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20

第20章 大巧若拙的竞争智慧(2)

我们都见到过蛇蜕皮,蛇在每一次长大的时候都会蜕一次皮,皮留在地上或树梢上,而蛇却无影无踪了。我们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一条蛇蜕皮,那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是哪一条蛇留下的。不管是哪条蛇留下的,都是一样的,蛇蜕皮代表一条蛇在长大,也表明那条蛇就要死了。蛇也是万物中的一员,也是道的载体。它秉承道而生,而又秉承道而死,它生的开端也是死的开始!所以它的每一次长大都是向死亡迈进。人类也是一样。从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不仅证明了自己的生,也证明了我们即将死去。如果我们不出生,也就不会有死亡。所以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一个结果。就像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已经预示着它将在西方隐没,而从东到西的这一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的过程。但太阳在第二天又会由东方升起,表明它的继续;人在死前也留下了自己的后代,来继续我们人类的存在。世界就是这样,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中循环往复,无穷尽地运转着。

由此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象征着有,死代表着无,而这个有是从无开始的。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使我们明白了大道也是有运动方式的,它体现在万物的生生死死上,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人是这样,自然界的万物也是这样,包括一草一木,都显现着道的循环。所以也才会有这样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由此我们看到了大道的德性,像一只没有开端也没有完结的圆环,转动不止,永不停息,并且无欲无求,柔软自然,不受任何事物的左右,也不左右任何事物。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延续生死循环的过程中,应效法大道的延续,顺应大道的自然柔顺,才会平安顺利,无灾无难。

也就是说,我们是顺道而生,也应顺道而死。在这一生中,名利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苦去争夺不休,徒劳神伤呢?而往往就是在争夺这些背离道德的东西时,会有许多祸端生出来,导致自己的烦恼,甚至危及生命,即使争夺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至多还是一具臭皮囊而已。曾有一位名人说的话很符合大道的德性,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这句话是这样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相互牵着手一路奔向死亡,那么在路上又何苦互相残杀呢?和平无争的相伴总要好过你争我夺的拼斗吧?

如果有此器而视为无此器,必不会成为圆月。成为全开之花,自然就没有缺、谢的危险了,这就是把握住了循环往复德性的结果。而有能力却不与人争,隐藏智慧,这就是把握住了柔弱顺应德性的表现。

隋人薜道衡,十三岁便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作内史侍郎。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炀帝看了颇不高兴,说:“不过文词漂亮而已。”这是因为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薜道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下令把薜道衡绞死了。

天下人都认为薛道衡死得冤枉,但他不正是违背了自然之道,丧失了“道”的德性,锋芒毕露,以刚强应对人生而遭人嫉恨命丧黄泉的吗?

【智慧金言】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就易招来别人的嫉恨。上古的时候人们砍伐树木,只选择那些杆直圆粗的树木,而那些长得弱小的树木就能免遭砍伐。所以,在复杂的社会之中,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锋芒毕露,而应藏头露尾,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是道运动的规律。柔弱是顺应道的发展变化的作用。

天下万物都自有中产生,而有却是由无中产生。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经典语录】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语录释义】

最笔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解读】

每个人都知道名利和财富是好东西,也知道名利和财富是得来不易的,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以及到手拥有的时候,都伴随着烦恼和痛苦。有的人幸运地得到了,有的人不幸没有得到,甚至有的人悲哀地死掉了。所以老子告诫我们只有戒除贪欲,才能获得幸福,否则就会害了自己。不管你是得到了,还是没得到,都是一样。但是有多少人能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活学活用】

《大学》中所说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定,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就是训练和要求一个人遇事宜心平,做事宜气和。一个平心静气的人由于思考得周详,做事当然不会盲目乱撞,避免不知所做何为的现象出现,一个心浮气躁的人由于不能深思熟虑,往往会功败垂成。所以必须磨炼“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细”的修养工夫,胆大心细的人才不致一事无成。

吕端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外出。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般人十分害怕,吕端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赵光胤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知政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在处理军政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果敢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淳化五年,归顺宋朝的李继迁叛乱,宋军在与叛军的作战中,捉到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单独召见参知政事寇准,决定杀掉李母。吕端预料太宗一定会处死李母,等到寇准退朝后,便巧妙地询问寇准:“皇上告诫你不要把你们计议的事告诉我吧?”寇准显出为难的神色。吕端见寇准没有把话封死,接下说道:“我是一朝宰相,如果是边关琐碎小事,我不必知道;如果是国家大事,你可不能隐瞒我啊。”

吕端、寇准都是明大义、知轻重的人,所以吕端才敢公开地向寇准询问他与皇帝议事的内容。寇准听懂了吕端的话中之意,便将太宗的意思如实告诉了吕端。吕端听后急忙上殿奏太宗说:“陛下,楚霸王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扬言要杀死他的父亲。刘邦为了成大事,根本不理他,何况是李继迁这样卑鄙的叛贼呢?如果杀掉李母,只会使叛军更加坚定了他们叛乱的决心。”

太宗听了,觉得有理,便问吕端应该如何处置李母。吕端富有远见地回答:“不如把李母放置在延州城,好好地服侍她,即使不能很快招降叛贼,也可以引起他良心上的不安;而李母的性命仍然控制在我们手中,这不是更好吗?”吕端一席话,说得太宗点头称赞:“没有吕爱卿,险些坏了大事。”

吕端巧妙运用攻心战术,避免事态扩大,李继迁最终又归顺宋朝。

如果说处理李继迁的问题时,吕端深明大义,努力纠正皇帝的错误,避免了大的失误,那么在关系到江山社稷大事上,一向不计较小事的吕端却反其道而行之。

宋太宗至道三年,皇上赵光义病危,内侍王继恩嫉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原为太子,因残暴无道,太宗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秘密地让太子赵恒入宫。

太宗一死,皇后令王继恩召见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不对,知道其中一定有变,就骗王继恩进入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皇后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见吕端来,便问道:“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吧?”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命呢?”皇后见吕端不同意废太子赵恒,默然不语。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谋反,已经被我抓住,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皇后无可奈何,只好让太子继承皇位。

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其中有诈,请求卷帘听朝。他登上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三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卷帘认准了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肯行礼,吕端确实是大事不糊涂。正是吕端善于容忍平时的小事,但对于重大问题的细节却一点也不忽略,才能完满地生存于朝廷之中。

在我们为人处世中,应保持清静无为的德性,做到“大智若屈,大巧若拙”或是我们常说的“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本来你很勇敢,却保持怯懦;本来足智多谋,却保持愚笨。智而示以愚,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此在“迟钝”中掌握主动。这在外交、谈判、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有一次日本的一家公司到美国去与一家公司进行贸易谈判。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想迅速达成协议。而日方代表却一言不发,只是挥笔疾书,把美方代表的发言全部记录下来,第一次谈判就这样结束了,日方代表也回国了。

六个星期之后,日本公司又派了另一个部门的几个人作为代表团来到了美国,进行第二轮谈判。这批新到的日本人,仿佛根本不知道以前协商讨论过什么问题,谈判只好从头开始。美国代表照样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日方代表又是一言不发。记下大量笔记又回去了。

又过六个星期之后,日本方面的第三个代表团又来到谈判桌旁,他们的全部活动只不过是第二个代表团的故伎重演,记下了大量笔记又走了。

以后,第四个、第五个日本谈判代表团都是如法炮制。

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日本方面毫无反应,他们把关国公司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抱怨日方代表没有诚意。

正当美国这家公司感到绝望时,日方公司的谈判代表突然来到了美国。这一次,日本谈判人员一反常态,在美方代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拍板表态,作出交易决策的方案,弄得美方措手不及,十分被动,损失不小。

日本人一开始装得若无其事的,既不表态,也不作任何形式的举动,让美方猜测不到他们的行动。这种寻找恰当的时机,趁人不备,出奇制胜的方法十分厉害,往往使谈判对手猝不及防,损失不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迟钝”中掌握主动,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没有策略,无为而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于己不利。

【智慧金言】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却依赖糊涂而得以体现。郑板桥认为,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也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乃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则是假糊涂真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人难得糊涂,而大智慧正隐藏在这难得的糊涂之中。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笔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疾动可以御寒,安静可以耐热。清静无为可以使天下太平。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经典语录】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录释义】

真正有智慧、有知识的人不随便谈论,随便谈论的人是没有智慧、没有知识的人。

【解读】

老子告诉我们要消除一切浮躁的表现,尽量少说少做一些徒劳无功的话和事情,这样就不会使人感到厌烦。

【活学活用】

西汉十年,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协助吕后,用计谋诱杀了韩信,这与萧何早年月下追韩信之事,构成了一幕完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悲喜剧。

汉高祖刘邦此时率兵在外平叛,闻此讯后,立即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外加许多优厚的恩赐奖赏,文武百官为此而来,向萧何贺喜。

唯有大臣召平却前来报忧。

召平对萧何说:“目前诸王都心怀二志,所以,皇帝要亲自率兵在外平叛,无暇后顾。而相国你却镇守京都,不用冒负伤战死的危险,皇帝难免对你有疑心。可见,现时皇帝给你加封晋爵,用意只在于试探你,若你因此而居功自傲,日后就难免有不测之祸。所以,我恳请你坚决推辞这些封赐,还要拿出全部家财来资助劳师远征的军队,唯有如此,才可以消除皇上对你的疑虑。”

萧何听后,如梦初醒。他从善如流,马上依计而行。对此,刘邦十分高兴,不再为后方分心。

聪明的人如果锋芒毕露就会招致别人的猜忌,清高的人傲慢无礼,只能使别人疏远。以退为进,以屈为伸是生活中的一大智慧。

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去追求形式上的理解和尊重的,他们对任何事都表现得无争无抢;他们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高能人士。他们是不会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自己,以求哗众取宠。所以,这样的人才是顺应自然大道的人,才是天下最可贵的人才,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尊敬的人!

刘睦是东汉明帝的堂侄,自幼好学上进,喜好结交有学问、有道德的名儒,长大后被封为北海敬王,忠孝慈仁,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的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都城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这位官员:“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呢?”这位官员说:“您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百姓的再生父母。下官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说,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感到很迷惑。刘睦又对他说:“你见到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正业毫不用心。”

刘睦不想让皇帝知道他是一个精明的人。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志向的人都会受到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招来杀身之祸。刘睦故作糊涂人,实在是明哲保身的妙计。

某人在年轻时代以备有“三头”自负,即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这样,结果得罪了许多人,受到了许多惩罚。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聪明,若仔细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些有人缘的人,却恰好相反。“和其光,同其尘。”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能,颇有出于众人的;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的,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行动上显露自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老子给我们做了充分的解答,这就叫做“玄同”,也就是“塞光闭目”、“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做法,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