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用这个来治理天下都是应付自如的,何况仅仅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则天下的人都将不以千里为远来把善言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会模仿他的话说:‘呵呵,我早就全都知道了。’呵呵的声音、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了。士人止于千里之外,那说别人坏话、奉承谄媚的人就会来了。和说别人坏话、奉承谄媚的人混在一起,想把国家治理好,有可能吗?”
解读
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善于区别什么是善言,是为政者最重要的品质,只要有这样的品质,尽管为人不够坚强,不是见多识广,甚至缺乏主见,也能把国家治理好。因为你能听取善言,人们就会把善言告诉你,甚至不以千里为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反之,如果为政者骄傲自满,想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治国,即使你再聪明,学识再渊博,也不会把国家治理好。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请参看《公孙丑章句上》第八章)。
原文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译文
陈子说:“古代的君子怎样才能做官?”
孟子说:“就职的情况有三种,去职的情况也有三种。对方有礼貌恭敬地来迎接,并说将要实行他的主张,就去就职。礼貌虽未降低,但是他的主张却不实行,就离去。其次,虽然没有实行他的主张,还是表达出敬意,并很有礼貌地来迎接,就去就职。礼貌降低了,就离去。再其次,早晨没有吃,傍晚也没有吃,饿得都不能走出屋门了,国君听说后,说:‘我往大说,不能实行他的学说,又不能听从他的主张,叫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感到耻辱。’于是赒济他,这也可以接受,免于死亡罢了。”
解读
通过陈臻的发问,可知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把持政权的传统做法已在逐步解除,一些士人可以做官了。但一个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并不是给官就做,特别是古代的君子,如孔子,都是去就有节。所以,陈臻向孟子请教这个问题。
孟子把士人的去就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统治者以礼相待,说是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就”,如果实际并不实行就“去”。孔子在鲁国的去就就属于这种类型。一种是虽然不想实行自己的主张,但很有礼貌地接待自己,也可以“就”,但礼貌一衰就要离去。孔子在卫灵公那里就属于这种类型。最后,在生死之际,为了活命,国君又表示出悔过之意,也可以接受救济,但不到“饥饿不能出门户”的地步,国君不承认错误,还是不能接受救济的。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是从田野中兴起来的,傅说是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的工作中提举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的手里被释放而提举出来的,孙叔敖是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的,百里奚是从市场上被提举出来的。所以,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落到某人身上时,一定先要锻炼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被弄得杂乱无章而不能如愿。这样,就可以激励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然后才学会改正;心里常常困惑,思虑常有所梗塞而不顺,而后才有所创造;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语言中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辅弼的贤能之士,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对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这样,就可以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解读
孟子在这一章中,列举了古时许多贤人,他们所以能成就大事业,都是由于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受到锻炼。而且,孟子在这里还归纳许多贤人的事例,制订出一条人生的定理,这就是:天若要你成才,以担负大任,是一定给你各种考验的。不但个人如此,国家也是一样。于是,孟子又订出一条人生的定理来,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发人的生机,而安乐反而容易害人陷入灭亡)。
孟子的两条人生定理十分宝贵,但不能因此推论说,“犯错误是必要的”,“犯错误是对的”,从而给那些常犯错误而不知悔改的人找借口。每个人都知道:犯错误永远是不对的,只是犯了错误后,应该感到羞愧,知道悔改,并勉励自己永远不再犯错误,这才是根本的真理。
当然,我们十分赞赏那些不犯错误,而能居安思危努力上进的人,那才是我们要修养自己的目的所在,并且也只有如此,才能证实人性的尊严与自由。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教育人也有很多办法,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呢。”
解读
一个人来求教,却不被理睬,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羞辱。但是,真正有上进心的人,不会这样想。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他会进行反省:“为什么贤者不理睬我呢?”甚至会想到:“难道我真的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一个人真的能这样想,不比当面教育更好吗?
孔子也曾用过这种方法。孔子周游列国回来后,收徒讲学。鲁哀公派孺悲去向孔子学习丧礼。孺悲到了孔子门口,传话人进来告诉孔子,孔子却推托有病不见。可是等传话人出了门,孔子拿过瑟来又弹又唱,故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第二十章)。孔子的做法,会使孺悲深刻反省自己吧。
活学活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中激发斗志
孟子说:“舜在田野中兴起,傅说从建筑工地上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行列中被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被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奴隶贩卖市场被提拔出来。所以上天要把重任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苦,使他的筋骨受累,使他的身体挨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会受到干扰、被打乱,以此来让他的心灵受到触动,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常会犯错,才能改正;心志遭困,思虑受阻,才能奋发图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会使人了解。国内没有执法如山的贤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国家就会逐渐败亡。这样,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招致灭亡的道理了。”
孟子认为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够激发我们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意志,才能够减少我们的缺点,完善我们的人格,增长我们的才干,才能够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我们坚实的脚步,而贪图享乐却只能消磨我们的意志,模糊我们的人生目标,消弭我们的内驱动力,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委顿不堪。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的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