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经历10余小时的分娩过程后,往往已筋疲力尽,无暇顾及洗脸、刷牙,更不会去梳理头发,看上去是“蓬头垢面”的。胎儿娩出后,腹内空空,感到饥饿,这时就应当好好进些饮食。一般在产后1~2小时即可进食。进食前应当把10余小时积存下来的污垢清洗干净,因此首先就要洗手、洗脸、刷牙、漱口,然后进食,以后则和正常人一样,每天照常进行。不但要梳头,而且还要时常清洗头发,尤其在夏天,由于炎热、多汗,头发更应勤洗。但产后应注意的是:洗脸、刷牙、洗头,最好都用温水,水温不要太高,以产妇不感到烫手,而觉得舒适为宜。
许多产妇,包括产科医生在内,产后都和一般人一样,每天照常洗脸、刷牙、梳头,既不会牙痛,也没有掉头发,根本不存在带来不良后果的问题,因此不必多虑。
十四、产后早期要下床活动
产妇如果原本身体健康,在恢复体力后,可于产后6~8小时坐起来,12小时后自己走到便所排便,次日便可随意活动及行走。
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身心的恢复,并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和恶露的排除,从而减少感染机会,促使身体早日复原。还可减少产褥期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早期活动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使膀胱和排尿功能迅速恢复,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促进肠道蠕动,加强胃肠道的功能以增进食欲,减少便秘的发生;并可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等。
产后不要总是仰卧,要经常侧卧及俯卧。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子宫后倾,且有利于产后恶露的排除。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平卧8小时后,可以翻身、侧卧,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48小时后开始在床边活动,并开始哺乳。剖宫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减少术后肠粘连。但开始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疲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至于下床活动的时间,要根据产妇身体情况,因人而异。对于那些体质较差,或难产手术后的产妇,不可勉强其过早下床活动,但是要把早期活动的好处告诉她们,使她们自己量力而为。
提倡早期下床活动,指的是轻微的床边活动,并不是过早地进行体力活动,更不是过早地从事体力劳动,这样才能防止发生阴道壁膨出或子宫脱垂。
十五、产妇住房要定时通风
科学地安排好产妇在产褥期的生活,将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带来很大好处。如何度过产褥期,许多年来存在一些旧的习俗,其中有的很好,有的则很不科学,甚至有害健康,但至今仍在延续着,并被一些人所采用。产后的“捂月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捂月子”的内容包括:不管天气如何炎热,居室的门窗一定要紧闭;产妇要包扎头巾,盖棉被,穿长袖衣服、扎紧袖口和裤腿;不许擦身或洗澡,为的是“怕受风”。在农村则更为严重,常常在盛夏暑日也要把炕烧得热热的。这样一来,产妇捂得全身长满痱子,有时痱子化脓,形成皮炎。由于捂得厉害,体内的高热不能散发,使体温升高,反以为是受了风寒,发生感冒,而给予与防暑降温相反的措施,即捂得更加厉害。
最后产妇干热、无汗、呕吐、脉快、血压下降、昏迷、体温高达41~42℃,可因中暑而死亡,或者留下永久的疾患。因此要积极改正这个不好的习俗。
产后的居室一定要清洁舒适,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夏天更要打开窗户,以利通风,但要避免强大的对流风直吹,因凉风直吹,容易产生关节疼痛。室内温度最好保持恒定,以20~22℃为宜,避免室温过高,如果忽高忽低,易使产妇着凉,发生感冒。通风换气时,室内温度变化最好不超过2~3℃。夜间睡眠时,室温可稍低。冬季取暖炉不可靠近母亲和孩子。室内湿度以60~65%为宜,居室内应有充足的阳光。
产妇还要用温水勤洗澡或擦身,但不要盆浴,以免污水流入阴道内发生感染,要采用淋浴。应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夏天炎热时床上可铺凉席,也可扇扇子,或采取其它防暑降温措施。
十六、产妇户外活动
分娩顺利的产妇为了促使身体早日复原,于产后8~12小时,就可以自己到厕所大小便,并在室内行走,活动,但应以不疲劳为度。如果是剖宫产但无合并症者,于产后第2天可以试着在室内行走,以后逐增加活动量。1周后如果天气晴朗,可到户外活动。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会使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天气不好如刮风或下雨,就不要出去了。应该注意的是不要着凉或过度疲劳,要量力而行,开始每天出屋1~2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以后再逐渐增加。
十七、产后恢复正常劳作的时间
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使骨盆底部的肌肉筋膜被牵拉而极度伸张,并向两侧分离,甚至发生断裂,这样就使整个盆底和外阴部与妊娠前相比,不但松弛,而且张力也较差。这些变化都要在产褥期间逐渐恢复。
一般在产后6周左右,盆底组织基本恢复正常,没有完全恢复的,于6周后也不会再进一步改善,而且那时全身各器官及各个系统在妊娠期间的变化,也都基本恢复正常,所以一般在产后8周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接受难产或剖宫产手术的人,时间应当适当延长,于产后10周左右可以恢复正常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应再适当延长。就产后身体恢复情况而言,目前我国为照顾优生、优育及独生子女,产后给予休假3个月。
十八、创造产后良好休养环境
室内环境安宁、整洁、舒适,有利于产妇休养。若杂乱无章,空气污浊,喧嚣吵闹,就会使产妇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优美的环境既能美化产妇的生活,有利于产妇休息,又能美化产妇的心灵,致使其精神愉快,早日康复。
(1)要清洁卫生
俗话说“干干净净,没灾没病”,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此为产妇防病保健的重要方法。产妇在月子里几乎整天都在居室内度过,故室内环境一定要打扫得非常干净。在产妇出院之前,家里最好用3%的来苏水(200~300毫升/平方米)湿擦或喷洒地板、家具和2米以下的墙壁,2小时后通风。卧具、家具也要消毒,阳光直射5小时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除此以外,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不可忽视,要随时清除便池的污垢,排出臭气,以免污染室内空气。在产妇室内宜放些卫生香,这样可调节室内空气,消毒抑菌。当卫生香点燃后,紫烟缭绕,芬芳飘逸,清洁空气,香雅提神,非常有益于室内的环境卫生。一般一间屋内每次点燃1支卫生香即可,以防化学香精的烟雾引起中毒。
(2)要温度适宜
产妇休养的房间,一般最好冬天温度18~25℃,湿度30~50%;夏天温度23~28℃,湿度30~60%。产妇不宜住在敞、漏、湿的寝室里,因为产妇的体质和抵抗力都较低下,所以居室更需要保温、舒适;卧室通风,要根据四时气候和产妇的体质而定。
产妇居室采光要明暗适中,随时调节,要选择阳光辐射和座向好的房间做寝室用。这样,夏季可以避免过热,冬天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阳光照射,使居室温暖。
(3)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空气清新有益于产妇精神愉快,有利于休息,不能为了庆贺,宾朋满座,设宴摆酒,室内烟雾弥漫,酒气熏人,污染空气。但也要注意避风寒湿邪,因为产妇的身体比较虚弱,抗风寒能力较差,尤其是妊娠时骶骼韧带松弛,骶骼关节损伤,一旦受风、受寒、受湿,便极易导致腰腿疼痛。所以,产妇必须避风寒和潮湿。但避风寒和潮湿,并非紧闭门窗,特别是在盛夏季节,紧闭门窗往往会导致产妇中暑。其实,无论什么季节,产妇居住的房间都应保持空气流通和干燥,只是产妇不能直接吹风而已。有些人以为产妇怕风,风就是“产后风”(指产褥热)的祸首,因而将房和门窗紧闭,床头挂帘,产妇则裹头扎腿,严防风袭。其实,产褥热的原因乃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源于消毒不严格的产前检查,或产妇不注意产褥卫生等。如果室内卫生环境差,空气混浊,憋闷易使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
十九、注意产后起居
(1)要卧床,休息有方
由于产后产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产前子宫、脏器、膈肌发生位移,而产后这些器官要回复到原来位置,子宫要排除恶露,必须保证充分休息和正确的卧床养息方法,有利于气血恢复,有利于排除恶露,有利于膈肌、心脏、胃下降回位。
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并不等于“越晚下床越好”。一些人片面地以为,产妇体质虚弱极需补养,就让其长期静卧,饭菜都端到床上吃,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为产后较长时间不起床活动,容易使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缺乏锻炼,会托不住子宫、直肠和膀胱,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
分娩完毕,不能立即上床睡卧,应先闭目养神,稍坐片刻。如果产妇熟睡,家属应随时将产妇唤醒。原因是熟睡则阴气过盛,阳气不彰,气血运行缓慢,流行不畅,易停滞于筋骨、肌肉间,反致疲劳。而闭目养神,则心气通于血脉,可血脉流通。
产妇睡觉时,不可左侧卧,这样心脏易受压,影响心脏的血液循环。应右侧卧,肢体自然屈曲,使全身肌肉筋骨放松,利于消除疲劳和保持气道、血络通畅。
为了增加卧具的保温效果,褥子应当比被子厚。盖上较薄的被子对身体较无压迫。褥子应有一定的柔软度,因为褥子的柔软度与睡眠的好坏有密切关系。但若睡在过于柔软和有弹性的褥子上,对产妇睡眠也无好处。产妇的被盖宜轻柔,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皮肤的刺激,以助入眠;产妇不要穿紧身的内衣入睡,最好穿柔软宽大的睡衣,这样可使皮肤血流通畅,减少刺激。对于婴儿的卧具要注意其特殊性,因为婴儿处在寝床的时间长,出汗机能旺盛,水分丧失量比成人多,由于吐乳、大小便污染寝床的机会多,而婴儿自身的活动力又极弱.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因此,婴儿的卧具卫生尤其显得重要。其寝床内必须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干燥状态。但每个婴儿需要铺盖多少被褥,这要根据室温和婴儿的月龄大小来决定,不能强求一律。其方法是观察婴儿的情绪。一般来说,寝床如果舒适,小儿情绪就好,就会不哭不闹,安眠入睡;当婴儿在寝床内哭闹不安时,父母就应检查一下寝床内各个方面是否适当,当发现婴儿的背上有汗斑时,要考虑是否因寝床内温度过高所致。此外。婴儿的被子不要太重,若太重不但会影响其睡眠,还会因失误造成婴儿窒息死亡。褥子也不要太厚。因为婴儿水分丧失量多,褥子应经常日晒,保持干燥。其褥子易脏污,最好用2条褥子,其中上面的一条使用薄的、容易洗涤的布料制作较为方便。婴儿可不必使用枕头,用毛巾折成2折或4折放于头下代替枕头。
产妇睡前情绪应稳定,即要保持思想安静,情绪平和,切忌忧虑、恼怒,因为怒则气血上涌,情绪激动,烦躁不安,难于成寐。不仅恼怒,任何情志的过激变化都会引起气机失调,导致失眠。睡前一定要情绪稳定,不要兴奋激动。
(2)要注意洗澡的学问
炎热的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这对产褥期的产妇来说,更是难以忍受。
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有产妇满月后才能洗澡的习惯,这是错误的。产妇分娩时出血多,体力消耗大,身体相当疲劳,因此,在产褥期其肌体的自我调节机能与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即抵抗力很差。此时,皮肤上沾染的细菌往往能进入产妇的肌体,可引起皮炎、乳腺炎、会阴部炎症等。产后皮肤排泄机能也很旺盛,出汗量多,此时如若及时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促使汗腺孔畅通,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体和神经的疲劳。可见,产妇更应讲究个人卫生。一般来说,产妇(正常产)在产后24小时即可洗淋浴(最好第3天开始),但不宜洗盆浴。水温在40℃左右。洗淋浴不影响子宫的复原,且可通过淋浴消除皮肤上感染的细菌和解除分娩过程中肌体的疲劳,使产妇精神舒畅,有助于体质的恢复。
同样,其他季节也可洗澡,但要注意季节不同,洗澡的注意事项不同。如夏天不可贪凉用冷,否则产后触冷,气血凝滞,可致月经不调、身痛;冬天淋浴,浴室宜暖,浴水宜热,但不要洗得大汗淋漓,因为汗多之阴伤之,这对于已经伤津耗气的产妇更是雪上加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产妇洗浴次数不可太多、比正常人要略少些;且浴毕宜进少许饮食,补充耗损的气血。
(3)要注意口腔卫生
在人的口腔里,正常情况下约有30多种细菌生长繁殖,是人体各器官中细菌最多的地方。正常人每毫升唾液中含菌量高达60亿个以上,每克牙垢标本含菌量达2000亿个,就连一般人的漱口水,每毫升含菌量也在50万个左右。在口腔中常见的细菌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容易积存在牙齿表面的凹陷部位(如咬合面的窝沟或其他不易清洁的地方)。
当妇女妊娠后,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牙龈的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会出现充血、疼痛等症状,就是“妊娠性牙龈炎”,这种牙龈炎一般要持续到分娩后一段时间。如果妇女在孕前患有牙病,这些症状还会加重。产妇分娩以后,由于本身以及婴儿生长的需要,除了一日3餐以外,大多还要增加几顿点心,这样甜食的摄入量必然比平时还要多。由于甜食会增加口腔内的酸度,再加上口腔本身的温度、湿度适宜,于是更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时,若是忽视了口腔卫生,不但会产生令人生厌的口臭,而且极易患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影响产妇今后的健康。由此可见,产妇更应搞好口腔卫生。
①做到饭后及时漱口。这样不但能够清除口腔内滞留的食物碎屑、牙垢,而且含漱本身对牙齿来说,犹如一种按摩,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故每次进食完毕,应用温水漱口10~15次。
②早晚要坚持刷牙。每次刷3分钟,宜用温热水刷,避免冷水刺激,且里外都要刷,用力不要过大、过猛。
③常叩齿好。可使产妇利用咀嚼运动所形成的生理刺激,提高牙龈本身的抗病能力。叩齿时,用力宜均匀,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上、下牙每天早晚各空咬50次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障牙齿生长代谢对某些营养物质的特殊需要,防止牙齿松动,产妇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含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4)要劳逸结合
产妇既不能卧床不动,也不宜过早、过量活动,不要久站,觉得稍累就躺下休息。由于产后腹肌、盆底肌、子宫韧带松弛,若下床活动过早过多,劳动过早过量,则可导致子宫下垂、痔疮、脱肛等疾患。一些老年妇女患痔疮、子宫下垂,无不是在旧社会因分娩后得不到休息,劳累过度所致。而现代一些产妇,产后常久看电视,久听自己喜欢的乐曲,或当见到自己的好友而久谈。“久视伤血”,“话多伤气”,“久听伤神”,可见,一切过度的行为,超越自己体力所能承受范围,均会造成身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