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天,一支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来到栖霞上林家村。
在上林家,看了村民表演的八卦鼓舞,看了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大鼓,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艺术馆研究馆员庞宝龙禁不住拍案而起,他说:“我以为我这辈子是看不到咱山东的道教民间舞蹈了,没想到栖霞的八卦鼓舞给了我一个惊喜!”
山东民间究竟有没有道教舞蹈?这是民俗专家们一直以来关注的话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庞宝龙。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庞宝龙就一直在齐鲁大地上寻找民间道教舞蹈。他认为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道教圣地,不可能没有道教舞蹈散落民间。于是他拿出几个月的时间,从泰山,到崂山,再到昆嵛山,寻访过几百个村庄,可结果令他失望。令他没想到的是,40年后栖霞给了他一个答案:八卦鼓舞是山东省唯一一种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表演艺术,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艺术魅力及其传承历史,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更是中国道教舞蹈的一朵奇葩。
从此以后,八卦鼓舞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舞蹈形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07年一举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八卦鼓舞为什么会在栖霞留存下来
栖霞,公元1131年置县,建县历史只有800多年。八卦鼓舞之所以能在这里留存下来,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800年来,栖霞出现过很多历史文化名人,而最有影响的当属道教全真派的宗师丘处机。丘处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养生学家。公元1192年,丘处机回到故乡栖霞,大规模修建道观,先后修建了重阳宫、黄连宫和他栖身修炼的太虚宫。道观的主要作用:其一,供道士们修道祭神祭祀之用;其二,是组织道教宗教仪式,以扩展其影响的场所;其三,是颂经、藏经、传经的场所。
在公元1220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广收门徒,大建道教宫观。此时已72岁高龄的丘处机,西行万里,穿戈壁,跨雪原,拜见成吉思汗,宣传道教教义,成为当时全国道教的领袖。其地位威望之大,影响之深,已使他的故里栖霞成为山东境内三大道教圣地之一(泰山壁霞洞、崂山三清殿、栖霞太虚宫)。据《中国古代文化丛书》记载,元代以来,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频繁,当初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阵势浩大。
道教的盛行,随之而来的道教活动也盛况空前。道教中的“八卦鼓舞”由斋醮中不可缺少的祭神祭祖,逐渐走向民间,形成了民间风俗向田野文化的转变。
“斋醮”俗称“道场”,是道士们设坛祭祷神灵,借以求福免灾的一种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设坛”、“焚香”、“化符”、“念咒”、“诵经”等。斋醮的设坛方法有九:“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黎民百姓而立。
斋醮仪式随着道教的发展而盛行,特别是在唐、宋、元各代,每年仰道法设斋醮,明代以后兴佛抑道,道教衰落,但作为“下三坛”的民间活动,仍然在延续,而流行不绝。
在民间的斋醮中,大体也分为设坛、焚香、化符、念咒、诵经几个步骤。
设坛一般设在村外的庙前或广场中。首先立四柱40~60平方米,平顶,坐北朝南,三面围萡,前沿横挂“一生贰,贰生三,三生万物”。房内正中树三尊木版年画式的君王“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像前放一长条供桌,上摆鲜花、鲜果以及点心等供品,供品前有一功德箱,募捐用,功德箱前有一香炉,香火缭绕,示为正堂。正堂的右侧,用同样方法和材质搭建约20平方米的侧房,房内放坐垫,供6位道士们颂经之用。而左侧却是一个用苇萡围成的一个长方形苇墙,墙内专供乐队和八卦鼓手,击鼓奏乐。
焚香则按顺序众乡民点香磕头,三叩九拜,此时乐队伴奏。
化符是众乡民将早已写好在黄表纸上的心愿,如祝福、免灾、祛病、祈求平安、早生贵子等火化烧掉,告知神灵,以达目的。
之后众乡民口念咒语,道士们高颂经文,乐队奏乐,乐奏鼓鸣,热闹非凡。这时整个道事活动进入高潮,一片欢腾。
在斋醮程序中,八卦鼓始终伴随着祭祀而击,其作用有二:一是“击鼓聚神”,用八卦鼓的鼓声召各位神仙到此;二是“击鼓敬神”,八卦鼓声代表民众的心声和信仰,祈求神灵保佑一方水土的丰收和安宁;三是“击鼓扬神”,通过八卦鼓的阵阵轰鸣,突出神和道魔法的威严,使人感觉到他的严肃、庄严以及对心理的突破力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在整个斋醮的祭祀过程中,道士们各持烛灯,旋转于香炉之间,口中不停地诵着经文,此时,笙、箫、管、弦、琴、锣、鼓等齐奏,八卦鼓的击打者,跳着“禹步”(夏禹之步为禹步)而击鼓舞蹈。
从以上可以断定,由于道教的兴起,以及斋醮仪式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改变,从而创造出具有十分鲜明道教色彩的八卦鼓。八卦鼓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在“下三坛”的程式中逐步形成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每当过年、过节或斋节等日子,千千万万的乡民们涌向宫观去做道场,以满足信仰的需要和心理的需求,年复一年,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不管其任何年代的变革,即使在唐朝时的扬佛抑道的旋涡中,乡民们始终按着自己的心愿,走着自己的路,以满足心理的需求,在自己的一块沃土上,繁衍生息,昼耕夜织,祈求平安,而代代相传至今。
另外,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八卦鼓的渊源。
清代(1644—1662年顺治年间),道教门徒于七(栖霞市唐家泊村人),为反抗清兵,带领民众掀起了名垂青史的胶东农民起义。他盘踞锯齿山上,抗清兵,杀恶霸,除知府,杀富济贫,后兵败而隐居崂山修道。在这场战斗中,栖霞的八卦鼓起到了鼓舞军心、协调作战的作用。
在当时,老百姓为此还留下了一首《于七抗清十二个月》的民歌,至今还在民间流传,通过唱“十二月”,介绍于七抗清的过程。其中就有八卦鼓的记载,现将这首民歌记下,以“正月、五月、十二月”为例。
正月里来黄咔咔,清兵入关灭中华。
烧杀掠抢似豺狼,苛捐杂税把人压……
五月里来开石榴花,双方交战牙山下。
八卦战鼓激人心,百姓为于七把汗擦……
十二月里来飘雪花,遍地清兵密如麻。
于七挥刀杀血路,奔赴崂山显神法。
从而可以看出,栖霞的八卦鼓在与清兵的历次战斗中,起到了鼓舞士气、威慑人心的积极作用。
八卦鼓舞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的积累,而形成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及舞蹈文化、武术文化。浓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祖国百花园中的瑰宝、武术学科中一枝鲜艳的奇葩。
八卦鼓产生于金元,兴盛于明、清,发展于民国,繁荣于改革开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基本内容:纯为男女对舞,不加入任何毫不相干的人物
八卦鼓舞为男女对舞。由男8人、女8人组成,男为壮年,挎八卦鼓于左腰前,右手持鼓槌,左手扶鼓。鼓槌约80厘米,尾部雕刻一龙头。在鼓槌的击鼓一端,空出约两厘米长的空隙,内镶三四枚或五六枚铜钱,击打时铜钱相击,发出沙沙的声音,铜钱的沙沙声与咚咚的击鼓声交织相映,形成一种特殊而神秘的视听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