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27198500000038

第38章 苦心人,天不负,十年终吞吴

“原文”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译文”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因而包围吴都三年,吴军失败,越国就又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跪着向前行,请求与越王讲和说:“孤立无助的臣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从前我曾在会稽得罪您,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如能够与您讲和,就撤军回国了。今天您投玉足前来惩罚孤臣,我对您将唯命是听,但我私下的心意是希望像会稽山对您那样赦免我夫差的罪过吧!”勾践不忍心,想答应吴王。范蠡说:“会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要。今天是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了,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命吗?再说君王早上朝晚罢朝,不是因为吴国吗?谋划伐吴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弃,行吗?且上天赐予您却不要,那反而要受到处罚。‘用斧头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身边。’忘记会稽的苦难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您的建议,但我不忍心为难他的使者。”范蠡就鸣鼓进军,说:“君王已经把政务委托给我了,吴国使者赶快离去,否则将要对不起你了。”吴国使者伤心地哭着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安置您到甬东,统治一百家。”吴王推辞说:“我已经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说完便自杀身亡,自尽时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吴王,杀死了太宰嚭。

“点评”

勾践广聚贤才,在文种、范蠡等人的辅佐下,富国强兵,数年后,终于有了复仇的力量,开始了他报仇雪耻的行动。

一、麻痹吴王,计杀伍子胥

在国家迅速恢复生机的同时,勾践又采取许多办法麻痹吴国。

恭谨事吴,贡献美女、玩好、方物、巧匠,以娱夫差,消除其对越的戒备;迎合夫差率精兵急于求霸之心,导吴北进中原,耗损其国力、军力,造成吴国内耗。

勾践年年月月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继续贿赂吴太宰伯嚭。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

勾践又以越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而越国则储备充足。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料,说是“神木”,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

勾践还施美人计,为夫差的姑苏台选送美女。其中有一叫西施的,不仅美貌无比,且有才识,夫差得到西施,极其宠爱,以致言听计从。

伍子胥早已察觉勾践所作所为意在复仇,多次劝谏,不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夫差的反感和怀疑。

公元前485年,夫差为争霸而北上伐齐,伍子胥不赞成,指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听,继续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获胜而归,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听信了伯嚭的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伍子胥死后,吴王将政事交给伯嚭管理。

勾践得知伍子胥已死,拟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二、抓住时机,一举吞并吴国

公元前482年春,虚荣心膨胀得像热气球一样的吴王夫差,率领吴国精锐部队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与几个诸侯国的国君会盟,争当盟主,越国趁机出兵,对吴国首都发动突然袭击,攻入吴都,杀了留守都城的太子。夫差闻报大惊,但他想当盟主想昏了头,为封锁首都被越军攻陷的消息,连杀七人,直到靠威逼利诱当上了盟主,才班师回国,并于途中派人向勾践请和。

勾践觉得吴国主力尚存,自己还没有把握将其消灭,便接受夫差的和议,在夫差率军返回吴都之前撤兵。

公元前478年,勾践再次出兵,大败吴军。

公元前475年冬,勾践集中全国精锐部队,兴师伐吴,要给吴国以致命的打击。越军一举突破吴军松江防线,在吴都郊外接连击败吴军,最后将吴都姑苏城四面包围,勾践为了把牺牲减少到最低限度,下令对吴都长期围困,结果一围就是三年。

公元前473年秋,吴军粮秣已尽,兵无斗志,连把守城门的士兵都溜之乎也,越军一举攻入吴都,夫差带着一帮高级官员一溜烟逃到秦馀杭山,

《吴越春秋》这样形容他逃窜时的情形:“吴王率群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于秦馀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饮水,顾左右曰:‘此何名也?’对曰:‘是生稻也。’”堂堂一国之君,落到这种地步,英雄气与霸主气已荡然无存。

但他跑得快,勾践追得也快,转眼间率三千精兵追至山下。

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求和不成就自杀而死,临死时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遂拿一块手帕遮住脸,然后自杀。

越王勾践迫使夫差自杀后,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勾践却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也”,对于伯嚭这位奸相,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对他所做的评论是:“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伯嚭最后并没能逃脱应有的惩罚,可叹的是,能够惩治他的,竟然不是吴王夫差,而是敌国之勾践!由伯嚭推及历史上其他摄取高位的奸臣,由吴国推及历史上其他惨遭亡国之祸的国家和朝代,千载而下,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极其沉重而深刻的。

从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勾践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用了长达二十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国君到奴仆,又从奴仆到国君,“苦身焦思,终灭强吴”的人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