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2003年2月21日)
近年来,甘肃省新闻出版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方针,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出版物,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西部风情,优秀的品牌意识,新颖的大众文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新闻出版业的基本建设和阵地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了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甘肃省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也已形成比较好的基础,新闻出版战线的同志们保持了勇于创新、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相信,甘肃省新闻出版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定会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一、新闻出版工作要重在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是今年新闻出版界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新闻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出版工作,坚持把发展作为新闻出版业的第一要务,不断开拓出版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市场,努力使新闻出版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
一是紧密联系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出版产业的发展之路,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和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对甘肃省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次序、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作出整体规划,并随形势的变化不断修正,及时为新闻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
二是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摸清甘肃省新闻出版行业的“底数”。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甘肃省新闻出版行业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差距,从而建立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新闻出版工作目标体系,确定一个时期新闻出版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目标和对策、措施。
三是加快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步伐。我国加入WTO后,新闻出版业面临逐步放开的形势。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形势,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只要不断提升和壮大自我,在发展中抢占阵地,做强做大,就不怕外国资本的进入。从2003年开始,要通过调查论证,制定和实施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工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争取用3年时间,使基层图书发行网点的基本建设、营业规模、销售额、人员素质都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坚持不懈地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优势群体,打造优良品牌,推动出版业全面繁荣。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维护好老品牌,打造一批新品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统一,生产一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出版物。同时,要研究制订宣传“十六大”精神的各种出版物重点选题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新闻出版工作要强调服务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新闻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新闻出版业也只有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甘肃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正因为如此,甘肃省新闻出版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资源,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服务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做好服务工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必须带头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从单纯的行业管理转变到面向全社会的监管和服务。首先要承担起社会监管的责任,切实转变观念和作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对新闻出版活动和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上来,为新闻出版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在制定新闻出版的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甘肃省的省情,克服新闻出版产业偏重经济效益的现象,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新闻出版业自身更大的价值。如在中小学教材等问题上,就要更多地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乡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降低成本和价格,努力减轻农民负担。
三、新闻出版工作要突出改革
甘肃省的新闻出版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上组织形式单一、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结构上过多依赖教材、低水平重复、创新性产品和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较少的问题,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很脆弱。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壮大出版产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要根据中办国办文件精神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安排意见,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一是继续抓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积极探索集团化建设方案;加快发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先进流通方式的变革,搞活内部运行机制,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的形成;地县一级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改善条件,切实加强基层执法队伍。二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关心和支持一批专、精、特、新的出版单位,发挥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形成一些有特色、层次品位较高的名社大刊,培育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三是坚持推进新闻出版部门内部的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完善科学、民主、责任明晰的决策制度,保障出版单位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新闻出版工作要加强管理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新闻出版业的角度,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抓好“扫黄”“打非”工作。“扫黄”“打非”工作政治性强,工作任务重,事关全民族道德水平,事关执政党的地位,事关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各级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工作重点放在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出版物、摧毁非法出版窝点、查处大案要案等方面,并将集中行动与经常性的管理结合起来,在加强常规管理上下工夫,清市场、追源头、查大案,净化全省出版物市场。
2.全面加强新闻出版业的依法监管,推进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着力建立健全新闻出版行业信息预报、过程引导、奖励惩戒、调解协商、责任追究、监督管理、运行保障、灵活应对等工作机制,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图书出版方面重点要加强对出版选题的管理,切实加强审读工作,督促落实出版“三审制”,健全图书出版月报制度,建立图书出版动态监管体系,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继续加强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加强对各类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管理,规范教材教辅材料市场秩序,积极开展音像制品和电子图书的出版,探索对网络出版管理的有效途径。
报刊管理方面,要完善“三审制”和“审读制”,切实加强报刊审读工作,坚决禁止报刊违规行为,逐步加大动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报刊市场,确保公平竞争秩序。
印刷管理方面,要建立对全行业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整顿、规范印刷市场秩序;严格印刷经营的资格审查,加快行业的结构调整,坚决治散治滥,抓好书刊委印制度的落实,提高印刷物的质量。
3.加大著作权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执法、守法的自觉性,依法打击各种形式的盗版、盗印、盗播行为,依法查处贩卖盗版书报刊、音像制品、光盘、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同时,要加强版权服务机构的建设,认真做好作品自愿登记、版权合同登记、报刊转载作品的稿酬收转和计算机软件的登记工作,为著作权人及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广大著作权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在甘肃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做好广播影视工作
(2003年2月25日)
全省广播影视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召开,对甘肃省广播影视系统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研究分析当前广播影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结经验,部署任务,做好全年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贯彻“十六大”精神,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是2003年广电工作的主题,广播影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总体思路,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各族人民服务。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十六大”精神的宣传
广播影视系统的性质、任务和在思想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省各级广播影视宣传播出单位,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大力宣传全省各条战线学习贯彻“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新举措、新气象;大力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经验、新典型;大力宣传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内容和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及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宣传“科教兴省”战略新成就、新任务;大力宣传加快工业发展、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上述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把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善于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社会心理变化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的意愿统一起来,把正确导向与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起来,努力使广播影视宣传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要继续完善成功的做法,改进对外宣传的方式和技巧,不断提高甘肃省的知名度,让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确保播出安全,保证政令畅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广播影视系统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一定要高度重视。从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高度看,广播电视已成为同西方敌对势力斗争,与“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的主阵地。2002年,全省广播影视系统按照中央、广电总局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极为复杂、困难的情况下,确保了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确保广播电视在重要时期、重大活动、重要节目安全播出的任务是当前我们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坚持、发扬好的做法,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责任制,在做好技术防范、制度防范的基础上,坚持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保证政令畅通,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步伐
近年来,甘肃省广播影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期,坚持把发展作为广播影视事业的第一要务,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适时抓住节目上星、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广电光缆网建设、广播电视设备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等机遇,加快甘肃省广播影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抓紧建设省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是我们加强广电事业管理,确保安全播出的重要举措。经过全省广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甘肃省已经建立了有线电视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连接了省网和兰州市有线网,与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监测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要继续努力,实现各市(州、地)区域有线网与省局监测中心的联网,建成甘肃省广播电视监测系统。
二是抓好“西新工程”第三阶段的建设。“西新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甘肃省藏区是受益地区,希望甘南、天祝等州县政府、广电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负起责任,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积极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加快全省网络建设步伐。2003年是国家确定的网络发展年。甘肃省广电网络建设要抓住机遇,使全省网络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要尽快建成市、州、地到县的广电光缆干线,并与省网连接。市、县光缆干线建设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由当地政府负责规划和建设。省广电局要对网络建设工作统一规划、加强指导、科学管理,使之健康有序发展。省广播影视还要以“两台”搬迁为契机,实现广播电视中心设备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要从节目制作、存储、播出、交换等方面选用先进技术设备,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制作和播出系统,提高节目技术质量。同时,抓紧组建节目传输交换中心,实行广播电视节目统一调度和管理。
三、深化改革,推动广播影视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是广播影视发展的不竭动力。广播影视工作要按“四新”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广电事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快市(州、地)、县(市、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市、县两级播出机构职能转变是加快甘肃省广电事业发展、深化改革的需要。2002年,省上已经下发了《甘肃省市(州、地)、县(市、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工作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任务还比较重,特别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不少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级管理部门都要以大局为重,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项工作,在巩固提高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2003年要加快步伐,如期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