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农闲时节,在栖霞农村的大街小巷、农家土炕,经常会看到老太太、小媳妇们三个一簇、两个一伙地聚在一起,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用手熟练地调弄着几十个缠有线绳的小棒槌。几个时辰下来,一件精美漂亮的工艺品便呈现在你的面前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栖霞棒槌花边。
棒槌花边是一种源于欧洲的传统编织手工艺。古代欧洲民间曾以鱼骨为别针,扎在垫子上,然后以羊脚骨为绕线管,所制成的花边称为骨花边,后来又称绕线管花边。16世纪,欧洲绕线管花边有所发展。17世纪,比利时布鲁塞尔是绕线管花边生产中心。意大利******的绕线管花边也较著名。18世纪,绕线管花边几乎遍及欧洲,品种大多为内衣或手帕、衣袖的镶边等。19世纪末,欧洲绕线管花边工艺传入山东烟台和潍坊两地,在1890年前后,烟台妇女开始学习用绕线管制作花边。由于绕线管在当地俗称棒槌,所以在中国便称为棒槌花边。
棒槌花边传入烟台,兴盛于栖霞,英国人马茂兰是重要功臣。
马茂兰,原名雅各,出生在北爱尔兰拜利卡撒地方的一个农家,他自幼不喜农事,却笃信基督,一心抱着远行的志愿。1884年(光绪十年),马茂兰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先后在扬州、重庆等地传教。1890年,马茂兰和夫人莉蕾从上海搭乘轮船到达烟台,在这个新的通商口岸,开始了他新的传教生涯。在传教过程中,马茂兰夫妇发现烟台妇女个个心灵手巧,会绣花,会剪纸,渔网也织得非常漂亮。但是,由于严格的封建礼教限制,许多妇女只能待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生活十分清贫。于是马茂兰夫妇就产生了利用传教把这些妇女组织起来,向她们传授一门谋生手艺的想法。就在这时,莉蕾和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海尔济的妻子梵妮相识。这位美国妇女一直在中国妇女间教授花边编织技术,是西方差会教士在烟台教授花边技艺的第一人。于是二人合作在烟台开办了一家花边讲习班,1893年夏天,第一期讲习班开学,招收了17名烟台妇女专门学习花边编织技术。不久,由于健康原因,海氏夫妇双双回国。马茂兰夫妇接替了他们所有的花边板架、花边样子,还有那些花边订单。1893年,为了开展业务,马茂兰在烟台大马路创办了“仁德洋行”。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山东长老会概况》一书中这样写道:传教士马茂兰在烟台设马茂兰公司,经营花边、发网、绒线、印刷、西药等,对中国输出资本。为了培养更多的花边艺人,马茂兰夫人在烟台成立了一所教授花边技术的学校——培真女校,专门收容家庭贫困的女子入学。学校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上午念书、写字、听道、学习圣经,下午学习花边编织,得些收入,以补家计。许多人竞相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培真女校学艺,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500多人。到了20世纪初,仁德洋行已成为山东资金势力最大的洋行,马茂兰也因此一度被推选为烟台的外国商会主席。其经营的这种返璞归真的室内装饰布料在海外颇受欢迎,订单渐渐多起来,并远销当时欧洲的英、法、德诸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地。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培真女校生产的花边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仁德洋行便将绝大部分原料售给周围各县的花边庄小业主,再由他们组织当地的农村妇女进行编织。这样一来,棒槌花边便在烟台周围乡村很快发展起来,数处类似工厂的花边学校先后在各县创办。据史料记载:“历年以来,借此艺为生活之妇女,烟台一埠数以千计。”1898年,马茂兰在栖霞的臧家庄村和小栾家村创办了花边学校,从烟台派技师,开始在这里传授棒槌花边制作技术。最盛行时花边学校的工人达200多人。栖霞虽然不是马茂兰最早传授棒槌花边技术的地方,但是当时烟台周围各县的花边业却以栖霞最为盛行。到1914年已几乎遍布全县。从1915年到1921年达到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之众,年出口货价值关平银350万两。出口量占当时烟台各县之首,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到全国解放以前,由于战事,棒槌花边生产趋缓,逐步走向衰退,但是这种精妙绝伦的民间工艺却在栖霞农村深深地扎下了根。建国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棒槌花边在栖霞农村得到恢复发展,1955年,栖霞相继成立城镇、桃村、臧家庄三个花边供销合作社,到1956年花边产值为25.62万元,花边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1964年11月,三处合作社合并为栖霞县艺品社,后改名为艺品厂,从此棒槌花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艺品社在各公社设立组,负责技术指导和收发花边等管理工作。到1980年,全市的花边从业人员达5.5万人,花色品种由建国初的50多个增加到4000多个,出口日本、泰国、美国、希腊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栖霞的棒槌花边总产量达到烟台市的70%以上,栖霞渐渐成为烟台市棒槌花边的主要产区,所以其产品就有了“栖霞花边”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下半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棒槌花边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栖霞全市仅国营的艺品厂就达3个,私营个体企业达10多个,棒槌花边享誉海内外,栖霞先后派出30多名编织人员60多次去日本、美国、泰国、希腊等地进行技术表演,观者惊叹不已,盛赞棒槌花边为“神奇的艺术”。同时,棒槌花边也先后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命名为名牌产品,并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奖。
进入二十一世纪,棒槌花边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逐渐趋于式微。目前,全市从业人员所剩无几,原来的艺品厂也大部分转产,只有几个个体小企业在从事一些零散的加工业务。
棒槌花边的制作主要是利用线与线之间的辫、绞、钩、拉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其常用的编织技法有:平织、隔织、密龙、介花、方结、稀布、密布、双稀、介花关针、灯笼扣、苇笠花、六对抄等。制作花边的工具主要有撑子、圆筚、接筚、棒槌、样子、绕线车等。撑子,根据编织者的具体情况制作,木制,以三角形为多,高30~40厘米;圆筚,将长短不一的麦秆或稻秸用线绳密密地订在一起,形成一个直径不到一米的圆形,然后糊上棉布或牛皮纸,编织时还要套上一个布套;接筚,长方形,一般由二到三个组成,长40厘米,宽20厘米,主要是在织长花边时,用来连接;棒槌,木制,长约10厘米,直径约10毫米,主要分棒槌轱辘、棒槌肚、棒槌尖三部分;样子,编织花边所用的图案,一般是用面浆糊在硬纸板上。
棒槌花边在栖霞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不少编织能手和代表人物。棒槌花边的传承没有具体的师承关系,大多是亲代相传,由母亲或奶奶口授身传,并靠长期的实践而学成技艺。但是由于分布广泛,往往编织者要跟数名师傅学艺,所以传承关系特别复杂。
如果按大的传承谱系来分,可以按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来划分,主要分为两种传承方式。解放前主要以作坊式传承为主,《栖霞县志》记载:到1933年时,栖霞规模较大的花边庄号就有华和成、恒元记、同聚福、福顺成等19个,这些花边庄号负责组织培训,负责发放花边样子,并组织生产,风格、工艺基本相同。解放后,栖霞花边走的是国营和集体化的路子,这一时期,县里的艺品厂是龙头,各公社的花边组是中间环节,数以万计的花边编织者分布于全市的村村寨寨,体制比较健全,规模比较庞大,一批现在四十到六十岁的织花边的高手在这时候产生,并成为现在棒槌花边的重要传承者。仅在栖霞艺品厂(后改名栖霞抽纱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派胡艳、牟爱美、邢美琴、王美凤、王美琴等先后出国表演。
棒槌花边是胶东地区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传入栖霞的100多年里,经过几代栖霞人的传承发展,这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已融入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元素,并深深地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蕴含了栖霞人的审美精神,反映了涉及栖霞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风俗民情,它为研究栖霞民俗文化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时,作为烟台开埠之后,最早进入百姓生活并对烟台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手工艺,棒槌花边反映了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史,是烟台开埠百年历史的重要见证和活的化石,也为研究烟台及中国艺术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