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26988300000028

第28章 让阳光住进心里(3)

从此以后,那辆黄色的跑车再也没有从她家门前呼啸而过,相反,金发女孩总是会将车减速到安全范围,直到驶过了她家附近才开始加速。

每一天,我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烦恼。面对这些令人不开心的事,我们怎么办?是指责着他人的不理解、命运的不公平,还是用满腹的牢骚、不停地抱怨来表达力不从心的心情?

牢骚、抱怨,仅仅是一种情绪宣泄的途径。但是,即使是高级的牢骚也充满了负面的情绪成分,无法取代理性的作用,无法改变现实的处境。可以说,牢骚是一种低级的社会适应方式,一个人如果牢骚太多、抱怨太盛,往往意味着他在适应社会方面的低劣和无能。

那些抱怨的人,永远看不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反而将失败和不幸归结于他人,环境,甚至归结于妖怪的作祟或神明的惩罚。正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才导致了周围世界的混乱。有时候,停止抱怨就是停止悲观,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

一个教区牧师每个星期都会在教堂里给教区的教友布道,他对自己非常严格,希望每一次布道都能给人以启迪,因此布道前常常冥思苦想,悉心准备。

星期六上午,牧师刚刚吃过早饭,就坐在书桌前苦思明天的布道词。这时,妻子带着岳母出门购物,留下淘气的儿子一直在他身边胡闹,搅得他心烦意乱。牧师心里埋怨着妻子说:“我每个星期六都非常辛苦,竟然还有心情出去购物,见过这么不体谅人的妻子吗?”想着想着,他又开始埋怨起岳母来,“把我妻子霸占走了,还把孩子留给我,这个岳母真是不通情理。”看着在眼前晃来晃去的儿子,牧师又开始发儿子的牢骚,“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都非常乖巧,偏偏我的儿子这么淘气呢?”

把家里这两个人纷纷数落了一遍,他也没能想出一段精彩的布道词。为了让儿子安静下来,牧师将身旁的杂志扯下来一张。这一页恰好印着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牧师灵机一动,将世界地图撕成了零碎的几块,交给儿子让他拼好。

儿子到隔壁房间去拼地图,“估计这张图够他忙一阵子了,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想自己的事了。”牧师心想。没想到,才过了不到十分钟,儿子就带着一张拼好的地图进来了。牧师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拼好了呢?”儿子得意地说:“我没拼地图啊,我拼的是小朋友的脸。”说着,儿子将地图翻到了后面,露出来一个和地图一般大小的小男孩。牧师看着儿子拼好的地图,终于想到了明天的布道词:只要人简单,世界也就简单了。

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如何、世界如何,一切的关键都在于我们本身。一个人只知道牢骚抱怨,坐在角落里无休止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会降临他身上。相反,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每时每刻都是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将时间浪费在牢骚和抱怨上,他会在挫折面前积极应对,会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挫折做斗争,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修习人生的学分——那次不求回报的付出

丽萨在一群女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商业巨擘的助手。说是助手,其实丽萨的工作就是替老板打文件、拆阅信件、信件分类、处理办公室里的杂事等,薪水与其他的员工一样。不过,对于失业许久,正在为生计发愁的丽萨来说已经是件非常幸运的事了。

每一天,丽萨都规规矩矩地工作,一切按照老板的要求执行。有一天,老板给丽萨一份文件,要求她马上打出来。丽萨应允开始工作,老板却对她说了一句话,并且要求她马上用打字机记录下来。“你唯一的限制,就是脑海中你给自己所设的限制。”丽萨将文件和那句格言一起交给了老板。老板收下了文件,却将印有格言的那页纸交还给丽萨。“这是给你的。”他说。

丽萨惶恐地坐回了办公桌上,开始认真地看这句话,她渐渐看懂了其中的道理。从那天开始,丽萨开始晚饭后也留在办公室中工作,不计报酬地做一些零散的工作,即使有些并不是自己分内的,她也认认真真地完成。比如说,回复堆积如山的来信。

丽萨觉得那些来信者都非常诚恳,真心地希望得到老板的帮助,只是老板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回信。于是,丽萨认真地研究了老板的说话风格,用词习惯,慢慢地,她开始能用老板的口吻写回信,并且和老板写得一样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没有特别提醒老板自己的努力,也不曾将她做的工作宣扬给他人。有一天,老板的专职秘书辞职,在挑选新的秘书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丽萨。

获得提升后,丽萨的工作开始变得繁忙,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愈加增多。可是,她依旧保持着原来的习惯,在不申请加班报酬的情况下,训练自己的工作能力,突破头脑中的限制。丽萨担任老板的秘书两年后,其他公司纷纷见识到她的能力,也先后提出了更高的薪水邀她加盟。为了挽留她,老板多次提高了她的报酬,此时,她的薪水已经比一名普通打字员高出了四倍。

很多人会觉得,丽萨是一个心有谋划,步步为营的职场成功女性。其实不然,她只是在每一个阶段,都让自己做了一次不求回报的付出。暂时放弃对具体薪水的预期,对更高职位的向往,而是单纯地让自己突破当下的心理局限,不满足于做一个井底之蛙。

物欲膨胀,商业急速发展的社会让很多人充满了功利心,在生活上如此,在工作上也是如此。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并没有错,但那不过是一种平庸的生活模式,不会拥有真正的成就感,因为,在工作中获得的并不仅仅是薪水,而是一种忠于自我的工作状态。

如果你去请教那些事业成功的人,他们在没有优厚薪水的诱惑下,是否会继续自己的工作?是否会为喜欢的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为他们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喜欢的领域一直走下去。就像你爱旅行,就不去计较路途的艰苦;你爱疯丫头,就不去计较她的任性;你爱所从事的工作,就会义无反顾地付出,不去计较金钱的回报。

曾经有一篇杂文写道:“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有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亦,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意思是说,桃子不吝惜自己,把自己的肉暴露在外,供人们吃,人们吃后,将桃核种在地里,又会长出新的桃子来,由此可见做好事还会有多余的收获。而栗子把自己的肉深藏在壳内,人们吃的时候必须剥掉壳,扔掉的壳再也不可能长出新的栗子,由此可见喜爱藏匿,吝啬付出的人必定会走投无路。生活的诸多方面,的确存在“施乐与人、方乐于己”的道理,人们在感情上也是如此。

有人计较自己付出了爱,却得不到对方的回报,殊不知,此时的自己已经将爱情当成了生意。如果盈利大于成本,就庆幸自己赚到了,如果没能盈利还蚀了本,就觉得付出有亏,感情不值。可是,感情能够拿来比较,进行买卖吗?当然不行。正如《爱的艺术》中所说:“美好的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因为‘给’比‘得’更加快乐。”

安妮宝贝曾经说过:“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份工作,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回报,也不会计较为爱付出的程度。或者说,在处理工作或经营感情中的快乐和自得,已经是一切付出的所求。

年轻人会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开始按照经济学的逻辑生活,计算付出和回报的比率,就像计算菜价和股市一样。但是,当你年轻的时候,至少要有一次不求回报的付出,哪怕只有一次也好。体验一段没有功利心,没有精心算计的生活,如果它不曾为你带来机遇和幸运,至少你修习了一门人生的学分,那就是淡定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