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穆公为了结援晋楚两个大国,将有的公子派到晋国做官,有的派到楚国做官。犁纽说:“孩子掉到水里了,却跑到越国去请人来搭救,越国人虽然擅长游水,孩子一定活不了;已经失火了,却跑到海边取水回来灭火,海水再多,必定救不了火,这叫远水不救近火。当今晋楚虽然强大,而齐国离我们最近,你却不联合,鲁国的祸患大概无救了吧?”
后人用“远水不救近火”比喻舍近求远,缓不济急,是要误事的。
臧谷亡羊
典出战国·庄周《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臧和谷这两个孩子一块去放羊,两个人全都把羊丢了。主人问臧在干些什么?原来他是夹着羊鞭子在读书;又问谷在干些什么?原来他掷骰子玩去。两个人的行动虽然不同,但是对于跑丢了羊这件事却是相同的。
这则寓言说明: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心不在焉,各事所好,就会发生事故,造成损失。臧、谷亡羊有“读书”和“掷骰子”的不同原因,但二人亡羊却没有区别——一切失职的人,不论他们的原因多么不同,但没有完成任务则是完全相同的。
知其一,不知其二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刘邦消灭了地方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是在洛阳南宫宴请群臣。刘邦说:“你们大家不要隐晦,请明明白白地说,为什么我能胜利,项羽为什么失败呢?”有高起、王陵两个大臣说:“您为人傲慢又常常侮辱人,而项羽却对部下仁厚爱恤。但是,您对部下中不论是谁攻占了城、地,您就让他统管他占领的地方,所以人们乐意为此而努力。而项羽妒贤忌能,有功的人他忌妒,有才能的人他猜疑,战胜时他不给人记功,占领了地方他不让人自行管理,所以失去人心,因此您才能战胜他啊!”刘邦说:“你们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人才,我能信任他们,所以我能一统天下。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是杰出人才,他却不信任,所以他被我战胜!”
后人用“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典故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方面,而不能全面分析问题。
·落寞境遇篇
霸陵呵夜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西汉时有一个名将叫李广,他与匈奴打过70多次仗,屡立奇功,声名显赫。匈奴人很怕他,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有一次李广作战失败,被匈奴人抓去当了俘虏。他虽想办法逃了回来,但按当时的法律是犯了大罪,该被杀头。但皇帝念他功劳大,只是罢了他的官,贬为平民,闲居在蓝田南山中,一去数年。
李广喜欢射箭,隐居时,也经常与友人一起外出射猎。有一回,他误将草中的石头当作老虎,一箭射去,竟将箭深深地射入石中。李广真不愧为一代名将,箭术精湛,神力惊人。
一天晚上,李广带了一个随从出去射猎,又和别的人喝了不少酒,夜深了才往回走,归途中路过霸陵亭,遇上了霸陵县尉。县尉也喝了酒,醉醺醺的。当时的规定是夜晚不准在外行走,县尉就呵斥李广,不准他再往前走。李广的随从很不服气,就对县尉说:“你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原来的李将军啊!”县尉却不买账,他大声叫道:“就算是现任的李将军,也不能违反规定夜间行路,更何况是原来的李将军呢。”
在一个小小的县尉面前,名满天下的李广没有办法,只好与随从在霸陵亭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返回家中。
后人用“霸陵呵夜”的典故形容失势后受到欺凌冷遇;也用来抒写失势后的郁闷心情。
败军之将
典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人臣外传》:范蠡曰:“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又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楚汉相争时,汉将韩信用背水之阵击败了赵军并俘虏了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个人才,便向他请教攻燕伐齐的策略。李左车开始不愿说,他对韩信说:“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军,没有资格谈论自己的勇敢;亡了国的臣子,不能希望保存自己的生命。”后见韩信诚心求教,才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被韩信采纳。
后人用“败军之将”的这个典故比喻打了败仗的将军,后常用以讽刺失败的人。
鼎足之势
亦作“鼎足而居”,典出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楚汉相争时,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大将韩信投归刘邦以后,很快改变了楚强汉弱的局面。韩信握有重兵,成了一个“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时,有一个叫蒯通的人,深知天下为刘邦还是项羽所得,韩信是个关键。蒯通又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到,大凡帝王,只能与之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因此,他劝韩信不依附也不损害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和他们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以图日后夺取天下。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在刘邦得胜以后,终因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临死前,韩信想起了蒯通的劝告,十分后悔地说:“我不该不听蒯通的劝告,以至死在妇人小子之手。”
鼎,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容器,由三只“脚”支撑,以利平衡的放置。鼎足之势即是比喻三方面实力相差不大,处于相持衡的状态。
风中残烛
刘因,字梦骥,元时初年睿城(现在河北省容城县)人。他非常聪敏,并且肯下苦功读书。著作有《静修集》、《四书集羲精要》等。
他在幼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一向对母亲很孝顺,成人以后,曾在朝廷任右赞痒大夫。后来他因为母亲生病,就辞去了官职,回家侍奉母亲。
不久,朝廷又叫他去做官,他却不愿意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做官的机会,他回答说:“我母亲已经90岁了,好比是‘风中残烛’,怎么可以远去贪图一时的富贵呢?”
“风中残烛”比喻在风中烧残的蜡烛,容易熄灭。人们用来形容老年人衰退三竭,在世不久的用语。“风中残烛”也有人叫“风前之烛”;在比喻年老病弱,朝不保夕时又可说成“风烛残年”。
公冶非罪
典出《论语·公冶长》、南朝皇侃《义疏》。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公冶长,他是孔子很赏识的学生,不仅十分聪明,还懂得鸟语。
有一次,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交界处,听见鸟儿们相互招呼,前往清溪吃死人肉。走不多远,公冶长看见一个老婆婆在路上哭,问她哭什么,她说:“我儿子前不久出去了,至今没有回来,恐怕已经死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长说:“我方才听见鸟儿们要到清溪吃肉,怕是您儿子吧?”
老婆婆前去一看,果然是她儿子死在清溪边。她将此事报告了村中官吏。村官想:“如果公冶长没有杀人,他又怎么会知道此事呢?”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在狱中,公冶长解释自己没有杀人,而是能听懂鸟语,才知道死了人。狱吏说:“那么我们就试试你,如真能听懂鸟语,就释放你;如果听不懂,就让你偿命。”
公冶长被关在狱中60天。一天,有麻雀飞到狱墙上吱吱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脸上现出笑容。狱吏问他笑什么,他说:“麻雀唧唧喳喳地说,白莲水边有一辆装粮食的大车翻了,公牛折断了角,地上的粮食打扫不干净,麻雀互相招呼去啄食。”
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同公冶长讲的一样。后来又发现他听得懂燕子的言语,于是方信他无罪,将他释放。
后人用“公冶非罪”的典故形容无辜蒙冤或入狱。
苟延残喘
典出明·马中锡《东田文集·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说:战国时候,赵简子在中山这个地方打猎,有一只狼被射中了。这只受了伤的狼拼命地逃命。跑着跑着,碰见了一位墨家人物东郭先生。狼苦苦哀求东郭先生救它一命。它见东郭先生背着一个大口袋,便说:“今天这种情形,你何不让我赶快钻进袋中,苟延残喘以保性命?”
东郭先生经不住狼的哀求,把狼装入了袋中。等到赵简子追来询问狼的下落时,东郭先生推说不知道,骗走了赵简子。可是,狼从袋子里出来以后,竟要吃掉东郭先生。幸亏这时来了一个老农,才设计打死了这只恶狼。
后人用“苟延残喘”的这个典故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活。
寄人篱下
典出唐·李延寿《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南北朝时的齐国,有一个叫张融的人,字思光。此人长得体短貌丑,但精神清澈,思维敏捷。他家境虽贫,但能勤奋自学,其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好而且滑稽多辩。齐高帝(萧道成)对他很厚爱,常说:“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有一次,高帝赐给张融一件衣服,张融前去向高帝请安。短短的一段路,张融走了很长时间。帝问何故,张融说:“我是从地下升到天上来,按理是不能快走的。”张融善草书,并常常为此自我欣赏。高帝曾说:“你的书法很有骨力,但无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笔法。”张融说:“二王还不具备我的笔法呢!”
武帝继位以后,有一次张融请假东游。武帝问他住在何处。张融说:“我住的地方说是在陆上,但没有屋子;说是在船中,但船下又无水。”后来,武帝问张融的哥哥张绪。张绪说:“他住在一条泊在岸上的小船里。”武帝听罢哈哈大笑。
永明(齐武帝的年号)中叶,张融染病时作《门律》(是一部类似于家训的著作),并自作序言。序言中,他阐述了自己从事文章著述的情况。文中说:大丈夫应当删《诗》、《书》,制礼乐,文章著述自成一体,不能寄人篱下地因袭别人。
“寄人篱下”即像麻雀一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底下生活。
后人用“寄人篱下”的这个典故比喻依附别人过生活。
狼狈不堪
典出晋·李密《陈情表》:臣欲奉表奔驰,则刘病日笃;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李密的品德、文才都高,很有名气。晋武帝司马炎仰慕他的品行才学,几次三番去召请他来做官,都被拒绝。
原来李密生下来六个月时,就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又被舅舅逼迫改嫁了。所以全靠他祖母刘氏,抚养长大。他家境并不好,刘氏经过千辛万苦,才把他养大,供给他读书,到李密年长时,他的祖母已很老了。李密为了服侍他,不忍出去做官。
晋武帝不断下诏书去叫他,他写了一封很恳切的信给晋武帝,信里有这样的几句:“我生下来只有6个月,慈爱的父亲就死了,4岁时母亲被舅舅迫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亲自扶养我长大,我家里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叔伯,孤苦伶仃……我当时要是没有祖母刘氏,不会活到今天,祖母刘氏今天要是没有了我,靠谁去服侍他的残年呢?所以我如不出去做官的话,又违背你的旨意,我今日的处境实在狼狈不堪呀……”
狼、狈是二种兽名,狼前足长,后足短;狈后足长,前足短,所以必须同进同出,同行同止。狼狈不堪,是形容人们的处境非常艰难、窘迫。
离群索居
典出《礼记·檀弓》: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
孔子的学生子夏因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曾子去安慰他。他哭哭啼啼地对曾子说:“天哪!我有什么过错哇!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重的惩罚呢?”
曾子劝慰他说:“你怎么能说自己没有过错呢?你退居西河,一味炫耀自己,使西河的老百姓只知道有你,而不知道有老师孔子,这是你的过错之一;你死了父亲却不声不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你的过错之二;现在你的儿子死了,竟伤心得把睛眼都哭瞎了,前后对比,情况完全两样,这是你的过错之三,总起来说,你不尊师,不孝父母,却偏疼爱自己的儿子,这不是三件大罪过吗?”
子夏听了忙向曾子跪拜说:“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我离开朋友单独生活已经很久了),因而听不到朋友的规劝,放松了自己的修养。”
后人用“离群索居”来说明离开集体或群众而孤独生活。
贫无立锥之地
典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战国时,楚国丞相孙叔敖在快病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死了,你必定贫困。实在活不下去时,可以找著名戏子优孟帮忙设法。”几年后,他儿子挑柴上街卖时,遇见了优孟,就向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临死时嘱我穷得没法时找你。”优孟说:“你等着我的消息吧,别离开本地。”
于是,有一天乘楚王请客时,优孟扮成孙叔敖向楚王敬酒,语言、神态无一不像孙叔敖,楚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想请他做丞相。优孟说:“等我回去和老婆商量一下,三天后回您的信。”
三天后,优孟复来,说:“我老婆讲,千万别答应,楚相做不得。如孙叔敖做宰相时,尽忠又廉洁,使楚国雄霸天下。他死了,儿子贫无立锥之地,挑柴过日子。你如也像孙叔敖,不如自杀。”
于是楚王大愧,感谢优孟告诉他这情况,立即把孙叔敖儿子找来,把他封在寝丘这地方,拨四百户人家的税收给他养活母亲和祭祀孙叔敖。
后人用“贫无立锥之地”的这个典故比喻穷得连竖着放一根锥子的一点点地方也没有。
尸居余气
典出《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
魏废帝嘉平时,曹爽当了大将,掌握了全国的军权,骄奢无度,任情恣肆地享乐,当时很多人向他规劝,他都不听,他所恐怕的只有太傅司马懿。
那时河南主官李胜,是曹爽的亲信僚属,他被调任到荆州去做刺史时,知道曹爽最恐怕的是司马懿,便向司马懿去辞行,想顺便侦察司马懿的行动。
司马懿特地装出生病的样子,叫两个婢女扶持着,衣服一半落在地上,用手指指口,表示口渴,婢女给他吃粥,他装出没有气力去接碗的样子,就用口在婢女手上喝着吃,粥都流在胸前的衣服上。
李胜见他这个样子,说:“我以为是你的老毛病复发,哪里晓得你的身体衰弱到这个地步呢?”司马懿有气无力地说:“我年老多病,就要死了,你要到并州去,并州地方接近胡人,你要好好的防备,我恐怕不能再和你见面了,我的儿子,请你好好的照顾他们。”
李胜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故意的胡言乱语了一阵,李胜见他神志不清,回去报告曹爽说:“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大概就快死了,不必忧虑他了。”
后人用这“尸居余气”,意思是说一个人已接近死期;也形容人暮气沉沉,碌碌无为。
心如死灰
典出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子綦。古人纯厚质朴,多以居处为号,子綦居住在南郭,因此号叫南郭,人们称之为南郭子綦。他是楚昭王的庶弟,楚庄王的司马官。南郭子綦怀道抱德,清静寡欲,淡于名利。
有一次,南郭子綦凭几而坐,凝神遐想,仰天而叹,表现出一副忘却外物的超然沉静的神态。他有一个弟子,姓颜名偃,字子游,谥号成,人称颜成子游。颜成子游侍立在南郭子綦身旁,说:“怎么回事呢?固然可以使形体像干枯的树木,难道也应当把心变得像熄灭的灰烬吗?您今天凭几而坐的样子,与过去凭几而坐的样子不同啊。”
“心如死灰”就是从这个故事得来的。它本指内心枯寂平静,不为物欲情感所动,现在多用它形容精神消沉,意志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