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的主要贡献在教育上,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任青岛大学校长多年,推行“兼收并蓄、网罗人才、民主办学”的方针,令青岛大学很快成为国内师资力量雄厚、硕果累累的著名学府。
峻青
海阳人,当代著名作家、画家。
五十年代以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享誉文坛,成为大中学校的传统教材,教育了几代人。七十年代写出了长篇小说《海啸》,立即被各种媒体二度创作。他的小说以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格而跨越时空,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塑造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所以很多的人称道他的小说。
其实,他的散文成绩更其辉煌,自60年代出版了散文集《秋色赋》、《欧行书简》之后,又在八十年代之后写出了《雄关赋》、《沧海赋》、《三峡赋》和《梅魂》等散文集,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雄浑壮美,格调高远而又瑰丽多彩,寓意深刻,堪称“范本”。
直至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有序跋问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峻青文集》,六卷,400余万字,仍未能收尽他的全部作品。
他还是出色的画家,在国外数次个人画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赞扬他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题画诗都写得异常隽永,对世人有巨大的警策作用。
杨朔
蓬莱人,当代著名作家。
其父为清末秀才,有家学渊源,十几岁时就在哈尔滨的报纸上发表旧体诗词。抗日战争爆发,投身救亡宣传,写了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和《征尘》、《铁骑兵》等一些反映抗日斗争的通讯报道,以及不少短篇小说。结集为《潼关之夜》和《月黑夜》中。
解放后他投身抗美援朝斗争,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
杨朔对当代文坛的最大贡献是“诗体散文”的创作。《香山红叶》、《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等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感情浓郁,构思精巧,语言清新,他自己说是“当诗来写的”,确实是艺术精品,脍炙人口。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杨朔文集》,囊括了他的全部作品。
海默
黄县(今龙口市)人。当代著名作家。
1941年在华北联大学习,后去冀中火线剧团当演员,不久去延安,转为鲁艺之工团团员,与洛丁合作发表了处女作——剧本《粮食》。
解放战争中他创作了歌剧《十五的月亮》。
在朝鲜前线受了重伤后,在医院里写了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
五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话剧《矿山的主人》、《火》、《弃暗投明》、《团占搞生产》、《同心协力治黄河》、《故乡》,歌剧《秋收歌舞》、《米》。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编剧,他创作、改编了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雪》、《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霞》、《早霞之歌》、《深山里的菊花》、《粮食》、《小伙伴》、《路》、《春风吹到诺敏河》、《血染的哈达》等。确实是“一把快手”,“多产作家”。
他的《洞箫横吹》曾遭到全国性的“口诛笔伐”,“文革”中自然被打成“黑帮”。1968年被残害致死,1978年彻底平反昭雪。
马少波
莱州人,当代著名戏剧家。
战争年代,他为胶东抗战文艺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主编过《胶东戏剧》,话刷
《指挥》荣获1942年胶东文艺评奖戏剧第一名;《闯王进京》拉开了京剧改革的序幕,在京剧发展史上揭开了重要的一页。
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只需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前三年就可窥豹一斑,见其在中国戏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了。这三年,中国南北舞台上同时演出他创作、改编的六台戏:
1980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恢复演出,首选剧目是《岳云》;
1981年,北京实验京剧团首演《正气歌》,河南越调剧团首演《明镜记》;
1982年,首都剧场联袂演出了他创作的历史题材京剧《宝烛记》,改编的现代题材京剧《宝剑出鞘》和昆曲《西厢记》。
出版有《马少波剧作选》、《马少波新剧作》;还有《戏曲艺术论集》、《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戏曲艺术新论》等大批戏曲理论著作。
曲波
龙口市人,小说家。
1938年仅15岁就参军,在胶东主力部队十三团做文化教员,后来转战于胶东半岛和东北战场。
1957年出版处女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以“传奇性”而为人称道,传奇式的英雄,如杨子荣孤身闯匪巢;传奇性的情节,如百鸡宴智杀小炉匠;还有传奇性的语言。这种艺术特色在《智取威虎山》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粉碎“四人帮”后,出版了上下两册的《山呼海啸》;还有《戎萼碑》。反响平平,接着出版的《桥隆飙》保留了传奇特色,反映十分强烈。
他还写过短篇小说《热处理》和一些散文,如《东风浩荡友谊长》、《观画思人祭》等,未能结集。
虞棘
莱州人,著名戏剧家。
1938年参加革命,担任部队剧团团长。后来一直穿着军装,却担任着文化领导工作。
自幼爱好文艺,在掖县九中读书时即创作了话剧《新旧家庭》。
他积极倡导京剧现代戏,1940年创作了第一个京剧现代戏《骂汪反顽》,并担纲主演。
他一生著作甚丰,战争年代有话剧《雨过天晴》、《群策群力》、《气壮山河》、《投降派的末日》、《炮火之晨》等;报导剧《活捉鬼子》、《买粮丢了口袋》、《活神仙》等;歌剧《三世仇》、《改邪归正》、《解放之路》、《解放》(合作)等;京剧《骂汪反顽》、《冒雪寻夫》、《戚继光》、《虎头牌》等。
由于种种原因,解放以后他反而中断了剧本的写作。仅在1958年思想解放了,写了小说《桃花峪》。
慕湘
蓬莱人,当代著名作家。
早年即投身革命,1964年晋升为少将。
其作品有长篇小说《新波旧潮》系列,其一为《晋阳秋》,赢得过广大的读者;其二为《满山红》;其三为《汾水寒》;其四为《自由花》,共约130万字。1979年校点了清末民初太原刘大鹏所著《晋祠志》、《柳子峪志》、《明仙峪志》,共约110万字。临终前还完成了90万字的《华北战史》。
他一生嗜书如命,收藏了数万卷图书,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明版珍本、善本、孤本,均属国家珍宝。临终留下遗嘱,全部捐献国家,均运回了故乡蓬莱。
15.其他杰出人物
烟台真出人物呀!从穷乡僻壤可以走出德配天地的体育教师,也可以从通衢大都请出来德艺双馨的音乐学院院长。康乾盛世这里仍然可以出现高举造反大旗的农民起义领袖;战乱频仍,此间也有热衷民众教育的商界知名人士……烟台人物,真的是群星灿烂,各自在默默地闪亮发光。
这也许是一种耐人寻味“地域文化”!是一种“宿命的地域选择”。这之间有没有规律可寻?不得而知。
周安吉
烟台市芝罘区黄务镇南车门联中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他没有走南闯北、东征西讨的不凡经历,足迹甚至没出过出生成长的黄务镇,也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勋业,有的只是吹哨上课、稍息立正、年复一年的呕心呖血。十几年,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在体育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先后为国家培养出53名优秀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荣获四次全国冠军、四次全国亚军和两个全国第三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3年10月11日,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献出了仅35岁的生命。
山村的体育教学是从零开始的,他利用星期天和零零碎碎的业余时间,一锨一锨地挖沙坑,一铲一铲地修跑道,拉着碾子修操场,握着钳子自制体育器材,为培养体育人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一生清贫,与妻子加在一起的月工资不足150元,只有狭小的住房,可是为了培养运动员,他让四个女学生住在家里,一住就是两年,不收一分钱,还买奶粉和麦乳精给她们喝。
他的体重从140斤降到了不足一百斤。这时被“勒令”到黄山休养,可他只呆了四天就私自买票回来了,连家都没进就到了学校运动场。
许许多多平凡的小事都是可歌可泣的,他确实象春蚕,吐丝到最后一刻。
赵丹
原籍莱西,在莱阳一中、莱阳九中任教一生,是山东省优秀教师。
他一生大起大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之前,1955年因一封信被株连为胡风分子,仅仅因为他给母校的老师、山东大学教授吕荧通过一封信,吕荧耿直为素不相识的胡风鸣冤,于是吕荧蒙受不白之冤,而赵丹也不能幸免;之后,1957年又被打成右派分子;“文革”期间又成“黑帮”,成为“宽严大会”上的“可怜虫”。1979年之后,“错划”改正,右派摘帽,他也荣升莱阳九中副校长;胡风平反,受牵连的问题也予以纠正,光荣加入共产党,加上了若干荣誉称号。
他一生勤勤恳恳“舌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大单元总体设计教学法”;总结出一套语文复习课“点、读、练、议、结”的五字教学法。曾在省内及全国语文教学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
高英
高英、高英!名符其实。高洁灵魂,英俊才华,口碑高树仙境,胶东为之敬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终生任教,晚年当了蓬莱师范的教导主任,还是个“副”的。然而他却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舌耕。几十年过去,听过他课的莘莘学子数以千计,赞扬他课讲得好的善学后生遍布祖国各地,甚至从蓬莱师范返回雅鲁藏布江畔的藏族教师,也以他为终生的楷模。高英的师德真是有口皆碑。
高英多才多艺,尤善书法篆刻,他的书法雄浑自如而不乏灵秀之气,表现了很高的造诣,而尤其难得的是他的“书品”,从不知让自己的翰墨来换几斗酒喝,真的是有求必应。甚至,在春节前夕,有的部门与之商议,给每位离退休的老同志都送一幅对联,他也欣然命笔。累得手脖子发酸他也任劳任怨。长此以往,人人都觉得他“该写”,无偿地占有他的劳动而心安理得。他的篆刻承上启下,具有填补空白的造诣,更为业内同行所推崇。
晚年,他兼任了蓬莱市政协副主席,一生淡泊名利无意仕途的高英却十分认真地对待了这个社会兼职。他为蓬莱的文史工作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留下了精神财富。1964年春,他在告别人间时,强忍病魔的折磨在病榻上积极“建言”,为蓬莱阁的建设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确实是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一息尚存,奉献不止,耿耿丹心,跃然纸上。
林秋圃
福山芝阳人。教育家。
出生于小康之家,幼年丧父,8岁入私塾,后考进烟台海军学堂,不久两年哥哥谢世,只好到烟台英美烟草公司供职。22岁创办寰海公司而渐成富翁。
20年代末,接办养正小学。购置三太爷庙旧址创建养正男校,建国女校和幼稚园,招收学生500多人;并先后任芝罘中学、育才中学、益文学校、省立八中、信义小学、志孚中学附小董事或董事长等职,同时还是养正小学校长。在他主政养正小学期间,扩建了教学楼,学生增至800余人。林秋圃治学严谨,教学方针严明,择师非常严格,因而使养正小学很快成为全国小学校中的佼佼者。
于七
于七是清初康熙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在民间传说中他是当之无愧的传奇英雄;可是正史上留下的史料极少。据林竹岗《于七抗清记》“自序”中可得如下认识:
“清代于七之乱,轰动一时,迄今胶东各县,犹争道其轶事弗衰。而专家记载则少概见;栖霞邑乘亦略而不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专制朝廷的淫威”,栖霞的官吏对当地出了这样一个“作奸犯上”的人,“不敢奋笔直书”。仅仅在《聊斋志异》中的《公孙九娘》一则有“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之语。“内叙莱(阳),(栖)霞之荒凉,阴雨青磷惨苦之状隐现纸上”。林竹岗说,蒲松龄是临淄人,“彼时亦闻其事,则当日之事实远播,几通国皆知,而惜其称兵始末,未之一见”。他生长在栖霞,得到了许多“乡里传闻”,“遗老谈说”,很熟悉当时的情节,所以写了《于七抗清记》。
他称于七为英雄。“未尝不寓民族革命之思想”,使得“官军丧师,羽檄纷驰,调兵遣将,上闻殿阙”。而对莱阳、栖霞人民“遭杀戮者尸积山谷;避祸乱者,荡析流离,直至十室九空,村落为墟”,表现了很大的愤慨。
林竹岗的家乡距“于氏当关雄之锯齿山,于途仅四十里有奇,其人其事,虽未见详细记载,而乡里传闻,故老谈说历历如绘”。因而是书的记载是可信的。
《兄妹开荒》与安波
《兄妹开荒》是标志着延安“秧歌运动”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曲作者是牟平人安波。
安波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即开始革命文艺工作,先后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东北文工团团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196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他在鲁艺时期就被称为“小调大王”,因为学校开展以采集民歌为中心的学习民间艺术活动,他在1938年一年的时间,就收集到200余首民歌。以后他根据陕北民歌填词创作了《夜摸营》等歌曲;根据道情、山西民歌填写了《参军曲》等,多达3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