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07

第7章

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有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这个公主坟埋葬的是清朝哪位公主呢?围绕这个疑问,引起了众多猜测和评说。

1908年 11月 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两位冤家似的人物死的时间竟然如此紧凑,是巧合,还是另有内幕?

曾国藩率领湘军在 1863年攻下南京后,可以说已经控制了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就军事实力而言,他比清政府已经超出了很多,那他为什么不称帝呢?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甲骨文与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址被称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三大发现。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中华民族为什么以龙为图腾?

关于中华民族的龙,在历史传说中它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的身子、狮的鬃、鹿的角、牛的耳、鲇的须、鹰的爪和鱼的鳞。它能大能小,能潜能飞,可播云行雨,可吐火发水,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是神兽。在中华文化中,龙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 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开始,到后来历代皇帝都自称龙种,龙成为帝王的象征、皇权的象征。直至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这一概念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但是我们都知道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为什么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呢?龙图腾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在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过着逐水而居、刀耕火种的生活。

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他资源,另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

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

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 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 。

女娲补天的故事有没有原型?

在古老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女娲造人补天就是其一。

相传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据《太平御览》记载,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泥,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醮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地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地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最早见于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来,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也有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

今天看来,所谓补天,不过是上古时的神话,并无实事。但若把女娲看作是一个上古时的历史人物,其补天的传说该如何解释?王充《论衡·谈天篇》对此提出疑问,他说,天非玉石之类,岂石所能补?女娲虽高,岂能及天?不能及天,又哪有阶梯可上?而且,断鳌足作为四极的支天柱,也甚为荒唐。王充说,鳌足既能支天,其体必更大,天地间如何能容?如此大鳌,其皮肤必如钢铁之坚,女娲如何将它杀死?当然,对于神话传说,王充进行如此认真而机械的驳斥,似无必要。那么,《淮南子》中女娲补天的这些传说是怎样来的呢?有没有现实中的原型?

唐代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说,女娲本风姓,取代宓牺即位,号为女希氏,是上古时代帝王中之圣贤者,因当时无文字,只以音呼,后人因音成字,写作女娲。

以至于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的侗语中,有如下语词:女希——指花季少女;娲——如

礼乐文明——先秦时期历史悬案

花一样漂亮;女娲——年轻漂亮的姑娘(有的地方发音为女画);娲——指未婚姑娘;耶娲——耶,指女性,耶娲,即漂亮的姑娘;娲——指有情人的姑娘为娲,即漂亮的情人。根据以上侗语语词分析,女娲当属“年轻漂亮的姑娘”。

“女娲”二字已用侗语做了解释。那么,“补天”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侗语称补为“噗”,噗补谐音,称厅堂为“天堂”,又称房顶为“务天”(也称务曼),可见,补天就是补天顶。那么这个天顶是什么样的?是木房的天顶还是砖房的天顶?显然都不是。伏羲女娲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初期,距今数千年,人们还是以穴为居,当时还没有建木房的工具和技术,木房是后世炎帝创造的,故事也写的是“炼石补天”,而不是“拣木补天”,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她补的是洞穴的顶。

从《淮南子·览冥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先是一场森林大火灾,接踵而来的是一场大水灾,在如此“四极废,九州裂”的大灾大难之中,人们居住的洞穴出现漏洞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女娲补天,其实是填补洞穴顶上的漏洞。这样的解释就使得女娲补天的故事由神话传说走向了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设想:森林大火过后,暴露在地面上的石灰岩被烧成了白粉末。石灰岩本身是杂色的,加上掺杂其他一些岩石,故曰五彩石。那些在大火中煅烧而成的石灰,淋上雨水就成了泥浆,晒干后又结成硬板硬块。聪明的女娲从中得到启发,将石灰与芦苇草灰拌和用来填补漏洞,从此后便学会了烧石灰补漏洞的技术,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们正是由于误解了“天”字的原意,才使女娲补天的故事在各个民族传说时不断被神化,在《竹书纪年》和《淮南子》中,女娲也成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神话人物,而后来的《太平御览》中又演变为女娲能够用泥创造人类了。历史因这一字之差而失衡。

“河图洛书”为何被称为千古奇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从黄河的水中跃出一匹龙马,龙马的背上显示着一幅有规则的图纹。伏羲得到这样的图,依据它创立了八卦,后为《周易》来源。洛书,指大禹在位的时候,从洛河的水中爬出一只大乌龟,大乌龟的背上显示出一幅有规则的图纹。大禹得到这样的图,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但是,当我们审视、梳理河图洛书的历史踪迹之后,我们会发现河图洛书早在先秦西汉的典籍中就有文字记载。如《尚书·顾命》篇,该篇最早提出图。记载周康王即位时,在东西两边厢房的陈设品中,西厢房有: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东边厢房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求官不得,在不得意时悲叹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管子·小臣》讲:“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以后,在汉代刘歆、孔安国、扬雄、班固等人的著作中也屡有提及。

尽管如此,对于河图洛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各书上都没有明言。河图洛书

最简单的规律往往也是最复杂的规律,虽然中外学者对河图洛书做了长期的探索研究,但是河图洛书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河图洛书是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作品,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起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人面鱼纹彩陶盆暗示了什么?

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创造的第一种日常生活用具,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彩陶在实用基础上以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纹饰具有了极其珍贵的审美价值,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源头而备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在彩陶的众多纹饰中,有一种充满神秘感的特殊纹饰,至今人们仍不能理解其蕴藏的无穷内涵,那就是 20世纪 50年代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件彩陶盆,浅腹,底部接近平坦,陶盆内壁用黑彩描绘出由人面和鱼纹混合组成的图案,人头呈现圆形,两条弯眉又细又长,上面涂成黑色,眼睛是一条直线,鼻子呈现倒丁字形,嘴形是漏斗状的,头顶上还有一个高高的三角形发髻,嘴下面全部涂成黑色,在嘴的两边有鱼形的纹饰,更为奇特的是,在两耳旁边也各有一条鱼,鱼头和鱼身都呈三角形。图案整体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绘制这一复杂的人面鱼纹图案?数十年来,专家们为此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鱼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生活方式与渔猎密不可分,他们喜一切都归因于“原欲”,贝壳、鱼纹皆成为生殖器的象征,也确实难以令人信服。同时,这种观点对鱼纹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形式和色彩方面,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深入的研究。

有人还提出了此图象征着天文历法的观点,这一观点将人面鱼纹盆的所有纹饰从天文历法角度进行了释读。学者们认为人面鱼纹盆上的网纹既与田猎、渔猎用的网有关,也象征星宿与雨季的关系。半坡文化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详细的天文历法,但是原始农业生产生活又必然直接受到春暖秋凉的季节规律的制约,所以,自然界气候的周期变化是原始人类最先认识的自然规律。而在天文历法之前,原始社会人们长期以动植物的变化作为参照以掌握季节的变化,这就是物候历法。所谓“物候”,是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鱼被作为观察物候的对象,既有古文献的证据,也有现代民族学的证据,是具有普遍性的。《诗经·豳风·七月》和《礼记·月令》等先秦文献,都有依据鱼鸟花木以记时节月令的记述。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半坡人面鱼纹彩陶图案的来由可以解释为人们用平常所观察的物候对象作为彩陶纹饰。

当然除以上几种说法外,还有几种非主流说法,如权利象征说、摸鱼图说,以及磐儿出生图说等等,总之对于人面鱼纹饰包含的精神指向,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答案,因而,人面鱼纹饰的真实含义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大未解之谜。但是,无论半坡人试图用它表达什么,人面鱼纹图案所蕴含的创造性和艺术性都是令人惊叹的。即使它只是原始人类为了美的感受而留在陶盆上的装饰,也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震撼。

三星堆文明埋葬了多少传奇?

1929年春季,位于广汉三星堆月亮湾的川西平原上,农民燕道诚祖孙三人在劳作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神秘土坑,坑内堆满了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玉石器。里面有璧、璋、琮、圭、圈、钏、珠、斧、刀及玉石器半成品共 400余件。1934年 3月初,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由于时局动乱,发掘工作只进行了 10天便告结束,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 600多件。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再次发掘,前后共出土了 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

这横空出世的千余件大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艺、陶器和金器等,造型奇特惊人、内涵神秘莫测、工艺精妙绝伦,掀起了考古界、学术界新一轮对古蜀国历史文明的探索。而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有举世瞩目的四件重要文物——青铜神树、金杖、纵目青铜面具和青铜大立人。它们带来了一系列至今尚未彻底破解的谜:青铜神树神鸟因何弓枝折翅?金杖是如西方权杖那样象征着权威还是用于神巫法术的“魔杖”?巨大的青铜面具为何人所戴?青铜大立人像双手各自握成环状是何用意?……

像这样的关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未解之谜数不胜数,其中,最广为世人关注的是,三星堆古蜀国文明何以产生、持续多久,为什么在达到其最高峰时突然从成都平原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