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39

第39章

恰在此时,宫中发生了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与宦官相好之事。这原本是件极其平常的事,因为历代宫中都有宫人和宦官相好之事。宫中的很多宫女嫔妃,因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便和宦官相好,虽然宦官不能行夫妻之事,但多少可以给予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这种现象宫中称之为“对食”,与宦官对食的宫女称为“菜户”。此举虽然不合规定,但应该不会招来什么杀身之祸。但此时成祖正经历丧失爱妃之痛,于是下令彻查。这两名吕氏宫人中有一位朝鲜商贾之女,史称“贾吕”,贾吕与吕氏素来不合,贾吕为报复吕氏,并免掉自身罪过,便向成祖造谣,说是吕氏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了权贤妃,成祖一听,非常暴怒,在没有仔细调查的情况下当即下令诛杀了被举报的太监和银匠,对吕氏则采用酷刑,用烙铁一直烙了一个月,吕氏被烙得体无完肤而死。明成祖怒火难熄,又下令诛杀了跟吕氏有关系的婢女、丫鬟等数百人。

第一次屠杀过后第十年,也就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独得天宠、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也死去,成祖再一次经历丧失宠妃的伤痛。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与小宦官结好之事又在此时发生了。成祖甚为恼火,雷霆大发。对宫女贾吕、鱼氏等严刑拷打,贾吕于酷刑严逼之下,供出十年之前吕氏勾结宦官毒死权妃的事情,乃是自己的诬告,成祖闻言更加暴怒,下令动用株连之法,将与她有关的一干人众悉数抓来严刑逼供,成祖甚至还亲自审问,希望得到更多的密谋。贾吕和鱼氏恐惧万分,上吊自杀了,但明成祖并不肯善罢甘休,又将贾吕、鱼氏身边的婢女、丫鬟作为审讯的重点,看贾吕等人是否还有其他阴谋。有些宫婢受不了酷刑折磨,竟然诬称后宫有人要谋害皇帝。此话一出,引发了朱棣的狂怒,激起了他嗜杀的本性,于是他下令重查后宫谋逆大案,这时后宫诸妃嫔、宫女之间将平时积累的恩怨一一发泄,相互指责、相互陷害,结果以谋逆之罪而被抓的宫女达到 2800余人。

对于处理这些“罪犯”,朱棣竟残忍地下令全部处以剐刑!所谓剐刑,即是后来的凌迟,是用刀片将犯人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割下来,让犯人在零刀碎割的剧烈痛苦中死去,凌迟的刀数从数十刀到上千刀不等,直到剐得露出白骨、内脏等才让犯人死去,是古代诸多刑罚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明成祖亲临现场监刑,他这种丧心病狂的处罚引起了宫女的强烈愤怒,行刑现场有宫女大骂朱棣,说他年老体衰,不能照顾宫女,宫女们与宦官相好又有什么罪过!朱棣大怒,让画工画了一幅贾吕与太监相拥而抱的图画挂在后宫,以羞辱无辜的宫女。据《李朝实录》记载,在朱棣虐杀宫女的时候,突然有雷电击到宫殿的檐角,宫女们心中暗喜,以为这是苍天开眼,要阻止明成祖的暴行了,然而朱棣不为所惧,继续下令戮杀宫女,“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就这样将 2800多名宫女全部杀死。

这两次大屠杀,共使 3000余人成为刀下冤魂,而朱棣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有学者指出,不仅是因为他的两个最为宠爱的贵妃先后暴死,让其伤痛欲绝,可能还与他身患疾病有关,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晚年身患疾病,经常突然之间发狂,一旦发作起来就难以控制,产生狂暴异常行为,甚至残忍地杀害无辜的人。这样看来,在朱棣先后失去两个爱妃之后,心智已经失常,做事失去理智,从而歇斯底里地虐杀了近 3000宫女,酿成了令人发指的千古惨案。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有多牛?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省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原名马和,小字三保(后又称三宝),11岁时净身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朱棣登基,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经过元末的战乱之后,朱元璋和朱棣都采取了发展农业、扶植工商业的措施,使明初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同时,朱棣在政治上又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诸王势力,充实军事实力,开拓、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稳定。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奠定了明王朝开拓对外交往活动的基础。

日月复明——大明王朝隐秘岁月

朱棣攻下南京后,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朱棣怀疑他逃到了海外或者隐匿于某个海岛上。还有一点是,洪武中后期,东南亚一带许多国家再没有按期向明王朝纳贡,这使朱棣感到天朝的宗主地位正在丧失,还有些地区的首领甚至阻碍、破坏中国官方、民间的对外海上贸易,朱棣对此难以忍受。于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在朱棣脑际中出现,那就是派遣使节,打通海上通道,重建天朝威严,恢复和扩大对外邦交,郑和在这个时候承担起了历史的使命。

造船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造船技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西周时,建造的海船就能东达日本。秦汉时,更能远航至爪哇、柬埔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到了唐代,我国建造的大船,已可乘坐六七百人,而宋元时代,又增大船体,可乘近千人。由于指南针的运用,使得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安全可靠。历史悠久的造船业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加上明初强盛的国力,为郑和能大规模地建造远洋船队出使西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为尽快造出下西洋所需的舰船,郑和派员协助新建和扩建了许多船厂。船厂分工很细,木工、铁工、篷工、橹工、索工、漆工,样样齐全。大船厂还附设许多小作坊,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造船体系。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经过紧张准备,明朝共造出航海“宝船”63艘,最大的长 44丈 4尺,宽 18丈,普通“宝船”的实际尺度虽无记载,但也是“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巨型“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 15118米,宽 616米,船有 4层,船上 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 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明史·兵志》也记载说:“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

除了“宝船”还有 4种船,分别是“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但是,近来却有专家学者怀疑郑和下西洋船队中巨型“宝船”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 6396米,深 3720米,高 3505米。而大号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作为宦官的郑和乘坐似乎有僭越之嫌。而且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例不协调,“长 44丈 4尺,阔 18丈”,长宽比大致为 24666∶1,比例之小使“宝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方盒子。再次《天妃经》卷首插图显示郑和下西洋船队雄姿,图中的船型应当是下西洋主要船型,但却不是巨型宝船,巨型宝船既巨大,又重要,理应充当“主角”,为什么反而不被描绘呢?

肯定郑和船队有宝船的专家认为,在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法式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而舰船则被视为海上的移动城池,属于军事设施的一种,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陆续出土了一批宋、元、明时期的古船遗骸,其中有的古船经测算,其长宽比大致约为 24∶1,虽然这些船的尺寸不能与宝船相比,但也证明了宋明时期我国的确存在一种“粗”腰身的船型。而且,经过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研究,发掘出一根约 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巨型宝船大小相符。至于《天妃经》卷首插图没有描绘巨型“宝船”之事,很可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普通型的“宝船”,于是画作对其描绘而不描绘少量的巨型“宝船”,这也有可能,而且伊本·白图泰(1304~ 1377年)游记中早已记录中国巨大的 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这也可作为 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清晨,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开始了首次出使西洋的远航,从此揭开了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外交、航海史上的光辉一页。

郑和航海,主要依据的海图是《针经图式》,此图是依据沿海船民的实际经验,结合当时的航海技术制作而成,用以指引航船的路程。可惜,这份宝贵的《针经图式》早已失传。但《郑和航海图》流传至今,此图共 40幅,详细记载了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出长江口,沿苏、浙、闽、粤海岸航行,跨过南海及印度洋,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航线。这种航线,系借用罗盘,采用“更”、“托”、“针位”加以确定的。以 60里为“更”,以“托”避浅礁,以“针位”取航道。航程中,需随时掌握航行几更可到某地;又必须沉绳海底,测量水深几托,探知何处有暗礁;还需根据针路,察明海岛的方位。《郑和航海图》中详细地描绘着航经各国的方位、航程之远近及航行之方向,对何处宜于停泊,哪里有礁石,什么地方有浅滩,都一一标明。这样,在海上航行也就无异于在陆地上走平道了。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每艘船上,均配有罗盘,由 24名官兵掌管航船的方向,这种罗盘的精度很高,采用 24个方向,各以天干地支与八卦五行命名,标记方位,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在“宝船”、海图及罗盘针的配合下,郑和从永乐三年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开始,在以后漫长的 28年间,历经亚非 30余国,涉 10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郑和在第 7次下西洋时不幸于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城市)病逝。郑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航海事业,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

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

500多年前,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的土木堡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这次战役的结果,使“一代国君”沦为“阶下之囚”,50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的著名战役。而这场战争的惨败竟然源于一名太监的专权,这名太监就是明朝英宗时期的王振。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误国的悲剧几乎在每朝每代都上演过,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吸取以往历朝历代宦官祸国的教训,在建国之初就对宦官做了种种限制,例如,规定不许宦官识字,不许兼任外臣,任职不许超过四品,并在宫门外立一铁牌,上书“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到了明宣德年间,这一规定却被打破,宫中正式设置了宦官学校“内书堂”,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堂读书,并派大学士任教。由此,许多宦官便在皇帝沉湎酒色玩乐之时,替皇帝批复奏章,日久成例,称为“批朱”。如此一来,宦官权势得到进一步扩大,明英宗时期就出现宦官王振专权的局面。

王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读过私塾,略通文书。本想通过应试进入仕途、飞黄腾达,但屡试不中,便也渐渐丧失信心。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升之路对他而言已经堵塞,也只有另作其他打算。据记载,王振因触犯刑律而被发配充军,正好赶上皇帝下诏“有子者许净身入内”,王振便自阉入宫。王振知道在宫中要出人头地就必须依附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靠山。后来他成功寻找到他的大靠山即太子朱祁镇。当时的史籍记载王振为人“狡黠”、善于揣摩别人心意。王振进宫后凭借灵敏的头脑获得宣宗皇帝的喜爱,宣宗皇帝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陪太子读书。这时的太子还是个小孩子,王振略施手段便让太子对他是既敬重又害怕,称他为“先生”。颇有心计的王振也深知自己陪读的孩子就是将来的大明皇帝,他除了表现严肃的一面外,还竭尽全力讨好太子,挖空心思地讨太子喜欢。本来小孩子就有很强的依赖性,朝夕相处使得太子与王振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十分密切。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凭借与英宗的亲密关系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王振控制朝政以后,不仅对内党同伐异,大施淫威,对外也投机取巧,破坏边防,终于招致了瓦剌贵族的进犯。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 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制造衅端,分四路进犯明边境。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 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

对此,诸大臣极力劝阻,但英宗还是听信了王振的蛊惑,决定亲征。经过两天仓促的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 50万大军,北京出发。这支庞大的军队出居庸关,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八月到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