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和洋行不但进口洋货,还引进洋种子,这些洋种子在广袤的胶东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使烟台成为“苹果之乡”、“草莓之乡”、“大樱桃之乡”、“洋梨(茄梨)之乡”。这些迷人的水果,给烟台涂上一层“甜蜜”的味道。今日香飘四海的烟台花生油,是由胶东大花生榨制而成的,而大花生也是由洋人倪维思于l871年带到烟台的洋种子繁衍出来的。
“一分为二”是******同志对对立统一规律所作的形象而又通俗的表述。所以一方面“洋”给烟台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了烟台人的民族自尊心,冲击了民族工商业。另一方面也给烟台带来活力,改变了烟台人的思想观念,刺激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892年创建的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公司——烟台张裕,便是爱国华侨张弼士引进洋葡萄种子、洋设备、洋工艺取得的成果,连初创时期的品酒师都是洋人。中国造钟业的鼻祖李东山,也是远渡重洋,从日本购回洋设备、学到洋技术,1915年在烟台创办了宝时造钟厂,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重要的造钟基地。宝时造的钟,不但挤走了洋货,还出口到东南亚。
老烟台的“洋”宛如一场纷繁迷乱的旧梦,然而正是其中的诸多细节构成了烟台今日个性的底色。形形色色的洋人与洋货,塑造了烟台混乱而又迷人的近代历史,这历史便是洋为中用、中西交融、独具特色的烟台开埠史。
老烟台的叫卖声
沿街叫卖声曾是老烟台的重要民俗风情,那时居民除逢集赶集外,生活用品、副食品主要靠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小商贩们“送货上门”。这些小商贩们招徕买主的手段就是吆喝,凭着他们的嘴上功夫,把买主从家中吆喝出来,购买他们的商品。这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以自己的辛苦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
小商贩们走街串巷的游动方式多种多样,有挑八股绳的(因其担子两头均用四股绳为系,故称挑八股绳)、有拐篮子的、有提食盒的、有推小车的、有拉板车的、还有骑自行车的。其中卖食品的最多,吆喝起来有腔有调、非常好听,跟唱民歌似的。如:“热——片片”、“热——乎的饺嘞”、“豆腐脑——来好”、“五——香的烧肉——”、“五——香的烧鸡”。有个推车卖切糕的,除吆喝外,还加了一种促销手段,车上有一竹筒,筒内有竹签,顾客买切糕时,他让顾客抽签,抽出“无”字不用付钱,抽出“有”字按价付款;虽然顾客很难抽出“无”字,仍然愿买他的切糕,只要听到他吆喝“切——糕——”,买主便迎声而来。有个卖调料的吆喝起来节奏很明快:“清酱(即酱油)、面酱、香油、醋、疙瘩头来——(疙瘩头为咸菜)。”还有个山东大汉姓孙,靠卖菜为生,他足蹬牛鼻子鞋,推着车走街串巷,其吆喝声粗犷浑厚,如同男中音:“芸豆——韭菜——黄瓜!”瓜字用下滑音,听起来很有韵味。由于他身材魁梧、人高马大,饭量特大,解放后,在粮食定量的年代,经有关部门特批,定量加倍。
锢炉匠的吆喝,有声无字:“纹儿——瓦呵——”,两个音拖得很长,谁也不知两音为何字何义,但世代如此,人们一闻此声便知锢炉匠来了。而磨剪磨刀的,只将一串铁皮钉在木柄上,摇动时哗哗作响,以此代替吆喝。吆喝最精彩的当属一位推车卖薄荷糖的。他用当地方言编了一套吆喝词,吆喝起来能引人发笑,他是这样吆喝的:“我这个糖,真正强,又甜又辣又发凉!哎——甜细细的、香喷喷的、辣苏苏的、凉丝丝的。饥困饱了,馋虫跑了、口疮消了,咳嗽好了!”随着他有腔有调有节奏地吆喝,准能招徕很多男女老少跑到他车前买糖吃。
随着城市的壮大,街巷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规范,走街串巷的小商贩虽然少了,叫卖声却依然存在,只是少了些老烟台叫卖声的韵味。一位小伙子,每天开着面包车到居民小区卖鲜奶,车停下后,他便掏出足球裁判用的那种哨子,使劲吹几声,再扯着嗓子大吼:“打奶啦——”哨音加吼声,震耳欲聋。一位卖莲子(面食)、包子的老先生,吆喝起来虽然仍有老烟台叫卖的韵味,只是节奏太快,容易使人把“莲子包嘞——”误听为“电视报嘞——”,这位老先生说:“吆喝就是竞争。这条街上有三家卖包子的,我不吆喝行吗。”看来老烟台叫卖的民俗风情还会延续下去。
烟台海市
海市——是一种自然现象。早期烟台,海市频频出现,被称为烟台一大奇观。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福山知县罗博所修的《福山县志》中,将烟台海市与石门春波、磁山瀑布、蛤虫卢烟云、古寺奇泉、仙峰夜月、罘顶朝日、长堤新柳合称福山八景。并称:“唯烟台海市最为奇观。”清康熙庚午进士、海市目击者鹿廷喧描写海市的诗作,被编人庚辛年(1931年)所修的《福山县志》中,诗中写道:望里苍茫曙色鲜,楼台忽现水中天。三千世界乘风换,十二山河傍气迁。瞥到升沉疑是梦,看来飘渺竟如仙。无端潮涌翻鲸浪,雾散烟消见画船。
海市的出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气象条件,但烟台海市这一瞬间即息的奇观被列人八景之一,其出现频率一定很高,烟台史料记载也很多。《烟台要览》中郑千里撰文称:“民国五年秋,一日午后同伴诸友由东山下海,适积雨初晴,散步海滨,海洋辽阔处,烟波浩渺中,突现一山,隐约有城恒雉堞,炮台楼宇寺观浮屠之属,树木葱茏,或苍翠、或深红,俄顷万象寂灭,又为市镇之形。”一九三六年出版的《钟声报》以《昨午后发现海市》为题刊登新闻。摘录如下:“……昨日下午二时许,在芝罘山迤东,海面忽然发现海市,……只见其形如古式庙舍,楼台殿宇,连坦无边。……约历十五分钟之久渐渐变化消灭”。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鲁东日报》报道:“昨日午后一时许,突然发现,崆峒岛迤东,起始出现孤岛……嗣后出现屋舍山峰人物等,奇奇怪怪,不可名状”。
这些记载充分说明,烟台海市确实频频出现,从此以后是否出现过,笔者未见记载,亦无所闻。
通仙宫轶事
福山县(今福山区)老城以西有座福山,山上有座道观,观前赏月犹如人仙通天,故名通仙宫。“通仙夜月”曾是福山八大景观之一,并被载人史册。通仙宫始建于金大定23年(1187年),系福山境内古老的庙宇建筑之一。老辈人传言:通仙宫历史上曾发生过一起轰动全县的重大事件。
一年夏秋之交,通仙宫内突然有“真仙”降临,百姓们争相朝拜,刚到任的知县感到奇怪,便带衙役去探个究竟。知县进人大殿注目观看,果有一酷似真人的“真仙”,身披道袍安坐在神台上,于是便跪在蒲团上对“真仙”说:“弟子刚刚到任,人地两生,求‘真仙’保佑。”当知县抬头与“真仙”目光相对时,“真仙”双眼淌出了串串泪珠,知县大惊,心想“真仙”怎会落泪?莫非其中有隐情?于是吩咐衙役关闭殿门,然后登上神台对“真仙”说:“我要解开道袍一观”。“真仙”点了点头、知县解开道袍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这那里是什么“真仙”,分明是被截去四肢的人,装在大瓷缸里。知县问“真仙”:“请问你究竟是何人?”只见“真仙”的嘴巴一张一合,连连摇头,知县领悟,便说:“你不能讲话,可否衔笔书写?”“真仙”点了点头。于是知县让衙役将铺着纸的木盘端到“真仙”胸前,知县将毛笔送到“真仙”嘴里,“真仙”衔笔在纸上疾书……
我本是赴登州赶考的秀才,途经福山,入夜登山赏月,后进通仙宫大殿,无意中触及神台上的暗道机关,神台开裂,从暗道里爬出几个裸体女子,吓得我不知所措。女子们哭诉:“我等皆良家女子,被恶道抢到通仙宫,为防我等逃跑,便剥去衣服锁在暗道里,受尽恶道蹂躏,求恩公搭救。”我忙扯下帐幔让女子们裹住身体,随我下山报官。谁知此时恶道出现,把我拖到后殿,用药迷倒截去四肢,待伤口长好又把我毒成哑巴,装在大瓷缸里,外披道袍安放在此,蒙骗世人。我强忍屈辱痛苦在此等待洗冤机会。近闻香客传言,新任知县大人乃是一位青天,今见大人进殿,故以目传神,果被大人识破,小人之冤全仗大人昭雪。
知县看罢,怒火万丈,当即命衙役将恶道全部拿下。其实这伙恶道并非真道士,而是流窜在社会上的恶人,他们强占通仙宫,把真道士全部赶走,冒充道士作尽坏事。后来作恶多端的主犯被就地正法,从犯全部收监,全县百姓纷纷向受害秀才和众女子赠送银两、衣物,知县派人将他们护送回乡。通仙宫的真道士被找回来,通仙宫又恢复了它昔日的风采。
何仙姑曾居于磁山
八仙过海的神话,使蓬莱成为人们向往的人间仙境,八仙成员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在胶东半岛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和一些八仙遗迹,何仙姑曾居于磁山,便是其中之一。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八仙成员有多种说法,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以明代吴洪泰所著《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中所记载的八仙,即吕洞宾、铁拐李、钟离权、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仙姑的来历亦有多种说法,摘其一说:宋代魏泰《车轩笔录》卷十四云:“永州(今湖南零陵)有何氏女,幼遇异人,与桃食之,遂不饥无漏。自是能逆知人祸福,乡人神之,为构楼以居,世谓之何仙姑。”后何仙姑成为八仙之一,东游时来到胶东半岛。传说,八仙东游途经福山区与蓬莱市交界处的磁山时,见山上景色神奇、瀑布壮观,且有姜子牙封的阴主在此,逐登山细观。八仙在山上饮酒聚餐时,施法力把山下两块巨石提升到半山腰,因此留下了“八仙聚餐处”遗迹,两巨石至今尚存。何仙姑因对磁山的壮丽风光恋恋不舍,便独自留下住到磁山南峰脚下一座庙里,何仙姑走后,人们便称此庙为仙姑庙,并塑像祀奉。
据福山政协文史资料《福山风情》中记载:一天晚上,仙姑庙周围村庄的人们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何仙姑告诉人们,
有事尽管去找她,她大事小事都管。此后人们遇到难事都去仙姑庙,向何仙姑求助。有病的求她,病好了,有灾的求她,灾没了,不能生育的求她,能生育了,甚至有人外出办事,孩子无人照看,便把孩子托付给何仙姑,办完事回来看时,孩子安然无恙,人们无不对何仙姑感激涕零。
又一天夜里,有牲口的人家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何仙姑要借骡、马、驴、牛一用。天亮后各家到牲口栏一看,牲口仍在,但所有的牲口都汗流浃背,人们感到惊奇,便不约而同到仙姑庙去“圆梦”。发现仙姑庙整个建筑和庙内陈设不翼而飞,只有地上密密麻麻的牲口蹄印通向远处,人们便顺着蹄印走去,当走到早已倒塌的阴主庙遗址时,只见仙姑庙的建筑材料全部有序地放在遗址旁。人们顿时醒悟,原来何仙姑借牲口的梦“圆”在这里,何仙姑用拆除仙姑庙的义举来召告人们,不要为她建庙,而要用这些建筑材料,重建古老的阴主庙,于是人们依照何仙姑的意愿,请来能工巧匠,利用仙姑庙的建筑材料,在原址上把阴主庙重建起来。如今,历尽沧桑的磁山阴主庙已不在,但其残墙断壁和庙基尚存。
所城轶事
在烟台奇山所一带,过去曾有一种独特的习俗,那就是每逢有女子婚嫁时,一位高姓老太太要摸摸她的脚,再赠送高粱一升,此习俗的缘起,还要从建奇山守御千户所说起。
明洪武31年建奇山所前,便有以高姓为首的夏、于、姚、刁五姓在这一带居住,称“占山户”。奇山所建成后,张、安、刘、杨、陈、傅、翟七姓从外地迁入城内任千户或副千户,之后又有牟、曲、曹、邱、肖、谭、王七姓到此定居,统称“坐地户”。在“占山户”中,高姓家业曾一度兴旺,高家大院门前的街,被命名为高家胡同。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所城人家婚嫁时,花轿都要穿过高家胡同,意在借“高”字图个吉利。高家人觉得对临门花轿应有所表示,但一直想不出好办法来。高家有位辈份最高的老太太,她突发奇想,让花轿在高家门前停下,在吹鼓手的伴奏下,由她去摸摸新娘的脚,再赠一升高梁,祝福新娘家步步高升。
辛亥革命前,女子有缠足陋习,据史料记载,此陋习古已有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皇帝东昏侯肖宝卷(公元483——501),凿黄金为莲花,布于地上,令所宠潘妃行其上,日:“步步生莲花也”。后便称女子缠过的小脚为金莲,以三寸为美,此陋习一直延续到清末,高老太太摸的就是这种被称为金莲的小脚。
每逢好日子,高老太太都要让家人把一升一升的高梁放在门口,当门房报告:“花轿临门!”高老太太便来到轿前,蹲下身来把手从轿帘下伸进轿内去摸新娘子的脚,摸完后便说:“有喜、有喜、大家欢喜!”这时自有高家人端出一升高粱,倒进轿内铜盆里。“仪式”结束后,轿夫们便抬起花轿,在吹鼓手的吹吹打打声中奔向新郎家,后来,高老太太去世了,这一习俗随之消失。
花轿走高家胡同,是所城人的独创,摸脚赠粮则是高老太太的“专利”,可以相信,高老太太的脚一定是标准的三寸金莲,否则她就不会想出这一“绝招”,对出嫁女子的脚进行“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