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威廉姆斯又一手策划了第二次。这一次的招数与上次不同了。1984年,威廉姆斯经过精心筹措的构思,写了一本仅30页的小册子,内附16幅精制的彩色插图,这是一本独特的、没有书名的书。此书的奇妙之处在于,书中的文字和幻想式的图画包含着一个深奥的谜语,那就是该书的名字。此书于1984年同时在七个国家发行。作者要求不分国籍的读者猜出该书的名字,猜书名的办法与众不同,不是用文字写出来,要将自己的意思,通过绘画、雕塑、歌曲、编织物或烘烤烙饼的形状,甚至编人电脑程序的方式暗示书名。这个奇招同样有效,不到一年,该书的发行就超过百万册,威廉姆斯再次大获成功,并名扬世界各国。
一些奇妙的手段往往是一些商家与生意人挫敌制胜的法宝,虽然外行人看不出门道,可是,当事者却因此而受益匪浅。以上几个事例都充分印证了孙子“奇招制胜”的说法:奇招最易取胜。
[应用]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善于指挥、调动他人(第五篇)
《孙子兵法》中的“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原意是: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八百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善于指挥、调动他人。
孙子说,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八百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指军、调动他人的人,能够巧妙地使对方达到自己的愿望。
战国时代,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有一次,楚国要来攻打薛地,正好齐滑王的女婿淳于髡出使楚国,在回齐国途中路过薛地。
盂尝君亲自迎接淳于髡,并以大礼相待。当淳于髡离开薛地时,孟尝君又亲自相送,趁机对淳于髡说:“楚人就要来攻打这里了。但您不用为我们担心,只是以后我就没法再尽地主之谊接待您了。”
淳于髡马上听出了孟尝君的弦外之音,心里开始盘算救孟尝君的办法。
淳于髡回到齐国后,齐滑王问他:“你这次出使,有什么见闻?”
淳于髡有意说:“这次出使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楚人太顽固,薛人太不自量力。”
齐滑王要淳于髡解释。
淳于髡:“薛人不自量力,为齐滑王的父亲齐威王立了宗庙,楚王蛮不讲理,要进攻薛地,那么这一宗庙也难免要遭难了。”
齐滑王一听薛人建了先王的宗庙,立刻决定发兵救薛。
试想,如果盂尝君直截了当地向齐国讨救兵,齐国很可能不会出兵,因为齐滑王和孟尝君曾经有过磨擦。所以,盂尝君对淳于髡根本不提借兵之事,想帮孟尝君的淳于髡对齐滑王也不提出兵之事,但他们都通过有效策略使对方意识到了出兵的必要性,从而的效地调动了对方的意念与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才华却没有名气,久久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压抑之情可想而之。在传媒业极不发达的唐代,诗人陈子昂通过调动他人的办法,使人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才华,继而成为著名诗人。
陈子昂是四川射洪县人,颇有几分文彩。为了能出人头地,他跋山涉水来到京都长安,可过了十年依然默默无闻,为此他十分郁闷。
一次长安东市来了一个卖胡琴的,只见胡琴通体晶莹玉润,琴音优美,可称绕梁三日。此琴开价100万钱之多,虽每天都有不少富商显贵前来观看,但却无人购买。长安城把此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也传到了陈子昂的耳中。
有一天,陈子昂从人群中出来,对卖琴人说:“在下四川陈子昂,擅长拉胡琴,此琴我买了。”
众人嚷嚷着要陈子昂拉一曲。
“明天吧。我住在宣阳里,明天备好酒菜,恭候长安的各界名流前来指教!”
第二天,陈子昂住处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一百多位长安名流贤士聚集一堂。
待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陈子昂抄起胡琴,猛地扔出很远,摔了个粉碎。众人大惊忙问何故。陈子昂起身对大家说:“我陈子昂著文赋诗已有数年,积有作品一百多件。远道来京,没料到一直未被人赏识,非常郁闷,怎么会有心思拉胡琴呢?”然后拿出自己的作品分送大家。一天之内,陈子昂就在长安城里名声大噪了。
一心想成名的陈子昂借用一把众人都为之注目的胡琴,巧妙地调动了众人,使得人们都知道了自己的出色才华。
孙子的话,也可以应用到将领的领导能力问题上。领导能力强,则能够一乎百应,很容易成气候。
大家知道,姜昆是靠说相声出名的,他现在又成了把相声搬上互联网的杰出人物。一个对电脑外行的人——姜昆,居然成功地办起了网站,并获得“中国十大杰出网络人物”的称号。他靠的是什么?不是扎实的技术功底,而是好的领导与指挥能力。
1996年底,互联网住进了姜昆换代的486电脑,计算机兵团的战友也在不断提醒他:“你只用了电脑功能的几十分之一。”姜昆因此萌生了要把中国的相声搬上网络的想法。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1998年11月,姜昆成立了北京鲲鹏网络科技发展公司,当上了“老板”。1999年1月20日正式开办了鲲鹏网城,建立一个名人网址,对传播相声艺术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据统计,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1000万。从年龄看,其中18至35岁的约占网民总数的86%,姜昆属于那剩下的14%;从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学历占77%,姜昆属于剩下的23%……
姜昆对互联网不过是一个“半壶水”,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姜昆进军网络世界,并获得成功。原因何在?他善于指挥、调动他人为自己的事业出力划策。姜昆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兵团”。这个“兵团”有中国地球物理学的权威、北京电报局的电工师、航天部的软件专家以及新加坡电脑厂家工程师、假日酒店电脑部的一帮小哥们儿,这是一个由电脑和兴趣维系的新型的、高智能化兵团。在这个兵团里,姜昆的技术最差,但是他却能够指挥兵团里的所有人,这就是他的成功。
可以说姜昆像刘邦一样,虽不善于用“兵”,但是善于用 “将”。善于用兵与善于用将相比,后者显然高明多了。能够成功地指挥、调动他人,使姜昆获得了成功。
能将身边的人与形势正确有效地加以调动,也是成就自己的好办法。有个日本人叫见村善三,他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产地,可是却干出了惊人的业绩,成了响当当的百万富翁。他靠的是什么?没别的,就是正确、有效地调动了身边的人与形势。
他是这样做的:借别人的土地,借别人的钱,盖起了厂房,又租给需要办厂而缺少厂房的人,通过有效调动他人与形势,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借鸡生蛋”!
起初,见村善三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不少人想开工厂,但是资金不足,根本买不起土地盖厂房。而有些土地却闲置着。他想,只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只租用土地,不用购买,那些企业主就能够负担得起,这一策略肯定会大受欢迎的。
主意一定,见村善三就开始物色土地:他专门找那些位置偏僻没人要、不值钱的土地。他与那些土地的所有者一一商谈,提出改造利用土地的计划,土地所有者自然十分高兴,愿意转让土地,有的土地主人还拿出资金借给见村善三。
有了土地,见村善三就办起产业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那些企业家正愁没有办法盖工厂,见有土地出租,又不需要巨额资金,都很高兴,纷纷与见村善三签订合约。
见村善三从租用厂房者处收取租金后,扣除代办费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的钱即归土地所有者。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营造厂房的费用,便是见村善三的盈利了。
三方达成协议之后,见村善三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付款的方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见村善三的策略很符合厂方和地方的利益,刚刚一开始就有了收益,还给地方的商业带来了繁荣。
他一年的代办费收入就达20多亿日元——有了这笔钱,他就不用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他从营造小厂房到修建大厂房,直到营建大规模的工业区,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白手起家的见村善三,只因善于调动他人,成功地用“借鸡生蛋”的方法成为了日本的大企业家。
有些时候,能够正确、有效地指挥、调动他人,也是一个人成功的资本。
《虚实篇》第六
[译文]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能主动且安逸,后到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就要被动且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它的结果。敌人安逸能使它疲劳;饱食能使它饥饿;驻扎安稳,而能使它被调动。这些都是向敌人之地进军的必须。
行军千里而不畏惧,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进攻而必然能得手的,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防守的地点;防守必然能稳固的,因为防守的正是敌人所必须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防守哪里好;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进攻哪里好。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到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出声息。所以能主宰敌人的命运。
前进而使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袭击它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到的,是因为迅速得使敌人来不及追赶。所以我军要打仗,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同我军作战,是因为进攻它所必须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决战,即使画地来防守阵地,敌人也无法来同我军打仗,是因为设法调动它,把它牵引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要使敌人暴露它的形迹却不让敌人察明我军的真相,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如此就会造成了敌寡我众的有利态势。如果我军能够用多数兵力去打少数敌人,那么,当前同我军打仗的敌人,它的兵力就相对减少了。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可能知道,那么他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防备的地方越多,那么我军所要面对的敌人就越少了。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翼,左翼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都要防备,必然处处兵力都薄弱。可见,兵力薄弱是因为处处设防。兵力雄厚,是因为敌人被动地来防备我军。所以,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仗,在什么时间打仗,那么,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去同敌人会战。如果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日子打仗,那么,连左翼也不能救世主右翼,左翼也不能救左翼,前面也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何况军队远者相隔几十里,近者相隔几里呢?
据我分析,越国的军队尽管多,对战争的胜利又有什么益处呢?所以说,胜利是可能造成的。敌军虽多,可以用转变虚实的手法使他无法同我军较量。
所以,侦察敌情有以下四个步骤:一、精确有而详细地估计敌情,以求推知它作战计划的得失。二、用诈术诳诱敌人,以求了解它的动静规律。三、察看敌人占据的地形,以求了解哪里是死地,哪里是活地。四、试行同敌人角力、以求了解哪儿兵力有余,哪兵力不足。
所以战斗方式灵活变化到极点,就看不出虚实的形迹。既看不出虚实的形迹,那么即使有深藏的探子也偷看不出我军的虚实,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地运用战术,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来出奇制胜的。这是因为每次战胜都不重复使用老一套的办法,而是为适应不同的情况而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流水的形态,总是避开高处而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也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固的地方而攻击敌人防守空虚的地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应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打法。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常久不变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法。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采取灵活的战法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没有哪一行常胜无衰。四时(春、夏、秋、冬)相接相代,也没有哪一时常住不移,太阳有短日也有长日,月亮有缺时也有圆时。总之,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评析]
本篇以“避实而击虚”为全篇的主旨,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转变虚实的关键。同时,又用“先”、“后”、“劳”、“佚”四个字,点明入手的途径和所得的后果。意在教人占领先机,争取主动。
[应用]
致人而不致于人——趋利避害先发制人(第六篇)
《孙子兵法》中的“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趋利避害先发制人。
孙子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战场上极其重要的成败因素。它的含意是:高明的将领,应该去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说白了,就是“趋利避害,先发制人”。在战场上,谁能够趋利避害,先发制人,谁就掌着了主动权,胜算就高于对方,可以说这是战争的关键问题。
在现代社会,这一因素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趋利避害,先发制人”的经营原则,曾经救活了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就是如今的海尔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