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27104300000061

第61章 文史·典籍(3)

明代初年,有个叫朱右的读书人,摘选这八个人的文章后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从此叫开。明代中叶的散文家唐顺之所编纂的《文编》中也仅收了上述八个人的作品。另外一个叫茅坤的人也根据朱右、唐顺之的编选方法选了八家的文章,编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四十四卷。由于这部书流传很广,“唐宋八大家”这一名称也得以广泛流行,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沿用。

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言之有物的散文,反对六朝的浮丽文体,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趣味链接:苏轼为何号“东坡”?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什么以“东坡”为号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苏轼谪居湖北黄州时,城南不远处有风景秀丽的山坡,叫做“东坡”。此坡绿树成荫,不远处即滚滚长江。苏轼爱到此散步,曾赋词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由于喜欢这个地方,于是就以“东坡”自号。

另一种说法认为,苏轼自号“东坡”,与白居易有关。苏轼一生与白居易有类似的遭遇,有共同的志趣,因常以白居易自比,曾有“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等诗句。公元820年,白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常在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曾赋有“东坡春向暮,树木今如何?”“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等诗句。苏轼于是取白居易诗中给自己留有美好记忆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

015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小说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对后世政治、军事谋略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故事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现实的黑暗,谴责了阶级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渴望安定的强烈愿望。

全书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的描写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写到了400多个人物,采用夸张、对比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以曹操、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等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对他们的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赵云“长坂坡救阿斗”、孙刘联军“火烧赤壁”、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等章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全书事件复杂,情节曲折,头绪纷繁,结构宏大,剪裁精细,取舍适当,脉络清楚,布局严整,各种事件既有史实依据,又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浪漫的完美统一。

全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易为读者所接受。其语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富于个性化和传奇色彩。此外,它的历史性很强,学者认为它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民间也有“真三国,假封神(演义)”的说法。

《三国演义》丰富了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还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其作者罗贯中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趣味链接:罗贯中怎样收集素材?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发生水灾且路途遥远,便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

罗贯中成年后即离开故乡,外出漫游。他先在晋中和晋东南地区了解、收集关于五代时期梁晋交战的故事和传说,后离开山西到冀、鲁、豫交界的大名府、河南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山东临清、东平一带活动,为他创作小说收集素材。

约1350年前后,罗贯中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到了杭州。在杭州,他曾创作了三个剧本。

1353年,罗贯中投身张士诚起义军,结识了正在酝酿创作《江湖侠客传》(《水浒传》的底本原名)的施耐庵,并拜其为师。

1363年,因张士诚独裁专断,不接受部下的劝谏,施耐庵等识时务者便弃暗投明。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的起义军,经杭州到淳安等地考察当年方腊起义的遗迹。

在这之后的一个时期,为搜集与三国时期东吴方面一些重要人物有关的故事传说,他的足迹遍及苏、浙、赣、皖四省的广大地区。

016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具有豪放粗犷的阳刚美和崇高美。这种美学风格对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后来的戏剧也有较大影响。

施耐庵,元末明初作家,原籍江苏兴化。他出身船家,家境贫寒,今人一致认为他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童年时随父至苏州,13岁时在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29岁时中举人,30岁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后经友人推荐,他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在此期间,他熟悉了山东的风土人情,并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

35岁时,施耐庵考中进士,到钱塘任县尹。但只任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便愤然悬印回到苏州。

张士诚农民起义军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投笔从戎,成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多起义军首领。

后来,他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骄兵必败,于是离开张士诚的起义军,遂居在常熟河阳山和江阴祝塘一带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

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在苏州搜捕张士诚的部下,施耐庵为避祸只得离开苏州,在现属大丰市的白驹镇定居,并继续创作《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后,民间广为传阅。朱元璋看到此书后很生气,下令抓捕施耐庵,并关进刑部天牢。

后来在刘基的帮助下,施耐庵托病就医被释放,由其弟子罗贯中接到淮安暂住养病,并继续整理《水浒传》。不久,施耐庵去世,其遗体被安葬在淮安,后迁移到兴化白驹场施家桥。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抗日民主政权将施耐庵墓整修并立碑保护至今。

趣味链接:《水浒传》中共描写了多少个人物?

一部《水浒传》洋洋百万言,塑造的人物在古今小说中颇为大观。

据统计,《水浒传》全书描写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577位(包括主要人物108位),有名无姓的有9位,无名有姓的有99位,书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有102位,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的开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40位,共计827位。

017《水浒传》的特色和魅力

《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也是作者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起义失败接受招安的全过程。

《水浒传》异乎寻常的魅力来自于对豪侠精神的渲染。小说通过对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的描写,充分揭示了豪侠精神的内涵:行事从感情出发,热爱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身怀绝技,有一身好功夫,讲义气,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社会秩序。在这些人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人生气象,如仇必报、恩必偿,言必信、行必果,仗义疏财、打抱不平等,都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愉悦。

《水浒传》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刻反映了上至皇帝、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和昏庸无能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艺术成就很高。书中的人物形象,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又富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和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完美结合。书中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来揭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表现相近人物的个性时,常用同中见异的表现手法来区别他们的不同。

书中所塑造的众多英雄形象,如逆来顺受、终至怒而反抗的林冲;见义勇为、粗犷豪爽的鲁智深;粗中有细、一往无前的李逵;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等,均为我国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艺术典型。

另外,《水浒传》的叙事结构非常严谨科学,情节描写非常精彩。其庞大的连环式结构,环环紧扣,扣人心弦,故事紧张有趣,“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而一些精彩的章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等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最后,《水浒传》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叙述上,其语言以明快、风趣见长,常带有评书的诙谐,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冗长烦琐的叙事;在描写上,其语言以生动、准确见长,显示出精细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在人物语言上,其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充分的个性见长,其人物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在这一方面只有《红楼梦》才能与之媲美。

趣味链接:《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原型

从《宋史》中的《任谅传》、《杨戬传》中可以看出,宋江等人聚义之时,梁山泊正被官兵清剿,“兴利除弊”,非但不见宋江等人在此,而且也不见其他“盗贼”之类的踪迹,由此可见,宋江起义军本与梁山泊风马牛不相及,只因梁山泊历来流传着许多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水浒传》的作者便将宋江等人劫富济贫的英雄事迹移植到了梁山泊,虚构出这一方根据地。

梁山泊确实有其地。《水浒传》中的梁山指山东的梁山。综合各种史籍记载,可知山东境内的梁山位于今山东东平湖西、梁山县南,本名良山,因汉文帝次子梁孝王曾到此游猎,才改名为梁山。

现代学者经考证,大都认为《水浒传》中所描写的梁山泊位于今山东阳谷县、梁山、郓城县之间,多年来此说也已在史学界、文学界和戏剧艺术界成为定论。只是因为历数百年沧海桑田之变,今天的水泊绝大部分已成平陆,毫无往日那“纵横河港一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壮阔景象了。

018吴承恩如何创作《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为主线的西游记故事在宋代就已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因此吴承恩决心写出一部完整的《西游记》。于是,他在前人有关着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撰写了这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伟大长篇小说。

此前,他听说京城国子监和南都(南京)国子监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乐大典》,其中收录有元末明初的话本《西游记》和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几种不同版本。这些都是创作《西游记》前必须阅读的,可是一般人根本无权读到。

他寻思再三,借了盘缠,带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进士,后升任南都国子监祭酒)写的几封信,赶到南京,住在了顾楼街文友朱祠曹家。他持着沈的介绍信件先后找了几位官场上的朋友,想让他们帮忙借到《永乐大典》,可是他们都表示:国子监规制严格,无法借出《永乐大典》中收录《西游记》版本的零本。

无奈之下,吴承恩只好花钱请国子监里的太学生们抄录《永乐大典》,而且这还多亏得到国子监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关照。吴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离国子监所在地的成贤街还有几里路,他每天下午就赶到国子监大门外耐心等候。当拿到抄录好的书稿后,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回到住处后,他就认真翻阅,潜心研究。因为吴承恩只是山阳的一介穷书生,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请别人抄书稿的费用也是朱祠曹垫付的。

这次历时月余的南京之行,对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至关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也称此次“南都之行”是“觅宝而得宝”。在作了多年的充分准备,以及积累了完备的资料后,吴承恩于71岁那年开始动笔创作。在接下来的7年里,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最终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西游记》。

趣味链接:《西游记》的史实根据与艺术成就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神话小说。小说以公元7世纪我国着名的佛学大师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为原型,虚构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在取经途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怕任何权威、与所有恶势力势不两立的神猴形象——孙悟空,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

唐僧取经在历史上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大约距今1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印度。

玄奘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上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他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历经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在当时轰动一时。

《西游记》就是将玄奘取经的故事通过神话的形式再现了出来,它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它应用神性、人性和物性(自然性)三者合一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孙悟空的神猴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更是独具特色,可谓空前绝后,既有神的威力又闪现着现实社会中人与动物的习性,在古代同类小说中十分罕见。

小说通过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世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精彩紧凑,充满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小说的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生动而流畅,极富表现力。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幽默诙谐,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在结构上,小说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主线,逐次展开情节,枝干分明,颇具匠心。

019“红学”的由来

“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专门学问。“红学”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放的《八旗画录》,说:“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关于“红学”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原来,清乾隆以后,讲求“经学”的风气日盛,许多学者都埋头研读经书。据传,松江县有个叫朱子美的文人,不攻《四书》《五经》,喜读小说。自言“平生所见说部有八百余种,而尤以《红楼梦》最为笃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