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各种表现,就要注意其性格特点,尊重其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尽量不要在小事上发生无休止的争论;如果其意见和要求不合理或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办到,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耐心倾听,必要的时候应给予解释,以便打消其顾虑。实在不能统一意见时,与其争论不休,倒不如搁置一段时间,等待时机成熟或双方心情极佳的时候再做探讨。
第二,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需要家人、亲友的协助,主要是通过深入接触并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给予各种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个性的缺陷,指出个性并非不可改变的,引导其重建自信心和相信他人。患者同时也从对方对自己的种种关切和照顾中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进而积极改变现状。
这种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心理医生或身边的亲友对患者的症状以心理学的原理加以阐释,帮助患者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这种深刻理解,患者会找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动机或无法消除的情结,洞察自身适应困境的反应模式,从而改善心理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达到间接消除精神症状,促进人格成熟的目的。但这种心理治疗的重点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消除精神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对现实的心理适应模式,比如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需求等。具体如下:
1.提高认知。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别人是极其不信任的,因而敏感多疑,不接受任何善意的忠告,但如果你们的关系非常好,就另当别论了。所以,首先要与之建立和谐、友好的信任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有进一步的情感交流,并且向其全面介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个性表现、危害性以及纠正的方法,进而纠正患者的自我评价,并使其产生改变自己的积极愿望。协助患者做这一心理治疗的人一定要以此为先决条件,不要急于求成,慢慢与之建立和谐关系是关键。
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建立之后,要引导患者逐步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行为特征,比如,当患者感到同学、同事等对自己有敌意时,要立即想到自己是不是又要掉进“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黑色漩涡”中去了,告诉自己“这是偏执的观念在起作用,这是错误的”,或者在自己对别人产生不信任和敌意时,要仔细分析自己是不是再次被“黑色漩涡”卷了进去。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自己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总是盘桓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还要试着用相信自己的态度去相信周围的人。
2.自我纠正。
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总是喜欢走极端,要么好到极点,要么坏到极致,这与其大脑中的非理性观念是相联系的。所以,偏执行为的矫正还需要以矫正偏执观念为前提。
患者其实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偏执行为的,因而从现在开始,患者不妨将自己平时的偏执行为列出来,然后逐条修正。比如,患者列出的偏执观念或行为有:
“我不允许另一半与除了我之外的异性有接触。”
“我不相信这世上的所有人,只有我自己才是最可信的。”
“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考虑,别人攻击我,我也要毫不手软地加以还击。”
“我这么优秀,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我,凌驾于我之上。”
……
那么,现在就开始逐条做修正,改为:
“我的另一半也有自由,他(她)与除了我之外的异性有接触很正常。”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我应该相信好人。”
“为自己考虑很正常,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别人攻击我,我还击的前提是自己真的遭受了攻击。”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不能保证自己就是无法超越的。”
……
这就祛除了其中的偏激成分,帮助患者客观、理性地看待人与事。患者还可以将修正之后的内容悄悄地在心中默念,每天都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神奇的变化。
3.心理暗示。
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意识到偏执思想和行为的存在,那就应该在它们出现之前就加以制止,暗示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和“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尝试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试着去相信他们,给予对方表现自己的机会,看看你最初的判断是否准确。相信你会发现对方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进而找到相信的勇气和动力。
患者用这种自我暗示的方法时,要提醒自己尊重和理解对方,这样你也会收获到同样的尊重和理解。这是心理学中的“镜子原理”,你在镜子中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所以,你想要看到什么,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比如,你希望别人不要一直板着脸对你,那你就先对别人微笑,相信对方也一定会回报你一个很灿烂的笑容。
第三,积极做出行为改变。当偏执的观念有了一定改善之后,患者还要积极地改变行为。多结交朋友,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在与友人相处的过程中,试着去相信对方。
1.交友要真诚,诚心诚意。根据“镜子原理”,患者只有用真诚的态度与别人相处,才能很快赢得对方的真诚相待。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善良且友好的,消除不安全感和偏见,去掉有色眼镜,再去审视一切,会出现不一样的风景。当然,交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克服偏执,而不是为了寻找敌意,这一点很关键。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2.大方给予帮助。在交友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有困难,要毫不吝啬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对方会铭记于心,这也是取得信任的关键。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当你用真情与对方相处时,友情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
3.注意交友原则。并不是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就能够成为知心朋友。大凡相处得来的朋友多半都是性情相似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相容原则”,即对方与你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否相互融合。此外,交友还要重视的一个原则是“志同道合”,即双方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是否相似或一致。
4.需要亲友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患者的亲人要经常给予其鼓励,不要动不动就予以责骂,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和理解很重要。为患者纠正偏执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不良刺激。
矫正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障碍案例
一
张某今年23岁,目前没有工作。据了解,在农村长大的张某从小就非常懂事,也许是身为长子的关系,他深知父母的不易,因而对自己也严格要求,成绩一直保持班上前三名,为此也赢得了老师的喜欢。在初一下半学期,张某的父亲为了奖励儿子,便用节省下来的钱为他买了一块好看的手表,还嘱咐他不要丢了。
哪知不到半年的时间,那块手表还是被张某弄丢了。他解释说:“我已经很小心了,可越是小心就越是紧张兮兮的,结果真就丢了。”事后他也深感自责,经常在操场或马路边上低头巡视,希望那块表还可以出现。更重要的是,他因此开始心不在焉,上课也没心思听讲,结果直接导致成绩下滑。
后来,家里新买了沙发,张某很喜欢,经常一屁股坐上去,在上面看书。但有一次,母亲不经意地说:“以后少坐沙发,别坐坏了。”那次之后,张某就再也不敢坐了,生怕给坐坏了。再后来,他连椅子都害怕。
由于成绩不好,又因为生病,张某只勉强把初中读完了,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父母为了给他看病四处奔波,也花了很多钱,张某为此很难受,心理负担很重。
前段时间,张某开始小便失禁,常常想去上厕所,但每次都自认为不该上,于是越是想控制就越想去。其实,困扰张某的问题并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日常琐事,比如“该不该坐椅子”、“我饿不饿”、“我渴不渴”、“衣服是明天洗还是现在就洗了”,甚至看到电灯的开关时,他都要犹豫该不该关掉,出门后会反复检查门有没有锁好等等。当然,张某很不愿与人交往,他认为别人似乎都在嘲笑他,都用眼睛一直看着自己。
不久之后,张某家人带着他走进了一家医院的精神科,准备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张某如上所述地一一向心理医生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心理医生认为,在精神病学中,强迫型人格被分为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和强迫行为三种,而后来强迫情绪从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种类型,即恐惧症,指的是患者对特定的人或物或某种场景,有不可抑制的、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恐慌、惧怕、紧张心理。在张某的情绪中也有对椅子和沙发的恐惧,但并不是主要特征。而再结合他的其他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张某在精神方面一切正常,其家族成员中也没有精神病史,所以,张某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
随后,心理医生详细地分析了张某的症状以及这些症状产生的具体原因,还特别指出,张某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他本人内向的个性和看似轻松、实则严格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我的病还有治好的可能性吗?”饱受困扰的张某很想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只要你肯积极配合,一定能够治好。”心理医生明确地告诉张某说。
“你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因为你的病情其实并不严重,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了。所以,不要有思想压力。此外,你要每天坚持记载自己的一些强迫观念,包括强迫观念的具体内容和它们出现的次数,并且在它们出现时不要刻意与之抗争,顺其自然,想上厕所就去上,想坐沙发就去坐,经常暗示自己说:‘别人都很忙的,不会一直盯着我看。’这样一来,你的强迫观念就会淡化了。”心理医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要求张某务必要坚持做到。
张某自己也非常想要康复,因而回到家后,他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列出了计划表,并坚持一条不漏地执行。两个月后,张某的情况果然出现了好转。
二
蒋某是浙江某大学的老师,她有一个很聪明可爱但身体不太好的儿子。2012年5月6日,13岁的孩子依旧像往常一样爱睡懒觉。蒋某出门买好早餐回家,发现孩子还没起床,她就像以前一样走上前去,用手掐儿子的脖子,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他起床,还顺手打了一下儿子的屁股,接着就走出房间了。
没过多久,蒋某再次走进来,却发现儿子还躺着没动,心中不免有些生气了,然后再伸出双手在儿子的小脖子上掐了一下,因为生气的缘故,这次的力气明显比上一次大了。蒋某第三次进屋时,儿子依旧没有动静,她又伸出双手掐他的脖子,这一次小男孩的腿伸直了。蒋某误以为他醒了,便径直走出房间。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蒋某第四次走进房间时,小男孩还是躺在床上不动,蒋某的情绪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她开始使劲地掐儿子的脖子,直到孩子的脸变红,还咳嗽起来……等到蒋某第五次进屋时,才发现她儿子已经断气了。
蒋某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给儿子做急救,使劲压他的胸部,还用拳头去敲打他的心脏,但一切都无济于事。蒋某感到恐慌,情急之下她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而不是报警或打120。随后,蒋某还给儿子换上了自认为很漂亮的一套衣服。
这件事在当时令周围的人很震惊,谁也不会相信,身为教师的母亲会亲手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掐死。当警方赶到现场时,男孩早已经没有了呼吸,而经鉴定,男孩确实是被掐死的,距离死亡时间至少有六个小时。蒋某当时十分安静地坐在隔壁的房间里。
后来,医院对蒋某做了精神鉴定,发现她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但尚在刑事责任能力范围之内。
原来,蒋某在儿子的身上倾注了几乎所有的精力,她还在儿子的房间内放了两张紧紧挨在一起的床,每天都要陪着儿子,直到儿子睡着后,她才悄悄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假如丈夫出差不在家,她就会陪着儿子一起睡。平时,蒋某对儿子的一切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才放心,比如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即使是孩子的爸爸带他去楼下玩耍,她都不放心。而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蒋某也有自己的一套严格要求。比如,她不准孩子看电视,每次回家都要摸摸电视机后面热不热,如果热,她就会发脾气,甚至拿出菜刀。
蒋某一直都很独立,她做事讲究条理和计划,其父母还说,她小时候就有制定表格的习惯,上面排得满满的,都是自己做事的计划。蒋某的丈夫也觉得妻子非常要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做主。
强迫型人格障碍及其诊断标准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患者过分要求秩序严格、完美,做事缺少灵活性、开放性,效率低下,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按照循规蹈矩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允许出现变更,担心遗漏某些要点而过分仔细和紧张,有时甚至重复检查、关注细节,致使任务延迟或难以完成。研究发现,这类人很容易陷入某件事情之中无法脱身,表现过分紧张,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常常忽略身边人的存在,他们在道德观、伦理观和人生价值观上都有自己的原则且表现固执。
那么,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断定一个人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呢?
1.凡事总是需要反复核对后,才能放心;对细节过分在意而忽视全局。
2.内心深处有严重的不安全感,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疑心较重。
3.行事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并且很早之前就开始做反反复复的计划安排。
4.做事循规蹈矩,不知变通,对自己要求严格,缺乏人际交往,常因个人工作而忽略体验精神愉悦。
5.总是要求别人也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事,否则就会觉得非常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