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要求作为被试的女生看一段带有歧视女性色彩的视频,继而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害怕和反对。结果显示,女性被试除了感觉不安之外,还将视频中男性的性别歧视言论看作是对所有女性的侮辱。因此,她们往往对整个男性群体产生愤怒,而不是单独的某一个人。
可惜,职场并不是真空的环境,许多不可避免的压力和消极暗示都可能摧毁女性的自信心,当男性说出带有负面信息的玩笑或者歧视性语言时,竟然是毫不自觉的,他们似乎认为好像事实就应该如此。然而,当女性面对职场中的歧视,或者生活中的歧视时,甚少有人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如果有的女性看到一篇报道说,一个女求职者因为公司设定的岗位“只限男性”而将招聘公司告上法庭,可能还要讽刺一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当然,90%的求职者都不会这样“没事找事”,即使这些女性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但是,她们似乎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权”以及如何觉察和解决职场上或者社会上的性别歧视。
大陆人与海洋人——人格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克里特文明开始算起的话,西方文明也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从时间上来看,西方文明和中国文化大体一致,不过,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具体的人,中西方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尽管全球化的趋势让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只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沟通很少产生障碍。可是,其间的误解和冲突依然不可避免,甚至有些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
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是人格的差异。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可能存在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差异,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相比,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依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反之,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则从童年阶段就开始表现出人格上的差异。
在一项名为“童话故事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来测量中西方儿童的个性特征。可能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些全世界儿童熟知的小红帽、大灰狼、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竟然还有“心理测量”的功效吗?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人员采用的儿童样本分别来自中国和希腊,年龄段为7到12岁。当儿童进入测验室时,研究人员会拿出三张卡片,上面画着同一个卡通形象。区别在于,其中两张和经典的卡通形象一致,另外一张则画得特别夸张。
随后,研究人员要求儿童看着卡片上的卡通人物回答诸如“这个小红帽在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灰狼,你会吃掉哪一个小红帽”等这类的问题。研究人员仔细记录下儿童的答案,然后根据这些答案评估儿童的个性特征。儿童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卓越性、嫉妒心、助人、焦虑、攻击性等。
对心理测验有些了解的人会马上联想到,这个测验使用的不就是心理测验中的投射原理吗?的确,这一测验正是运用卡通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来窥探儿童的内心世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童话故事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类内心中最原始的部分,尤其对于处在生长阶段的儿童,童话故事恰好将他们的无意识转化为语言的叙述。
而且,类似大灰狼和小红帽、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有,即使角色、故事内容不尽相同,但整体框架却是一样的。对于中国或者希腊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上的相通保证了测验结果的准确。
测验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情感和物质需求占据较大的比例,嫉妒、攻击两个维度的得分也比较高。相比之下,希腊儿童在这几项上的表现并不明显。研究人员分析,造成儿童在情感和物质上需求较高的原因之一,便是整个社会逐渐增大的生活压力。
或许儿童并不需要为了生存而着急,但是他们每天看着父母为了工作奔忙,难免会耳濡目染。即使如此,大部分家庭并不富裕,同时,忙碌的生活使得儿童与父母失去了亲密交流的机会,因此,儿童会在感情上和物质上同时感到缺乏。
儿童之所以表现出较强攻击性,可能是由于如今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当儿童发展出嫉妒心时,缺乏兄弟姐妹的孩子往往会将同伴作为嫉妒的对象,在同伴身上发泄嫉妒的情绪,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由于西方国家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单一个体的成就,于是,希腊的父母习惯将儿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集体中的某一个分子。所以,希腊儿童更愿意发展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寻求集体的归属感。相反,中国儿童则特别关注身边的朋友和所在的集体,这一点,在中西方成年人的人格对比中依旧非常明显。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说法叫做“地理环境决定论”,意思是自然环境决定了文化类型的不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也曾说道:“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一时间,甚至有“热带地方通常为****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的说法。
诚然,地理环境决定论难免片面,却可以成为对比中西方人格差异的一个参考。有人根据中西方自然环境的不同,将这两种文化分成了内陆型和海洋型。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属于半封闭的农耕文化,三面接壤内陆,一面临海,自然就是内陆型文化。由于人们搬家、远行的机会比较少,人与人之间可能要十年甚至几十年地相处,因此中国人显着的个性特征便是保守、谦卑和忍让。
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却处在半岛之上,三面临海,海洋事业发达。因此,相比安贫乐道、固守家园的中国人来说,西方人更具有冒险精神,喜欢创新和挑战。多变的气候环境、动荡的社会关系、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得他们更灵活,敢于标新立异。
居住环境的紧密程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们喜欢标榜自己“事无不可对人言”,以显示人格的光明磊落。无论是年龄、职业,还是收入、婚姻状况,都可以敞开来对亲朋好友说明。
西方人则更注重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只要是涉及个人信息,不管是政治观念还是行动去向,都不能直接过问。在伦敦的街上,如果一位中国老妪热情地问候她的英国邻居:“你上哪去啊?”即使英国人再有绅士风度,下次也会躲着她走的。
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行为上的不同。曾经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图,用来展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德国人的不同。如果在人与人之间连线,德国人之间的关系就是A连着B,B连着C,C连着D……以此类推,形成一种单线关系。放在中国,A、B、C、D之间的关系则可能经过一番排列组合之后,出现20多种联系的方式。如果用连线的方式表示,仅仅四个人也可能画成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国人习惯用螺旋式的方式思考,迂回地表达个人观点。成语中的含沙射影、旁敲侧击、指桑骂槐,都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沟通方式。西方人的理性判断多是来自“二分法”,即非此即彼的判断方法,由此衍生出线性推理的思考方式。回头看各种新理论诞生之时,无论是哲学的观点,还是心理学的想法,无不是走到了“非黑即白”的偏激一端。
中国当然也有二元对立的传统伦理,基本表现在“义”和“利”之间。在百家争鸣时期,墨家曾经主张义利兼顾;道家则主张将义利全部抛弃,只求一种超然物外的人格;最讲求实用主义的莫过于儒家的文化,不过,它还是有所追求——当义利发生冲突时,要“舍生取义”。
由道德观念决定价值取向,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人们不再对理性感兴趣,不喜欢探索自然世界的科学道理,而是沉迷于文学、艺术,甚至道术、玄学。在西方,实用、科学和理性一直是西方人人格构成的主要部分。资本主义兴起后,功利更成为人们生存的前提。如果说,趋利避害是所有动物的本能,西方资本主义则将它变成了每个人的人格血液。
从奋斗到蜗居——态度和社会认知
2007年,一部青春偶像和现实题材结合的电视剧《奋斗》风靡了全国大江南北。剧中演绎了几个充满青春气息、个性张扬的年轻男女之间的事业理想和爱恨纠葛。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彼此迥异的成长经历,他们对人生却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不甘平庸,不愿安于享受,不愿过坐吃山空、不劳而获的日子,而想为了生活不断地奋斗。就像电视剧一开场就提到的台词一样:“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
当他们真的离开了学校,进入到实质的奋斗过程中时,才发现世界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大,生存规则也更加残酷。当友谊、爱情、家庭、事业通通成为奋斗的元素之一时,难免有人被生活逼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和父辈的沟通与隔阂、努力工作而无法获得认可后的失落以及变幻莫测的爱情观,原本带着热情和冲动向前冲的年轻人,在重重打击之下躲进了繁华都市中的“乌托邦”。住在里面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祈求在被现实的波涛卷入风暴之前,得以在宁静的港湾稍作憩息。
和城市中大多数奋斗中的人相比,电视剧中的人物要幸运许多。他们大多是在一座城市里长大,有的家世不错,有的广交朋友,生活的不如意对他们来说仅仅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依然是城市中能够过潇洒人生的年轻男女。
对于那些想要从外地人变成本地人,或者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来说,如何在城市中立足、生存,似乎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电视剧《蜗居》的热播使关于生存、房子、身份转变的话题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当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基本由一座房子来决定时,生活是否幸福、人生是否成功也和房子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年轻人对待生活,总有一股子浪漫主义的幻想,放弃小城市的安逸,选择享受大城市的繁华,成为许多人面对未来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初衷,不过是想要拥有便捷的服务、游人趋之若鹜的观光景点和别人嘴里羡慕的那份繁华。可是,当现实触底,才发现喧嚣的车水马龙和夜夜闪烁的霓虹根本和自己无关。对于切身的生活来说,拥有一座城市,尚没有拥有一座房子来得实在。
在城市中,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高房价却成为外地年轻人通往幸福生活的巨大障碍。每个月拿着那么微薄的薪水,小心算计着各项开支,却不得不在每天早晨醒来的一刹那,面对各种生活压力。
被存钱、买房、还贷折磨得焦头烂额时,美好的理想、轻松的生活已然成为泡影。而选择捷径的人在获得工作、房子、丰厚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也失掉了人生中的珍贵际遇。从云淡风轻地喝着龙井、侃着大山、大谈人生规划的梦想家,变成辛苦工作、奔波劳累只为换得一块遮风挡雨的瓦片的上班族,期间失掉的不仅是年轻时的纯真,还有原本对于人生的认知和态度。
可以想象,《蜗居》中的姐姐郭海萍也曾经像陆涛、向南一样,开心快乐地度过了大学生活,交到了朋友,收获了爱情。虽然她从一个小城市来到大上海,除了靠自己的毅力为生活而奋斗之外一无所有,她却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面对生活,她也曾有向南和杨晓芸那般的豁达。只要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即使是十平米的房子也无所谓。直到房子撕裂了她和女儿之间的亲情,她才开始千方百计地赚钱,发誓要在大上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
金钱真的会让人扭曲。海萍有着精明的头脑、出色的口才、一流的业务能力,却不得不面对自身经济的匮乏和现实的残酷。房价每天都在涨,而工资涨得永远没有房价快。每天一睁开眼,就有预设好的生活场景等着她,房贷、吃穿、交通费、物业费、煤气水电费,那不仅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更是她生活的全部。为了这些数字,海萍和丈夫必须一刻不停地工作,一天都不能懈怠。忙碌起来时,根本没有时间规划人生、思考未来。哪有什么未来,眼下就是未来。
精明强干的海萍也有许多缺点,比如有强烈的虚荣心,好与人攀比,但是至少她自己的态度明确:不靠任何人,只靠自己一双手。海萍聪明、市侩,并且深深懂得这个世界的运作原理,然而,她并不想抄近道,也不想投机取巧,即使她少年时的冲劲已经被生活侵蚀得面目全非,内心中依然留有曾经的坚持。
和海萍相比,妹妹海藻则正好相反。可以说,初出茅庐的她和曾经的姐姐非常相似,头脑简单,个性单纯,脑子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追求完美主义的爱情。但是,她没有海萍那份危机感,随遇而安的个性让她在关键的人生选择中走向了另一条岔路。
海藻这个角色,代表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群体。或许,她们也曾经遇到过死心塌地的小贝,也曾为了工作业绩拼命地熬夜加班,只是,她们没有从现实中磨炼出一颗坚强的心,反而成了依附他人的藤蔓,成了其他生命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