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讲的“宫之奇谏假道”和“百里奚五羊皮”是春秋时很有名的两个故事。据《左传·僖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荀息用屈地产的良马和垂棘产的美玉向虞国国君借道去攻打虢国。当时,晋的国都在绛(今山西翼城),虞和虢两个小国都在山西平陆,晋国想去攻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对良马和美玉有些舍不得,说:“这两样东西都是我的宝贝呀!”荀息说:“如果晋国军队能经过虞国,那虞国不就像晋国的仓库一样了吗?将来良马和关玉都会取回来的。”晋献公说:“虞国还有一个有远见的宫之奇呢。”荀息说:“宫之奇为人懦弱,不会强谏。再说,他从小就养在宫里,和虞公关系亲暱,虞公也不会听他的。”于是,荀息就拿这两样宝物去虞国借道,糊涂贪小便宜的虞公不仅答应了,还表示愿意为晋军打先锋。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听。就在这一年,晋、虞两国灭了虢国的下阳(北虢)。三年之后,晋国又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这次站出来劝阻虞公说:“晋国是有野心的,虞、虢互为表里,虢国亡了,虞国也必定随之灭亡。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虞、虢两国啊!”虞公还是听不进去,又和晋国一块灭了虢国。结果,回来时,晋国把虞国也灭了。荀息带回良马和宝玉给晋献公说:“宝玉依旧,只是马的牙口老了。”
在这次事变中,百里奚并没露面,只是静观其变。虞灭后,关于百里奚的去向,他为什么到了秦国并受到秦穆公的重用,有不同说法。万章讲的,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商君列传》,是流传很广的说法。孟子不同意万章的说法,只是说以百里奚的聪明智慧,不会用卖身换五张羊皮的办法去求得秦王的任用。但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却没有说。在《史记·秦本纪》中,又有一种说法:晋献公灭虞,虏百里奚,用他来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之臣。百里奚以为耻,逃至宛,被楚人捉住。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难得的贤臣,就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从楚人手里换回来,并且委以国政,称为五羖大夫。最终,百里奚和蹇叔、由余等一同帮助穆公建立了霸业。
本章孟子论百里奚,其主旨和论伊尹、孔子一样,都是在为圣贤正名。他说:“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本篇第七章)
活学活用
善于察人:以其所交,知其人
孔子在世时就誉满天下。他死后,鲁国国君为他写悼词。孔门弟子为他守孝三年,门徒后学认为他比尧舜还要伟大。但是,也有一些对孔子不利的议论和传闻,说孔子在卫国、齐国时,曾作客于宦官家中,就是这类传闻之一。
孟子断然否认,认为这是“好事者”的捏造和污蔑。他说,孔子在卫国时,住在贤大夫颜雠由家里。还有人造谣说孔子曾住在卫灵公宠臣弥子瑕家里,以干求爵禄。依孔子之为人,进退都讲礼义,怎么会住在为世人所不齿的宦官家里呢?孔子困陈蔡时,曾住在司城贞子家,做了陈侯周的臣子。
孟子最后说,观察在朝的臣子,就看他们招待什么客人;观察外来的臣子,就看他们住在什么人家里。像孔子这样的人如果寄居在宦官家里,还怎么能算“孔子”呢?
孟子为孔子辩诬,一用事实,二依孔子为人作出推定,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有一次,李克从魏文侯那里出来,碰见翟璜。翟璜知道魏文侯召见李克是为了咨询相国人选事宜。所以一见面就毫不掩饰地问李克:“今天大王召见先生向您咨询相国人选,到底定了谁?”李克的回答也十分痛快:“是魏成。”翟璜对自己竞聘相国的职位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现在结果不是自己,心里一下子想不通啦,愤懑得脸色都变了,就对李克评摆起自己的功绩来:“大王寻求善战的将领,我就引进了西河守吴起;大王为治理邺担忧,我举荐了西门豹;大王想要讨伐中山国,我举荐了乐羊;中山攻下之后无人管理,我举荐了先生您;太子缺少一位老师,我举荐了屈侯鲋。您觉得我哪儿比不上魏成呢?”
翟璜举荐的吴起和乐羊都是一代名将,西门豹治邺被传为佳话,李克和屈侯鲋也都是品行端方、学识渊博的大臣。翟璜为魏国举荐了这些优秀的人才,确实有竞争相国的资本。
虽然翟璜对他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逢迎翟璜,而是义正词严地说:“以您的身份不应当说这种话,怎么能为了当大官和别人比功劳呢?大王向我咨询相国的人选,我则本着慎重的态度提出建议。我之所以知道大王会选择魏成当相国,主要根据两个原因。一是魏成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来帮助别人,自己所用只占十分之一;二是他举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个人,大王把他们视为老师,而您举荐引进的五个人,却是大王的臣子。所以您怎么能和魏成相比呢!”
这便是“以人识人”的道理了。通过一个人的言行趣味和所交往的朋友,就比较容易判断和了解他是怎样一种人了。譬如喜欢运动的人往往容易结交运动爱好者,商人往往容易结交生意场上的人,喜欢整日搓麻将的人,赌友一定少不了。如果你往来的都是专家学者,那么你本人的学识也一定差不了。
智慧金言
我们要观察判断和了解一个人,不是听他自己怎样说,或者别人说他如何了不起,而是要看他所结交的是怎样的朋友。
善于权衡:稳健于行事,远见于方向
已故的霍英东先生,在世时稳健于行事,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主持人王志问霍英东长子霍震霆先生:“你父亲留给你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霍震霆说:“他早年吃过不少苦,但他并没有被打垮,他在磨炼中取得丰富的人生经验,眼力不断提高,他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干大事业的人。他的爱国思想与远见意识,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和启发。”
二战结束后,霍英东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者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能卖出较好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特别注意拍卖旧货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一转手就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最初积累的资本。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这是一种线性思维,链接速度非常快。霍英东先行一步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他效仿别人的经营方法,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尽管风险比较小,可资金周转不快,限制了发展步伐。
后来,他采用预售的方法,资金周转与积累都加快了,而且还大大推动了销售。因为房价非常昂贵,要想买一幢楼,就得准备好几十万港元的现金,所以很多人没有购房能力。当时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房产,这使得房地产的经营难以火暴。霍英东采取房产预售的新办法,只要先交付10%的定金,以后分期付款,就可以买到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新楼。这对于购买房产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付一小笔钱,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待到楼房建成时,很可能地价、房价都已上涨,而已付定金的买方只要把房产转手出售,就有可能大赚一笔。因此,很快就有一批人变成了专门买卖楼房所有权的商人,这就是后来香港盛行的“炒楼花”。人们购房的热情空前高涨。预售对于房地产商人来说,利用人家交付的现金,原来只能盖1幢楼的钱,现在就可以同时动工盖10幢楼,建房速度大大加快了,房地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的局面。
霍英东把预售比喻为“房地产业的工业化”,这一创造性的举措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红火起来,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被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为了真正实现“用盖1幢楼的钱盖10幢楼”的目标,预售是经营上的创新,但他又思考起如何在建筑材料上得到便宜。20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涉足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少一些。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不少相关行业,建筑业的广阔前景,让霍英东预见淘沙业也可以赚到大钱,所以他大胆地干起了这一行。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淘沙船,当时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忧,将如此巨额资金用于风险很大的淘沙业,弄不好就会打了水漂。
市场形势的发展不出霍英东所料,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赢得了可观的利润,人们不得不佩服霍英东——“让淘沙船变成了淘金船”。对此,霍英东没有满足,他又从国外定购了一只只淘沙机械船。香港经济腾飞后,高楼大厦一幢幢拔地而起,作为建筑材料之一的黄沙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成了他的又一个“聚宝盆”。
智慧金言一个领导者应表现为对社会最密切的关注和最敏锐的分析。他不是凭老经验生活的人,也不是关起门来仅仅从书本中探求如何生活的人,他热心研究的是现实的社会,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中,去寻求适应的途径,寻求和社会相适应的生活和活动方式。
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禹,听到别人善意的意见和建议,就向人家致敬。伟大的舜帝更是了不起,善于向别人看齐,抛弃自己的缺点,吸取他人的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发展自己的善行。舜从耕田种地、制陶打渔,一直到成为帝王,没有哪一个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取众人的优点来发展自己的善行,这就是与别人一同行善啊。所以,君子最高尚的德行就是偕同他人一同行善。”
中国现在的外交政策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其中的“与邻为善”就是化用“与人为善”一语。
“与人为善”的观念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两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