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女人面对死神
26942300000023

第23章 文成公主临终抱憾事

唐高宗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在世界屋脊的拉萨布达拉宫里,深受藏族人民爱戴的大唐文成公主即将告别人间。她在与死神握手的时候,有一件终生遗憾的事情就是未能跟自己父皇,英明的唐太宗做最后的告别。

她本来是唐太宗最钟爱的公主,不止是美丽具足,而且精通文史历算,有非凡的才智和远大的报负,因此求婚的使者云集长安。唐太宗不肯让她草率下降,要为女儿选择一个能够施展才能的地方。

谁也未曾料到选择的这个地方竟是西藏——当时被称为吐蕃。就因为她从小爱读佛书,精通内典,跟那里人信奉的宗教相通吗?不!在临终的时刻,她仍旧清楚地记得父皇与她的对话。

父皇告诉她,吐蕃崛起西隀,年轻的英主松赞干布锐意改革,使草原上气象一新。他左右有一股不愿与中原亲善友好的势力,总想施逞吐蕃兵威,寻衅挑战,唐朝守军出其不意拴其锋锐,彼此战端时常一触即发。松赞干决心改变政策,力排众议,派重臣到长安请婚。作为大唐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有心利用这个机会,令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与松赞干布结为伉俪,从此与吐蕃永敦睦谊,征求文成公主自己的愿望。

文成公主早就听说过西藏,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那里是洪荒之地,曾山迭水,峻岭高峰,削壁悬崖,阴谭幽洞。早晚寒暑各异,雨雪降落无时。一到冬季,风能拔木,水即成冰。那些终年积雪的山上,瘴气弥漫,时常有暗雾低迷,阴云郁结,日光惨淡,月色凄微,不但草木不生,连鸟兽也不敢去……

可另一种法却是,北部虽然是高寒地带,可山南和三江流域却是气候温和,适于耕种,特别是拉萨一带,红山耸立,碧水中流,太阳照耀得和暖如春,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两种针锋相对的说法令她对进藏一事犹豫不决,所以在父皇征询她的志向时,她吞吞吐吐地说:“吐蕃是那样一个远僻寒苦的地方,没有稻谷,没有宫室,没有丝绸,没有……”

父皇截断了她的话:“没有,就让它有哇!‘心随雨泽润新稼,手把犁锄辟大荒’,这不是你观曲江春耕写下的诗吗?正因为你有这样的抱负,这样的气概,朕才决心把你嫁到吐蕃去,做松赞干布的好帮手。朕认为这是一件大喜事,到一个文化上有无穷发展希望的地方去,帮助丈夫勤耕耘,利乐那里的百姓,巩固唐番亲好,屏蕃大唐的西隀,还有比这更大的喜事吗?”

父皇的话使她受到很大的鼓舞,特别是“文化开发”更给了她美好的憧憬。父皇曾对臣下说过:“甲兵武备虽不可阙,但隋焬帝兵非不利,甲非不坚,还是失了天下,可见最可靠的甲兵还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而需安居乐业,不能振武扬威,只能发扬文化,利乐人民。现在,未来的夫君松赞干布与父皇英雄所见略同,是仰慕中原文化才来求婚的,甚至说过:“迎得了唐朝公主就是迎得了中原的文化”,这就实在令她激动。一个女子能够把文化作为妆奁带给她出嫁的地方,那实在是世上最美妙的事情了。

于是她马上叩头谢恩:“儿臣谨领父皇钓旨,此去一定努力辅佐松赞干布。只是儿臣自幼深居皇宫,往薄智浅,独自一人,远到天涯,只怕壮志未酬,一颗稚嫩的心早被重重苦难压成了匪粉,辜负父皇深恩。”

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唐太宗赶紧安慰她说:“孩子别这样。你此行意义重大,朕当极力支持你。你不是说那儿没有稻谷,没有丝绸吗?朕将把大批粮食种籽、农耕用具、蚕桑医药、百工技艺和诗歌音乐书籍作你的妆奁,这也是中原百姓‘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意思,此外还派老农巧匠。医生乐士,更随你入蕃。以后缺少什么就陆续派去。还有绫绸两万匹,香茶五百箱,给那儿的百姓添一点生活福祉。听说松赞干布有心弘扬佛法,皇儿也自幼礼佛,就将觉阿佛像交你一同移奉拉萨。”

父皇把一切打算得十分周详了,她只有叩头谢恩而已。但是,临行仍有一件心事放不下,她噙泪对父皇说道:“儿臣自入宫以来,从不曾远离膝下,如今远嫁吐蕃,离长安八千余里。父皇今年四十有五,戎马半生,圣躬也不像以前康健了。这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复聚,圣体违和,儿臣不能亲奉汤药,每思至此,怎能不黯然心伤……”

说到此,她先自垂泪了。唐太宗也内心酸楚,却故作豪语:“朕精力不减当年,正准备骑上狮子聪到洛阳郊外射猎一场哩,以减我几根白发!何况自古忠孝未可两全,在夫与父子间,你选择丈夫吧。这正是朕的旨意,你侍奉好了丈夫也就是在为负心上尽孝了!”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长安城外,灞桥柳丝还残雪犹存,文成公主率领着大队人马,带着粮种,农具、药物、书籍、力士推觉阿佛告别了父皇。军士们携各种仪仗,宫娥们奏各种乐器,拥着公主的鸾舆,向吐蕃进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藏的中原公主,开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大进军。

走到了纳喇撒喇山。再往前走就是吐蕃的地界了。山下有一条河叫“倒淌川”,“荒原千里草凄凄,多少征人别离。天下万条东逝水,此河鸣独朝面。”这条河是西流入青海湖的,所以叫“倒淌川”。在这里,文成公主看到了西藏地区特有的牦牛。随行的人告诉她:“过了倒淌川,另起一重天。”翻过了纳喇撒喇山,就进入了吐蕃地界,中原人走到这里,绝对不能回头看,一回头必动思乡之念,一动思乡之念就再也走不动一步了,甭说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就是中原来的鸿雁到了山上的“回雁峰”,也会折回去的。

文成公主却毅然命令停任鸾舆,她要回眸遥望长安。

随从劝阻,文成公主却肃然地说:“我虽髫龄远嫁,可不比寻常女子。父皇待我恩重如山,将敦睦唐蕃,利乐边民的重大使命赋予于我,我怎能不在踏入吐蕃境内之时,遥望长安叩头谢恩?至于是否会因此而折回,那就是多余的担心了!”

车对停了下来,文成公主遥望长安,默默地祈祷:“父皇,父皇!儿臣即将进入吐蕃领地了,即将与我的百姓相处,把大唐的文化福扯传播于这不毛之地,开始赋予我的使命。儿臣对此义无反顾,只是离长安越来越远了,又不知何年何月得回长安。父皇年事渐高,日理万机,实在难免圣体违和,儿无法在身边侍奉,只能在遥远的边隀祈祷父皇长寿。儿臣深恐父皇天佑不得永昌,在吐蕃尚未能有作为之际,也要在‘回雁峰’下饮泣。苍天,佛祖!保佑我的父皇健康长寿吧!”

文成公主经过艰难的数月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拉萨。

松赞干布因为仰慕中原文化,因为“吐蕃尚中原公主从我开始”,一颗炽热的赤心令他为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文成公主住进了新落成的布达拉宫。

新娘子走出了布达拉宫,才发现自己“不毛之地”的印象失之偏颇:“以前我总以为这儿是一片荒寒之地,谁知跟想的全不一样。你瞧,碧绿的湖水映着雪山的倒影;丰肥的草原山,年轻的牧民们骑着高头大马,放牧着又肥又壮的牛羊;和风送来悠扬的牧笛,真是谈情画意的景象呀!她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草原小曲》来:

雪山山积千年积,荒湖湖水连天碧。

风吹春草低,牛羊东复西。

金鞭骏马人如璧,声声牧笛斜阳里。

毡帐暮烟飞,郎君归未归?

她很快爱上了这块土地,也爱上了这里的人民。她教当地的牧民开荒种植,安置水磨,使用先进的农具。把汉医的精粹与藏医传统结合结束,开发了新的藏药,也令传统的藏药在治疗中发挥出特效。

时间一长,她学会了藏语。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到达藏民帐篷里访问,一掀帘子就听到了“库绍巴,拉伊配,拉伊配!”这本来就是个普通的应酬语:“欢迎,欢迎,请坐!”可译成汉语却是“吉祥的云朵光临了我的帐篷,不胜荣幸!”虽说比那“蓬荜生辉”长了一些,可那意思又表达得多美!

只可惜,吐蕃原有的文字过于简陋。正待改进,可历代赞普即位之后,都是锐意整顿甲兵,振耀武威,连年征战,无遐顾此。文成公主为了改进藏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而且卓有成就。

藏民礼赞她为吐蕃带来了草原的春天,将她传说为“神”。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要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稞麦,可巫师们却说不宜动土。巫师有很大的影响,她要与巫师作对,就会变成汉人派来的魔鬼,影响“敦睦唐蕃”的使命。又要为子民谋福,又要讲求策略,文成公主竭精殚虑,把心血都泼在西藏高原上了。

九年之后,松赞干布英年早逝,留下年轻的她守寡,这时雪上加霜,又传来了父皇病重的消息。她上表情求回宫省亲,遭到了严厉的训斥:夫亡守制乃是中原文化恪守礼仪的表现,怎能如此任性?她只能在亡父灵前放声大哭,即抒发思夫的哀伤,又寄托对父皇的关切。哀痛过切,心如刀绞,哭着哭着,柔肠寸断,竟昏迷过去了。

失君的葬礼之后,父皇也已病愈。但她思念父亲的心却日益强烈。可是,她的请旨省亲仍旧屡被驳回。

“是的。”她明白英明的父皇明察秋毫,“松赞干布死后,原来反对唐蕃亲好的实力蠢蠢欲动,他们纠结散居于深山的土匪正在准备趁松赞干布去世之机闹事。这时我如果离开拉萨返回长安,他们就会造谣生事。说大唐背约不再与吐蕃友好,文成公主一去不回还;已经奠定了基础的唐蕃之谊,将会毁于一旦。”

文成公主体谅父皇的良苦用心,只好压抑下浓浓的思亲之情,想着父皇的委托,去联络各方的首领,继承和维护松赞干布的治政大计;记住父皇赋予的使命,深入到藏民之间,传播中原文化。利用她业已建立的崇高威望,在吐蕃境内传播唐蕃世代友好相聚的种子,让高原盛开硕大的亲情之花。

不意父皇过分珍惜她的这种努力了。在临终时竟特意颁旨:不准向吐蕃发讣告,不准告知文成公主,以免她万里奔丧!

所以,她是再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方知父皇已经驾鹤西去的噩耗的。

一幌过去了若干年,她在西藏高原上度过了三十九个春秋,终于倒下了,面对着那无法拒绝的死神。

临死之际她最大的憾事就是未能在父皇的身边与他作最后的告别:“父皇,父皇!我是你最钟爱的女儿,却未能在你身边克尽孝道。你早就该把病危的消息告诉我,让我能奔回你的身边,那怕亲手喂你一口汤药,也不辜负你对我的钟爱;即使病魔突然肆虐,你也不该下一道不准奔丧的圣旨呀!万里之途,儿臣即是插翅也难以见你瞑目,可是不妨碍我扶柩大哭一场来抒发我的哀思呀!可拟的圣旨一下,我只能拉萨设祭,眼泪再多,总是流不动长安的呀!父皇一再赦旨说儿臣‘孝心可嘉’,儿臣的孝心何曾表现?都让你‘不必万里奔波’一句压住了呀!父皇,父皇,儿臣实在是不孝的女儿呀!”

她这种忏悔是在心中默默进行的,不!是像钝刀子一样一点点在切割着她的心发出的。她眼前又浮现出那座纳喇撒喇山。哦!这真是一座可怕的山!不意当初在那里的话语竟成为一种箴言。义无反顾,冲了过去,竟当真一去永不返,此犹可说也,只是与父皇竟未能在生前见上最后一面,不能不算此生最大的遗憾!

文成公主就这样抱憾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