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造不凡
27067300000007

第7章 健康身心奠定不凡(2)

要想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状态,应该做到:打开窗户;准时进行早晨和晚上的锻炼;吃合自己胃口的食品,但是不要过量;每天走上一段路;在每天中午和假期去享受无限的空气和阳光;进行能使自己感觉更好的简单体操。

心理年轻,人就年轻

保持青春活力和健康更多取决于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身体状况。斯坦福大学的大卫·斯皮格尔博士曾对两组癌症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既接受标准疗法又进行每周一次小组激励疗法的患者要比只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对疼痛、焦虑和绝望的感受程度低。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前者比后者患病后活的年头要长一倍。

美国的迪恩·奥尼士大夫也曾开拓过心脏病人的治愈工作,当时医学界原本认为心脏病无法治愈,但一些患者恰恰治好了。

他曾用了三年多时间在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进行跨文化研究。他发现,当两种信仰系统——医治者和患者保持一致时,疾病就容易治愈。在不同文化里,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当患者相信自己进行的治疗过程有效,而且医生也这么认为,患者的病情就会好转。

在中东,他曾与某牧民首领一道进餐。他参观过圣地的古教堂,向高级牧师请教,学习他们信念治愈的秘诀。在一座古老阿拉伯建筑的顶部,在沙漠烈日的直晒下,他与一位犹太教教士仔细探讨了古代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相应益处及其对长寿的影响。

在中国讲授西方心理学原理时,他曾亲眼目睹了中草药及针灸的治愈力量。在位于香港的一座雾蒙蒙的山顶上的寺庙里,他讲述的催眠术的力量使佛教僧侣们入迷,而他们的冥想魔力也令他沉醉。

事实证明,导致衰老的主要因素就是压力,或者说如何对待衰老。悲伤和沮丧通常是风湿性关节炎一类自我免疫疾病的前兆,甚至连癌症也受情绪的影响。在着名的《病理解析》一书中,诺尔曼·库森斯就是通过大量接触喜剧电影或幽默书籍中的幽默笑话治愈晚期癌症的。

压力研究的创始人汉斯·萨利博士坚信“努力从生活中获取……因为我是一名战士,癌症给我提供了一生中最大的搏斗机会”的信条,战胜了癌症病魔。尽管医生们告诫他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却真实地又生活了10年之久,于75岁时自然死亡。伯尼·西格尔在他的畅销书《爱、医学和奇迹》一书中曾经说过:“特别的病人不甘心成为牺牲品,他们培养自己,使自己成为该病的专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首先要关注如何使思维“活”得更长久,显得更“年轻”,其次才关注身体的调适。

最新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功能在50~60岁时比年轻时要好。与众所周知相反的是,人的思维保持年轻,在30岁、40岁、50岁和60岁期间,思维功能更佳,直到80岁时,认知速度和数字能力才开始衰退。为什么不利用这一不断年轻的思维素质使自己的身体年轻呢?

只要人们决定改变生活方式,通过适当的营养、锻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保养身体,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而不是完全依赖医院。积极主动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将使身体更健康,免疫力更强,并能增寿延年。

消除疲劳,创造快乐

所谓心理疲劳,它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不同,它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对于产生心理疲劳的人,轻者出现厌恶或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的症状,重者还可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委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

1解除心理疲劳的方法

如果你要想解除心理疲劳,就要对自我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计和要求,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凡事要讲究一个适度,根本办不到的事不要硬拼蛮干,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

若心理疲劳是由于工作过于单调、机械所致,这说明所从事的工作并未把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自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工作的性质,或者去从事其他的行业。

对于心理上的疲劳,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通过各种富于强烈情绪体验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例如可去散散步、看电影、聊天、读书等,从而避免因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

心理疲劳是悄悄地来到人们身边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人于死地,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了事实上的“疲劳量”,才会引发疾病,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疲劳呢?下列8种方法值得一试:

(1)健康地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2)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3)放慢生活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4)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5)做错了事,不要后悔,另想如何补救,从此不再耿耿于怀,继续正常地工作。

(6)不要掩饰自己的能力不足,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不”。

(7)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讲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酣然入睡。

(8)既然昨天及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及往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牢记“车到山前必有路”。

2创造快乐的方法

(1)精神胜利法

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如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遭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2)难得糊涂法

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惊不乱,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生活。

(3)随遇而安法

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总能满足,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古人云:“吃亏是福”……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4)幽默人生法

这是调和心理环境的“空调器”。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5)宣泄积郁法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伤忧郁时,不妨与异性朋友倾诉;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等向主持人和听众倾诉;也可进行一项你所喜欢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6)音乐冥想法

当你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做一次“心理按摩”。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许多人在身体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工作时出现了失误。他们在从事工作和开展事业时,不能发挥自己全部的力量。一个活力低迷、精神衰弱、心理动摇、行为不定的人,自然永远也不可能成就什么了不起的事业。

一个聪明的将军,是不肯在士兵极度疲乏、士气不振时,统率自己的军队去应战大敌的。他只有在厉兵秣马、给养充足后,才会去与敌人交锋。

一个人只要胸怀大志,充满自信,同时又具有足以应付任何境遇、抵挡任何事变的强壮体力,那他就一定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烦闷、忧虑与疑惧,他就可以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强壮的体力,可以增强人们各部分机能的力量,助你提高效率,使你有所成就,会比你在体力衰弱时的力量大大增强。

凡是有志成功、力求上进的人,都应该爱惜和保护自己的体力和精力,而不要使之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因为体力与精力的浪费,足以减低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健康的维持,有赖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均衡发达;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赖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以求得身体上的平衡。在得到身体上的平衡之后,那精神上的平衡也就容易得到了。人们生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其身体中各部分的发展不均衡所致。例如,对于某一部分的细胞刺激与活动过度,而另一部分的细胞却又缺乏相应的刺激活动。均衡的发展才是正道。

身心的不断活动,也是去除疾病的最好药方。要保持身心健康,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人体中的各部分机能,如不常常活动,就很难保持健康。所以“工作”是“人身机器”上的一种调节机制。无聊的“空闲”足以害人误事。人们的犯罪作恶行为,大都是在空闲时萌发的。一个忙于正当事务的人,是安神定气的,他能避免被许多在空闲时足以伤害他的种种不良引诱与试探所侵害。

一位着名的英国医师曾说,人要想长寿,就必须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使脑部处于不断的活动之中。另外还必须注意,在职业与工作之外,找一种正当的嗜好。职业给人以生活的养分,嗜好则给人以兴趣,它们可以使人们在愉快、高兴的心情下,活动精神机能。“活动”的意义就等同于“生命”,“静止”则意味着“死亡”!

我们身边常出现这样的人,一些有作为、有知识、有天赋的青年男女,为不良的健康所牵绊,而至终身不能酬其壮志。因为他们自己意识到,在事业上,他们只能付出一小部分的力量,而大部分的力量却因为身体不佳而使不上了。由此,他们对于自己,对于世界就失去了希望。

天下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壮志未酬。很多人感觉到自己有很大的精神能力,但是却没有充分的体力作为后盾。自己感觉虽有凌云壮志,却没有充分的力量去实现,这是人世间最悲惨的一件事情!

许多人之所以饱尝着“壮志未酬”的痛苦,就因为他们不懂得去维持身心的健康。保持身心的健康是一切艺术中的艺术。

一个整天埋头于工作,而生活中毫无乐趣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中早趋衰落,因为他缺乏各种不同的精神刺激和养料。不时地变换工作,调整环境,无论是对于劳心者或劳力者,都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年龄未老而身心已老。他们对于生活很早就觉得枯燥乏味,就因为他们工作太勤,游乐太少。“单调”是生活的最大摧残者。

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整日埋头苦干的人。

有一位商人,他是某大公司的经理,每天在办公室中最多只逗留两三个小时,他有时竟会整月出外旅行、休息,以更新他的身心。他充分意识到,只有经常保持身心的健康,才能在事业上达到最高的效率。他不愿像许多人一样,在过度的工作中,摧残自己的身心,削弱自己的力量。

结果,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不在办公室则已,只要一进办公室,就能立刻生龙活虎般地处理事务。由于他身心健康,所以办事效率十分高。所以他在三小时内工作的成绩,要超过别人八九小时、甚至夜以继日工作的结果。

一个生活谨慎的人,使他有充沛的生命力抵抗各种疾病,渡过各种难关,应付各种打击;相反,一个在平日把气力耗尽、活力用枯的人,是经不起严重事故的打击的。

身体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有一分天才的身强体壮者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超过一个有十分天才的体弱者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这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能够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

每天都有好心情

人的一生中,谁都有失望的时候,失望不要紧,关键是我们该怎样看待它。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所羁绊。

怎样克服失望情绪呢?以下有四种解决办法:

(1)坚信爱迪生的名言:“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对失败,不能失望,而且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2)脚踏实地地追求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外文小说翻译家,岂不是自寻失望?有些人平时学习成绩一般,却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结果难免失望。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

(3)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期望凝固化。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她)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喜悦。

(4)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有些人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运多舛”、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无疑,其间至少也失败了无数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

人生旅途中,曲折和磨难多于坦途,如何摆脱精神枷锁,以下方法可以试一试。

(1)想一想:换个角度来讲,挫折和失败是对人意志、决心和勇气的锻炼。人是在经过了千锤百炼才成熟起来的,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

(2)走一走:到野外郊游,到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极目绿野,回归自然,荡涤一下胸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浑浊的思绪,净化一下心灵尘埃,唤回失去的理智和信心。

(3)比一比:与同事、同乡、同学、好友相比,虽说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心理平衡。不因小败而失去信心,不因小挫而伤锐气。

(4)放一放:如果不是急事大事,索性放下不去管它,过几天再说,或许会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更合理周密的打算。

(5)乐一乐:想想开心的事、可笑的事,或拿来本有趣的书,读几段令人开怀大笑或幽默风趣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