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伤害他人之心。先王因为有不忍伤害他人之心,才有了不忍伤害人民的政治。凭着不忍伤害他人之心,去实施不忍伤害人民的仁政,治理好天下,就像在手掌上摆弄东西那样容易。我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忍伤害他人之心,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忽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跌到井里去了,无论谁都会有惊惧同情之心——这不是为了要和小孩的父母套交情,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之间博取好名声,也不是为了厌恶那小孩的哭声而如此的。由此看来,一个人没有哀悯同情之心,就不是个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是个人;没有辞让之心,就不是个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个人。哀悯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具有这四个开端,就像具有手足四肢一样,人所必有,自然而然。有这四个开端而自认为不行的人,是自暴自弃的人;说他的国君不行的人,是毁害他国君的人。凡是认为自己有这‘四端’的人,就知道要把它们扩大、充实,那情况就像烈火刚刚燃烧起来一样不可扑灭,大河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不可阻挡。假如能够扩充,就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能扩充,就连赡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行。”
解读
“不忍人之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因为,孟子以“不忍人之心”的有无,来定人禽(人兽)之异,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人的本质。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个“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就是人的道德本心。本章虽短,但内涵极深,是《孟子》中最重要的一章。现在把它分六个问题说解。
一、“不忍之心”与“不忍人之心”
在《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齐宣王见衅钟之牛“觳觫”而不忍杀,孟子认为这就是“不忍之心”的表现。齐宣王既有此“不忍之心”,就能行仁政以“王天下”。只要齐宣王愿意把这本有的“不忍之心”扩充、推及天下百姓身上,那就成了明君,就会“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从而达到“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本章)的境界。
“不忍之心”和“不忍人之心”,二心同是一个心,只是孟子特别把人心之“不忍”,限定在人伦世界之中,于是提出了“不忍人之心”的名称。总括来说,就是“不忍之心”。但此“不忍之心”并无特定范围,人不限于单单对人与动物,甚至对于植物、无生命之物也有“不忍之心”。“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专就人伦世界立言的,是人与人相处时本有的一种道德心。
二、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在这些假设的情况中,有几项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1)“乍见”。指事实的发生是突如其来的,人毫无心理准备,来不及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反应最直接、最真挚,当中很难渗入其他与此事无关的因素。可以说是本心当下的直接呈露。(2)“孺子”。孟子说:“赤子匍匐将入于井,非赤子之罪也。”一个成人跳井与“孺子将入于井”,人的感受是不同的。(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孟子为了使人进一步明白“怵惕恻隐之心”是纯粹的,没有糅杂其他利害得失的计较与考虑,是无所为而生起的。总之,孟子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目的在于论证人的善良本性人人皆有,随事而发,是无条件的,并非为了获取任何有形或无形的利益。
三、人禽(人兽)之辨
孟子强调没有“四心”就不能称为人。这也是孟子之学的根本。人与禽兽不同在什么地方?就在于人的心性不同于兽性。具体说,就是人有“四心”,而禽兽没有。在《离娄章句下》第十九章,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作为一个人,就应该培养这人所独有的心性,并加以扩充,以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四、四端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这“四心”只是一个端倪而已,此时尚未表现为具体行动,如见孺子将入于井,并没有去拯救,它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悸动,由此可发为行动,但行动不是必然的。在这里,孟子只是指出人人皆有“四心”以论证“性善”的学说。
五、“不忍人之心”与“四心”的关系
把人心分开说有“四心”,合起来说则只是一种“心”,即儒家所说的“仁心”。恻隐之心,是与人感通之心,这种“心”就是仁心。正因为四种“心”是一种(恻隐之心——仁心)的不同袁现,所以孟子只要证明人有超个人利益的怵惕恻隐之心后,就可以连续肯定人同时有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心,是道德的根本。
六、结论
孟子所说的性善,实际就是心善。在孟子的整套哲学思想中,“不忍人之心”是最为关键的概念,性善说之能够成立,即本于此心之存在。通观《孟子》全书,共有121个“心”字,此一百多个“心”字,其实都只是一个“不忍人之心”。
仁义礼智四端,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必须扩而充之,而且必然要扩而充之,其势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不可抗拒。为政者如能扩充“不忍人之心”(自己本有,不需外求),行不忍人之政,就足以保四海;否则,连赡养父母都不可能。
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残忍些吗?”造箭的人生怕他造的箭不能伤害人;而造铠甲的人生怕穿他造的铠甲的人受到伤害。巫师和木匠也是这样两拧劲(巫师怕人死了,木匠怕人不死)。所以在选择谋生之术时不能不谨慎。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之风的地方居住,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仁是上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的最安逸的住处。没有人阻挡你,你却不仁,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这种人只能做别人的仆役。只配做人家仆役的人,却认为做人家的仆役可耻,就像造弓的人耻于造弓,造箭的人耻于造箭一样。如果真以为耻,不如好好地去行仁。行仁的人就像射箭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而后放箭。箭没有射中,也不埋怨那些战胜自己的人,而是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解读
恻隐之心,矢人、函人都有,巫师、匠人也都有,但因职业的性质,矢人希望自己造的箭锋利,有杀伤力;而函人希望自己造的铠甲坚固,使穿铠甲的人不致遭到伤害。巫师给人治病,希望病人痊愈,以树立自己的威信;木匠就希望死人,自己造的棺材好卖。他们的心态变得有好有坏,这都是职业的关系,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能不谨慎。在本章中,这些只是比喻,中心的意思是劝人们选择“仁”,“行仁”。
仁义礼智都是天赐予人的(天生的)优秀品质,而“仁”是人的本心,是兼统四者的最高贵的品质,人应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开。所以,孟子说:“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这是从人的本质来说人应当为仁。下面从生活实际说,不为仁是不智。不智之人,只配做人家的仆役。如果你认为做人家的仆役可耻,最好的办法是好好地行仁。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哪怕你是一个很普通的百姓,也能从你身上体现出人性的尊严与光辉。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文
孟子说:“子路,别人给他指出过错,就高兴。禹听到了有益于自己的好话,就向人家礼拜,以示感谢。大舜更是伟大了,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能够‘舍己从人’,放下自己的习惯性情,而接受人家的好的习惯性情,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他从种庄稼,制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天子,没有一处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别人会受到鼓励,这就等于帮助那人为善一样。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解读
这一章,孟子通过三位历史人物来说明古代圣贤的乐善与真诚。令人有错误,总是讳疾忌医,而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写子路时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仅比孔子小九岁,初见孔子时,欺负孔子,很不礼貌。孔子很喜欢子路,就用礼法点化他,子路很快就改变了对孔子的态度,把勇士的衣服脱掉,换成了儒服,归顺了孔子,成为孔子的弟子。这就充分说明,子路确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不过,子路的改过向善,是个人的向善,而且需要“人告之以有过”。大禹是不等有过,只要听到有益于自己的美言,就向人家礼拜,以示感谢。这样,就可以使人愿意向他提意见。不过,大禹还是“听到了”别人向他提意见才“拜”,而大舜则高于子路,也高于大禹。他是主动地、高兴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这样做,不仅自己提高了,而且鼓励了别人,这就等于帮助别人为善一样。相比之下,大舜最伟大。由此,孟子结论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