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老烟台风情
26936700000018

第18章 民俗撷趣(1)

老烟台的锅台和炕

锅台和炕是北方人居家生活的重要设施,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占了两个方面。老烟台也是“家家离不开锅台炕”,“围着锅台转,盘腿炕上坐”是老烟台人特别是妇女生活的重要内容。

垒锅台称盘锅台,锅台大小以铁锅口径为准,分5、6、7、8印,锅台两旁有锅耳,上面可放物品、切菜调面,下面可放风匣或储存燃料。盘锅台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老烟台有很多盘锅台的高手,如辛家帮、任家帮、左家帮、时家帮等,他们盘的锅台好烧不倒烟,美观省柴草,且包修包用,因此生意兴隆。

老烟台锅台用的燃料,主要是柴草,因此l880年(清光绪六年),位于奇山所北门外的草市街应运而生,后来有了煤炭,锅台也随之改造成能烧煤炭的锅底,用风匣助燃,这种烧煤的锅台,一直延续到今天,走进奇山所老宅,仍可见到这种锅台,只是助燃方式由风匣改为微型电动鼓风机。

炕的功能主要是寝卧之所,也是妇女做针线、接待客人、一家人吃饭的地方。由于炕与锅台相连,能充分利用锅台的余热把炕烧热,冬天可提高室内温度,睡在热炕上,又暖和又解乏。但夏天则另当别论,夏天做饭也用锅台,此时睡在热炕上就是另一番滋味了。因此盘炕高手们创造了东暖夏凉炕。

筑炕称盘炕,盘炕的技巧在于烟道畅通,特别是在烟筒的出口处摆“迎风墼”、设“返风洞”是盘炕技巧的关键一招,处理得当,锅底、炕洞都好烧不犯风,处理不当,就要吃犯风倒烟之苦。

炕靠锅台一边叫炕头,另一边叫炕腚,晨起以后,被褥统统垛在炕腚上。烧柴草的炕要定期掀开炕面,清除炕内积灰,俗称“打炕”,炕内积灰是上好的肥料,烧煤的锅台一般不用“打炕”。

上个世纪80年42前期修建的单元楼房,仍配置有锅台炕,使锅台炕由平房“爬”上了高楼。究其原因,是为了冬天取暖。80年代后期修建民生小区时,率先废除了锅台炕,开创了小区集中供暖的先例。如今随着“500”供暖工程的实施,供暖率的逐年提高,砸锅台拆炕,已成为建有锅台炕的单元楼里的普遍现象,这是烟台市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但伴随烟台人千百年的锅台炕,还会在市区延续下去,并被作为一种民俗载体保留下来。

老烟台的澡堂

共沐一池水,分享四季春。

这是老烟台澡堂业传下来一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老烟台澡堂的主要设施,就是一个大水池子,洗澡者只能“共沐一池水”。水池一般用水泥抹面,分隔温热两池,讲究点的则用白瓷砖贴面。老烟台人称到澡堂洗澡为“烫澡”、“泡澡”,不但为了浴身,还为了解乏,把“烫澡”、“泡澡”当成一种享受,因此澡堂里多挂有这样的对联:温凉恰好堪称泉浴,寒署相均可比天地。老烟台的澡堂业始于民初。那时无自来水,澡堂用水靠人力水车把井水拉回来,再倒人大锅加热,然后放进浴池中。老烟台人口不足十万,拥有澡堂近20处,如东华楼、庆泉楼、中兴楼、中和楼、东宾楼、镇江楼、庆春堂、涌泉堂、济德堂、雅江泉、九江泉、新兴泉、恒兴园、浴新池、烟台第一楼等,足以说明老烟台澡堂业之兴盛。澡堂虽多,也有爆满的时候,每逢春节前,人们为了干干净净过年,一齐拥向澡堂“泡澡”,此时的澡堂里,众多“泡澡”者“共沐一池水”,如同热锅下饺子一般。

老烟台澡堂一般只设男池,辛亥革命后,有几家澡堂顺应历史潮流,冲破封建习俗,开始分设男女池,此举曾轰动一时。福建会馆以西曾有条“女塘子街”,就是因为此街设有女澡堂而得名,后更名为凝祥南街。

老烟台澡堂的服务项目很多,有搓背、修足、推拿、拔罐、剃头、品茶及代叫饭菜小吃等,澡堂更衣室每人一床,有的设有双人雅间,洗澡者进入更衣室,便有“跑堂的”过来,把洗澡者脱下的外衣,用长长的叉杆高高地挑起,悬挂于顶棚下的衣钩上,既规矩、又安全。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那种只能“共沐一池水”的老澡堂基本消失。

老烟台的药房

19世纪50年代以前,烟台没有医院,甚至连一家正规药房都没有。人们生了病,只能求助于江湖郎中和自称有祖传秘方的挂牌行医者。虽然江湖郎中和挂牌行医者中,不乏医术高明者,但也难免有江湖骗子混在其中。如果找江湖骗子看病买药,轻者破财,重者丢命。

1862年,在北大街上有了第一家药房——生生堂,随后又建起了福庆堂、福兴堂、同和堂、同春堂、成生堂、中和大药房。在古老的北大街上,出现这么多药房,是烟台中药业发展的重要开端。此时烟台已开埠,西药逐渐拥进烟台,药房数量激增,到1922年已达39家。众多药房中,有经营中药的、有经营西药的,有中西药兼营的。西药房多集中在开埠以后才形成的朝阳街上。位于朝阳街中段路东,l886年由德国人开办的盎斯洋行,是经营西药进口第一家。到l9世纪末,盎斯洋行垄断了烟台的西药市场。中药房的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有坐堂中医把脉诊病,有药师依方抓药;后厂则按传统工艺对药材进行加工和按验方精制丸、散、膏、丹。如:中和大药房用草木植物山道年的花制成的驱蛔虫药“山道年”,在老烟台可谓家喻户晓。

到中药房当坐堂医生,必须具有真才实学。讲信誉的药房,对坐堂医生的选择很严,因为一旦用了庸医,便会砸药房的招牌。为防止滥竽充数者混在其中,20世纪初,烟台对坐堂医生进行了多次资格考试,合格者发给行医执照。中和大药房的坐堂医生杨世球因获第一而名气大增。1937年,烟台成立了“中医公会”,首任会长王嘉宾。福庆堂的坐堂医生仲绍文,在资格考试中成绩优异,荣任“中医公会”副会长。

今日烟台,老药房基本消失,但历经三个世纪、有l40年店龄的生生堂尚在,只是旧店已拆,店址变更。

老烟台的方言撷趣

中华民族五十六,中国语言种类多,同一种语言又会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区别于标准音的方言,这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不同的方言,在语言、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作用在逐渐缩小并趋向消失。胶东地区各县市区,虽然地域相连,用同一种语言,却各有各的方言。

老烟台(指今芝罘区)的方言,本与福山区相同,但自1862年开埠后,原来的方言发生了变化,因为外地人大量人住烟台的同时,把各地的方言也带进烟台,与当地方言融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开埠语言,这种语言主要吸收了京腔京调,摒弃了一些费解的词汇。如:“吃饭”不再叫“歹饭”,“油条”不再叫“麻汤”,“土豆”不再叫“地蛋”,“肥皂”不再叫“胰子”,“嗓子”不再叫“吞子”等等。但有些词汇和语法,仍然经常出现在一些老烟台人的口语中。如:说“我真傻”为“我真膘”,称“墙角”为“夹孤”,把“刚才回到家”说成“才刚回到家”。在烟台方言中“大”字有种特殊用法,如:嫌东西少就说这才“大大点儿”,嫌棉被薄就说这才“大厚薄儿”,这孩子才“大高矮儿”,这水池才“大深浅儿”,这绳子才“大粗细儿”……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在传统相声《戏剧与方言》中,运用了三组山东方言(表演时使用的是烟台方言),从而抖出了三个包袱,足见他对烟台方言研究之深、运用之巧。如该段相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说老张,你上哪里去啦?”“哎!我上北边儿。”“你上北边干什么去啦?”“上北边那个地场找个人。”从字面上看,除称“地方”为“地场”,与普通话无区别,但用烟台方言的语音说出来,就是一个绝响的包袱。

侯大师还把京剧《空城计》诸葛亮与马谡的对话改用烟台方言表演:“马谡听令”。“是”。“叫你去镇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说什么?不是守街亭吗?小意思,没大关系,告诉你说吧,交给我你就擎好了!”“马谡,我告诉你说,那街亭虽小,关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丢,咱们大家伙都玩儿完啦!”侯大师用烟台方言说的这段对话,令听者忍俊不禁。

现在的烟台方言,更加接近普通话,这是学校用普通话施教、窗口单位用普通话服务、全市倡导说普通话的成果。学生和年轻人,已基本习惯说普通话,如果用老烟台方言与其对话,倒会使他们听不懂了。一位老太太在家住,洗衣服时对小孙子说:“给奶奶拿“胰子”来。”结果小孙子为她搬来一把椅子。再请听两位80多岁老奶奶用正宗烟台方言的一段对谣

甲:他大婶子,你走路怎么栽歪栽歪(东倒西歪)的?乙:唉!可不是嘛,俺夜来(昨天)真不走字(走运),到小市去嘎(割)肉,打算包姑乍(饺子)吃,谁知忽勒巴(突然)把脚骨拐(踝骨)扭了,真把俺痛草鸡(无法忍受)啦。

甲:你没去医院扎固吗?乙:去医院扎固来。

甲:你得雇个车坐着去呀!

乙:俺神思离医院没距远儿(很近),没取歇儿(一会儿)就到了,谁知路上打了个滑溜跳儿摔倒了,四围遭(周围)的人见了都过来搀俺,一个开小包车(轿车)的汉们(中年男子)把俺送到医院,俺给他钱,人家不要,俺说谢谢,人家说:小小不然(小事)的谢什么,说完开着小包车跑了。

甲:如今还是好人多呀,他大婶子,往后走道可得小心点啦。

乙:谁说不是,俺从根(从来)也没吃过这个亏呀,单凡(如果)小心点,那能出这个乱子头(差错)啊。

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这段对话,虽然不加“翻译”很难全懂,也会觉得很有趣味。

公利市场史话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烟台自古以来就是个“吃海”的好地方,在市区白石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贝壳、鱼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聚居于此,靠“吃海”生息繁衍。

时空跨入l9世纪,靠“吃海”发展起来的烟台,已成为北方的渔业中心,经营和加工海产品的行业——鱼行,遍布烟台街,数量之多为全省之冠。20世纪初,烟台鱼行进入鼎盛时期,烟台商会审时度势于l916年在大庙(天后宫)以北的后海崖鱼码头前,筹建了一座大型鱼市场,意在把分散经营的鱼行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收购、销售、批发、加工的综合鱼市场。1918年竣工后,分布在各处的鱼行多汇集到这里,最多时达l20余家,这座老鱼市场便是闻名遐迩的公利市场。公利市场南临北马路,北临鱼市码头,占地5082平方米,建房570余间,时为烟台街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鱼市场。

进入市场销售的海产品,保鲜是关键,特别是到了夏季,当日销售不完就会变质。销售不完的海产品,各鱼行采取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运到不靠海的地方去倾销,栖霞不靠海,因此便有了“臭鱼烂虾,运到栖霞”的传言。二是进行腌制加工。既不能外运,又不能加工的海产品,只能低价抛售,所以,在没有冷藏设备、交通不发达的老烟台,吃大对虾比吃大葱还便宜。

1938年,日寇侵占烟台,强行霸占了处于鼎盛时期的公利市场,垄断了烟台的鱼市场,并把公利市场的名字改成“烟台水产鱼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解放后,公利市场再度兴旺起来,汇集鱼行98家,从业人员达431人。l956年公私合营后,又把新海、新大等海味杂货店及万香斋、新香斋烧肉铺并人市场,使公利市场成为经营鱼虾等海产品和肉类禽蛋、蔬菜、调料、烟酒糖茶、果品糕点和炊具杂货的综合市场。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利市场逐渐衰落,1995年被拆除,但还保留着东侧自南向北连成一体的30余间厢房,已改为民居并人小新街,位于中部的公利市场东门楼上的装饰建筑仍高高地矗立在那里,通过它尚可使人们联想起公利市场昔日的风貌。

老烟台的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依据不平等条约成为对外通商口岸的烟台,就像古老大陆向海洋正式打开的一道门缝,外国人蜂拥而入,他们到这里开公司、办商行。外国人被称为洋人,他们开办的公司、商行,被称为洋行。据《中国近代史大事记》记载:“在中国开埠的十多个港口中,外国洋行企业有933家。”仅烟台就有80余家,经营时间最长的达80多年。

由于洋人开办的洋行进口洋货,所以各种洋货像海水一样涌进来,可谓洋人遍市区、洋货满街巷、洋味进万家,烟台人的衣食住行几乎全被洋化。如吃洋面、喝洋酒、饮洋水(汽水)、吸洋烟、有病服洋药(西药)。老烟台无电,夜间照明用豆油灯,随着洋货拥人,古老的豆油灯“下岗”了,取而代之的是烧洋油(煤油)的洋灯和洋蜡,点灯、引火用洋火(火柴),购物用洋钱(银元),用水有洋井(机井),做衣服用洋布,洗衣服用洋碱(肥皂),娱乐听洋戏(留声机)、跳洋舞(交际舞),唱歌用洋嗓子(西洋发声),连哄孩子都用洋娃娃。有些人发了洋财,更显得洋气,他们借鉴洋技术,用洋灰、洋瓦、洋铁、洋钉盖起了洋房,出门穿洋服(西服)、坐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