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社会,明清为之一变,进入了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十分醒豁。
就胶东一地而论,在诸多共性的事物以外,还有两点个性特征十分醒目的史实:一是军事建置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它的重要性,“京畿门户”的位置得到了确认,而且就此奠定了爱国主义的尚武传统的基石。明代涌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二是自明初开始的大规模移民,令五湖四海的人涌人胶东,改变了胶东居民结构,也令胶东的社会生活、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节 移民大潮
胶东移民十分复杂:外向的主要有“闯关东”和“走海外”。“走京闯卫”去经商则萌芽于明末,盛行在清末民初。
调查胶东的村庄史发现,绝大多数村庄都在明代建村。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杀错了地方,误把胶东半岛当成了辽东半岛,杀到了海边时才发现失误,无可奈何,明成祖决定移民。至于始发地,众多的说法是移自云南,后来有人说云南太远,而且古称“滇”,所谓云南,是指云山之南,即山西大槐村。但近来谱牒学的众多成果显示,确实有不少姓氏是移自云南省的,特别是军垦的军户姓氏。看来,众多的移民不会来自一地,山西的大槐村也好,河南的固始县也好,很可能只是一个“中转站”,大规模的官方移民不可能千里押运,中途必须休整,“滚动移民”的说法可能更接近历史事实。
明代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导致了众多的混合居民点,杂姓村庄占了大多数。全国各地人都把各自的文化,特别是生活习俗带到了胶东,导致这里的民风民俗呈现出一种多元混杂的局面。一个端午,既有龙灯、粽子,也有五彩丝镯,俨然“鬼节”。
有一点是毋庸讳言的,就是胶东的民俗积淀很薄,民俗习惯很不执著,追赶时髦,一阵风,“从众随俗”“人家都……”是个非常时尚的标准。一项习俗往往由于好奇,一哄而起,即成大观,可是由于根基太浅,也往往坚持不久,自消自灭。“从众性”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大特征,这里的民俗呈现为一种多元而复杂的风采。
由于大移民,胶东人的视野大开,家庭结构与婚姻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商显然与前大有不同。所谓“民智大开”,明清之后这里人才辈出,以至“胶东人聪明”成为不争
的事实。
胶东的移民潮还与军垦紧密联系在一起。
清兵入关,八旗子弟屯驻各省十几万人。本来不足百万人口的满洲,居民锐减。广袤肥沃之良田渐成牧野。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召汉人出关前去耕种,带来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大潮。后来政策有所反复,但是阻挡不了“东北人大多有山东血统”的潮流。
胶东人的“闯关东”为时较晚,形成高潮是在清末民初,尤其是烟台开埠前后。据统计,l923~1935年13年间,去东北的山东人为3592900人,其中胶东人占的比例极大。一般说来,掖、黄两县人重视当时的北满,蓬莱人集中在哈尔滨和沈阳之间;当时的南满乃至朝鲜、日本福山、牟平人较多。这种状况与胶东人的“抱团儿”意识大有关系,某地一经少数人“开辟”成功,消息播传,同乡人毕趋之。所以在东北大地上就很快出现了同名的村庄。明明是一片泊地,不见山影,但新的村庄却以“山后孙家”命名,原因就是新村的移民都是胶东某县山后孙家人。
移民大潮改变了胶东人的观念,有一个字含义非同小可。本来是“死逼梁山下关东”,到东北是逃荒,是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可是胶东人在东北,由于特别能吃苦耐劳,所以丰富的资源,肥美的土地,使开拓者反而掘得了第一桶金。于是趋之若鹜者就称之为“上”关东,到那里是“淘金”,是改善自己境遇的发财途径。在掖县,甚至称之为“出门”,在家中守业的反被认为是“没出息”。妇女结婚之后,希望丈夫出门。她在家中侍奉公婆,养育子女,填圈担水,备极艰辛,数年之后丈夫归来,东邻送斤点心,西邻送块肥皂,这时她就感到了无上的荣光。社会风尚为之一变:“好汉子不挣有数的钱”。
移民的范围当然不限于东北。京、津是首选之地。据修家谱统计,安氏一姓移京的有几百人。开埠之后,去大连、青岛的也很多,安姓在大连沙河口区即有2万多人;青岛的商会会长多是掖县人。烟台也出现了“上海客”,即长驻上海的经济代理商。花边、发网等工艺品发展之后,胶东的商业触角伸展到世界各地,烟台、威海都成了著名的侨乡。
移民对于胶东民俗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民间艺术,长期存在的剪纸艺术,风格为之一变,古朴变成了清秀,“大毛手法”让寸纸可剪几十刀,以适应商业化的需要。尤其是与移民相关的饮食民俗,众多的特色小吃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乘船过海者几乎无人不带耐久放的“杠子头”火烧,在中转码头附近有汤汤水水的各种小吃60余种,令烟台很快发育成“美食之城”。
《清史稿·满洲地志》上说:
“山东人精明能干,满洲人固不堪与争,即俄、德商人也望尘莫及。”
“山东人在满洲各地皆工技艺,长于实业,性情克己,耐劳,勤俭,重修养,守秩序,团结力强,互通金融上的援助。”
这里所说的山东人,自然包括了大量的胶东人,因为胶东人是移民满洲的主要构成成分。这里提及的“精明能干”“耐劳勤俭”“克己守序”等都是他们在移民地的表现,其实不过是他们固有品格在外地人眼中的评价。
胶东人的一般性格的确是令人称道的。女人性格爽朗,坚强而不乏温柔,通情达理,要强而唯知克己。“胶东大嫂”,多“小家碧玉”的温馨,朴素大方,端庄贤淑,而绝少矫揉造作,追逐时髦,然而绝不是没有脾气。好像胶东的河流,平时静静地流淌,可是山洪一来,却就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了。谁要对她们无礼,她们奋起抗争,其怒不可遏也有雷霆万钧之势。她们唾弃好吃懒做,用勤劳的双手当之无愧地充当着家庭主妇的角色,支撑着一个个和谐家庭。
胶东的男人是“主外”的,他们确实“长于技艺”,多有一技之长,借以养家糊口,即使“管什么不是”的“庄户孙”,也都勤劳得让人心疼。那类似挽轳辘的重体力劳动,人不堪其累,胶东男人也绝不会停下来任凭庄稼旱死。至于办实业的男人那就进入商场了,专讲一个“诚”字。旧时的胶东商家有“招账”的规矩,所谓“招账”,是指顾客购买商品,只须在店指明商品名称、数量,然后告知送到哪里去,没有任何手续。到了“三节”(端午、中秋、春节)商店派伙计到顾客家中,一并算账。彼此决不会因为价格、数目发生任何争执。社会风气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也是“一等公子吹拉弹唱,二等公子手摸姑娘,三等公子怀抱烟枪”。这里的商人也“雅”得很,经商当然少不了应酬交际,但胶东的规矩却是在酒醉饭饱之后,“余兴”是展纸挥毫,诗词唱和的,这并不奇怪,因为许多商人本身就有“功名”,是某科秀才,或者某校毕业。例如中国钟表工业的翘楚李东山,他本身就是个画家,其《墨竹》迄今仍是书画市场的抢手货,烟台的“商业文化”也涂抹了浓厚的“绅士色彩”。
整个胶东,豪爽奔放,却又文质彬彬。
第二节 尚武传统
由于电视剧的恶劣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尚武传统”就是某个不见于经传的某甲凡夫,挥舞几下拳脚打败了某个洋夫,于是洗了国耻。这样的“尚武”依据,在胶东民间实在太多:蓬莱有“戚家拳”,而且是太极的祖源。据研究,目前流行全国的陈氏太极拳,32式中有29式与戚家拳的拳谱相同,因而有人主张戚家拳才是太极拳的正宗本源;莱阳有螳螂拳,而且六代传人脉络清楚,把拳传到了海阳、莱西乃至平度;栖霞有“八卦掌”;掖县有吴氏太极拳;民初的文登、荣成,更是拳房遍地。然而,这远非胶东的“尚武”,胶东历史上有民族英雄戚继光,被倭寇惊呼为“威虎”!有数以万计的“胶东子弟兵”,如威震中外的地雷大王于化虎、赵守福,仅荣成一县就出了140名将军,被誉为“将军县”。在近代史上,北洋将领中就有三位上将军:吴佩孚、曲同丰、张宗昌;在当代也有三名上将军:******、******、******。
既然称为“传统”,当然得从历史说起。
明太祖朱元璋“马上天下”,对军事十分重视,除建立了“五军都护府”之外,又建立了立体化的海防体系,包括预警系统(例如众多的灯塔、墩、台),舰队(水师);海岸陆防(例如寨、所、卫),是一个多梯队的海防系统工程。此外,在全国所有的要冲之地(不仅仅是芝罘,所谓为了抗倭,才建立奇山所城之说,只是对历史的无知),普遍设立了卫、所,作为驻防部队的指挥机关,其首长实行世袭制。
世袭的千户、副千户,还有卫的指挥佥事,都要统率1000~4000的军户,前往防地执行卫戍任务,往往是携家带眷,千里跋涉,这是军事移民。胶东的外姓人中不少是这种情形,因为清取代明后,这部分人都是就地落户的。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派徐国公巡视左军都护府的海防。徐国公考察了胶东半岛,认为烟台、威海地处险要,拱卫京畿,宜添置卫所,建议增设威海卫、靖海卫、奇山守御千户所等“三卫八所”,得到了批准。后来明成祖朱棣与侄子建文帝争天下,有“靖难之役”,耽误了几年,但最后均落实了。
于是在胶东大地上,在原有登州卫之外,又出现了类似“奇山所”这样的直属野战部队,它的指挥机关级别都很高,(登州卫的指挥佥事是正四品,奇山所的千户是正五品,而登州府的首脑才从四品,管辖芝罘地盘的福山县令才正七品)形成不听命于地方官吏的独立权力单位,而且在不大的胶东半岛,这种机构林立,实际上胶东已经成为“军管地区”。
军旅社会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因为彼此之间利害冲突很少。明代的军队制度,升迁记功“唯尚首级”,“量化”是硬指标。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用。军官也是世袭的,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就相对平稳。所以,要想在战斗中保护自己,只有好好练武。这种“务实”的作风影响了整个社会,“耍嘴皮子”无用。
明代实行的是“军户制”,除了卫、所的军户以外,还有其他的军户、灶户等,每有战事,“户抽一丁”,由卫的长官率领去临时执行军务。例如戚继光就多次率领五州的军士前往蓟州去戍京。这五州之兵中显然在登州之外,还有莱州的兵。胶东人中军人的比重很大。“尚武传统”的形成有人力资源的绝大因素。奇山所城被称之为“烟台的根”,烟台起源于一座大军营。荣成是边陲之地,但是,这里的许多居民竞来自军队。区别于卫所的军垦移民,而且是军队的转业人员。原来戚继光在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之后,奉旨北调防卫蓟辽。他想治练一支精兵永绝边患,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北兵由于多年荒疏训练,素质太差,奸猾成性。要练出一支忠于国家、能征善战的队伍,实在缺乏骨干。征得朝廷的同意后,他决定从江浙征调数万兵卒来,以为中坚。这些人很多是扫平倭寇的戚家军的骨干,他们不但人到了北方,也把戚家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带到了北方。这些人,后来随着张居正的罢相以及后来的被清算,戚继光壮志未酬,陈兵作罢而滞留北方。相当一部分就转入登州卫、靖海卫,后来都成了胶东人。
降及近代,甲午海战中的许多水兵都是胶东人,他们没有一个是叛国投敌的,在生死考验的关头,与舰同存亡,宁肯浮尸大海,也不苟且偷生,所以威海刘公岛成为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所以,胶东的“尚武传统”就文化传承而言,实质上是“戚继光文化”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传统实在是胶东地域文化的瑰宝。因为一个地方的乡贤和先哲创造的业绩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化,可是他的精神却世代相传,构成这个地域子孙后代最基本的共识,这种共识是祖祖辈辈的精神支柱,是根深蒂固丝毫不能动摇的,是非标准,世代相传,越传越坚不可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