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常出现一些自己也讨厌的思想和冲动,受其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7.墨守成规,待人缺少亲和力。专家认为,以上七项中需要至少符合三项才可确诊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强迫型人格障碍通常在幼年时期就已初现端倪,这与家庭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案例一中的张某,他的家庭环境看似和谐、宽松,实际上张某却生活得并不轻松,比如他身为老大,自然有着不容推辞的“懂事”的责任,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处处为家人着想,加上父母经常在他耳边提出一些要求:“不要把表弄丢了,很贵的”、“不要坐沙发,别坐坏了”等,这导致他在精神上过分紧张,加上张某个人的性格因素,最终发展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此外,某些家庭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子女胆小、紧张、小心翼翼的做事方式,生怕做错事遭到父母的责骂和惩罚,因而总是左思右想,优柔寡断,渐渐地形成了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或者,父母的生活习惯也会对子女产生一定的影响,譬如,父母中的一方从事医疗行业,他们会经常教育子女勤洗手、勤换外套、不许穿外面的鞋子进屋、不许别的小朋友乱来家里等等,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严重时还导致孩子从小就有“洁癖”。
2.性格因素。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主义、要强等个性特征,也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衍生的温床。
3.童年创伤。如果幼年时期经历过严重挫折和刺激,加上持续的精神压力,也很容易出现强迫型人格。
4.遗传因素。也有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几率就要比普通家庭高很多。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自我修复
目前被肯定的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治疗,一种是药物治疗。有些时候,即便是药物治疗也要结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
心理治疗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中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这里将要做重点介绍的一种疗法,它主要包括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两种。其中,在行为疗法中有听之任之疗法和当头棒喝法两种。
1.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主要是为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症状,因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智力和生理等方面都已经成熟,但在心理情绪上却依旧略显稚嫩,常常太过理性化,过度压抑情绪,但一旦被压抑的情绪冲破心理防线,恐惧感就会占据上风。
在案例一中,心理医生给张某的建议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的,患者需要对自己的情况有十分具体的了解,并且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改善措施。我们可以采用该案例中的治疗方法,比如,患者及其家人需要意识到病情并非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心理压力造成的结果,包括家庭环境的隐形压力以及患者本人的内向个性,所以,治疗的着重点就可以集中在这两方面。
此外,患者还需要详细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强迫观念,并适时作出评价,用修正的方式列出比较合理的观念,以便让自己从某些不合理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渐渐改变强迫型思维模式和绝对完美主义的心态,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进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及时有效地克服病症。
2.听之任之的行为疗法。
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之上,患者要学会化解冲突,不要过分压制自己,以减轻和放松精神和心理压力。专家认为,最为有效的方式当数听之任之的顺其自然法。即患者在强迫意念产生时,不要过分压制和强迫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完之后也不要再去回想,更不要对其做任何评价,让那些强迫型意念自生自灭。
首先,患者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并接受自己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意念。要想做到这一点,患者就要摒弃完美主义心态,相信“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宇宙间根本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物,过分追求只能自寻苦恼;同时,还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私欲、邪念、妒忌和狭隘之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大规律。这是一个人很难凭借其理智和意志避免的,但该不该去做一些违背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自己可以决定的。
其次,患者尝试暗示自己“顺其自然”、“听之任之”、“自生自灭”等标志性词语。当强迫观念出现时,不要过分紧张,或急于去“扑灭”它们,譬如说,当你意识到大门没有锁好,那就让它没锁好吧;当你发现书本没有摆放整齐时,那就随便怎么放,只要不掉下来,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不要给自己下那么多的死命令,很多事情大可不必如此讲究细枝末节,当你发现自己有一天不再去研究那些细节时,你会感受到另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轻松。这是因为,当你不再刻意对抗而采取接受的态度时,便能够淡化强迫症状的主观感受,并且还会因为这种不再排斥的感觉而逐渐令自己的注意力不再围绕着它们打转。久而久之,病情就会得以缓解,直至消失。
最后,患者必须要学会忍受痛苦。对症状采取顺应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患者就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要坚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和勇气。一般而言,心理疗法不可能使症状立即就消失不见,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症状依旧存在的情况下,即便觉得很痛苦也要坚持下去,如何使得这个过程不那么痛苦?最好的办法还是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能够促使积极情绪产生的事情,或者是能够很快见到成效的事,帮助树立自信。
3.当头棒喝行为疗法。
心理学家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都把自身行动的主导权转交给了“规矩和习惯”,而封锁了本有的活跃因子,让“规矩和习惯”代替了自由思想而主宰个人行为。当头棒喝行为疗法是一种借用禅宗里的“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德山用大棒呵斥学生,让那些执迷不悟的学生幡然醒悟;临济用模棱两可的问题吸引学生,当学生犹豫不决时,他就大喝一声警示学生。
禅宗认为,那些弟子们之所以会执迷不悟,正是因为他们都太依赖大脑中的呆板教条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过分地执着于经典和规矩时,就会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和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就习惯于按照教条和规矩做事,计划性很强。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好是在生活中寻找独特的事件,让这些独具特色的事情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带来新的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即让这些独具特色的事件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同时,患者自己也可以在平时给自己制造“当头棒喝”,比如,在感觉到某些行为不受控制时,要对自己大声喊出“停”或“不”的警告。这样一来,思维和行为便会遭到扰乱;假如凡事总是亲力亲为才放心,迟疑着要不要交由他人处理,此时,不妨立即告诫自己“果断决定,当断则断”。在某一个瞬间迅速做出决断,此后就不要再去考虑这件事了。
假如患者感觉自己的力量不足,还可以要求家人帮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给出“当头棒喝”。
矫正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障碍案例
一
春节过后,很多人都纷纷踏上了离乡之路,短暂的相聚之后,随之而来又是长达一年的分离。这种现象现在十分普遍了,但在许某的眼中,这又是一场“痛哭流涕,生不如死”的离别。
许某是一位长相俊俏的年轻姑娘,从小就没离开过家,大学也是在离家最近的一所大学读完的。大学期间,她也要天天回家。而毕业之后,许某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她很不适应与家人分离的生活,尤其是春节过后,她便死活都不愿去单位,朋友以为她是在单位遇到了麻烦事,但一问才得知,她是舍不得家人。所以,她几乎每次都要大哭一场,才能恋恋不舍地返回单位上班。
后来,许某交了男朋友,她开始要求男友天天陪自己,假如男友有事不能奉陪时,她总是要哭闹一番,痛苦得像是再也不能见面了。刚开始时,男友觉得许某小鸟依人,但时间长了,他发现许某太依赖自己了,一天不见面就要死要活地哭闹,见面了也没发现她怎么样,反正她就是需要时时刻刻有人陪,买一件衣服或者去超市买个零食,都要男友为她做决定。结果,男友提出了分手。许某怎么忍受得了这般打击,没有了男友,她开始像失掉了魂一样,天天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工作也辞了,父母整天在家看着她,生怕许某想不开。
一个偶然的机会,许某结识了一位贾姓男子,但该男子已有家庭。许某自知不该做第三者,但因为贾某说过:“你对我比我老婆对我都好。”这句话让许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她从来没有被这样肯定过,贾某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被依赖的感觉,而一直以来都是她在依赖别人。所以,她决定和贾某在一起,不管今后有没有未来。许某承认,自己需要一个引导者为自己引导方向,而贾某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在她需要时总是不厌其烦地陪着她,及时地安抚了她不安和落寞的情绪。
几年之后,贾某和原配离婚,但他也不想立即和许某结婚。许某曾经一直心甘情愿地以“第三者”的身份陪着贾某,现在他离婚了,她如果要求贾某给她一个名分,也再正常不过了,但许某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累积,许某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爱哭爱闹的小女孩了,而是变得理智和成熟,所以,她依旧选择安静地待在贾某的身边,一年后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三年之后,贾某终于提出了结婚,他说:“你对我这么好,让我重新相信了爱情,相信了婚姻。”这句话是许某求之不得的,更是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和肯定。她觉得自己为之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婚后的生活很美满,许某做起了全职太太,一心一意地相夫教子。
但美满的生活却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而消失,读初中的儿子开始反抗许某的管束,甚至开始有意疏离父母。许某意识到她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天天抱着儿子了,于是万分悲痛,有几次和儿子发生争执,儿子摔门而出,丈夫也顺口数落了她,许某一下子感到万念俱灰,动起了自杀的念头,好在被发现得早,没有生命危险。
此后,许某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难以自拔。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也像以前那样鼓励许某,但并不管用。后来,朋友建议贾某,让他带许某去看看心理医生,说不定有用。于是,在贾某的鼓励下,许某走进了心理诊所,开始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心理医生根据许某自己及其家人的描述作出诊断,认为许某一直都有依赖型人格障碍,她的生活重心一直都不是自己,而是身边的人,这是典型的依赖型人格特质。她极度渴望被照顾和关爱,害怕分离,但又因为求之不得或缺乏自信,不敢再去主动表现出过度的依赖行为,反而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即特别乐于去照顾和关爱他人、体贴他人,从中寻求肯定和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许某长期依赖丈夫和儿子,导致其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他们,所以在儿子对自己表现出疏离时,她会觉得自信心遭受打击,产生极度痛苦之感。
通过一次次的交谈,许某已经意识到了自身“依赖型人格特质”的表现,并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而其家人也开始慢慢转变态度,接受建议,给予许某持续的肯定,为许某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不久,许某向心理医生反馈,说自己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
二
王某的情况与许某有些类似,她已经29岁了,但始终对婚姻有恐惧感。和她相恋五年的未婚夫就是因为她一再拖延婚期,甚至在结婚前一天临阵脱逃的行为而提出了分手。但是,王某根本不肯接受分手,她认为自己还是很爱男友的,就是因为害怕结婚而已,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分手。
因此,王某在男友提出分手后还不断地发送短信、打电话挽留他,甚至天天去男友公司楼下等他下班。母亲见状,又是心疼又是愤恨,一气之下,她决定将女儿关在家里,天天给她做思想工作。直到后来,王某的前男友通过相亲结识了另外一个女孩,并迅速结婚,王某这才死心,但依旧悲痛万分,迟迟不肯谈恋爱,更不愿结婚。
无奈之下,父母领着女儿去看了心理医生。在谈话中,心理医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王某对婚姻的恐惧感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离异的人,而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婚史,为何对婚姻如此排斥呢?细问之下才得知,原来王某的父母在多年前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在王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一直争吵不断,当着王某的面批评对方,还要求王某表态:到底是爸爸对,还是妈妈对。王某无法表态,更不敢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过分接近,担心让另一方不满。
因而,王某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他们甚至还一度将在一旁哭泣的王某丢下不管。王某回忆说:“有一次,我深夜饿着肚子摸黑去找爸爸,路上还遇到了坏人,好在邻居大伯及时出现,才把我领回家。我很希望他们好好地在一起,但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了,婚姻就是这么可怕。”
由此,心理医生告诉王某的母亲,根据王某的表现,属于依赖型人格障碍,并且是因父母婚姻的破裂而产生了心理压抑,长期的心理压抑导致她缺乏安全感,内心孤独;而成年后和前男友的相恋,不失时机地给予了她一直欠缺的安全感,因而她才开始极度依赖前男友,她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关系投射到男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