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26878100000009

第9章 每天都可以成功(5)

当心理学家们热衷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表述人的能力结构时,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端保却从实践的范畴给能力结构划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范围。他将人类能力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言词上的能力”,指的是词范围广,理解力强,学习迅速,言语流利,能就多种话题从容谈论等;第二类是“解决困难上的能力”,指的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眼前困难,判断力良好,能采用适宜的态度去处理问题等;第三类是“实用上的能力”,指的善于估量形势,能够判断如何才能达到目标,对自己周围事物有所感觉等。日本表面处理机材工业会会长上村晃史先生则认为人的能力范围更广,不但包括人们日常所说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能够理解他人的内心和感情的能力,能够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到他人的立场上去的能力,做为人所应具有的“魅力”等,他认为可以测定的相当于计算和记忆能力的因子仅47个,而人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无数次考试所检验的就是这47个因子的优劣程度,而对于以上说的一些十分重要的能力却无法也没有检验。

人的潜能绝不是“定于一尊”、“一以贯之”的。这不但是由于每个人不仅有双亲的48个染色体以及每个染色体所含的20个至几百个基因,而且由于每个人的外部条件的差异性。人从事职业的本领的为几十万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人类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新的能力也就随之产生。结果,人所“不能”的事成了可能的事,人的潜能是一个永无止境地扩张着的领域。

“本能无所能,而在适应上又无所不能”,大多数人都由于某一种能力差,就以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然而,我们的“明白”根本不是真正的了解,而只是对一种不正确的、自我局限的成见信以为真。只有打破这种局限,适时、主动、积极地开拓自己的智力资源,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杰出的人才。

苏联女诗人柳·塔季扬尼契娃这首题为《相提并论》,极富诙谐而有哲理意味的诗,隐喻了人的才能问题的一大辩证课题。

人的才能不但有高低、大小方面“级”的区别,而且有类型方面“质”的差异。据心理学家研究,有经验的纺织工能分辨出40多种浓淡不同的黑色,而瓷器工人听觉很灵敏,他们可以根据轻敲制品时所发出的声音的性质,来确定器皿质量的优劣。这种质的区别,表现在领导工作中,有的是“帅才”,有的是“将才”,有的是“经济之才”,有的是“军事之才”,有的是“政治之才”,有的是“科学管理之才”,有的是擅长于选人用人的“组织之才”,有的是善于宣传鼓动的“宣传之才”。

社会活动是复杂的,因之人的才能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据统计,当代基础科学专业已有500个以上,技术科学领域达472种,学科门类超过了2000门。就社会分工来说,又有“工、农、经、贸、理、科、文、教”等几大类,就分一类来说,又可细分为很多类,例如,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劳动和工资问题委员会1969年9月9日批准的《职员职务统一名称表》中,仅企业和机关的领导者就有20类,企业和机关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者就有80类,而且不包括这些职务的派生职务,所谓派生职务如副职、助理、主任专家、主管专家、主事专家或技术执行者。这是仅就企业和机关而言,如果把政府、党委等其他部门算起来,那就可能有近千种了。因之,人从事职业的本领也就约为几十万种了。

由于社会活动实践的复杂性和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人的才能不仅有“类”的区别,而且有“型”的划分。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才能一般分为记忆力强,善于积累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再现的再现型;综合能力强,能够在前人和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并有所发现的发现型;认识力、实践力、创造力都很强,并都在创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创造型;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提出假设和大胆的猜测,然后通过观察、实验进行验证的推理型;归纳与综合能力强,善于积累资料与事实,从中得出结论的条理型;思维深刻,工作方法有条理,在本学科领域造诣很深,但思维的灵活性不足的古典型;思维灵活,富于想像、知识面广,但思维的深刻性比起思维的灵活性显得逊色的浪漫型;思维活动能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接受先进思想与新鲜事物,善于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不发达,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往往人云亦云的服从型;思维闭塞,迟钝,或者思维僵化,倾向保守,对新鲜事物不敏感的保守型;迷恋事业,不知疲倦、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热心型;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勤奋不懈,具有强烈的拼搏精神,长于合作,善于提拔人才的先驱型;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善于进行辩证思维和表述明确的判断型;博学强记、知识丰富,喜欢涉猎各种学科的博学型;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够产生优美的解答的审美型;热心于方法学,喜欢与其他人讨论计划的方法型;以及热衷自己的个人创造,不顾与别人合作,不干扰别人,对行政事务讨厌,喜欢安静地工作的独立型等等。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一个相对的划分,有的人属于一种类型,也有人会同属于几种类型。

单一的一种能力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能力的类型也无所谓绝对好和无所谓绝对坏;对一种职业起好作用,对另一种职业则可能起坏作用。比方说,条理型的人适于做综合计划工作,推理型的人适宜做预测性和探索性工作,灵活型的人适合从事组织、管理与领导工作。又如海员需要的是循规蹈矩,杂技演员要对不断变化的条件能够做出灵活反应,出纳员需要的是精细和高度注意力。学校校长不同于工厂厂长,不能要求学校校长,特别是中小学的校长过分关心经济利益,然而在商品经济时代也不能要求他们忽视经济因素。有些职业更需要女人,因为女人做起来更为合适,有的工作不仅男人能做,女人同样能做,但男人承担这种工作要比女人方便一些。

在人才学研究中,有人曾提出所谓“不比原则”,意思是说人的能力没有高低,只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而且人的许多能力具有“两重性”,它可以互相转换;由公开的变为隐蔽的,若比较不同人的能力大小,必须存在一种具有可比性的一般能力。尽管在本世纪初心理学家们认为存在这种一般能力,但今天专门研究能力问题的心理学家们正在放弃存在着一种“一般能力”的观念。名教授与名厨师的能力高低不具可比性,纺织工分辨颜色的能力与画家不具可比性。我们只能说“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有高低”。才能“不可比”原则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没有高低,只有能力特点与工作适应与否。人只要发现了自己那属于他人不可比拟的特殊才华,就一定能经过努力,达到在某一方面独领风骚的境界。

没有谁注定就是平庸之辈

天者,天赋也;才者,才能也。天才一词的本意是指天赋之才或天生的才能。然而,人类历史殿堂站立的巨人中,既有5岁就能作曲的莫扎特,7岁就能写诗的骆宾王,10岁就能解级数求和问题的高斯等天赋之才,也有小时候属于“没有出息的孩子”一类的诗人霍兹华斯,作曲家达尼尔,画家的特雷克·马奈,政治家罗斯福,至于在学生时代有名的落后生就更多了,如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的大文豪司汤达,“学习不振”的詹姆斯·瓦特,学习成绩最下等的爱迪生,以及达文西、牛顿、安徒生、海涅、黑格尔、拜伦、爱因斯坦、拿破仑、易卜生、达尔文、丘吉尔、左拉、契诃夫、福楼拜等等。

当然,以上伟人在孩童时代其所以没有“出息”,或者学习成绩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教育方法有问题,没有激发起孩子的内在动力;或者是孩子对所学的东西没有兴趣,而另有所爱。至于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中学数学不及格,解决了世界数学界的三大难题的日本大数学家罔洁从小“厌恶数学”,小学学习成绩平庸,中学二年级期末考试时,五道代数试题冈洁只解出两道,从中学三年级才开始对数学发生兴趣,以及在大学时被老师认为“没有哲学才能”的大哲学家黑格尔等,都说明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某个时期。

著名黑人运动员萨·佩奇说过;“没有谁能避免自己是天生的普通人,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就是平庸之辈。”据脑生理学家研究,人聪明与否,主要的不是决定于脑细胞的数目,而决定于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初生婴儿虽然也有140亿意左右的脑细胞,但是很简单,随着学习和实践,才逐渐在神经纤维上长出许多侧枝和“突触”,于是越变越复杂,为数众多的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互相联系,构成一个个群体,结果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神经细胞群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个神经通路,信息就在其中传递、贮存和加工。而这种联系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当人们学习和实践时,即在刺激神经细胞的情况下,这种“突触”就会发生不断分枝和肥大的现象;而长期不学习和缺乏实践,“突触”就发生了退化,不但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发生萎缩,伴随这种结构的变化,智力水平就会发生各种变化。因之,所谓开发人的智能潜力,就是通过学习、实践,使脑细胞之间互相建立联系,建立的联系越多,“突触”变得肥大以后,与比细胞接触的面积也加大,影响就增大,智力就发展;“突触”分支越多,越能和更多细胞建立联系,结构就越复杂,智力就发展;“突触”上有囊包,含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如果“突触”增加,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也增加,神经细胞间的作用增大,智力就发展;细胞体本身变大神经纤维变粗,和相邻细胞接触面加大,细胞间的影响作用就加大,最终促进智力发展,人就越聪明。因之,决定聪明还是愚笨,决定因素在于自己是否努力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