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讲一个不太贴切的事例来证明一下:大家都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没有盗贼的存在,人们很痛恨盗贼,但盗贼却很少有定死罪的。因为,他们不过是偷盗而已,又没有加害于被偷人的性命。正是有了盗贼的存在,才会迫使人们提高警惕去防范。患病也是如此的道理,正是因为身体有病,你才会倍加关注它,珍爱它,不是吗?
四、“疾病”不完全是“敌人”。
时下比较流行一句话:存在就有道理。那么,疾病是从我们机体的自身而来的。按照这个逻辑,它的产生或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疾病也是一种生命,它能发生、发展和猖獗,是因为我们身体内某些方面的健康能力出了问题或正气不足,才让疾病有了生长并强大起来的环境和条件。当疾病占了上风时,继而就表现出疾病的状态来。所以,中医理论认为是“正气不足,邪之所凑”。
其实,疾病不过就是我们身体的内部矛盾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把它当作“敌人”,生病了,首先由我们自身内部来解决。在战略上我们应该藐视它,不要怕它,更不要助长了它的威风,但在战术上应当重视它,努力地调动自身的健康能力去协调平衡它,只要我们重视保养健康能力,并积极地提高它、调动它,疾病就会离我们远去。
假如我们自身的健康能力不能恢复、不能平抑或不能抗衡疾病,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来对付它,那就相当于是使用武力或战争来征服它,这当然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举措。总之,对待疾病,我们不应该首先就动用药物或手术这种武力式的镇压或征服行动,而应该依托我们自身的健康调节能力和智慧去调衡它,这才是上上之策。
§§§第三节 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病的原则,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即对症下药,因此,病人说清自己的病情是对症下药的前提,而事实上,有些病人总是在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与医生是“心照不宣”。
1.和医生“躲猫猫”很危险
去医院看病,首先得向医生说明病情,这是引导医生检查的“向导”和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病人懂得如何陈述病情,就能使医生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男性),向我讲述了他给病人看病的一次经历:一位中年妇女陪女儿来看病,那女孩看上去可能有20岁左右,医生问:“你肚子什么时候开始痛的?”
“前天”,可能是因为肚子痛,女孩低着头回答。
“你最近有没有吃凉东西?是不是吃了凉东西之后才肚子痛的?”医生继续问。
“哎,我说医生,你是给她看病,你应该知道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肚子痛的。”女孩的妈妈开始质问医生。
“你现在是不是处于行经时期,有没有痛经的经历?”医生问道。
“没,没有”女孩有些不好意思。
“女儿,你不是说你来例假了吗?”女孩的妈妈说道。
女孩的脸红了……
“有过同房吗?”医生继续问。
女孩的妈妈再次发飙了:“她还没结婚,同什么房呀……”。
听完朋友的经历,我深有感触,很多时候,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治,并不是医生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是在医生一开始询问病情的时候,病人就和医生玩起了“躲猫猫”,不实话实说,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再三打断医生的问话,引导医生走错了方向。
病人到医院看病就诊,询问病情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将确定病人得了什么病,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如果病人从一开始就“误导”医生,和医生“躲猫猫”,说不定,本来是外科疾病,却把病人送到了内科。结果,吃亏的还是病人自己。看来,一定要对医生老老实实的,不能有半句谎言呦。
病人是最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人,正确的叙述,医生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病人在描述病情的时候,应该怎样表达呢?
怎么来表达,这对病人的要求不能太多,因为病人只懂得很少的医疗知识。这个时候应该由医生来引导,医生要倾听,病人不要认为这种倾听只是在聊闲天,其实医生这个时候是在有引导性地倾听,会提问,根据医生目前掌握的情况,向病人提问。
病人怎么办呢?首先要听清医生的提问,千万不要在那里自说自话。医生的提问,病人要如实回答。如果病人根本没有注意听医生的话,只是一个劲的自己在说,这样可就麻烦了,因为这样无法沟通,医生也没法更准确的获得你的病情。所以医生与病人应该互相倾听,更多的责任在医生,因为医生是专业人员,要给病人一些有效的引导;反过来病人一定要注意倾听医生在说什么,他问的是什么。我们发现在医院门诊,有50%以上的病人在就诊中都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是双方都有责任的。
当一个病人到医院来看病,医生这时就会站在病人的角度,通过了解这个病人在看病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且会想办法去帮助解决。如果病人忽略这些问题的话,最后的结果则是,病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和钱财,抱了很大的期望,最后的效果却不理想。
去医院看病,首先要向医生说明症状,这是引导医生检查的“向导”和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病人懂得如何陈述病情,就能使医生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帮助病人尽快康复。为此,当你面对医生“说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供资料。
病人最好建立一份自己的健康档案,自己的病案资料,比如病历、检验报告单、影像图片、诊断证明书等,这些都要妥善保存,并整理建档,在就诊时一并提供给医生参考,这对某些特定疾病病人极其重要。
在向医生说明病情时,要讲清有哪些病史及有无家族遗传病,有些疾病的诊断,还需病人向医生提供习惯嗜好、饮食结构、工作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女病人还有可能被问及月经、孕产等情况,但凡是医生所要了解的,病人都应该如实说明。
二、本人陈述。
除了无表述能力的婴儿或者是其他非正常情况,一般都应由病人自己向医生讲述病情,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将疾病的发生症状及感觉情况完整地表达出来。
假如病人本人不能陈述,应由最了解情况的人代述,但应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不要凭自己以往生病的经历,添油加醋的替别人代述,还要避免人多七嘴八舌在一旁插言,这样会让医生不知道该听谁的,而无所适从。
三、讲清病情。
在给医生讲述病情的时候,要准确、全面地讲清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包括疾病发生的时间、主要的症状、是原发还是复发、已做过哪些检查或者是接受了何种治疗且效果如何,有时还须讲明病人犯病阶段的一些相关因素,如饮食、行为、情绪等。
四、如实陈述。
如实陈述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夸大病情。
有些人误认为夸大病情,把症状讲的越严重就越能引起医生的重视,才会仔细给他检查、开好药。其实这样做会对医生产生误导,不利于自己病情的正确诊断。
2.不要隐瞒病情。
有时医生会问一些让病人尴尬但却与疾病密切相关的问题,病人不要因为怕难为情就不如实回答,这样将会贻误治疗,比如女青年腹痛,医生可能会问到性生活史,因为宫外孕也能引起腹痛的,如还没有结婚的病人,可能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承认,这样就有可能造成误诊。
3.要据实说明治疗效果。
有的病人经治疗后病情有了一些好转,但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嘴里却说没有见到什么疗效;还有些病人就恰好相反,他们经多次治疗后病情仍然没有见到好转,但是碍于情面,担心说出来会引起医生的反感,违心地说疗效不错。这些对正确诊断和疗效巩固都十分不利。
病人不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善于向医生提问,只有双方的互动还能有助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当然,提问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有许多病人看完病以后,就会给医生提出一些要求,让医生开一些他所知道的药物。这样做常会影响医生的治疗效果。病人向医生建议说,我认为需要开哪些药,我要做什么检查,这是不合适的、不理智的。
作为一名聪明的病人,你可以尝试性地跟医生进行沟通,例如你可以和医生进行交流,说有人建议我做这项检查,但是我不了解,不知道需不需要做?这样你可以请医生来帮助你分析,并解答你的问题;而不要见了医生就说我要做什么检查,这样做是先入为主。医生会说:既然你都知道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了,还来找医生干什么?
如果你是以交流的态度来向医生请教,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医生会结合你目前的状况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医生会说,你现在这个情况,我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检查等等。病人既然要请医生看病,首先就应该是信任他,这种医患沟通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好。
同样,让医生按你的意思开一个药单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请医生看病的目的就是为了开一个药单,那你可以自己到药店买药。你做出来的这个举动对于医患关系来说,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
2.看病更是自己的事
医生和病人应该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共同面对疾病,两者不应该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有不少病人认为治病只是医生的事,与自己无关,从不主动配合;或者不认真执行医嘱,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或者认为自己的病严重得无药可治,开自暴自弃,悲观消沉等等,这些都是对医生、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无助于疾病的诊治。
在一家医院举办的医患交流会上,当一位年仅25岁的肾衰竭病人被问起在这里治疗有什么感受时?他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治病是医生的事,也是自己的事。”这是一句简洁明了而且令人思考的话。有一部分病友暗暗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一大部分病人闪出惊异的眼光。其实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因为病生在自己身上,当然是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那么怎样做才能有利于自己呢?这可能是许多人不明白之处。
一、怎样对待疾病是自己的事。
目前大家在对待疾病时,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早期不关心,晚期乱投医。早期不关心病情,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在对很多住院病人追问病史时,大多数都会提到早期断断续续治疗,或不治疗的经过。
当然,这些现象的造成不能完全归咎于病人本人,更多是因为工作繁忙、家庭事务等原因造成的,在分清事物轻、重、缓、急方面,病人往往将自己的早期疾病打入了轻、缓的地步。现代社会竞争很是激烈,无论是老板,还是白领或蓝领,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这不仅是造成疾病的原因,也更是人们拖延疾病的理由。
现在办公室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就是肾上毛病,肾病绝大多数进展缓慢,是一种慢性病,早期基本上都无明显症状,仅有一些不痛不痒的蛋白尿或血尿等等,无不适症状期可持续数月甚至为数年。这样忙碌的人们更容易将这事、那事排在了治病的前面,或者是简单地服一些药物治疗,也没去进行规范的治疗。就这样拖来拖去,将自己的病拖入中、晚期,身体垮了,到最后不得不治了,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去治了。
大家知道“1+0”的健康定律吗?如果把人的健康比作“1”,其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比作“1”后面的“0”,如:金钱、事业、爱情、家庭、荣誉、地位。有了“1”,后面的“0”越多,人生才越有意义。如果“1”不存在了,那么,将一无所有。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定律,不用多说,你就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了。
二、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自己的事。
俗话说的好“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用这话来说明我们对待疾病的心态,更恰如其分。临床很多的案例证明,心态好的病人比心态坏的病人康复率高。这一点并是因为心态好的人病情轻,而确实是因为心态影响着疾病的康复。
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位25岁的肾衰竭病人,入院时,24小时蛋白定量达20.57克,也就是说一天会从尿中丢失血浆蛋白20克,而且肾脏已严重损伤,肌酐300多,已经发展到了肾衰竭阶段。到住院21天再进行检查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几克,肌酐降到80多,其临床恢复速度比其它病人都快。他提出“治病是自己的事”其中一点就是心态要好,在医患交流会上反复告诫病友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对于这一点,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临床实验室用药品造成小白鼠精神高度紧张,结果检查到小白鼠全身以及肾脏的血流灌住率很低,特别是肾脏灌住大大降低,造成肾固有细胞缺氧。同样的道理,肾脏病人多数是血流灌住减低,如果心情在不好,就会更受影响,反之则会有利。因此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三、能否完全配合好医生治疗是自己的事。
在治疗期间,能不能完全配合好医生治疗是很重要的。我们还以肾病为例,在肾病治疗期间,最主要的配合就是按医生的嘱托用药,按医生的嘱托进行规律、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按医生的嘱托用药是多数病人都容易做到的,但按医生要求和进行饮食却是很多人不容易长期坚持的。肾病饮食禁忌很多,很多人会经受不住美食的诱惑,最终导致肾病复发或难愈。
曾有一位肾衰竭病人本来治疗的疗效很好,各项指标数据都显示已恢复正常,后来因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就忽视了医生的嘱咐,最后这位病人因为看到指标已正常就吃了大量的含钾的食物,一命乌呼。其实,肾病检查指标转阴,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已康复如正常人,仍需要按医生的要求巩固。
一个人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治病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医生只能帮助你想一些办法,古人云“医只能治病,不能救命”。只要病人明白了只能自己救自己,没有了存侥幸心理,那么吃药过程中的困难总能克服;明白了身体健康是需要长期良好习惯的坚持,那么病人主动放弃手中不应该吃的食物也就不是难题了。学习一点健康知识、学习一些健康的、科学的生活常识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治病是医生的事,也是自己的事,我们强调治病是病人自己的事,这并不是说我们忽视了医生的重要性,只是希望人们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正确看待疾病。对于医生,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沟通。归根结底,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只有并肩作战,才能最终把疾病驱走。
§§§第四节 病是三分治七分养
俗话说:“病是自家生”。我们身体的一系列病症是饮食不节、空气污染、遗传、药物等因素所致,要想彻底解除这些因素对身体的危害,其根本在于“三分治,七分养”。
1.懂得珍惜自己
人们总是为得不到的东西苦苦追寻,为失去的东西感到痛心,而当拥有的时候,却没有好好珍惜。所以,人们也往往在生病之后,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懂得珍惜自己,心疼自己。如果能在此时认识到这一点,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