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19

第19章 大巧若拙的竞争智慧(1)

聪明是人的一种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失了心性,致而糊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原因。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哪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是自作聪明者的座右铭呀!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经典语录】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语录释义】

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

【解读】

古代的车轱辘有三十根车条支撑,而车的轱辘中间有一个空当,是用来连接在车轴上的,而车轴是与车身相连接的,如果没有这个空当,也就没有车可以用了。用黏土烧制成的器具,中间也是空的,不然就无法用来盛物品了。而我们建造的带窗户和门的房屋,里面也有相应的空间,如果没有,我们又如何生活在里面呢?

【活学活用】

世上所有的事物,好像都是以“有”的形式存在着的。我们都见过“有”,可是有谁又见过“无”呢?然而老子却通过上面的例子,发现了“有”和“无”之间的微妙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统一的。“有”的另一面是“无”,而“无”的另一面是“有”,“有”离不开“无”,“无”也离不开“有”。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存在着的。

我们人类为了弄清楚、把握住繁杂多样的事物,不仅给各种各样的事物起了名字,而且还会从颜色、形状、体积、面积、重量、质量、数量等方面来区分。比如我们看见一只猫,我们知道有猫的存在,并且根据它的叫声给它起了名字,而且发现有不同种类的猫,于是又根据它们的外形和颜色加以更细致的区分。如白猫、黑猫、花猫,虎斑猫、折耳猫等等。猫是这样,其他物种也是如此。我们看到花朵,就给花朵起了名字,为的是识别它们、记住它们,也为它们起了很多与它们的颜色、外形等相适应的名字。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由此推论出世界上其他的事物。这是从无到有。

然而,“无”的东西好像是没法见到,更无法把握。形形色色的人,我们都见过了,而我们人类信奉的各种各样的鬼神,就没有人见到过。庙宇中、画卷里的那些神鬼的模样都是按照人的模样想像出来的,真正的鬼神是什么样子,我们凡人是不可能见过的。那么这种无是如何转变为有的呢?是由我们人类的想像得来的,是将我们人类生活的外延扩充,假设了天上也有一个世界,也有一个皇帝,天上也有花草树木,马、牛、犬,只不过比我们人类多了一些法力罢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他们的存在。而这又是从有到无了。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原先看不到的、不知道的,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看到和了解。比如电的发现,分子、原子的发现……这些以前我们没见过的,不知道的,现在我们发现了它们,了解了它们。这也是从无到有,而我们人类众多的知识与财富就是这样逐渐发现认识而得到的。

记得《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禅宗的故事:一个叫灵佑的和尚跟随百丈禅师学禅,有一天,他来到正在打坐的百丈禅师身边。百丈禅师问:“谁?”灵佑答:“我”。百丈禅师说:“你看看炉中还有火吗?”灵佑看了看说:“没有。”百丈禅师站起身,走到炉子边,在炉灰深处拨出几粒火炭。他夹起来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是什么?”灵佑一下子悟了道。

只知道明处的“有”,而无法知道暗处的“无”的人,又怎能了解到“无”的伟大用处呢?这不正是告诉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管理中更是不能只看到“有”,而忽略了“无”的存在和作用,只有两样都了解,并且都采纳的人,才能在人生和事业上立于不败之地!

推而广之,把“无”的东西硬当作是“有”,为它烦恼,为它生出恶念,也是相当愚蠢的。

其实,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子在这里无非是要我们悟出“有”和“无”的道理——那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地方正是它空无的地方。老子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必须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

老子的五千言,文约义丰,涵盖极广。就拿这个“有”和“无”来说,文学讲究含蓄而有余味,“无字处皆有其意”(王夫之);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书法追求“潜虚半腹”(智果),“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蒋和);建筑提倡“透风漏目”,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景,感宇宙之情韵。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明先生十分赞赏老子:“我时常谈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它事物。”

由上可见这“有”和“无”的内涵之广,暗示性之大。而在指导我们立身处世上也是如此,是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虚无的态度。

南美独立战争时期,统帅西蒙·波利瓦来到基层,恰好看到士兵正在安装大梁,旁边有个人正在得意洋洋地指手画脚。

西蒙·波利瓦问:“您怎么不动手?”

那人回答:“我是班长。”

西蒙没说什么,立即与士兵一起忙碌起来。

等到干完了活儿,西蒙·波利瓦擦了擦汗,对那位班长说:“班长先生,如果今后还有类似任务,请尽管吩咐您的总司令,他肯定会立即赶来帮助士兵的。”

明白了站在面前的人是总司令,刚才还在端架子的班长立刻羞了个满脸通红。

西蒙·波利瓦以自己虚无的态度为士兵们做了榜样,也教育了那个自视甚高的班长,如此也难怪他的士兵认为他是最和善、最亲近的统帅,因而尊敬和爱戴他了。

【智慧金言】

保持虚无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比如有才和无才,有功和无功,有私和无私,有欲和无欲等等,而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努力祛除“有”的束缚,发挥“无”的妙用。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毂的周围,正是由于它们拱起一个空壳,所以才有车的用途。

糅合黏土制作陶器,正是由于它的中心是空的,所以才有容器的用途。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由于它的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了房屋的用途。

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

断绝圣明,抛弃智慧

【经典语录】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语录释义】

断绝圣明,抛弃智慧,人就会获利百倍。

【解读】

老子就讲“绝圣弃智”,从字面上来讲是断绝圣明,抛弃智慧。那不禁有人要问:“难道圣明不对吗?难道拥有智慧是错误的吗?”可能还会有人说:“谁不想获得智慧?谁不想成为圣贤?你难道不希望拥有智慧,成为圣贤吗?”要知道,人有智慧不一定就能成为圣贤。智慧是个好东西,这一点连老子也不会否认。人们追求圣贤,希望获得智慧,是很好的事情。因为这世上如果多些圣人贤人,就会少些无赖和土匪。

【活学活用】

随着我们人类智慧的增长,我们就开始自以为是起来,认为我们是万物的主宰,并且跟大自然对立起来了。人跟大自然对着干,大自然也在报复人类。人类已经越来越明白,人是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变坏最终是要毁灭人类的。

此外,我们自身之间也不像过去那样和睦相处了,逐渐出现了等级,出现了高低贵贱之分,有了利益的纷争、尔虞我诈、自相残杀、相互猜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聪明智慧的出现及增长,导致我们欲望的膨胀,致使我们产生了虚伪的恶习。

东汉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老子认为,一个领导者只有使人们认识到智慧的根本、人的本质,才能使人们有所归属。没有了所谓的圣明,揭去了虚伪的包装,才能有实实在在的安定。

人的本来面目应当是遵循大道的规律、顺应自然。恢复了本质的朴素,就没有了对与错的概念,没有了仁义与不仁义的分别,也不存在贵贱之差异了。没有分别之心,自然也不会有争夺心。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和睦了,我们的生活也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安详与幸福了!

老子告诉我们,圣智、仁义与巧智三者,是绝对不能鼓励的,这样做就会与“道”相背离,招致祸端。正如人如果不安守本份喜欢用小聪明,那就有灾祸了。

清朝某县令,在位12年,没有一点政绩,但他自以为得意的是,不管哪一位上司到任,他总能竭力奉承讨得上司欢心,因此官位得保。有一次,县令的一位同乡做了巡抚,他连忙赶去拜见。当时同僚都在场,他在官署的第二重正门起便唱名膝行至大堂,叩了无数个头,额上竟突起个鸡蛋大的包。叩头完毕,他又从袖中掏出一颗金珠,偷偷放在巡抚座位之下,又匍伏不起。巡抚见状,脸有怒色,县官即俯首说道:“大人是我的老子,我是大人的儿子,不周之处,大人只管训教。”巡抚越发生气,说:“你欺我太甚!”把金珠扔在地上,喝令他站起。同僚见状便代为求情。巡抚说:“你们都不知道,他并不是奉承巴结我,而是讥笑我呢。”众人都不大明白,巡抚便告诉他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知道他有惧内的毛病,每天早上,便穿好衣服在卧室外,向他夫人叩头问安;待夫人盥洗完毕,他便膝行趋伏在梳妆台前,趴在地上叩头无数次,然后取出金珠,献给夫人作首饰之资;夫人稍有不称心,他便双手伏地,只称请夫人训教,口中呼道:‘夫人是我母亲,我是夫人儿子’,夫人怒叱之,他才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刚才看这情景,竟如此相似,他简直是把我比作女流之辈了,怎不令人发指?”众同僚方才明白,连忙退下。不久,巡抚竟罢了这个县令的官。

县令以善拍马屁自居,结果一拍不慎,竟拍到马蹄子上,这样的人,自以为高明,结果真是笑料百出。

【智慧金言】

聪明是人的一种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失了心性,致而糊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原因。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哪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犬马的诱惑啊!真正聪明的会使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他一定会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于他。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是自作聪明者的座右铭呀!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

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

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有生于无,无生于有

【经典语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语录释义】

天下万物都自有中产生,而有却是由无中产生。

【解读】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象征着有,死代表着无,而这个有是从无开始的。而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

【活学活用】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俗士右肩背香袋,左肩背葫芦,看样子是一个虔诚的香客。

他一见智藏禅师便急切地问:“有天堂和地狱吗?”

智藏回答:“有。”

“有佛法僧三宝吗?”

“有。”

这俗士一连又问了好多问题,智藏都回答说有。

俗士不由得摸摸脑袋:“和尚,你这样回答问题恐怕错了吧!”

智藏装作很认真的样子,把俗士打量一番:“你大概拜见过哪一位高僧了?”

“是的,我曾拜见过径山和尚。”俗士欠了欠身。

“那么,径山是怎么跟你说的?”

“径山和尚说一切都无。”

“你看看这些吧,”智藏指着满山景色,“世俗的人说有,谈佛的人说无,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俗士答不上话来。

智藏又问他:“你有妻子吗?”

“有。”俗士回应着,揭开葫芦盖喝水,口中“咕咚”一声,心中也“咕咚”一声:这老和尚关心这有何用意?

智藏再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

“无!”

俗士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智藏,你这话问得可有些出格了!

智藏顺手摘下一片树叶,接着用嘴吹去:“这样说来,径山和尚说无就对了。”

俗士终于明白过来,朝智藏拜谢而去。

“有”与“无”就是这么对立统一的,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