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26984400000017

第17章 发现另一个世界——个体与社会文化(1)

当你我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时,势必要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生活,经历所谓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势必要在认知、态度和社会压力中间寻得平衡点;势必要在文化的熏染下成为一种文化体系下的个体,以认清自己该做绅士淑女,还是流氓娼妓;以写就代表心灵强健或脆弱的日记,对这个世界的规则做出服从或抵抗。

F与M之外——伪娘与假小子

近几年,各种选秀节目中的“伪娘”成了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伪娘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说“伪娘”个个是娘娘腔、兰花指,实在太丢男人的脸;有人觉得无所谓,应该尊重个人选择;有人则说,伪娘是一种心理疾病。当媒体和大众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为人父母者不禁心生担忧,如果自己的儿子脂粉气太重,性格阴柔,甚至有喜扮女装的问题,那要怎么办呢?

说到“伪娘”一词,实际上它已经在中国存在许久,在选秀节目中出现伪娘之前,一直在小众范围内传播,因此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美国,无论是影视剧,还是选秀节目,“伪娘”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会引起争议。

“伪娘”最初来自日本,是动漫游戏界的名词。和它类似的还有“食草男”和“裙子男”。“食草男”是指那些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是在异性恋方面非常消极的男性。除了自我欣赏之外,他们还会像女孩子一样关心皮肤的护理和漂亮的衣饰,对生活品位的要求颇为独到。对照这些特征,不禁让人想起《失恋33天》中的王小贱。

“裙子男”,顾名思义就是穿裙子的男性,除了裙子之外,他们还会配上高跟鞋和短裤。在日本,穿裙子的年轻男性非常多,东京甚至有专门出售男士裙子的时装店。裙子男一般喜欢较少暴露腿部的长裙,当然,也有一些前卫人士喜欢穿短裙。在时尚杂志的封面,经常可以看到穿着裙装的妩媚男子。

如果说,食草男和裙子男尚能让周围人认出他是男人的话,伪娘则真的达到了“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境界。日本有许多上班族,如IT行业、金融行业等,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白天时他们会西装革履地上班,一丝不苟地工作,到了夜晚,他们就会穿上丝袜和裙子,带上假指甲和假文胸扮成女性,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夜店。他们外表看似女性,但是内心依旧是男性,并且没有同性恋倾向。不过,当流行于小众的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在中国公众眼里的“伪娘”已经和日本动漫里的“伪娘”完全不同了。

和中国网民对伪娘的反感不同,日本学者认为伪娘具有一种美的超越性。三桥顺子在《男扮女装与日本人》一书中说:“只要漂亮,女装男子会作为一种潮流被社会所接受。”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除了电视节目将伪娘作为一种吸引眼球的手段之外,民众对这一现象的反应也不是十分强烈。如同对待同性恋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种方式是自己喜欢的,谁在乎呢?

在欧洲国家,伪娘被看作是正常现象,至多属于特殊群体。2011年,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称,易性癖将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实际上,早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前,易性癖已经不算是心理疾病了,易性癖的人也很少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不过,当伪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时,难免有人思考文化背后的心理因素。严格来说,伪娘算不上一种心理疾病,而属于性别认同障碍中的“易性癖”。伪娘生理上是男性,但是他们对这一天生的性别并不认同,于是通过穿着女性的服装,梳着女性的发型,来满足改变性别的要求。伪娘穿着女装的时候,心里感觉特别自在,穿着男装时反而觉得别扭。虽然有的人公开声称并不希望通过手术改变性别,实际上可能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

在性别认同障碍中,除了易性癖之外,还有同性恋和异装癖,其中异装癖和易性癖常常被人错误理解,混淆成一个概念。同性恋主要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对象都是同性别的人,一般不存在不认同自己性别的情况。异装癖的人喜欢穿异性的服装、做异性的打扮,当他(她)作为异性形象出现时,能够引起自己的性兴奋。这种易装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伪娘的成因尚未有定论。追溯到个体的童年经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原本想要女孩的父母生了个男孩,或者小男孩长得非常可爱,父母就会违背客观事实,给儿子做女孩的打扮。尤其当孩子处在性别认同阶段时,异性的打扮会导致孩子错误的自我认知。

也有一些科学研究发现,伪娘的行为倾向和大脑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另一种说法认为,如果母亲在妊娠阶段激素分泌不当,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的易性癖。也就是说,易性癖可能来自先天的遗传。

在这一点上,假小子和伪娘有相似之处。所谓假小子,就是外表和个性看起来像男人的女性,当然也有外在看起来颇有女生气质而性格男性化的女性,最常见的就是活泼开朗、喜欢和男人混在一起并彼此称兄道弟的女性。这种女性多为中性打扮。不过,假小子的性取向仍然是异性恋。

当然,其中也有一种特例,被称为假男人,或者伪男。伪男除了身体具有女性特征之外,性取向和普通女生不同。他们或者成为女同性恋中的“男性角色”,或者将自己当作男同性恋,和男人谈恋爱。总之,伪男属于双性恋。

假小子通常有一群兄弟朋友,可以一起看球赛,一起喝啤酒,甚至一起品评大街上过往的美女。假小子几乎排斥女性打扮,也不喜欢粉红色的墙纸和印满小碎花的床单。即使是稍有一点淑女气质的假小子,依然很少化妆、戴首饰或者穿裙子。如果女生过了青春期之后,依旧保留着假小子的个性,继续和哥们儿混在一起,则发展成了“男人婆”。而大多数假小子在成年后都成了娴静、大方的女人。

在英语世界里,假小子翻译为“tomboy”,意思是像男孩子一样的女孩子,是一个褒义词,旨在推崇女性的独立、自由和感性。在一些观念比较传统的社会里,女孩子被要求成长为优雅的淑女,因此,假小子常常成为被歧视的对象。即使她们身上有着“优雅的淑女”不具备的勇敢、活泼和好奇心,也被完全忽视掉。

统计表明,无论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假小子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假小子会表现出不正当的行为。如果社会文化过于强调假小子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整个社会对人的个性发展还存在偏见。

探究假小子的成因,有一点和伪娘相同,就是父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来对待孩子。如果父母把女儿当成儿子来养,按照男孩的样子打扮女儿,带她参加橄榄球这种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者父亲陪伴的时间比较长等,女儿就容易产生性别认同的混淆。此外,有的父母期望女儿能够充满个性、活泼外向、敢于竞争和挑战,就会着力培养其男孩一面的性格,日后长成了假小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此外,母亲怀孕时,如果体内睾酮(一种雄性激素)的水平较高,女孩就会表现出许多男性的行为。因为激素的分泌影响了胎儿的大脑发育,而且,这种影响是永久性的。反过来,如果母亲怀孕时的睾酮水平较低,女儿就会更像女孩。

当然,还有一种假小子是来自女性后天的自主选择。有的女孩从小就认同父亲的个性特点,如聪明、强势、富有魄力等,反而无法认同母亲事无巨细、犹豫不决的性格,因此会执意效仿父亲。从更深远的层面来看,这是女孩对社会中的女性角色感到失望后,重新选择的人生道路。当假小子进入男人的世界后,她会更有领导力和侵略性,也更容易获得信心。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性别歧视

在莎士比亚的着名戏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听说母亲葛忒露德在明知叔父杀死父亲、篡夺王位的情况下,还是嫁给了那个阴险的笑面虎,一向忧郁的哈姆雷特不禁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短短一个月,她像泪人儿一样,给我父亲送葬去穿的鞋子,还一点都没有穿旧呢,哎呀,你看她,(无知的畜生也还会哀痛得久一点呢!)她居然就同我的叔父结婚了。”

这一句“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thy name is woman!)由此成为名言,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既批判了葛忒露德善变、懦弱的个性,也将没有自我意识、自我堕落的标签延伸到所有女人身上。

然而,女人真的是脆弱的吗?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芙曾经在剑桥女子学院发表过一次名为《莎士比亚的妹妹》的演讲,以一个虚构的莎士比亚妹妹的身份,来谈论女人的脆弱和坚强。

伍尔芙设想,如果莎士比亚拥有一个妹妹,她和莎士比亚拥有一样的才华,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她并不能像她的哥哥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剧作家。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女子并没有权利上学,因此,她不得不趁着劳作的空隙,随手翻翻哥哥看过的书,还没翻开几页,父母又要叫她去干活了。断断续续的阅读,她可能也能在书上写上几行字,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她只能将其藏起来,或者烧掉。当父亲将她许配给隔壁羊毛匠的儿子时,她强烈反对,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通毒打。那时,男人打女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打女人甚至成为男人的一种权力。因此,如果莎士比亚的妹妹继续表示拒绝,她很可能被父亲锁在房子里,彻底丧失自由。她或许会寻找机会逃走,沿着莎士比亚当年走的那条路前往伦敦。可是,她不能像哥哥一样成为剧场里的演员,因为没有剧场会收留一个来路不明的女演员。最后,她可能饥寒交迫,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结束自己的性命。

在演讲的最后,伍尔芙提出一个结论:女人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取得经济上的独立之后,才能谈谈文学创作。伍尔芙认为,社会歧视导致了女人的平庸、毫无才华和性格懦弱。如果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女人便可以施展才华,追寻自由或者谈论艺术。

透过伍尔芙的演讲,再对比那句“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可见莎士比亚的观点似乎太过片面。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实际上,女人的脆弱也不是天生的。可惜,伍尔芙去世已经一个多世纪,即使如今的大多数女人已然经济独立,有了自己的房间,但是社会对女人的歧视依然比比皆是。

在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21世纪,哪里的女人最不容易被定义为脆弱、懦弱,甚至被歧视呢?一份2011年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3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北欧的挪威、芬兰、瑞典和冰岛四国的女性地位最高,排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前四位。

实际上,瑞典早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家庭里的男人一般排在第四位,前面三位分别是女人、孩子和狗。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经常能看到男人一边牵着狗,一边推着婴儿车,散步在午后的公园里。这就是瑞典男人的日常生活。

看到这一幕,生活在第三世界的女性难免会心生艳羡,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女性而言,由男人负责带孩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另外一组数据也暴露了这个男女平等国家的黑暗面。

瑞典推理小说家斯蒂格·拉赫松在《恨女人的男人》一书中写下这样触目惊心的四个标题附注:“瑞典有18%的女性曾遭男性威胁”;“瑞典有46%的女性曾遭男人暴力对待”;“瑞典有13%的女性曾遭性伴侣之外的人严重性侵害”;“瑞典有92%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并未在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报警”。

有谁能够想过,在瑞典这个以社会福利体系高度发达着称的国家里,政府在标榜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益的同时,女性竟然成为社会中的弱者。让人不禁感叹,即使表面宁静的港湾,也是有暗流涌动;即使太阳高照,也有隐藏在角落里的黑暗。

当后女权主义者继承着蔡特金的遗志,继续为世界上的女性摇旗呐喊,向世人证明女人不脆弱时,尚未萌发女权意识的女人却屡屡被男女平等的假象所蒙蔽。拿中国的女性解放来说,虽然国家政策推崇“男女平权”,女性地位也确有提升,但社会上歧视女性的现象却依然严重。

当计算机代替了笨重的操作工作,当众多的脑力劳动取代了重体力劳动,女职工、女干部依然要比男性提前退休,失去五年甚至十年的工作报酬;女童得以上学,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毕业后的女大学生依然要面对“此岗位只限男性”的就业歧视。即使是同样条件的男生和女生,最后的机会也多不会是女生的。

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女性的工作能力比男性差。一个名为“玩笑会降低女性自信”的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女性信心,而不是各种打击和批评,她们往往能表现得更好。研究者选择了5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随后将其分组进行开车的测试。虽然驾驶车辆一向被认为是男性比女性在行,结果却发现,当女性在没有压力或者负面心理暗示的情况下,开车技术往往会比男性好。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当男性通过嘘声、歧视性语言骚扰女性时,实际上损害了男性群体的形象。这项研究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一个课题小组,目的是为了调查当女性作为旁观者,看到或者听到男性对其他女性的歧视行为时,会有怎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