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26

第26章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科举主要考八股文,为了功名,读书人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依照题义阐述义理。写作八股文措辞要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格式要符合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必须对偶。八股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八股文一般分为六段,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制度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1901年,为缓和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慈禧宣布实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 9月 2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终结。

科举考试制度确实弊端明显,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考生的分数压倒门第、血统、关系、金钱等诸多因素,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即使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仍然为各国广泛采用,但目前仍无更好的、更易操作而实用的制度能够将其代替。

“梁祝”是浪漫故事还是史实?

《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简称《梁祝》),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说的是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户主被人称为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予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岂料英台学成回家后,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两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是优美的四大民间传统戏剧之一。它以生动感人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封建制度压制下的男女青年,为婚姻自由与封建势力竭力抗争的画卷,真挚地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自由、坚贞笃厚的爱情。对这个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以为,它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史实依据。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古文献后却发现,梁祝故事并非虚构,而是由真人真事演化而来的。

最早记录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是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其中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这仅仅是简略的记事,没有情节,不能算作传说故事。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里,才有了极简单的故事梗概: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到了宋朝时,故事有了进一步发展。北宋徽宗时,《鄞县志》记载,明州(宁波)知事李茂诚写过一篇《义忠王庙记》,其中记有:“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生……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谁?’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曰:‘奚适?’曰:‘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相得……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去拜访祝时,才发现祝是女的,就遣媒求亲。但祝“已许贸城廊头马氏,弗克”。以后山伯任贸县令,于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病死。翌年春,英台出嫁路过梁山伯坟时,“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问知是山伯梁令之新冢,去祭奠而地裂,则入穴殉情。丞相谢安曾奏表封为“义妇冢”。《仙踪记略》中也有相同的记录:“东晋宁康年间,吴郡梁山伯、国山祝英台同学三年,不知祝乃女子,结为兄弟,寝食与俱。梁为鄞县令……卒,葬四明山下,祝往哭吊,墓忽开裂,祝坠下复合,仅露玄襟,从者之皆毁,旋化蝶类飞去。”由此看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应是东晋穆帝至孝武帝时人,生活在公元 352年至 373年之间。梁山伯在求婚不成之后,曾出任了贸县(即今鄞县)的一个小县令。在县令任上病死,死后就埋在城西门口外。至今宁波市鄞县高桥尚有梁山伯庙旧址及墓址。

到了明、清代,一些小说、鼓词,特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宝卷》及各地方唱本,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大发展,其中也有不少离奇荒诞的说法。当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了很大的演变,成为了一种历史传说。历史传说是劳动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或文字的简单记录)文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但是它不等于历史。它有着历史的依据和凭借,但它又有着成为这一传说故事的过程。在传说的过程中,又深深地烙下了历史真实的痕迹。《梁祝》也同样既有着历史真实的痕迹,又有着它作为一个传说故事的发展过程。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里?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却众说纷纭,或说在山西的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安徽的贵池。那么,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现今何处呢?

第一种说法是:今山西汾阳县杏花村。早在 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如李白、杜甫、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虽然有人认为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江南的春景,但在唐代山西的春天恰恰也是春雨纷纷,雨水充足。其实,唐诗中描写山西及北方春天的诗句甚多,唐代著名才女鱼玄机在《寄刘尚书》一诗中说:“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独孤良在《清明宴游》中云:“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 ”姚合有诗:“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但是山西汾阳说却有一点争议,那就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杜牧涉足汾阳的文献记载。但杜牧有《并州道中》一诗,有研究者便认为杜牧曾到过太原,因唐时并州州府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太原,而从太原到汾阳不过 150华里,因而推断出杜牧可能经太原往汾阳品酒。

第二种说法是湖北黄州(古齐安)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