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心理调适
廖女士今年47岁,最近她总是怀疑丈夫周某有外遇,好几次跟踪丈夫,观察他与另外一位女性的往来。每次周某回家后,廖某要做的第一件事再也不是递给周某拖鞋,并接下他手里的皮包,而是检查丈夫的衣服上有没有香水味,并且不停地询问丈夫这一整天的行踪。周某火了:“我受不了了,离婚!”廖某一听丈夫提出离婚,吓傻了,她倒在床上大哭,认定周某肯定是有外遇了,不然不会这么大岁数了居然还要和自己离婚。
这件事情之后,廖某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她很委屈地向女儿讲一些烦心的琐事,包括周某的离婚要求。女儿询问廖某这段时间都有哪些情绪表现,并问她跟踪父亲后都发现了什么。廖某支支吾吾:“其实我也没发现什么,你爸白天在单位工作确实很累,我打听过,那个女的其实就是他们公司最近新合作的商家代表。”
“就是啊,您先别着急了,爸爸肯定是一时气话。”女儿安慰完了廖某,就给周某拨通了电话。在电话里,她确认了事实情况,并提醒父亲带廖某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她觉得母亲是因为更年期到了,所以才会胡思乱想。
周某当天下午就带着廖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根据廖某的自述,再向周某了解情况,在确定周某确实不存在外遇问题之后,心理医生说廖某现在正是更年期,比较敏感多疑,情绪难以自控。加上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就把外界的各种因素放大处理,导致情绪失控,一反常态。心理医生还介绍了更年期容易出现的症状,建议廖某不要过分自责,要注意心理调节,及时消除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锻炼,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过去了。
同时,医生还不忘叮嘱周某,要理解妻子的情绪变化,因为廖某所表现出来的“怀疑”,是属于更年期的病症反应,即妒忌心理,身为丈夫要关心其身心健康,尽量让廖某处在一种愉悦的家庭氛围里,对其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言行要体谅和理解,不要在意,帮助妻子一起渡过难关。而针对廖某的妒忌心理,心理医生建议,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以服用镇静剂、雌性激素等药物,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否则会向精神病转化,产生严重后果。两个月后,廖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渐趋稳定,也不会胡乱猜疑了,生活又开始恢复到了之前的平静。
更年期是一个人由成年向老年过渡的一个阶段,女性一般在45岁到55岁就步入更年期了,男性通常在50岁到60岁。也就是说,更年期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段时期,男女都有,只不过在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要明显一点。不管是从心理或生理上来说,还是站在社会功能的角度上,处在该阶段的人一般都比较成熟、干练,但体内内分泌已经出现改变、其他生理功能也逐渐走向衰老,进而由生理突变引发一系列心理突变,因而更年期也被称为人生中的第二个“多事之秋”,需要更多的护理和保健方能顺利度过该阶段。
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更年期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转折时期。该时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于一种自然规律,身为人类只有接受并想办法帮助自己或家人共同渡过难关。当然,每个人在这一时期的表现都不一样,病症的轻重程度,时间长短等都存在差别。即将进入更年期的或者已经进入更年期的人,特别是女性,需要给自己一个心理缓冲的过程,做好准备去接受,要尽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既要认识更年期比较常见的一些症状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体现,又要有意识地去控制这些症状,如果内心烦恼、情绪低落,要懂得安慰自己,进行适当的调理,切忌盲目怀疑、猜忌,不要总是有意识地去寻找缺陷,避免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其次,要正确看待这一时期出现的所有症状,发现问题要及早调理和诊治。有些人在更年期不会有较大的情绪和心理反差,而有的人却非常明显,但不管有没有发现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健康体检,及早做好自我调节工作。
最后,处于更年期的人还需要有家人的关爱和理解。站在一个家庭的角度上分析,妻子和丈夫中的任意一个人处在更年期时,另外一方都要做出积极的理解和体谅,对个人、家庭、社会等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评价和认知,一方面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状况,尽力克制,另一方面家人成员也要努力适应和配合,多包容。子女在此时也要多与父母沟通,特别是母亲,假如他们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时,一定要给予理解、宽容与照顾,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
关注失独者心理创伤
陈女士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在外忙事业,乖巧听话的儿子陪在自己的身边,但这幸福却在2005年11月1日彻底结束了。当天,陈女士18岁的儿子姜某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从此之后,陈女士便成为了众多失独者中的一员。
儿子离开后,陈女士也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事实上,陈女士和丈夫的关系并不好,每次儿子问她,她都会谎称是因为父亲在外面忙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陈女士在离开丈夫时,没有提出任何财产要求,只带走了儿子生前睡过的大床和床前的一张照片,还有儿子小时候玩的玩具。
此后的三年,陈女士换掉了手机号码,只身一人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与外界断绝了一切往来。而三年后,她重新回来,经人介绍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但失去儿子的创伤还依旧时时刺痛她的心。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群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他们在网络上主要通过一个群互动,在这个由137个人组成的“失独者”QQ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和陈女士一样,先是失独,然后就是离婚。大家似乎很有默契,不提失独之痛,但会彼此安慰,相互鼓励。
失独者是指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他们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女性一般都是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后。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但这唯一的心肝宝贝却因为意外事故或天灾人祸而先白发人而去,这些失去了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在此后的无尽岁月中,既没有了再次生育的能力,也永远无法摆脱丧子的悲痛。
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户失独家庭并正在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失独者是一个正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长期被人忽视的群体。当唯一的孩子离他们而去,他们的幸福生活也在瞬间戛然而止,悲痛永远都会盘踞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法消除。他们选择继续活着,但又要如何去安置自己的后半生呢?如何将痛苦化解?周围的人又该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陈女士在失独后断绝了与以往所有亲戚朋友的联系,她觉得哪怕是亲戚们只是向她问好,都会令她感到万分痛苦,不由自主地想起伤心的往事,而在与那些跟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失独者们在一起时,她才会感到温暖,才会从中得到想要的安慰。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过于伤痛的经历存在于他们极为敏感的神经内部,一点点关于过去的人或物的出现都会牵动他们的整个神经,导致其再次陷入悲痛。这其实也是失独者的创伤心理在起作用。
这又让我们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那次地震中丧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任凭父母如何声嘶力竭地呼喊,也不能改变这残酷的现实,而这群失去了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从此就成为了失独者。研究发现,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失独者群体的心理创伤是最严重的,那一场汶川地震至少让4万余家长失独,而失独者这个群体也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成为心理学家关注与研究的对象。
灾难之后,曾有心理学研究者对69位丧子母亲做了调查,主要观察她们是否出现以下几种症状:一是紧张、焦虑,难以摆脱恐惧情绪的困扰;二是回避谈及地震的话题,甚至不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三是因心灵受到重创而出现失忆;四是连续不断地做一些与地震相关的噩梦,并经常从梦中惊醒。调查的结果显示,接受访问的人中有87%都出现了以上症状,当被问到将来有何打算时,有90%以上的人都说不知道。失独的母亲已经被这一悲痛击垮,不仅难过,而且对未来的生活也感到异常迷茫和担忧。
在失独者中,父亲们的悲痛其实也不亚于母亲们,但他们在失独之后却更倾向于接受现实,用忙碌的工作去掩盖自己内心的悲痛,因此很多父亲都选择外出打工。
此外,夫妻之间的心理互动也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一方还处在“寻找责任”的阶段,出现敌对情绪,那另外一方势必也会受其影响而表现出敌对,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失独的心理创伤将一直滞留在受伤早期,难以愈合。如果失独的父母亲们目睹了现场的惨状,就很容易受到噩梦的困扰,他们往往因为未能见到子女的最后一面而深深自责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