿河滩居住的丁卡人则以捕鱼为生;还有少数人在种植园或工厂矿山劳动。
丁卡人部落使用丁卡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东苏丹语支。他们相信万物有灵,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丁卡部落的社会状况运行良好,其社会关系十分平等,他们认为不需要威严首领和暴力惩罚措施。自豪的丁卡人还认为自己的国土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土,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如丁卡人,因此他们比其他部落都更激烈地抵制外来的干涉。
丁卡人部落有着很独特的文化习俗,比如他们几乎家家养牛,因为牛在当地居民中被视为至宝,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歌颂人与牛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当地的谚语说:“后找老婆先找牛。”谁拥有的牛多,他在部落里的威望和地位也就越高,也就有更多的妻室。因此,一个没有牛的男子是无法找到老婆的。一夫多妻现象在这个部落中很普遍,但这一现象是由牛来决定的,娶一个妻子,要付给女方父母十几头甚至更多的牛。
迄今为止,丁卡人还不知钱为何物,他们仍习惯实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任何东西的价值都以牛的头数来计算。牧民必须不断迁徙去寻找牧地,年轻男人则要学习各种作战技能以保护他们的牛群。
祖鲁部落:以裸体为美的部落
风俗文化与生活状况
祖鲁部落居住在非洲南部,又称阿马祖鲁人,属南部班图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南非纳塔尔省、莱索托东部和斯威士兰东南部,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
在语言文化方面,祖鲁人使用祖鲁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东南班图语群。后来发明了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上与斯威士人和科萨人有密切的关系。
在19世纪初,祖鲁人曾与邻族纳塔尔恩古尼人联合,在酋长恰卡的领导下建立了祖鲁帝国。在这之前,祖鲁人仅是许多恩古尼氏族的一部分。至今,这种氏族仍是祖鲁人的基层社会组织,由若干父系家族组成,各有土地及畜群。
祖鲁人一向是以耕种为主,但他们也在树木稀少的草原上养牛,不过主要靠抢劫邻族的牛来扩大畜群。19世纪这里的战争硝烟不断,欧洲殖民者夺走祖鲁人的牧场和水源。祖鲁人由于失去了大部分的财产,多半靠在白人农场做工或在南非城市里工作来维持生活。
祖鲁人部落主要从事农牧混合经济,男子放牧,妇女耕种。由若干个“克拉尔”(即父系家族)组成的氏族,至今仍是祖鲁人的基层社会组织,各氏族长房男子便是其族长,他们在战时是统帅,和平时期是法官。每个家庭居住在一组名为“克拉尔”的茅屋中。克拉尔中心是圆形的牲畜栅栏,周围建造若干茅屋,茅屋以外是圆形的外围栅栏。与同一男性祖先有关的成员认为自己属于同一氏族。
祖鲁人的传统婚姻是一夫多妻制,丈夫和几个妻子共同生活在“克拉尔”大家庭中。每个克拉尔有许多圆形的小草屋。小草屋内一分为二,一间为寝室,另一间为日常杂物室。妻妾们都有各自的小屋、谷仓和田地。第一夫人(男子的第一位妻子)的房间设在牛栅栏处,牛是祖鲁人传统的最主要的财产,第一夫人的地位也由此体现出来。未成年的孩子随母亲生活,一旦长大,男女各用一间房子。
独特的饮食与婚姻习俗
祖鲁人在饮食习惯上有着独特的讲究。在一个克拉尔中,伙食都由妻子们准备和料理。开饭时间定在午后2时左右。这时,妻子们先把做好的各种菜肴分至男、女、小孩用的三个盘子里,然后端到作为饭厅的第一夫人的小屋。屋内男人们坐在右侧,女人们坐在左侧。如果一夫六妻的话,每位妻子都分担一分伙食工作,提供六种不同的菜。就餐时,每组先在一个盘子里取需要的菜,然后第二盘至第六盘循环传递,直至吃光。第一夫人的小屋不仅是家庭成员的饭厅,也是家人团聚、闲谈的场所。此时,大人们有意识地传授礼仪规范,小孩子们则细心观察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家族的集体主义精神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祖鲁部落的风俗也很独特,据说以前祖鲁部落的女子在出嫁前是不穿衣服的,以便展示身体之美,因为他们认为美是公共的,是要给别人看的,因此直到结婚时才穿上衣服,身体才为某个男人私有。不过现在无论婚否祖鲁族的年轻人都穿衣服了,但在嫁人之前要袒露乳房,这是祖鲁人的传统。她们认为乳房是美的,更需要大家来欣赏。
祖鲁族的少女一到青春期便被编入各地区不同的年龄组里,通常由小组里年龄最大的担任组长,对姑娘们进行性教育。按祖鲁人的习惯,结婚时最重要的一幕是举行赠物交换仪式,男方所送的彩礼是一种名叫“伊洛博罗”的牛。按当地的规定,男方要送给女方父亲10头牛,第11头牛则送给女方的母亲。如果少女已失去贞操,或已同另一男人结过婚,女方的父亲只能得到9头牛,母亲则一头也得不到。要是新娘是酋长或副酋长的女儿,赠牛的头数还要增加,一般送给酋长20头,副酋长15头。
生活在不同年龄组的姑娘,可以不预先通知组长而接受求婚。如果婚事告成,组长必须筹备特别的仪式。在确定的日期,姑娘便由同龄组的好友陪伴来到众人面前,请她们为自己戴上彩色玻璃珠。这纯属地区内年轻人的事,成年人不参加。
倘若少女在婚前已失去贞洁,会被全组的姑娘视为奇耻大辱。姑娘们将向肇事者索要一头山羊当做祭品,以此替其洗去罪过。此后怀孕的女孩子便脱离同龄组,也不准再与同组人员接触。男方也要被酋长罚款,还要送给女方父亲一头阉牛,送给母亲一头母牛。待私生子落地,女方的双亲便准备好祭品,将其当做自己的孩子为他(她)祈祷,口中念念有词,感谢祖先让孩子平安降生,并且要将孩子的出生详情加以说明,以此求得祖先对孩子的保护。最后由女方的双亲收孩子为养子,而年轻的母亲只能以孩子的姐姐身份出现。
由于祖鲁部落为父系社会,姑娘出嫁,不仅肉体上要与丈夫结合,血统上也要同化于丈夫的家族。丈夫去世,妻子仍要留在丈夫的家族中,如孀妇尚有生育能力,为了家族的存在,亡夫的弟弟要娶嫂嫂为妻,称为转房婚,代替哥哥传宗接代。
有趣的庆典及信仰
祖鲁人有一个特别的节日“恰卡日”。这个日子的由来与他们成为南部非洲最主要的部族有关。恰卡是祖鲁人的开国君主。每逢恰卡日时,南非的一些黑人领袖往往会出现在恰卡去世之地斯坦柔。他们手执小斧头,身披豹皮衣,头戴皮帽,举行仪式以纪念恰卡;同时发表演讲,激励受压迫的黑人兄弟挺身为消除白人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而奋斗。
祖鲁人喜欢舞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宗教活动。平时不论男女,多赤裸上身,喜好在颈项上佩戴五颜六色的珠链。斯威士兰的祖鲁部落还喜欢把全身涂上白粉,夜间像一个个飘游的白色幽灵。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部落之间的冲突,为了相互识别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