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26942900000132

第132章 栖霞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据杨家圈出土文物考证,远在6000多年前栖霞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栖霞民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酝酿产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栖霞人喜爱民歌,他们唱着山歌去打柴,哼着小调去放牛,吼着号子去耕地,吹着唢呐办喜事。人们用民歌去歌颂人间爱情、友情和真情;人们用民歌去赞美生命、讴歌万物;人们用民歌来庆祝丰收……民歌成了栖霞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

1980年,栖霞文化馆组织人员开展民歌普查,共采录和整理民歌700余首。这些民歌从种类上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情歌、秧歌、习俗歌、革命历史民歌等。

山歌是栖霞民歌中最典型的代表形式,题材多为谈情说爱和赞美自然风光。栖霞山歌的重要发源地是牙山。《旱车调》是最古老的牙山山歌。“这女子她实可夸呀,樱桃小口糯米牙,小金莲三寸多,两道额眉弯如月,白面红腮似桃花,巧丹青一见难描画,不是车工夸海口,月里的嫦娥不如她……”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栖霞山歌《旱车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牙山高,山青青,桃花开了杏花红……”再后来:“十八盘弯又弯,好像金龙落牙山,龙尾搭在彩云里,龙头摆动绕山转……”描写了牙山绵延百里的十八盘自然风光。此外还有山歌《叠断桥》、《花车调》,等等。栖霞山歌的风格、旋律、演唱形式都很有特点。独特的山区地貌形成了栖霞山歌独特的演唱风格:声音高亢,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如《旱车调》就直观表现了“胶东屋脊”牙山的自然风貌,同时表现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车工的爱情生活。

小调是栖霞民歌中流行最广泛的一种民歌体裁。小调的题材广泛,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道真理的,有讲科学的。小调多为完整的民歌体裁,词曲都比较固定,多为一段完整的音乐,多段歌词,同时表达一个中心内容,歌词多为三三四句体结构和七字句结构。调式以宫调式和徴调式的五声调式较多,同时也偶有五声调式加变宫或清角的六声调式出现。如《叨叨花》、《放春蚕》、《于七抗清十二月》、《小放牛》、《十二月对花》、《战斗英雄任常伦》、《杀狗劝夫》、《扛活十二月》、《后老婆打孩子》、《十二月》、《五更》等。

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鼓劲助威的歌曲,一般是和劳动同时进行。比较典型的有打夯号子和耕地号子。打夯号子音调质朴,节奏简单,一人领众人合,起到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凝聚合力的作用。耕地号子是用牲口耕地时和牲口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可独自完成。栖霞地处山区,因地理地势地貌所致,至今许多地方耕耘播种仍用牲口,所以在耕耘劳作时,用自由节奏、委婉的音调、较长的甩腔,简单的几个字,让牲口非常顺从地、情愿地完成非常辛苦的劳动,从而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耕地号子。

情歌是栖霞民歌中永恒的题材。一般是一人独自表白,独自伤感。如《送情郎》、《绣荷包》、《寡妇思》、《叹五更》、《探病郎》、《茉莉花》、《六月热》、《思郎》、《小二姐做梦》、《小媳妇》等。

秧歌的体裁变化不大,流行却很广。栖霞秧歌的体裁比较固定,运用上下句的较多,其次是起承转合句式结构,回头句较多,多数中间加有打击乐。调式多为民族五声宫调式和徴调式。秧歌体裁变化不大,但非常流行,至今仍伴随舞蹈频繁出现。如:《句句双》、《秧歌调》、《小油匠》等。

习俗歌是原始记录栖霞习俗的歌曲。在栖霞民歌中,习俗歌数量较少,但通过这些习俗歌曲能够反映栖霞悠久的历史习俗和道德习俗。如:《上梁歌》、《放风筝》、《骑驴上寿》、《小上坟》、《铺地中》、《问弟待父怎么样》、《小寡妇思夫》等。

在栖霞民歌中,革命历史歌曲占有很大比例。在历史民歌方面,明末清初,栖霞爆发了著名的于七起义,在之后的三百多年里,人们把于七抗清的事迹写成《于七抗清十二月》等民歌,在百姓中广泛传唱;民国时期,以栖霞为中心的抗捐抗税的“无极道”组织曾经盛行一时,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后来,围绕这一事件出现了《无极道歌》。革命歌曲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而犹以抗日歌曲为多。比如:《战斗英雄任常伦》、《端起刺刀来,不挂免战牌》、《造反小唱》、《地雷阵》、《参加民兵》、《五洲歌》、《十二月》、《石榴花》、《我的小宝宝》、《鬼子心似狼》、《光荣牌》、《持久战》、《开小差》等。从这些大量的民歌中,都能反映出栖霞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的斗争概貌,同时能感受到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如火如荼、横刀立马、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生活困窘、妇女地位贫贱的下层民众生活的民歌,虽然不大流行,但它年代久远,是贫苦劳动人民生活和地位的真实写照。如:《寡妇哭天》、《苏廷元卖儿》、《织花边》等。

栖霞民歌大多是即兴演唱,不需要乐器伴奏。但是人们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逐渐将其搬上了舞台和一些正规的场所,这时候一些民间乐器便派上用场,主要的乐器有二胡、笙、萧、唢呐、笛、锣鼓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栖霞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做了一些收集、抢救、挖掘、整理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较完整的民歌资料已寥寥无几,收集记谱的民歌也只有一百多首,这些民歌已有多首经整理在民间广泛传唱,其中许多民歌已被收录进了《中国民歌集成·山东卷》、《山东民歌》、《山东民歌选》、《胶东民歌》、《栖霞民歌》等民歌选集。

栖霞民歌丰富多彩,渊源流长,千百年来,它伴随着岁月,见证着历史,在栖霞这块土地上顽强地传承发展着。但随着一些民歌老艺人的故去,一些民歌的传承受到影响。在栖霞,最有名气的民歌手当属姜玉民。姜玉民1908年生于黑陡硼村,十几岁给地主扛活时跟一个与自己同命相连的老长工学唱民歌。逢年过节他总要串乡扮耍表演,他能够唱100多首歌,所以被称为“歌篓子”。他演唱的特点是高亢辽阔,健壮朴实,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山村风味。1963年2月在省文化厅、省文联举办的全省民间歌手交流演唱会上,他演唱的《叨叨花》和《牙山山歌》得到一片掌声,2月17日《大众日报》以《老歌篓子姜玉民》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淳朴的民风、豪爽的性格、独特的民俗,这些都成为栖霞民歌很重要的印记,并为栖霞民歌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体讲,栖霞民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最熟悉、最喜爱、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久远的年代和各个不同的时期,民歌伴随着人民的生活从未间断过,而且,每个时期都留下了优秀篇章。只是限于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的民歌几乎没有音乐资料,只有民歌歌词。20世纪以来,栖霞民歌在栖霞人民口头传唱形式下得到传承和发展。传承下来的民歌题材广泛,有歌颂大自然的、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有农民起义的、有抗日救国的、有歌颂爱情的、有鞭挞丑恶伸张正义的,等等。

二是风格独特,体裁丰富。栖霞是一个山区县,山区的闭塞和经济的相对落后,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栖霞民歌独特的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旋律、歌词、风格、体裁都比较独特。栖霞山歌和小调,旋律要么高亢,要么优美,要么委婉动听,要么铿锵有力,而且有自由节奏的山歌风体裁,有方整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有严谨的上下句式,有AB段的曲式,还有变化体结构。调式有纯民族五声调式,有加变宫和清角的六声调式。《栖霞山歌》(又名《牙山山歌》),1979年入选《山东民间歌曲选》(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被收录《中国民歌集成·山东卷》。1985年,山东举行“山东民歌大赛”,《栖霞山歌》由烟台市群众艺术馆王廷君老师演唱并参加了比赛,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演出结束后,从全省各地汇演的民歌中精选出十几首优秀民歌,录制唱片。因为《栖霞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而被选中,由上海唱片社录制,向全国发行。1986年,省委、省政府举办山东省首届“泉城之秋”音乐会,《栖霞山歌》又被选调参演,并由山东电视台录像播出。栖霞民歌《叨叨花》(又名《十二月对花》,也叫《十字花》),就是运用了徴调式和宫调式的强烈对比,同时运用了大量有生动情趣的衬词,一问一答,一徵一宫,手法自如,合情合理,旋律丰富多彩,使之在1962年的山东省民歌调演中引起轰动。

三是语言通俗,易唱易传。栖霞民歌是用栖霞方言演唱的,由于它来自当地人的生活,而且通俗易懂,易唱易传,所以数百年来,人们心记口传,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比如古老的民歌《旱车调》的歌词:“这女子她实可夸呀,樱桃小口糯米牙……”不但语言上口,而且刻画形象,让人一唱,一个姣好的美丽女子的形象便浮现在人们面前。

栖霞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代代流传、不断发展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栖霞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是栖霞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2009年,栖霞民歌被列入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