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老烟台风情
26936700000026

第26章 文化漫笔(5)

后来张员外的长女虽然嫁了个富家子弟,却是个懒惰****的败家子,他把家产折腾光后,便一命归西。其姐闻知毛郎中了进士,其妹成了贵妇人,刻骨自恨,出家为尼。毛郎以宰相的身份回莱州时,其妹去拜见其姐,其姐避而不见,其妹欲送金钱给其姐,因怕伤了其姐的自尊心,便用绸缎裹着金钱,差人送去。其姐以为只是几匹绸缎,十分不悦:“与我金钱尚可作薪米费,我不需要绸缎。”原物被退回。其妹非常难过,又差人送去金钱,其姐得知绸缎裹金钱的事哑然自叹:“自己一生的不幸,都是私念造成的。”

蒲松龄笔下的毛郎,就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进士,官至首辅,被誉为“名重当朝,泽被后世”的一代名臣毛纪。毛纪之父并非牧牛人,而是学识渊博,精通诗书经论、曾任杭州府学教授的毛敏,父子葬在同一墓地,如今,毛纪墓已成为莱州市的一处景观。

一鸣惊人·放鹄亭

“一鸣惊人”是成语,“放鹄亭”是古迹,这成语和古迹均缘起于黄县(今龙口市)历史上的一位名人淳于髡。黄县有个淳于村,因淳于氏世居于此而得名,村里有淳于祠,供奉的便是先祖淳于髡,祠中有颂扬淳于髡的石碑,系清嘉庆七年(1802年)黄县知县魏绍濂所立。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影响很大的名人,因此被司马迁写在《史记·滑稽列传》之首。淳于髡是齐国著名的谏臣、学者、外交家,他博学多才、善说隐语,在谈笑讽喻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为齐国的强盛作出了贡献。

威王(?一前320年)当政初期,沉缅酒色、不理朝政、诸侯并侵、国家面临危亡,群臣无人敢谏。淳于髡挺身而出,用隐语劝谏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出这是淳于髡在讽劝自己,于是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后齐威王开始整饬吏治,厉兵秣马,诸侯震惊,纷纷归还强占齐地。从此“一鸣惊人”成为成语流传下来。

淳于髡为齐国进行过多次外交活动,皆取得成功。他曾出使魏国,救回了被庞涓骗到魏国并被处以膑刑(去膝盖骨)的军事家孙膑。楚国攻齐时,他曾去赵国搬来十万精兵、革车千乘,楚国闻之连夜退兵。淳于髡最出色的一次外交活动,是使楚国与齐国结成联盟。

为了与楚国修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齐威王投楚王所好,让他带一只美丽的鹄鸟献给楚王,淳于髡深知楚王崇尚信义,决定用计打动楚王,他故意把鹄鸟放飞,提着空鸟笼去见楚王,楚王问他为何提个空鸟笼,淳于髡说:齐王本来让我把一只美丽的鹄鸟献给楚王,我怕鹄鸟口渴,在江边放出来让它饮水,谁知鹄鸟飞了,我深知闯了大祸,我想死、想逃,可我痛心因此会影响齐楚修好。我想买只相同的鸟,假冒齐王献给楚王的鹄鸟,但这种不讲信义又欺骗楚王的事,我是不会做的,因此我提着空鸟笼来见楚王,任凭楚王治罪。楚王听后不但没治他的罪,还称赞他是“信士”。齐楚两国从此结成联盟。

后来,楚国尊淳于髡为“楚先贤”,还在襄州之南淳于髡放鹄鸟处,修了一座“放鹄亭”,纪念这位为齐楚修好避免战乱的先贤。唐代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路经“放鹄亭”时,两人追怀淳于髡,洒酒祭奠,即景赋诗抒发情怀。柳宗元的诗是: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垅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带是同声。

名宅石狮出土记

在福山区王懿荣纪念馆大门两旁,安放着一对雕凿精美、玲珑剔透的石狮子,纪念馆建筑虽非王懿荣故宅,这对石狮子却是王氏宅第原物。

明洪武年问,一位云南大理府人,来福山任登宁盐场盐课大使,他便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始祖王忠,史称盐场公。王忠任职其间,爱上了被誉为“福地”的福山,全家便在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古现河北村定居下来,再也没回云南。明崇祯年间,王懿荣的十世祖王道增,又将全家迁移到相邻的古现东村(今古现镇政府所在地),传至王懿荣,已经十六世。

王氏家族不但世代为官,而且是诗书传家的儒学世家,明、清两代一直是福山的名门望族,出现过很多载入史册的历史名人,所以王家在修建宅第时,设石狮子为大门装饰是顺理成章的,这对石狮子不但一直守望着王氏宅第,而且是王氏家庭史的见证。

20世纪40年代中期,王氏宅第部分被毁,门前的石狮子神秘失踪。20世纪80年代初,福山区(时为福山县)的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获得一条线索,当年失踪的石狮子,是一位有心人把它抢救出来埋在地下,村民王宪军老人证实,石狮子就埋在他家南院里。

1983年,《红旗》杂志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文中写道:“……陈天华、王懿荣为了向外国侵略者表示抗议,不惜蹈海坠井自尽,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陈天华(1875—1905),近代民主革命家,为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在东京愤而蹈海自尽。王懿荣(1845—1900),清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古文字学巨擘,为抗议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率妻、媳坠井自尽。《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更加坚定了烟台人民为王懿荣建纪念馆的决心,l984年,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决定,首先把王氏宅第遗存的石狮子挖掘出来。当年ll月,市、区文物工作者共同来到古现东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炳见的支持协调下,在众多村民的帮助下,使埋藏于地下的石狮子重见天日。由于王懿荣纪念馆的馆址尚未确定,决定将石狮子运到市博物馆存放,驻福山空军某部出动吊车支援。

1989年,是王懿荣发现甲骨文90周年,10月,王懿荣纪念馆在福山区隆重开馆,这对当年一直守望着王氏宅第的石狮子,被安放在纪念馆大门两旁,成为纪念馆的镇馆文物。

孙遇和他的子孙

福山区有个两甲庄,明代该庄曾出过一门三代六进士,他们便是孙遇和他的子孙,在《福山区志·人物传》中,孙遇名列首位。据《孙氏家谱》记载:孙氏家族系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之后,元朝至正年间,孙遇的先人孙志学、孙志孝,为避战乱由河南固始县迁徙福山,在县城南6公里处,东西夹河之间定居下来,故名两夹庄。后因孙遇的两个孙子同科考中进士,村名因此改为两甲庄。

孙遇生于明永乐2年(1404年),明正统元年(1436年)考中进士,系福山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科考进士。明正统9年(1444年),孙遇任安徽徽州知府,在任期间,均徭役、除时弊,审结多年积案,徽州百姓呼之为“青天”。明正统14年(1449年),其父病逝,孙遇遵例回乡守孝,此时徽州百姓联名上奏朝廷,亟请夺情(不守孝称为夺情),得到朝廷批准,于是孙遇回乡为父办完丧事,便匆匆返回徽州。明景泰5年(1454年),徽州遭灾,粮食歉收,饥饿的灾民聚众哄抢,汪御史巡视至此,欲调兵镇压,孙遇忙劝止日:“此饥民耳,一用兵,祸且延。”孙遇亲临灾区,设赈济之,饥民喜,境内大安。孙遇在徽州任满后,因政绩卓著,按例应升迁,徽州百姓联名奏请乞留,朝廷顺应民意,颁旨:孙遇由四品晋升三品留任徽州。明天顺8年(1464年),孙遇迁任江西右布政使,徽州百姓知不能复留,为孙遇置生祠祀之,并作《六颂》诗,镌于壁碑,以纪念他20年来治徽之惠政。

孙遇在江西任职时,因查办京官萧彦家族依其官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之案,得罪了萧彦,被其诬告为“朋党”,明宪宗听信谗言,罢了孙遇的官,朝野上下都为他鸣不平,让他上诉,孙遇不申不辩、坦然处之,率家人返回家乡。孙遇回乡后,开办私塾,教育子孙,在他的精心教育下,其四个儿子有三个考中进士,他们是长子孙珂,明景泰5年(1454年)进士,累官南京大理寺丞。次子孙圭,明成化14年(1478年)进士,累官陕西右布政使。四子孙琰,明成化17年(1481年)进士,官拜尚宝寺少卿。唯有三子孙瓒,明成化l0年(1474年)中举后,不愿为官,终生研究理学,成为理学大师。

孙遇有两个孙子系明弘治17年(1504年)同科进士,一为孙琰之子孙乐,任四川布政司参政。一为孙珂之子孙檠,授官直隶任丘知县。一门三代六进士,福山仅此一家,当时有人作诗赞孙家科第之盛,并被编人《福山县志》,“累朝名宦不寻常,试问家声齿颊香,黄榜弟兄三玉荀,碧幢父子两甘棠。”

铁头御史郭宗皋

明、清《福山县志》和新编《福山区志》人物卷中,均记载着一位历史名人,被誉为“铁头御史”的郭宗皋。郭宗皋(1499—1588),今烟台市福山区城里人,明嘉靖8年(1529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任监察御史,明隆庆初年任南京兵部尚书。郭宗皋与海瑞(1514—1587)是同时代人,均在嘉靖皇帝驾前为臣,都因上疏进谏而触怒皇帝遭贬罚。

嘉靖l2年(1533年),时任监察御史的郭宗皋上《星变疏》,劝皇帝“享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引起皇帝不满,被廷杖四十。嘉靖16年(1537年),朝中有人为讨好皇帝辅臣、行宰相之职、地位显赫的李时,推荐他的亲信保定巡抚刘夔,让皇帝委以重任,郭宗皋列举刘夔阿附李时的“谄媚之行,”奏请皇帝不可委以重任。皇帝不但不听忠言,反而对其施以罚俸两月的惩罚。郭宗皋不畏权势的铮铮铁骨,震动朝野,史称“铁头御史”。

嘉靖23年(1544年),时任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郭宗皋,巡抚顺天(今北京市),他忠于职守、不事趋奉,遭内阁首辅严嵩及其党羽嫉恨,严嵩向皇帝屡进谗言,嘉靖26年(1547年),郭宗皋被革职谪戌陕西靖虏卫(今靖边县)。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皇帝即位,郭宗皋才被赦回京城,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隆庆2年(1568年),已经69岁高龄的郭宗皋,以“年迈衰弱不能复任”为由,辞官还乡。还乡时他从南京请来一名善做水车的木工和两名善种水稻的老农。

早在嘉靖l7年(1538年),郭宗皋任山西按察副使,驻代州(今代县),出巡时发现当地农民皆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收获倍于它种作物,深受启发,心想:福山城北也有一片盐碱地,何不学其方法,将来告老还乡买地种水稻,于是他下田观察、学习,掌握了洗碱种水稻的具体方法。他请来南京木工、老农的目的,便是为了种植水稻。

郭宗皋还乡后,在城北流子河(今称柳子河)畔,买下40亩盐碱地,亲自督导开渠、筑畦、整地,用水车引流子河水洗碱后栽种水稻成功,开创了在胶东用盐碱地种水稻的先河,至今这一带仍盛产品味极佳的稻米,便是源于郭宗皋。

明万历16年(1588年),郭宗皋病逝,神宗皇帝赠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康介”,御赐石牌坊一座,上书“敕使崇修”四个大字。郭宗皋一生著作甚丰,有《康介公遗集》、《四素堂录》等传世。

半岛名人“和鸣夫妻”

胶东半岛自古以来出名人,而夫妻同为名人者极少,郝懿行、王照圆便是一对名列史册的”和鸣夫妻”。史料记载:他们夫妻在生活中常以诗唱和,既和谐又富情趣,由此夫妻二人把平时唱和的诗,汇成《和鸣集》刊印传世。

郝懿行(1755—1825),号兰皋,栖霞人,著名学者、训诂大师。王照圆(1763—1851),号婉全,福山人,著名学者、亦长于训诂,25岁远嫁栖霞郝懿行。

清嘉庆2年(1799年),郝懿行考中进士,先后任户部额外主事、江南司主事。郝懿行在京任职期间,王照圆自栖霞来到京城,他们买不起房子,先居于山东会馆、后迁齐鲁会馆。他们以苦为乐、潜心治学、”得来俸钱,辄以买书”,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读和著述中,《诗向》、《诗说》两书便是夫妻二人合作著成的。王照圆的名著《列仙传校注》、《列女传补注》的完成,溶人了郝懿行的心血,当时的大学者马瑞长、臧庸都为《列女传补注》写了序言,他们不但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王照圆的人品、学识和才华亦很推崇。

郝懿行一生著作甚丰,同样倾注了王照圆的心血,在对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注释过程中,王照圆始终参与其中,历时12年,《尔雅义疏》终于著成,被誉为郝懿行的代表作。《清史稿》记载:《尔雅义疏》书成,”间取照圆说”。郝懿行把历代学者对儒家经典《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注释,逐一澄清,写成《春秋说略》,亦是在王照圆的协助下完成的。当时的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说:”吾见历代论《春秋》者,唯兹划尽千秋藤葛”。王照圆还为丈夫的《晋送书故》写了跋语,被当时学术界传为美谈,称王照圆为当代李清照,巾帼校书第一人。臧庸曾说:”时有夫妇著述,一家两先生者,郝兰皋户部暨德配王婉全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