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五月五日或六日。俗以为夏季开始。
②这两句是说,一个月来“的答”的下雨声听得厌烦了,忽逢今日一个这么好的晴天。
③这两句是说,百花盛开的春天随着花的香消红断也悄然逝去;微风掠过竹林,竹林中特别清凉。
④野服:便服。这两句是说,熟睡醒来时,新烹的茶也烹好了。无官得闲之身,穿着便服,心情特别轻松。
⑤坦率:坦白直爽。这两句是说,我近来觉得对人很直爽,客来了也不格外虚假地去逢迎他们。
【简评】
作者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民族英雄、诗人。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受命于危难之时,曾奉命使元军谈判,被扣留。脱险后转战于东南沿海,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宁死不屈,慷慨就义。他以忠义奋发之情发而为诗,为宋诗增添了光辉。狱中所作《正气歌》广为世人传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坚持真理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是作者前期作品,所以并不为多数人所熟悉。久雨心烦,忽而逢晴,直率地表达了“喜晴”的心态。
接着,作者选择典型景物描写初夏风光,以照应“明日立夏”。“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日长思睡,所以一睡即“美”。这些都是进入初夏的特征。文天祥此刻无官,身心轻松,因此诗文直爽,不作世俗逢迎媚态,诗如心一样坦荡、淳朴。
端午日①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②。
不效艾蒲趋习俗,但祈琼酒话升平③。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④。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⑤。
【注释】
①端午: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生,改“端五”为“端午”。又名“端阳节”。它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然多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此日屈原投汨罗江自沉。节日里有赛龙舟、包粽子、吃雄黄酒(注:雄黄有毒,不宜饮用)等习俗。
②这两句是说,当少年时每逢佳节倍觉亲切多情,谁知一到老年便百感丛生。
③艾蒲:艾,艾叶;蒲,菖蒲,均草名,可入药。旧俗,端午节,用艾叶作虎,称“艾虎”,佩之可以辟邪。以菖蒲叶泛酒,可避瘴疫。琼酒,美酒。这两句是说,不仿效旧的习俗在端午佩艾虎,饮菖蒲酒,但期望有一樽美酒同朋友共话升平盛世,便心满意足了。
④这两句是说,鬓毛和头发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天天地增加白色;可似锦的石榴花每年的端午节,都红艳得耀眼发光。
⑤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形容时间极短。这两句是说,人的生命不论贤愚,在历史长河中只占得极短极短的一部分,可是有多少人湮没无闻,有几人能名垂后世呢?
【简评】
作者殷尧藩(约780—约855),秀州(今浙江嘉兴县)人。唐代诗人。他平生不甚得意,曾漫游南北各地。他的诗描写羁旅生活,感触较深,也很有特色。
这是一首节日感怀诗,同样的佳节,由于年龄不同,感情也就各异。“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作者生长在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战乱连年,在节日里人们无心趋从旧俗,但却一心期望太平。随着年岁增长,白发日添,作者一生事业未成,便对人生产生了“千载贤愚同瞬息”的消极思想。
夏 至①
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绿芽②。
红日转阶帘影薄,一双蝴蝶上葵花③。
【注释】
①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6月21日或22日。此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作成糕,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馈送亲友。
②玉堂:泛指富贵人家的住宅。别院:豪门贵宅正院以外的院宅。碾绿芽:即用生茶叶碾碎饮用。这两句是说,在高堂午睡醒起来正很想喝茶,另外的院宅里家人正在用铜轮把生茶叶的嫩芽碾碎,烹煎新茶。
③这两句是说,一轮红日于午后转上阶级映上很薄的窗帘,透过窗帘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双蝴蝶飞到葵花上面。
【简评】
作者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文学家。他一生好学,工诗文,亦能词,善书画。诗学陶渊明,多描写自然景物,以真淳简澹为尚。也有一些忧时伤乱之作,沉郁顿挫,别具风致。
夏日酷热,而夏至又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故午睡醒来之后,口渴思茶。而家人正在碾碎嫩芽,准备烹煮。午后太阳已移上台阶,映上窗帘,睡醒之后,透过很薄的窗帘,看到一双蝴蝶飞上葵花。作者用非常朴素而雅洁的语言,将闲适的生活写得细致有趣。
伏日①东斋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②。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③。
【注释】
①伏日:也称“伏三”,“三伏天”。有初伏(头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之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俗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②“三庚到秋伏”,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秋伏,即整个三伏天,偶尔来到面临松林的门槛边伫立一回。
③这两句是说,本来是三伏热天,由于面对松林,所以时有凉风送爽,显得热少清风多。为此,打开大门,让青黛的山峰进入眼帘,使心怀更加爽快清新。【简评】
作者曹松(生卒年不详),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人。唐代诗人。他作诗效法贾岛,铸字炼句,刻意求工,诗境幽深。
《伏日东斋》一诗,描写了山居伏日生活,以朴素平白语言勾出伏日清凉舒适的生活缩影。由于临近松林,得清风以解暑,伏天炎热尽失。临近群山,开门便坐领山川秀色。一个“入”字用拟人法把山写活了。作者的心怀也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别有新趣。
立 秋①
兹辰戒流火,商飚(biāo)早已惊②。
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③。
【注释】
①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8月7日或8日。俗以此为秋季开始。
②戒流火,戒,斋戒。流火,星名。或称大火星,心宿。夏历五月黄昏,火星见于正南方,方向最正而位置正高。夏历七月的黄昏,火星位置逐渐西移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戒流火:即于立秋日斋戒祭祀火星。这是古代习俗。商飚:即秋风,也作商焱。这两句是说,立秋这一天,要斋戒祭祀火星。秋风早已惊觉。
③这两句是说,炽热的夏季的天空和云彩将改变它的颜色,萧萧的树叶送来了秋声。
【简评】
作者周弘让,安城(今河南汝南)人。南朝陈诗人。
这首五言诗,在形式上与近体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律有些不同,因近体格律到唐代才正式定型。在内容上,它介绍了古代立秋特有的祭祀火星的习俗;又抓住初秋物候特点:商飚已惊,云天改色,叶动秋声,形象说明季节的转换,把无形的“立秋”节日,写得有声有色。
七 夕①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②。
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③。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④。
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⑤。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宋吴自牧《梦粱录》:“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它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节日里有曝衣、乞巧等习俗。梁、宋懔《荆梦岁时记》:“是日晚,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蟮子(蜘蛛的一种)网于瓜果上,则以为符应。”
②这两句是说,临近初秋,雁阵显得稀疏。天高气爽,喜鹊在夜空飞行,正准备去天河搭鹊桥。
③这两句是说,织女梳妆好了,正准备今晚渡过银河去与牛郎相会,无心再去机前织锦。
④穿线:旧俗七夕,妇女在祭祀织女之后,对月穿七孔针,叫“乞巧”。曝衣:据《汉武帝故事》:“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楼,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后人以此作咏七夕的典故。这两句是说,人间妇女趁月光皎洁,正好以彩线穿七孔针向织女乞巧。微风轻轻掠过,还得上楼去晾衣服。
⑤光辉:旧俗,七夕乞巧,如见天河中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以为征应,便向天空拜谢,可以得福。这两句是说,织女、牛郎来时,如银河发现白气或五彩云光,便是她俩正在渡河,看到的人可以得福,这非常神验。
【简评】
作者沈俭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唐代诗人。曾因谄事张易之而贬官。他的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沈以七律见长,宋以五律见长,他们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首《七夕》诗,前四句是写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雁行稀”、“鹊夜飞”,是点明时间,是近秋的七夕。接着写“妆成”之后,心情激动,急于要见牛郎连织锦也不想织了。“渡河归”是一年一度仅有的聚会,进一步证实织女已心急如焚。
后四句写人间各种习俗:“乞巧”,是希望织女能给予智慧,使之心灵手巧,以从事纺织生产,反映农耕社会妇女的心态。曝衣,是汉时习俗,但唐代已保存下来了。尽管人们看不到牛郎织女,但希望能看到天上的白气。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sì)落谁家③。
【注释】
①十五夜:八月十五日夜,即中秋节。八月十五日为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它在汉代已初步形成,至唐代则确定在八月十五日。节日里,旧俗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郎中,官名,六部各司的主管,与员外郎共同负责各司的事务。
②地白:月光满地。这两句是说,中庭地上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树上的乌鸦安稳地栖息着,静悄无声。夜深了,冰冷的露珠,滴湿了芬芳的桂花。
③秋思:秋天怀人的情思。这两句是说,今夜月色如此皎洁,人人都在赏月,但不知触动谁的怀人情思,他又在怀念谁呢!
【简评】
作者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唐代诗人。他与张籍齐名,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他的乐府诗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现实和人民疾苦,一些写景抒情小诗也写得隽永耐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一首中秋赏月怀人之作。它开始描写中秋晚上,月色皎洁,环宇静谧的气氛。“地白”,写月光满地,到处洁白。“栖鸦”而不夜啼,写深更宁静。这时寒冷的露珠滴湿了八月盛开的丹桂。夜凉如水,明月皎皎的夜晚,自然会触动怀人的思绪,但不知这怀念深情落在何家?这诗是寄杜郎中的,想友人也有此同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寄赠之作,非常得体。
九月九日①忆山东兄弟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释】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故名“重阳”,又称“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它的形成很早,战国时屈原《远游》中已有“集重阳人帝宫兮”之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举,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享宴高会。”至唐代正式成为法定的节日。史传李泌奏请皇上正式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节三令节。节日里有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②原注有“时年十七”四字,说明这首诗是王维少年时的作品。“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故乡所在地蒲(今山西永济县)。
③这两句是说,我独自在异乡做异乡的客人,每逢佳节便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
④登高:旧俗重九日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避灾。故事见《续齐谐记》。这两句是说,遥想兄弟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茱萸的时候,却少了我一个人。
【简评】
作者王维(699—761),字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他的诗以写山水田园著称,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精绘画。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作者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名作。首句连用两个“异”字,“异乡”则离家远,“异客”则孤苦无亲朋,显得特别凄凉孤苦。“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倍”字可以想见他平时无日不思亲,其情之浓从“倍”字可知。三四句由思亲而想像亲人登高时而念尚少一人未在一起同插茱萸,把想念又推进了一层。
立 冬①
啖(dàn)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②。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③。
篱下重阳在,醅(pēi)中小至香④。
西郊蕉问熟,时至一流黄⑤。
【注释】
①立冬: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11月7日或8日。俗以此日为冬季的开始。《礼记·月令》:“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②啖蔗:即嚼食甘蔗。谚云“倒啖蔗,渐入佳境”。幽兴:幽雅的兴致。这两句是说,冬天到了,春天不会太远,像倒啖甘蔗,渐渐进入佳境,幽雅的兴致也因而深长。
③瘴乡:指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山林地区,产生一种因湿热蒸发致人发病的瘴气,故该地称瘴乡。这两句是说,立冬这天西南瘴乡互赠吉祥好话。昨天晚上这里还下了一场严霜。
④重阳:这里代菊花。醅:本意为未过滤的酒。这里借代盛酒器具。小至。本为冬至,这里代冬至酿成的酒。这两句是说,东篱下还有金黄的菊花,酒壶中有芳香的陈酒。
⑤一流:一类,一色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西边邻舍的香蕉正在成熟,时间到了便一色金黄。
【简评】
作者唐庚(1071—1121),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工诗善为文。作诗尚苦吟,重视锤字炼句;诗简炼精美。
这首七律,是作者贬居惠州时描写当地立冬风物的作品。由于岭南气候基本无明显的冬季,立冬之日还有菊花、飞霜,显示出还停留在秋季里。
作者在有酒有花还有即将成熟的香蕉的初冬,期盼春天早日来到人间,冬季的开始像倒啖甘蔗,渐渐进入佳境。也期待人生之路也渐渐步入坦途。
冬 至①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回②。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衣③。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④。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⑤。
【注释】
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此日夜最长,昼最短。又称“小至”,古代以阳为大,阴为小,冬至阴极,故称“小至”。为重要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官放关扑(赌戏名称),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②天时人事:指自然运行规律和人世间事情的变迁。冬至阳生:冬至以后,白昼渐长,古人谓阳气初动,故称冬至一阳生。这两句是说,天体运转按规律进行,人间事物不断变迁,二者都在相互催促;冬至一到,阳气渐长,和暖的春天又将回人间。
③刺绣五纹:五色彩线的刺绣。吹葭六管:古代人们以葭灰置于律管中以测季节的更递。律管有阳六管,阴六管。冬至节到,阳六管之黄钟管的葭灰飞出。这两句是说,冬至节至,白昼渐长,用五色彩线刺绣的每天要添一根线。葭灰从律管飞出,拂动人们的轻衫。
④堤岸的容颜似等待腊月一到,便让岸柳舒展嫩芽;山陵的意思要冲走寒气,使腊梅早日开放。
⑤云物:指景物。这两句是说,冬至的景物没有不同而乡土却各不相同,最令人产生思乡之念,特教儿子暂时覆杯停饮,不要在醉中忘记了自己的乡关。
【简评】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杜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人,祖籍襄阳。唐代大诗人。他生活在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身经安史之乱,目睹朝廷的腐败、官吏的残暴和人民的疾苦,一寓于诗,内容博大深刻,被后人誉为“诗史”。他的诗众体兼善,风格多样,在我国诗歌史上形成一个现实主义的辉煌的高峰,影响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