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不宜煮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不适宜在铁锅中加热烹煮,因为铁在酸性环境中加热,易生成亚铁盐类,有的亚铁盐具有一定毒性,有的则使蛋白质迅速凝固,从而影响食物的吸收,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铁锅不宜煮富含鞣质的食物
富含鞣质的食物不可用铁锅烹煮,如水果汁、红糖制品、茶、咖啡、可可等。因这些食物中的鞣质能与铁元素化合为不溶解物质,不仅难以消化,而且对人体有害。
不宜用铁锅煮莲藕
煮莲藕时不宜用铁器,否则会引起食物发黑。《物类相感志》:“藕,忌铁器。”
不宜用铁锅煮绿豆
绿豆皮含有单宁质,遇铁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单宁铁,使绿豆的汤汁变黑,不仅颜色和味道俱差,而且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所以,煮绿豆不宜用铁锅。
搪瓷食具不宜盛酸菜煮食物
搪瓷食具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铅盐着色剂或含铅助剂。用搪瓷食具烧煮或盛酸菜,大量铅离子会溶解在食品中,形成毒性物质醋酸铅,易使人体血管痉挛,患铅中毒性脑病及铅绞痛等症。为了保证安全,最好不要用搪瓷制品煮食物。
不宜用铜器烹调羊肉
《本草纲目》:“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
铜遇酸碱高热,皆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而羊肉为高蛋白食物,其生化成分极为复杂,在与铜共煮时,可能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有害人体健康,古人虽不明其机理,但经验可信。
不宜用铜器煮酸性饮料
铜与酸性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产生碱式碳酸铜,与柠檬酸作用产生柠檬酸铜,这都是有毒物质,污染饮料后,味觉苦涩。人中毒后出现舌苔变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铜锅不宜烹调富含VC蔬菜
维生素C对氧很敏感,铜有促进抗坏血酸氧化的作用,所以烹调蔬菜时,应避免使用铜锅。
铝锅不宜加热醋及酸性饮食
铝是典型的两性元素,遇酸遇碱都起反应,生成相应的铝盐或铝酸盐。可溶性铝化物(如醋酸铝、氯化铝等)有毒。
另外,如将酸性饮料在铝器内加热或储存,铝锅炒菜时加醋都能释出更多的铝离子,污染食品,长期食用有害健康。
铝锅不宜加热碱性溶液
铝能跟碱性溶液起反应,生成铝酸盐。铝酸盐溶解后,释放出的铝离子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数量不大,对正常人一般不引起中毒。
但若肾功能衰竭,或肠壁功能异常,通透性增加时,则铝的吸收量可能增多,久而久之会造成危害。
人们用豆类煮粥使用铝锅时,最好不用或少用碱。
不宜用铝锅烹制菜肴
在烹制菜肴时不宜用铝锅。用铝锅、铝铲炒菜会增加铝的摄入量,如果它在人体内聚积过多,对人体将造成危害。如铝在人体内的大脑组织中积累,则使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退化,智力减退。
此外,铝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使消化功能紊乱,又可影响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若炒锅为铁制,铲为铝制,仍造成铝铲的磨损,使铝随食物进入人体,造成过量的铝在人体内的残留。总之,不宜用铝制锅、铲炒菜。
炒菜锅最好选用铁制或不锈钢制品,因铁在人体中的需求量很大,人类膳食中摄入的铁远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最好用铁锅炒菜。
不锈钢炊具不宜烹调酒料
当前市售不锈钢炊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铬不锈钢,一种是铬镍不锈钢。
用不锈钢炊具进行高热烹炒时,如使用酒料,酒中的乙醇可将铬、镍游离溶解。铬进入人体后,形成的葡萄耐量因子具有生物活性,在胰岛素存在时,可刺激人体内的脂肪垫大量吸收葡萄糖,使CO2产量增高,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大量铬盐也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镍离子能抑制或激活一系列的酶,如精氨酸酶、羧化酶、酸性磷酸酶等,从而影响体内代谢。镍盐对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和麻痹。所以长期不合理地使用不锈钢炊具,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铁铝炊具不宜搭配使用
用铁锅炒菜做饭时,应用铁铲、铁勺,不宜用铁锅配铝铲、铝勺,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为铁制炊具和铝制炊具容易发生摩擦,且铝和铁属于两种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当它们以食物为电解液时,铝和铁能形成一个化学电池,电池作用的结果,使铝离子进入食物,并随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含铝量增加。
人体如果摄入铝过多,可造成骨质软化或出现痴呆症。因此,铝铲、铝勺不宜搭配铁锅使用。
开水煮饭营养佳
谷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无机盐类等,这是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谷类食物所含B族维生素对高温的耐受力比较差,冷水反复淘洗,又经高温长时间蒸煮,使B族维生素大受损失。
大米经4~5次冷水中搓洗,用冷水烧煮,其中维生素B1的损失约占70%左右。如事先拣米中杂物,一次开水过清,再加足开水煮饭。由于煮的时间较短,谷物表皮层营养物质少受搓洗破坏,这样,米饭中B类维生素含量可大大增加。
吃捞饭忌丢米汤
有人喜欢吃捞饭,就是把米煮成半熟捞出,改用锅蒸,剩下的米汤小部分喝了,大部分被用来喂猪或是干脆倒掉,这种吃法很不科学。
米中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非常容易溶于水,所以在煮米过程中,相当部分的维生素溶在了米汤中,如果经常吃捞饭,营养都随米汤倒掉了,日久天长这种浪费是相当大的。
吃捞饭要把米汤利用起来,喝掉或用来煮菜,不失为一个弥补损失、两全其美的方法。
剩饭异味可用盐水除
吃不了的米饭,第二天再吃时须重新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异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可以在蒸剩饭时,兑入少量盐水,即可除异味。
加醋防米饭变馊
煮熟的米饭不宜久放,尤其在夏季米饭很容易变馊,若在煮饭时,按1500克米加2~3毫升醋的比例加点醋,可使米饭易于保存和防馊。
煮粽子用高压锅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加水,水要漫过粽子约1~2厘米,盖严锅盖,烧开锅后扣上限压阀,用中小火煮约15分钟粽子就熟了。
蔬菜饺馅宜加油
在制作饺子馅时,不少人为了防止馅里有过多菜汁,常常把水分较多的新鲜蔬菜切碎后,用盐杀去水分或用开水焯一下,挤去水分,这样既费事,又使许多营养成分丢失。
省力而科学的方法是,把洗净晾干的蔬菜切碎,拌上适量食油,随即把拌好的肉馅倒入,混合均匀即可。这样包出的饺子,吃起来鲜嫩爽口,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营养成分。
饺子馅忌放生油
目前许多榨油厂都采用轻汽油清抽法提取豆油,虽然出油率高,但在豆油中残留极少量的苯、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一些家庭包饺子习惯用生豆油和馅,这对神经和造血系统有害处,食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眼球震颤、睡眠不安、食欲不振及贫血等慢性中毒症状。
因此,在食用时必须要把豆油烧开,因为轻汽油沸点较低(70℃~90℃),而豆油烧开时温度可达200℃以上,油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便自然挥发掉了。所以在包饺子时,一定要把豆油烧开再拌入馅中。
加葱煮饺不粘破
煮饺子时,在锅内的水烧开以前,先放入少量的大葱尖,水开后饺子下锅,这样煮出的饺子不易破,熟后装在盘中也不互相粘连。饺子煮熟以后,在温开水中过一下,再装盘也可防止粘连。
蒸馒头宜用凉水
有些家庭习惯用开水蒸馒头,这样不科学。因为生馒头突然放入热蒸笼里,会急剧受热,使馒头里外受热不均,容易夹生,蒸的时间也长。
如果锅里放入凉水就上笼,温度上升平缓,馒头受热均匀,这样蒸出来的馒头个大味甜,又比较省火。
蒸馒头用高压锅
高压锅内添上半寸多深的水(锅底到底屉距离的一半),用旺火烧开。将铺好屉布的底屉上锅,加盖,水开后即刻上馒头。
一般以中间放1个、周围放6个为宜,馒头间留充分的间隙,然后,盖上加封圈的高压锅盖,但不压阀,待顶眼处蒸气连续不断外冒、嘶嘶有声时开始计时。
火旺时10~12分钟压阀,火不旺或密封圈漏气,延至15分钟时压阀。压阀同时要压火,煤球炉加煤使火力减至原来的1/3,蜂窝炉用铁盖将火力减去2/3,或将进风口完全堵死,煤气炉可调节开关,使火力减少2/3。
如此压阀4分钟后,先取阀,再在火上蒸半分钟后端下,待蒸气放尽即可出屉。
用高压锅蒸出的馒头好吃,因为锅内压力大,温度高,馒头蒸得透,淀粉转化的麦芽糖较多,所以吃在嘴里越嚼越甜。高压锅内压力增大,使淀粉分子链拉力增强,吃起来富有弹性,有嚼劲。
淋水巧蒸陈馒头
馒头放久了,会变得又干又硬,重新加热时很难蒸透,而且蒸出的馒头又硬又不好吃。若在回锅加热前,在馒头的表皮淋一点水,则蒸出的馒头既松软可口又省时间。
开水蒸馒头难熟
不宜用开水蒸,因为生馒头突然放入开水的蒸笼里,急剧受热,馒头里外受热不匀,容易夹生,蒸的时间也长。
如果锅里放的是凉水,温度上升缓慢,馒头受热均匀,即使馒头发酵差点,也能在温度缓慢上升中弥补不足,蒸出的馒头又大又甜,还比较省火。
馒头忌泡软后吃
人体在消化固体状食物时,咀嚼的时间越长,唾液分泌量就越多,越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也越有利于减轻胃肠的负担。
馒头等放在汤里泡软后吃,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馒头在口腔里稍加咀嚼就咽进胃里去了。长此下去,会使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引起胃病。
面条防粘加油煮
擀好的面条下锅,稍不注意,面条就粘连在一起,影响了食用。可以在煮面条时,在开水锅内放一小匙食用油,面条就不易粘连,而且面汤锅里的泡沫也不容易外溢。
加盐煮面免糊烂
煮面条时,可在水中加少许食盐,一般每500克水加盐15克,这样煮出的面条不易糊烂。
加盐和面面筋道
许多地方喜欢吃抻面,抻面越“筋道”越好吃,怎样使抻出的面“筋道”呢?
和面时,在和面的水里加一些盐饧一饧,面就和得特别“筋道”,而且在短时间内不发酸,用这样的面抻面条,吃起来特别有风味。
抻面和面要搋水
调制抻面面团的加水方法与调制一般面团有所不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和面的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让面粉颗粒吸足水分,使面团产生良好的延伸性能。
和面时应先加适量的水拌和,然后再用手逐步向里搋水,而不能一次加足水,否则,和出的面团发脆,延伸性不好,用行话说,这是“伤水”。搋面时,水要一点儿一点儿地搋入,且要搋得均匀。
如果有的部位水多,有的部位水少,容易造成断条现象。
植物油可防粥溢
熬大米粥、小米粥,用剩饭煮粥,往往有米渣或整粒米随同粥汁溢锅。如果在熬粥的同时加5~6滴植物油或动物油,就可避免米粥溢锅了。
热水瓶可做泡粥
把淘好的米放在热水瓶里(一般放热水瓶容量的1/4),然后往热水瓶里灌入开水(灌至离瓶塞10厘米左右的距离即可),把瓶塞塞好,4~5个小时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赶早班的人,只要头一天晚上把米、开水放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倒出即可食用。
余油炒饭易致癌
不宜用炒锅的余油炒饭,否则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为炒菜后的锅内剩余物质不但有油,而且还有味精、食盐、酱油等,由于受热而发生焦化,易生成亚硝胺等有害物。亚硝胺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因此,不宜用锅内余油炒饭。
忌用旺火煮挂面
挂面本身很干,用旺火煮,水太热,面条表面形成黏膜,水分不容易向里渗透,热量也无法向里传导。
同时,由于旺火催动水沸开,产生动力,面条上下翻滚,互相摩擦,糊化在汤里,更降低了水的渗透性,这样煮出的面条发粘,会出现硬心。
相反,如用慢火煮,就有了让水和热量向面条内部传导渗透的时间,这样,反而能将面条煮透煮好,并且汤清、利落。
肉类焖吃营养佳
肉类食物在烹调过程中,某些营养物质会遭到破坏。而不同的烹调方法损失的程度不一样。损失最多的要数蛋白质,在炸的过程中可达8%~12%,煮和焖时损耗小些。
维生素B1在炸的过程中损失45%,煮时为42%,焖为30%;维生素B2在炸煮的过程中损失为18%,焖时为10%。
因此,在烹调过程中,焖损失营养最少,而煮要比炸好,另外,把肉切成肉泥与面粉等做成肉丸子或肉饼子,其营养价值的损失要比直接炸和煮减少一半。
炖煮猪肉少脂肪
如果长时间炖煮猪肉,脂肪会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会大大降低。猪肉被为“长寿之药”是有一定道理的。
炒猪肉吸烟致癌
高温烹炒猪肉时所散发出的化学物质,会与香烟里致癌的化学物质结合起来提高致癌几率。所以,烹制猪肉时最好不要吸烟,尤其是家庭主妇。
猪蹄加醋增营养
在烧猪蹄里略加一点醋,这种烧法可以使猪蹄中的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并使骨细胞中的胶质分解出磷和钙来,增加营养价值。产妇食后可增加奶量,儿童食后可预防软骨病。
腊肉不宜用烟熏
腊肉是由食盐腌制的咸生肉,经风干、烘烤或熏制后成为的肉制品。熏是选用茶叶、木屑、大米、柏树枝、枣木被等作为熏料,通过加热,使之不完全燃烧产生焦糊和浓烟来熏肉,同时使肉原料表现为色泽黄亮,烟香浓郁,长期以来颇受人们喜爱。
但这些被熏制的肉类表面,都含有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即苯并芘,它是在燃料燃烧和被烟熏的肉中出现了受热熔化的脂肪滴再经高温所形成的。
由于不同的人对致癌物质的免疫力不同,再有食用期的长短不同,可能使发病不会像食物中毒一样,立即出现病变,但烟熏肉类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危害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由此,建议对于烟熏腊肉或熟制熏肉、熏肠,甚至明炉烤鸭、烤羊肉串、熏鱼等类食品不宜多吃,更不宜常吃。
忌在灶上烤食品
有些人喜欢直接在液化气灶上烤猪肉串、羊肉串等食品吃。这对身体十分有害。
用液化气灶直接烤食品,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当打开液化气灶后,不完全燃烧的液化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流泪等症状。
同时,液化气的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有毒,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空气含较多的一氧化碳时,就会引起中毒现象,使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等多种不良反应。
灶火直烤食品,往往可使食品烧焦,产生糊味,这些焦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这是在食物熏烤、焦糊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越高,产生得就越多。过多地吃这样的食物容易致癌,因此,不应该多吃常吃。
为了安全起见,切勿用液化气灶烤食品,尽量少吃熏烤食品,以免造成对人体潜在的危害。
动物内脏忌炒吃
动物内脏不宜炒着吃。因为肝、肾、肺、肚、肠等动物内脏,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也常是各种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内脏炒着吃不易炒熟炒透,难以杀死病菌和寄生虫。人如果吃了未炒熟的动物内脏,感染疾病的机会便大大增加。
炒猪肝忌过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