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12

第12章

考古队员在第一次挖掘了探坑之后,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然而大家并没有气馁,决定继续挖掘,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家决定从夯土层入手开始探测,古代建筑的地基都是夯土打成的,铺一层打一层,从夯土台基的侧面看过去就像千层饼一样。夯土和普通的耕土不同,它非常坚硬,也很密实,普通的平头铁锤都很难砸进去,这个夯土层虽然经过了 2000多年的岁月,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依然坚硬。然而就在考古队顺利地打进了探杆以后,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

没有找到大火过后的残留物,考古队开始猜测可能是挖掘的地方较少,刚好错过了阿房宫被烧的那一部分。于是,考古队开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勘探,这次考古队改进了方法,他们采用的是梅花点位法。所谓梅花点位法是每一平方米就以梅花点的形式打 5个探测孔。梅花点位法是一种比一般性的勘测更加缜密的方法。但是,钻探了数万个孔和对地层的土样进行了元素分析后,都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

会不会因为 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为了进行比较,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金屋藏娇”风流韵事就发生在 2000多年前的这个宫殿中,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2000多年过去了,这里被火烧过的痕迹却仍然历历在目。

那么,是不是流传了 2000年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的说法不真实呢?

考古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阿房宫遗址实际上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 1270米、南北 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专家就此大胆的推测,阿房宫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阿房宫没有建成,也没有像史书记载那样被项羽放火焚烧!

那么,历史记载难道错了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掠的政策,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火烧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宫殿。《史记》中的另一条记载也从侧面证明了阿房宫并未建成:“四月,秦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骊山。骊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但是这年七月陈胜、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既然阿房宫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楚汉争霸决战地点到底在何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被刘邦逼到垓下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只留下一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也自刎身亡。垓下之役是楚汉战争的最重要的一次大决战,是刘汉王朝奠定霸业的关键性的一仗。然而,楚汉战争至关重要的地点垓下的详细地点到底在何处,历来争议很大。

有关垓下地理位置的记载,在《汉书·地理志》沛郡侯国下注云:“垓下,高祖破项羽处。 ”《水经注·淮水篇》载:“水东南流,经县故城北,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唐《元和郡县志·河南道五》在宿州虹县下载言“垓下聚,在县西南 54里,汉高祖围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也”。以上书中的垓下或垓下聚就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15里处。这是传统说法认为垓下在安徽灵璧县的依据。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他在《中国史稿》中这样写道:“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这种观点是最传统的说法,绝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但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垓下为今天的鹿邑,他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垓下在河南省鹿邑县境。”这一观点的根据是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的记载:“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范文澜这样分析,唐朝的真源县是秦汉时的苦县,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老君庙即今天鹿邑城东的太清宫,所以垓下在今天的鹿邑。此说由于晚出,因而从其说者较少。

然而,最近有的学者却认为上述两种说法均不能成立,垓下应该是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固陵之战以后,刘邦退保固陵县城,深堑拒守。其时楚军集结在附近进行阻击,以防止汉军继续东进或南下。而至垓下之围前,史书并没有项羽从固陵附近败走的记录,也没有刘邦从固陵追击项羽至垓下的记载,也就是说,垓下应距固陵县城不远,否则两军无法交战。而垓下如在今安徽灵璧的话,相隔 200多公里,楚军根本无法阻止汉军东进。况且,灵璧一带,自古是平川,县东南是古蕲水、古波水、澳水、沱水、唐水的五河河网地带,既不能攻,又不能守,根本不适合兵团作战。

而垓下不是今鹿邑县也有理由:第一,鹿邑县城东距固陵约有 70公里左右,不可能近距离作战,楚军当然也不可能阻止汉军东进南下。第二,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得更清楚:韩信遣骁将灌婴率军“击楚将公杲于鲁北,破之。转南破砀郡长,身虏骑将一人。攻博阳,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渡淮,尽降其城邑,至广陵。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北,击破项声、郯公下邳,斩薛公,下下邳。击破楚骑于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最后才破楚军于垓下。如果垓下在鹿邑的话,灌婴军就应来回穿越项羽大军的驻地,而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事实上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垓下不可能在鹿邑。

推翻了上述两种观点,这种观点举出垓下在陈县(即今河南淮阳县)的理由。首先,《史记》、《汉书》中几个参加此次决战的将领的传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樊哙“从高祖击项籍……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夏侯婴也“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史记·曹相国世家》亦云:“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 ”《汉书》的记载也与此相同。其次,陈县北部正与固陵相接,垓下在陈县,正与楚军阻止汉军东进或东南进的军事形势相符。从军事防御的观点看,楚军无论是单纯的防守还是以攻为守,驻军于距固陵不远的陈县北部是最恰当的。不仅如此,陈县北部古代有很多丘陵和山冈,利于防守。所谓“垓”,阶次也。有山有冈的地方,自然会形成阶梯地形,垓下正是这阶梯地形之侧。其三,史书记载项羽从垓下突围,是在夜间率骑南逃,平明始达淮河北岸。如果垓下是在安徽灵璧的话,灵璧离淮河很近,骑马南奔,不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最后,陈县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它傍鸿沟,接颍水、淮水,有邗沟直通江南,最宜于屯兵驻军。据考古发现,淮阳“贮粮台”遗址有屯粮的痕迹,有人推测这实际上就是楚汉垓下决战时楚军的军粮仓。当时,项羽不派文官而派武将利几为陈县县令,就是要利几保护至关重要的军粮仓。

但是,这一观点却遭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从历史上看刘昭补注的《后汉书·郡国志》对陈国的记载非常详细,唯独不见有垓下在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片言只字。而且从楚汉决战的军事形势来看,《史记》、《汉书》虽然对于项羽军如何从固陵东撤至垓下记述得不够具体,但是,也不是无迹可寻的。根据《汉书》的记载,楚汉两军的这次大会战,历时两个多月。开始时楚军并不是一支抵抗力很差的“穷寇”。两军经过多次交锋,战线不断东移。楚汉两军在陈下(陈郡一带)激烈交战,楚军再次失利,特别是项羽看到彭城沦陷,柱国项佗被俘,大司马周殷又于淮南叛楚归汉,很自然地无心恋战,被迫东撤,汉军猛追,围于垓下。从史书各篇记载相互参照来看,有理由可以断定,楚汉两军这次会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固陵之战,汉军击破楚主力钟离昧军,楚军败退;二是陈下之战,楚军再败;三是城父之战,楚军又被重创;四是垓下之战,楚军终被歼灭。

认为楚汉之争决战之地在陈县是把史书所称“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混淆了的缘故。陈下之战项羽虽然失败,但这并不是决战的失败。沛郡县之垓下确实是刘邦破项羽的地点,绝对不是班固等人的任意杜撰,而是以充分的历史、地理事实做依据的。垓下战场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泗县西南和固陵县东北的毗邻地区实应确信无疑。战场的中心地点垓下聚故址,在今灵璧县东南韦集附近的高阜地带。

垓下之争在史学界延续了很久,如今又出现了新的观点,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综合来看,垓下在安徽省灵璧更加让人信服。

名将韩信是否被冤杀?

韩信(?~前 196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他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归附刘邦,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称:“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汉高祖刘邦也盛赞韩信的功劳。西汉建立后,他分析楚汉成败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巍巍秦汉——大一统时代帝国风云,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然而,这位百战功臣却不能寿终正寝,在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设计诱杀,他全族也遭诛,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

对于韩信的死因,有人说他是因谋反而遭杀戮的,罪有应得;有人说是刘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那么真实情况如何?

持“谋反说”的人认为,对于韩信的死因,《史记》、《汉书》均记载是谋反。高祖七年(前200年),阳夏侯陈豨担任赵相,镇守赵、代地区,当他离开都城赴任之时,曾与韩信密谋陈豨在边地起兵反汉,韩信从中响应配合。陈豨至代后,果然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谋反。高祖十年秋七月,刘邦之父太上皇死,召陈入朝,陈豨托病不往。九月,公开宣布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闻讯后,统率大军前来征讨。韩信借口有病,没有随同出征,等到刘邦离都之后,立即按照原先计划准备响应陈。次年春天,韩信部署已定,密谋假传圣旨,释放奴隶和犯人,把他们组织起来袭击吕后与太子刘盈。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并准备杀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事。吕后与萧何谋划,诈称陈豨叛乱已平息,命令朝臣入宫庆贺。在萧何的劝说之下,韩信前往长乐宫,但是却被埋伏的武士斩于钟室之中。

韩信反叛,早有苗头,早在楚汉战争最紧要的关头时,韩信就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完全暴露了野心家的嘴脸,垓下之战前夕,又为一己之利拒不出兵,因而楚汉战争一结束,刘邦就夺了他的兵权,并徙封为楚王。韩信到楚以后,野心不死,巡行所辖县邑,出入陈列兵仗,又收罗原项羽部将,被人告发。刘邦采用陈平的调虎离山计,以出游云梦泽(今洪湖、洞庭湖一带)、会诸侯于陈(今河南淮阳)为名,趁韩信前来朝会之际,将他逮捕。后刘邦念其大功,又赦免了他,降封淮阴侯,并让他居留在长安,韩信从此“常称病不朝从”,“日怨望,居常怏怏”。由此,他勾结手握重兵的边将陈豨,再次阴谋叛乱。正在此时,他的密谋再次被人告发。萧何与吕后设计捕杀了韩信,消除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