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27198500000085

第85章 毛遂来自荐,逼楚救邯郸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译文”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约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做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点评”

秦大破赵长平军后,进而兵围邯郸城。赵王不得已厚着脸皮组团求救于楚国。可在平原君的三千门客中,连二十个文武兼备的使团都组建不起来,幸亏有毛遂自荐才勉强凑够二十人成行。在与楚王的合纵谈判中,多亏这个三年默默无名的毛遂一言九鼎,才使赵楚合纵成功。

一、毛遂自荐,脱颖而出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原是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公元前259年,秦国军队包围了邯郸,形势十分吃紧。

赵孝成王为解邯郸之围,命平原君赵胜火速赴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

平原君说:“这次,如果能说服楚王出兵最好,如果不能,也要和楚国订立盟约,决不能空手而回。这次和我一起去的人就不在别的地方找了,在我手下的门客中选就足够了。”结果选来选去,只选出了十九个人,剩下的人中再也选不出合适的人来了。

有个叫毛遂的人,上前禀奏说:“臣听说殿下您要出使楚国商谈合纵之事,要与门下的二十个门客同往,不从其他地方找人。现在只找到了十九个合适的人选,就请殿下带我毛遂一同前往吧。”

平原君说:“先生来我门下有几年了?”

毛遂回答说:“有三年了。”

平原君又说:“大凡贤士,他们无论在哪里立足,都像囊中的锥子一样,会立即冒出头来。现在,先生在我门下有三年了,左右没有称颂你的,而我也从没听说有先生这么一号人物,看来先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既然这样,先生还是留在此地吧。”

毛遂一听就听出来了,人家不相信咱,怕咱给人家误事儿。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接着平原君的话说了下去:“臣今天才恳请处于‘囊中’,如果我早一点处于‘囊中’的话,那早就脱颖而出了,只是不到特殊时刻显现不出我而已。”

平原君听了,果然带毛遂一起去了。其他十九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好笑,但没说什么。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有理有趣,引起了平原君的注意,最少这位先生语言流利,说明他的思维敏捷,就同意把毛遂带去,其他的十九人却个个一脸鄙夷,觉得毛遂有点自吹自擂。

各位记住:成语“脱颖而出”已从毛遂和平原君的对话中出来了。

二、三寸之舌,合纵于楚

平原君凑足了二十门客,一行二十一人,突出秦军包围,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到了楚国,见到了楚考烈王。

军情紧急,平原君迫不及待地与楚王开始了联合抗秦的谈判。这天,平原君与楚王讨论合纵的利害之处,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原来这楚王一则惧怕秦军,而且在这之前还接受了秦国相互友好、互不侵犯的协约。因此谈判中他哼哼哈哈地左摇右晃,迟迟不做出正面回答。

平原君耐着性子反复把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从不同角度给楚王分析,希望楚王能尽快做出决断。但楚王还是“这个……”“那个……”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台阶下的门客见此情景,很是着急,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噔噔噔”地上了台阶,高声对平原君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呵斥道:“放肆,还不退下!我在和你家君上说话,你算干什么的?”

毛遂按剑又往前走了几步,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斥责我毛遂,是因为楚国是大国,人多势众。可如今,在十步之内,大王却得不到楚国众人的护佑,您的性命现在掌握在我的手里,我家君上在此,大王为何敢呵斥于我!况且,我听说商汤以区区七十多里的土地而做了天下之王,周文王仅以百里国土而使天下诸侯臣服,这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人数众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守住他们的国土并不断发挥他们强大的实力。如今,楚国国土方圆五千余里,士兵有百万之众,这可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啊。以楚国的疆土而言,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锋。可是,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无名小子,带领几万军队与楚国交战,一战就拿下了楚国的鄢、郢,再战则火烧夷陵,三战则使大王的先祖受辱。这是一百年都不能消除的仇恨,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愧,难道大王您对此一点憎恶之情都没有吗?我们谈论合纵,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现在我家君上在此,大王为何呵斥在下!”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对对,先生所言极是,为了楚国的社稷,孤愿意与赵国合纵。”

毛遂问道:“大王真的决定要与我国合纵了吗?”

楚王说:“孤决定了。”

于是毛遂对楚王的侍从们说:“取鸡狗马的血来!”

毛遂手托着盛血的铜盘,跪走几步来到楚王近前说:“请大王与我们歃血为盟,大王先请,我家君上随后,然后是我毛遂。”

于是楚赵两国就在大殿之上歃血为盟,约定合纵。

毛遂左手托着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来一起歃血吧,你们碌碌无为,怎么不知道因人成事啊。”

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三、节外生枝,毛遂的结局

毛遂随平原君出使,果然不辱使命,他凭自己的机智和无人能敌的辩才说服楚王与赵结盟,共同抗秦,毛遂因此名闻天下。

平原君订立合纵约定后,回到了赵国,对毛遂说:“我再也不敢观人相士了。我平生所见所观之人,多说有上千,少说也有数百,以为天下的贤士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可今日,对于先生的大才,我竟浑然不知。”

又说:“毛遂的三寸之舌,比百万大军还强呀!毛遂对楚王的一席话,大大提高了赵国的威望,使赵国重过九鼎大吕。”这就是成语“三寸不烂之舌”“一言九鼎”的来源。

我曾经想当然地认为,毛遂此后会一顺百顺,人生会因此撰写辉煌篇章的。

假若“毛遂自荐”的故事只停留在这个地方,它无疑是非常美好的,让人心生温暖,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故事还有我们不愿看到的另一半。

公元前256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抵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

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可披坚当马前卒,不能挂袍任帅印官,如是,则上可保国之江山社稷,中可保您知人之明,下可保我毛遂不为国家罪人。”

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先生去年自荐,才情高迈,真伟丈夫;如今脱颖而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

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

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在情在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爱才惜才,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一个靠嘴巴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毛遂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并不想获取高官厚禄;他有自知之明,即懂得“自惭”,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应该对毛遂的人生悲剧负责的是赵王,具体地说,是赵王的不知“自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