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别被疾病搞得一团糟
疾病,或许你可以搂着他的肩膀一起出门,在门口你还会对他的到来说声“谢谢”。因为他是上天给你派来的陪练,通过和他的切磋,你的拳技大长,身心更加健康,更加充满力量。
1.如果疾病造访了你
如果不幸得病,病人立刻无所适从,一下子从生活的轨道被抛离出去;而家人通常的反应是慌乱紧张,然后是无穷的忧虑和谨慎。
有一个四十岁患胃病的老师,他的内心独白最能表达这种心情:“其实我自己对这个病刚开始只是有些恐惧,觉得一下子偏离了正常生活。但事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我不只是身体上得了病,连生活也得了‘病’。看着老婆每天为我担心,辛勤的劳作,忙着工作,忙着带孩子,我才发觉原来祥和平淡的生活一下子消失了,我们的家庭在精神上被这个病搞得一团糟。原来生病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全家人啊!”
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吗?它的出现,让病人无精打采,让家人六神无主,可生活就应该变得这样一团糟吗?当然,如果它是促不及防的雪崩、地震、海啸,那的确令人恐怖,但更多的时候,疾病只是一位特殊的不速之客,可有些人对这个不速之客表现得过分在乎了。
好像一旦得病,便必然成了受人摆布的玩偶,自己就象是赌桌上的骰子,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此时什么尊严,什么智慧,什么成就,一切都将在疾病面前俯首称臣,不堪一击,因为我们似乎有劲儿也使不出来。
还有人,怕家里人知道自己有病而担心,怕单位知道有病而下岗,怕女友知道而分手、怕上司知道而影响升迁,自己想方设法去掩钸,隐瞒,最终“积小疾为大患”。其实疾病只不过是人生中一种经历,就好象结婚、生子一样,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既然是一种必经的过程,那么我们何不以平常心对待它呢?既来之,则安之呢?
与其仇视它、推搡它、甚至和它顶起牛来,还不如搂着它的肩膀一起出门,在门口你还会对它的到来说声“谢谢”。因为它是上天派来的陪练,通过和他的切磋,你的拳技大长,身心更加健康,更加充满力量,而它会对你做个鬼脸说:如果需要,它还会招之即来。
很多时候,疾病并不可怕,而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尤其是现在,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都给我们战胜疾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坚定了胜利的信心,我们要做的只是先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病因在哪里。找到问题的根源,治疗起来,就如滚汤泼雪一般迅捷,出乎想像。
前不久,一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困扰他十年的痛风,不经意间就痊愈了。我感受着他的快乐,即使我们相隔千里,我依然似乎可以看到他快乐得手舞足蹈。想想他半年前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那时候他的痛风非常厉害,经常大半夜被急救车送进医院,他担心自己的脚会被截肢,他绝望得告诉我:我的生活完了,我是一个废人了!在病魔的一次次折磨下,他最终选择了坚强、乐观,他尝试着寻找疾病的根源。
后来一个老中医告诉他,痛风是因为他肝脏解毒的功能弱而引起的,可以尝试经常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以缓解肝脏的负担,达到补肝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治疗痛风。
治病要治本,找到病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把治病当成一种实验,有的病人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还要刮痧、拨罐、练功。总觉得运用的方法越多,治疗的效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气血就那么多,我们需集中力量,逐个解决身体的问题。切不可将气血分散各处,无的放矢。这样,越治问题就会越多。记住:简单才有效,顺势才迅捷。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疾病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平常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保健,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当然也会望而却步了。
2.重拾心情,应对疾病
既然疾病已经造访了你,既然你不能马上和它说拜拜,那么就和他做朋友,或许它会增添你生命的色彩!虽然疾病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一时间承受痛苦,但我们千万不能在心理上输给疾病,重拾心情,给心灵撒满阳光,生命依然会绚烂多姿。重拾心情,和疾病抗争到底,最需要的是勇气、信心和沉着冷静。只有这样才能使病魔止步。
一、面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能先作好最坏的打算,克服自己的恐惧,反而更容易变得坚强、乐观。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生命仅在一呼一吸之间,如果随时都做“今天是最后一天”的准备,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完全不一样,对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本来认为很了不得的事,一旦想到今天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也就不得不学会“放下”。
况且,我们至今对生死仍旧一无所知!如果认为死亡是一切的休止,自然会对它产生极大的恐惧;如果借着这个生病的机会,多去了解生死的实况,就不难发现生死只是一个过程,好比换件衣服,并不是一切的休止。
二、认识疾病的真面目。
疾病是我们身体或心灵上失去平衡的结果,借着它正好让我们反省一下,重新调整生活的脚步。
首先,过度劳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为了生活,加班加点,饮食无规律、体力透支,身体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周而复始,身体就象超负荷运转的机械,必然要生病。
其次,病由心生。中医认为,七情六欲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当我们面对不如意的事或突入袭来的灾难时,心里就会起波澜,如:气忿、悲伤、焦虑、恐惧、紧张等。这些不良因素若得不到及时的发泄,就会引发身体疾病。
最后,治病得病。现代西医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仅治疗疾病的征兆,而不治其根本。往往原来用以治病的手段,反倒引起新的疾病,也许是药物的副作用,也许是开刀麻醉的副作用或割除某器官的后遗症,所以求医要三思而后行。
另外,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身体也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如身体承受着来自计算机、电视、微波炉、复印机等高科技产品的辐射。因此为了健康,我们要不断驱除这些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
三、心灵需要除尘。
有很多情况下,我们生病,是因为心灵上的灰尘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除尘,除尘的方法有多种,有些需要长期练习,有些效果较快速。在这儿介绍的是快速法:
当我们开始习惯性地烦恼时,立刻将注意力转放在自己的心口。这时将脑海浮起的念头冻结住,刻意去想我们最开心的事或最喜爱的人,让全新的感受取代原先的反应。用力吸气和呼气,并告诉自己,烦心事已经被呼出了。经训练后会立刻改变心律及呼吸,去除烦恼的干扰,使身体改善。把注意力放在心口时,可以增强我们的灵感,往往会发觉出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法。
另外,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多多益善)作会心的微笑。
首先要学会对自己的内脏微笑:吸气时,体会自己的腰,吐气时,对自己的腰微笑;吸气时,体会自己的胸,吐气时,对自己的胸微笑;吸气时,体会自己的肝,吐气时,对自己的肝微笑;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要照顾到,最后,吸一口气,体会每一个细胞,吐气时,对每一个细胞微笑。史丹佛大学一位退休的电机系教授,每天花半小时以爱心对待自己的内脏,不到三个星期,他原本胰脏和摄护腺的毛病都好了。
四、彻底清除身体垃圾。
身体疾病来自饮食不当与过量,吃进去的是低营养价值、低能量的食物;新陈代谢的废物又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久而久之,身体成为一个垃圾场,简单说就是“吃不消,拉不出”。
第一步,身体大扫除。三天内只吃水果,选季节性、无农药的,譬如西瓜、葡萄(红的或黑的含有较多矿物质)或苹果等等。
第二步,喝适量的水,小口喝。促进大肠的蠕动,将体内积存的“陈货”排出。平常人若以熟食为主,肠内往往积有五磅至二十五磅的废物。
第三步,晒太阳。选择早上十点半之前,或下午三点半之后的太阳作十五分钟的日光浴。
在三天体内大扫除期间,也同时作厨房大扫除,将冰箱、橱柜里的低营养食品扔掉,或送去救荒救饥中心,这些包括罐头食品、白糖、白米、精盐、味精、火腿加工食品、白面粉及白面包、鸡肉、海鲜等。在健康食品店或菜市场买无农药的新鲜蔬果(根菜、花果类)、糙米、麦片、小米、小麦、海藻、海带、红豆、黑豆、核果、芝麻等。
§§§第二节 生病不等于休息
有人说过:“生病是生与死之间的微调。”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学味道,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错了位,比如:长期开夜车,常吃大鱼大肉,生病是对身体提出的抗议。它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合理安排作息,调配饮食,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总之,生病后,你的生活就要“洗心革面”。
1.生病不是懒惰的借口
人一旦生了病,病人和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慌乱,然后是忧虑、恐惧,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乱。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生病看成是一件天塌下来的大事,生病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虽然它的音符不和谐,但若我们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那么,这个不和谐的音符也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麻烦!
昨天接到朋友梁红的电话,她说,自己已经病了一个多星期了,感觉整个人快不行了。我一听,吓了一跳,挂了电话,直奔她家。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她只是有点感冒。
我责怪她得了感冒还如此大惊小怪,她一个劲儿地诉苦说,这一个星期以来,她一直躺在床上,可头还是晕晕的,浑身没力气,气若游丝,紧张地再三问我是不是自己得了重病,要我陪她去做检查。
我对她的想法真是哭笑不得,无奈之下,陪她去了医院,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点看不出她生病了,到了医院,一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连体温都正常,朋友这才放心了。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去上班了,神清气爽了。
生病了,不等于一切生活规律都要被打破,生病是需要我们调整不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让自己彻底闲下来,静止下来。一个小小地感冒,就让自己卧床不起,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这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反而会越来越糟糕。
人们不是常说“懒惰是疾病的温床”嘛。如果一个人因为有病就呆在家里休息,啥事也不干,也就没有了很多能活动身子骨的机会,情绪也会低落,精神劲不足,健康也就跟着失去了指挥的支柱。这样一来,疾病不但没有得到好转,有时,在焦虑不安中反而会更加严重。
所以,带病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保持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对于疾病的康复是有益处的。
在这个忙碌、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生病了,但仍在坚持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并且在工作中他们仍表现出了旺盛的精力和乐观的态度,深得上司和同事们的赏识。他们没有把疾病当作是自己工作一种负担,反而在积极的工作态度中把疾病治好了,这是因为轻松而愉快的工作及心情有利于自身健康能力的调动和恢复,以便身体更好地调和或者对抗疾病。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生病的人一定要坚持工作,而是告诉人们,不要把生病看成是生活的全部,在安排好治疗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比如:养成起居有定时,生活有规律,工作学习有计划,保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戒烟、酒,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等等。
总之,保持正常的适度紧张,是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的。长期休息,生活缺乏目标,反而对健康不利。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些人,这些人总是腾不出时间休息,总会腾出时间生病。他们长期处在透支状态下,不懂得休息,有了小病,根本不在乎,依然是我行我素,工作、生活照旧,一旦病倒了,就是大病。
到那时就不是简单地休息两天就能调整过来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可一个个活生生地事实又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正值壮年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离去了,湖南象棋高手谭才文告别了他深爱了38载棋涯生活,还有著名演员傅彪……
这些事实都在告诉我们:请珍爱身体,身体就像手机电池,生病了,要及时充电,电量不足的时候,千万别强迫使用身体,需要好好休息。
2.疾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坏
现代医学把“疾病”看作为敌人,在这样观念的指导下,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可遗憾的是: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这种敌对政策所达到的结果却是“努力找病,除恶不尽,再添新病”。
现在,医学的语言也越来越充满着对疾病的憎恶、排斥和恐惧,一些媒体更是把“疾病”描绘成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魔鬼。普通百姓如果一旦患上一点疾病就如陷深渊,如履薄冰。如果患有再大一点的病。比如癌症,便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如此一来,八成的病人不病死也得被吓死。在此我想替“疾病”作一些辩护:
一、“疾病”并不可怕。
什么是疾病呢?问到这个问题,你也许会到百度上搜一搜,然后告诉我: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其实,疾病没有你想象的复杂,我理解的疾病,很简单,疾病就是一些细胞出了故障。
我们知道,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它的特定功能,这样它才能与其他细胞合作,如果一个细胞的运作出了故障,就不能完成它的任务了,细胞与细胞之间就会因“劳动”不平等而打起架了,疾病就来了。
身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的,一个“孩子”不听话,把它管好就可以了,不要等到“孩子”们都罢工了,再去管理,那就难办了,所以说,疾病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只不过是身体里有了不听话的孩子。
二、“带病”也可以长寿。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病病怏怏的人也可以活到八九十岁,而一个身体很壮的人,平常身体什么病也没有,可一旦有了病,就有些招架不住,甚至有可能一下子就丧命了。这就证言了一句俗语:“从来不得病,一病就要命。”
可见,平时身体有一点小毛病并不见得是件坏事。有病在,机体自身也就有了一些防备能力。自己的行动、生活方式也就按照对自己身体有利的方向进行。如果机体平常没有什么病也就不会有这种预警机制和预防因子,一旦患病,身体就会猝不及防而危及生命。
因此,带病也可以很好地生活、生存,且完全可以在和疾病的和睦共处中正常生活,甚至延年益寿,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三、“疾病”也有贡献。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现在人类的寿命比起古代要长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你会说当然是社会进步了,科学发展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健康能力也是在跟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而成长起来的。比如:天花、甲肝,这两种病在病愈之后,是终身免疫的,有了终身免疫的抵疫能力,就不会再患此病。
因此,可以说是疾病帮助了人类的自我认知和进化。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往往更多的是抗病能力的表现,也使我们不断的研究和积累了对自身生理和病理的深入认知。可见,得了疾病并不完全都是坏事,它对于机体有时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