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5年(1825年),郝懿行病逝于北京,他虽中进士,但宦途不显,以户部主事这样一个小官终其身。他一生著述虽多,身后却很凄凉,栖霞籍历史名人、经学家牟庭为他写的《墓志铭》里有这样的词句:”死后无钱举葬,夫人欲归原籍不能,羁留京邸,不知所依”。在友人的帮助下,王照圆才得以将丈夫的灵柩运回栖霞安葬。安葬丈夫后,王照圆专心整理丈夫遗著,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年)谢世。史载:她死后,除了满屋书稿和书籍外,别无它物,前来送葬的乡亲无不为之动容。
本地版“八仙过海”
蓬莱不愧为“人间仙境”,仅“八仙过海”的传说就有两个版本,一是全国版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史料有记载,流传全国乃至海外,并被搬上舞台、银幕。一是本地版史实演义“八仙过海”,史料无记戴,流传范围小。全国版“八仙过海”起点在蓬莱,本地版“八仙过海”终点在蓬莱。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到长岛时,曾听长岛博物馆的同志讲述过本地版“八仙过海”史实,并同到“八仙过海”出发地庙岛寻觅相关遗迹。
长岛县的庙岛,古称沙门岛,是宋代囚禁犯人的地方,据《登州府志》记载,“宋太祖本记,建隆三年,索内外军不律者,配沙门岛。”沙门岛与蓬莱相隔30里水道,被发配沙门岛的犯人,要想越狱逃跑是很难的。京剧《三岔口》(一名《焦赞发配》),演的就是杨家将焦赞怒杀诬陷杨家,欲拆毁天波楼的当朝宠臣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的故事。杨延昭派部将任棠惠暗地保护,焦赞一行住三岔口黑店,店主刘利华夫妇拟害焦赞,任棠惠赶至,刘又拟刺任,黑暗中搏斗,刘被任所杀。原剧刘利华夫妇为反面人物,l951年,中国京剧团改为正面人物,刘与任都是为了保护焦赞,因误会而搏斗。当时朝廷只按300人标准拨口粮给沙门岛,因此,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用残害犯人的恶毒手段进行“平衡”,当犯人超过300名时,他就让看守们将多余的犯人捆住手脚,趁黑夜抛人大海,几年中先后杀害700多人。一些犯人为了活命,便暗中联合伺机越狱逃生,一天夜里,联合起来的犯人,避开看守,各自抱着葫芦、木头、竹竿、皮囊等漂浮工具跳人海中,向蓬莱丹崖山游去。由于浪大流急,途中一些犯人被急流冲走,只剩八人游到蓬莱,隐身于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后被当地渔民发现,见这八人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甚为惊奇,以为是八位神仙“过海”来到狮子洞,此事越传越广,进而演义为“八仙过海”,狮子洞因此改名神仙洞。
从沙门岛“过海”逃生的八个犯人,叫什么名字,后来到哪里去了?谁也说不清楚。史料记载,焦赞是从沙门岛越狱逃走的,本地版“八仙过海”中,有无焦赞,不得而知。后来有人向登州府举报李庆残害犯人的罪行,登州知府欲加追究,李庆畏罪自杀。沙门岛上有李庆墓碑,现已不见踪影,关押犯人的“宋城”遗址至今尚存。
于七画像于七其人
市博物馆收藏着一幅珍贵的于七画像,这是抗清领袖于七唯一的传世画像。该画画于清代中期,长125厘米,宽61厘米,所用材料为“库绢”,画上无题款署名,仅有后人题在裱边上的两首诗。画面上的于七是一位僧人,是他起义失败后,为避难而出家崂山华严庵后的形象。于七,栖霞唐家泊村人,生于明末天启年间,名孟熹,字乐吾,与众兄排行第七,因称于七,系明崇祯年间武举。于家是当地富户,于七生性侠爽,仗义疏财,在栖霞威望颇高。在清初的农民抗清斗争中,于七领导的胶东农民起义,规模大、地域广、影响深。当时的胶东地区,天灾人祸屡屡发生,朝廷只顾征战、聚敛、掠夺,闹得民不聊生。为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胶东人民,清顺治5年(1684年),于七在锯齿牙山竖起抗清义旗,联合岜嵛山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克宁海州(今牟平区),继而向文登、栖霞逼进。各地的抗清起义,使清廷十分惊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了“招抚”政策。于七有条件地接受了“招抚”,包括保持原有队伍,驻扎原有基地,独立行使主权等等。
顺治18年(1661年),有人诬告于七凭借锯齿牙山为巢穴,招兵买马,企图反清复明。清廷决定发兵清剿,当年重阳节前,于七第二次举起抗清义旗。面对起义军的英勇抵抗,清廷调动八旗禁旅和绿营九镇数万兵力,对起义农民和无辜群众进行灭绝人性的血腥镇压,起义失败。
起义失败后,于七把群众妥善安置、分散转移后,只身到崂山华严庵出家。
于七圆寂后,有一知情画家为于七画像,为避免暴露画中人是于七和画家身份,画中无题款。后来有人在裱边上题诗,右为“自来自去一身轻,任是任非尘世评。四面云山禅意静,三更水月梵声清。漫悲壮士遭潦倒,独恨胡奴犹纵横。死化慈航障大海,风涛哪得苦苍生。”署名“不其山人”诗中“四”、“三”相加为七,暗示于七。
左为“英雄生死原自轻,偈谛奥深费细评。颠倒士文于暗隐,四三数合七殊清。袈裟原不辱豪杰,法规从来恶暴行。一片慈心天地阔,总期处处有莲生。”署名“华阳耕者”,“颠倒士文于暗隐,四三数合七殊情。”直显于七之名。两位题诗者,采用与崂山联体的“不其山”、“华阳山”为代号,和画家不题款的原因一样,担心真情泄露,引来杀身之祸。因为在于七起义失败后许多年问,清廷仍以“于七案”为借口,继续对不满其统治的民众进行迫害。《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篇首写道:“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看于七画像,思死难先人,人们在缅怀于七这位抗清领袖的同时,绝不会忘记清廷对胶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福建会馆一大怪
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建会馆有一大怪,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月亮从东边爬上来,这一怪现象一直展示在山门上。原来山门正面的西山墙内侧镶嵌着一组青石浮雕——初升的太阳,东山墙内侧镶嵌着一组青石浮雕——初升的月亮。
太阳应从东方升起,月亮应从西方升起,这是人所共知的自然规律,福建会馆山门上的两组青石浮雕错位,是由于福建会馆整体改变朝向造成的。
坐北朝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所遵循的建筑格式。我国地处北半球,冬季光照时间短,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由北向南影响到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而夏季,东南风又带来湿润的气流。建筑物坐北朝南,以厚实的北墙抵御北来的寒流,而以南向承受阳光的拂照与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因此,坐北朝南是建筑宫殿、庙堂、房舍最理想的朝向,古人甚至把它纳入一种制度之中。
福建会馆的设计者就是按照坐北朝南的制度设计的,山门上的太阳、月亮两组青石浮雕的镶嵌位置,就是以太阳升起在东方,月亮升起在西方标注在图纸上。
福建会馆的建筑材料和构件是在福建采集并按设计图预制的,船运至烟台后,主持组建福建会馆的福建人,将福建会馆的朝向转了l80度,改为坐南朝北。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福建会馆建筑地南面,正对着供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坐北朝南的三官庙,如果福建会馆也坐北朝南,供奉在福建会馆大殿内的妈祖,就要面对三官的后腚,这是犯忌的。二是在福建会馆东北不远处,已有一座建于明末坐北朝南的天后宫(大庙),与福建会馆供奉的主神一样,都是妈祖,为有所区别,便把朝向改为坐南朝北,称为天后行宫。三是烟台开埠前以天后宫为中心形成的商贸中心,开埠后以朝阳街为中心形成的商贸中心,以及船舶停靠的太平湾码头,均在福建会馆建筑地以北,为让妈祖面对商贸中心和进出太平湾的船舶,庇护商贸繁荣、航运平安,便把福建会馆的朝向改为坐南朝北。
在烟台主持组建的福建人,把福建会馆的朝向改变了,但从福建运到烟台的建筑构件,都是按原设计坐北朝南预制的,组装时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将所有的建筑构件、木石雕刻,对号入座,件件归位,因此,便出现了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月亮从东边爬上来的怪现象。
神秘的莱子国故都
归城,亦称灰城,系建于西周初期的莱子国故都,位于龙口市老黄县城东南莱山脚下的五陵盆地上,间有南北流向的莱阴河。莱子国故都分外城与内城,外城沿盆地周边山脊围筑,残存的城墙隐约勾勒出古城的轮廓,周长lo余华里。内城在盆地中央莱阴河西岸的台地上,南北长780米,东西宽450米。城墙均用粘土层层夯筑而成,土中掺有石灰和盐粒,相当坚固,现存西南角一段内城墙,长60米,宽l0米,高6米,历经三千年风风雨雨而巍然屹立,已成为莱子国故城址的标志。
史料记载,西周武庚作乱,西周成王借此灭掉了许多东夷国家,但边远地区仍保留着一些东夷国家,莱子国便是其中之一。莱子国当时已相当繁盛,其势力西达潍水流域,对齐国构成威胁。因此,公元前567年(东周灵王五年)被齐国所灭,齐国灭莱后,不但扩展了疆土,而且借助莱子国发达的渔业、盐业、手工业,特别是高水平的制铜业,才真正强盛起来。
莱子国的矿业历史悠久,青铜器制造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先秦时代东夷的青铜器中心。从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多铸有铭文,为研究先秦时代的东夷文化提供了重要佐证。众多青铜器出土,多为当地群众在修筑水库、挖地出土、院内掘井时发现,而后由考古工作者进行清理发掘出土的,1965年,仅清理西周墓葬一座,便出土青铜器45件。莱子国故城址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有尊、卣、觯、爵、觚等酒器,鬲、鼎等炊器,簋、盂等食器,以及壶、盘、勺、刀、戈、箭镞、钮钟、编钟、车马器等。由此推断,莱子国故城址地下蕴藏着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是尚未破解的千古之谜。为了让莱子国的历史文化遗存安睡地下,不受侵害,依照《文物保护法》,在莱子国故城址保护范围内,规定只能在浅表层种庄稼,不得开挖30公分以下的土层,不得修筑建筑物。
众多出土的青铜器证实,莱子国故城是一座充满神秘的青铜器王国,是先秦时期东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先秦史上煊赫一时。《孟子·万章上》中,曾以贬意称东夷为“齐东野人”,莱子国故城出土的青铜器充分证明“齐东不野”。东夷文化虽然消失,但其主要因素早已融合在中华民族这个文化大熔炉中而得到永生。
苏武精神在烟台
苏武牧羊的故事自西汉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苏武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顶天立地的爱国精神,通过文学、戏剧、音乐等被广泛传播,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屈外辱,忠于祖国,对烟台的影响尤甚。
苏武(?~前60年),汉武帝时中郎将,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匈奴(亦称胡)被扣,匈奴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称号)多方威胁诱降,苏武誓死不从,并用佩刀自尽,被人救下,单于便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后单于又派投降匈奴的汉将骑都尉李陵到北海劝降,李陵劝苏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于此。”苏武坚定地回答:“为了汉朝愿肝脑涂地,死而无恨。”后来匈奴国内局势不稳,恐汉兵趁机袭击,便与汉朝和亲,汉武帝提出要苏武归汉,汉昭帝始元6年(前81年),在北海饱受磨难,牧羊l9年的苏武,终于返回汉朝,返回时“须发皆白”。苏武牧羊的故事,在烟台家喻户晓,京剧《苏武牧羊》倍受烟台人青睐,《苏武牧羊》歌曾是学校的音乐教材,几乎人人会唱。读安家正教授所著《烟台大观》,方知《苏武牧羊》歌的作者是烟台人翁曾坤,翁家祖居长岛,明末定居蓬莱。他创作这首歌,是因为有与苏武类似的遭遇。清光绪32年(1906年),他参与测绘中俄边界地图时,沙俄刁吏屡次偷移界碑,企图占我疆土,翁曾坤据理力争、寸土不让,惹恼了沙俄刁吏,将他掳去,囚于庙街。翁曾坤被囚期间,创作了《苏武牧羊》歌,以苏武精神激励自己,歌词全文是: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时听塞上茄音入耳动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闺,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兮。能使匈奴惊心碎胆恭服汉德威。
烟台人除创作了这一传世杰作,烟台市还有与《苏武牧羊》歌同时出现的两幅《苏武牧羊》木石雕刻,它们均镶嵌在天后行宫山门上,石雕在山门正面石墙上,展示苏武寒冬牧羊的情景。木雕在山门背面双步梁上方垂柱上,展示李陵劝降苏武的情景。
《苏武牧羊》歌,《苏武牧羊》戏,《苏武牧羊》雕刻,极大地拉近了苏武与烟台的距离,使苏武精神在烟台扎下了根。激励着烟台人在烟台历史上谱写出无数爱国篇章,在烟台大地上,“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