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这种东西是纯粹的人类行为,名字之出现对人类认识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也正因为道路没有被具体命名,所以才没有被概念化、没有被歪曲,亦没有像其他万物一样由于被人类所认识而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和本来面目,因此道路才能保留下了朴素的本质和带有原始性质的品质。老子认为道路是永远也不会、也无须拥有自己的名字的,它们处于一种素朴无华和默默无闻的地位上永远为万物进行着无私的贡献,它们自己既然从来也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当然也不会为名声而苦恼。
名是万物之初始,这就是“始制有名”,对于人类来说,万物有了名字便有了一种比较确切的标志,为万物命名,代表了人类认识万物的开端。但为万物命名并不是没有止境的活动,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理解还不能加以辨识的事物,就不应该胡乱命名,而对于已经命名的事物也不应迭生歧义,所以,老子警告说:“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老子的意思就是说,既然有了概念和名相,那就不要太分别、太执著于我们的认识。要知道我们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要适可而止。
【活学活用】
在生活中,我们太执著于自我和固定的认识,毕竟这种认识有局限性,所以说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事物,因为这种认识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
对于此点,有人讲过一个小故事,听一听也许对我们的理解会大有裨益。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校长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学生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得岸来,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裤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裸体营。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太好了,于是,他发现四下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在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不能想象,如果当时校长一声吼骂,会给那个快乐的海滩之旅带来多么尴尬的阴影。那些小女孩会永远记得自己当众丢了丑,而大孩子便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们是不必拭擦尘埃的,因为他们是大地,尘埃对他们而言是无妨无碍的,他们不必急着学会为礼俗规范而羞惭。他们何必那么快学会成人社会的琐碎小节。
其实,生活中许多时候,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心中对某事存在了一种固定的认识,往往很难改变,我们甚至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同样的事情,此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有了局限,太执著于自己的认识了,这是很不可取的,是错误的。更何况生活中很多事情本无所谓是非,可在心中有了是非的人,眼里就会生出是非来。
由此可见,做人切忌太执著了自己的认识,因为认识是不完全可信的,有极大主观意识的。正如我们效法“道”,只有出了“名”的局限效法无名之道,才能像“道”那样默默无闻遍布天下,像川谷之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
【智慧金言】
世界是多样的,真理是相对的,对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做人切忌太执著于自己的认识,应培养自己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冷静地面对一切,你会发现原来一些事本无所谓对错,甚至不会造成任何的阻碍。
【本经原典】
《道德经·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不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道本来是没有名称的,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它的本性虽深微妙,可是天下不能支配它。
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臣服它。
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需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知道满足,才能长久
【经典语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语录释义】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能长久生存。
【解读】
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活学活用】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去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名不齐,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国家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在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人,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古人在论及得失时说:“自古以来,通达的贤者一般不存有什么得失的念头。古时候子文三次被免去令尹的职位,柳下惠三次被国家免官,这两人都处之泰然,未曾怨怒。银杯飞升仙,斛米被鼠雀损耗,柳公权、张率都恬淡不怒,只是一笑了之。有得有失,这是事物的常理。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则被人鄙视。塞翁丢失了马,祸与福同在,得失和荣辱,哪里用得着放在心上。”
这个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惜我们人类由于私心和贪婪,每到了那个关键时刻,名利心一重,就忘乎了所以,不由地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清末杭州知府陈鲁原是个很受百姓拥戴的清官,他不贪财不好色不嗜酒,想用这些东西拉他下水的人只好望而却步。但他有一样嗜好:喜爱古字画。遇到好的古字画,他茶饭不思。正好,他治下的余杭知县得了一幅唐伯虎的真迹,送上门来请他观赏。他爱不释手。知县善解人意,便慷慨相送。自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过了不久,余杭县报上来一桩大案,他阅读案卷,明知事有蹊跷,却碍于情面,照准了。这桩案子就是当时震动朝野的杨乃武、小白菜冤案。案发后,朝廷追究涉案官员的责任,陈鲁原自知罪责难逃,加上羞愧难当,便悬梁自尽了。
从一幅字画开始,清官成赃官,贪欲害人可见一斑。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我们人类未达到“和”的标准,与大道的德性相违自然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老子又说,过分的贪必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地聚藏,结果必会有更大的损失。
【智慧金言】
人如果不能克制贪欲,势必会遭其所害。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困嗜好而铸成大错、酿成大祸的官员有多少?且不说那些困沾上不良嗜好如贪财好色而坏事丢官掉脑袋的,就算是一种好的嗜好,如果不小心,也会出事。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个更值得珍惜?生命和财物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
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能长久生存。
放纵欲望,物极必反
【经典语录】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样,心使气曰强。
【语录释义】
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有灾祸,用心机主使和气就是逞强。
【解读】
老子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有节制,万不可以过度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物极必反,就会背离大道的宗旨,最终走向灭亡!
【活学活用】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欲望本非坏事,欲望、欲求这正是人生之本的内在源动力。正是因为人有了欲望、欲求,才会有人的理想、信念、追求,才会有科学的进步,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建树。但是欲求难得有度,失度就会贻害无穷。放纵情欲、物欲就会迷失本性,坠入欲望深渊。
人们讨厌贪得无厌的人,一个对个人物欲、情欲无休止追求的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品德,谈不上会对人们有什么贡献。对于贪图者而言,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由于个人欲望永不知足也就永远生活在痛苦中,终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凡事总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可人们很难明白这个盈亏循环的道理。不过,学业上就不能浅尝辄止,还真要有点贪图精神,要虚怀若谷,越是渴求越说明求知心切,和生活上的贪求正好相对。这样,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一个老头在森林里砍柴。他抡起斧子正准备砍一棵树,突然从树上飞出一只金嘴的小鸟。
小鸟对老头说:“你为什么要砍倒这棵树呀?”
“家里没柴烧。”
“你不要砍倒它。回家去吧,明天你家里会有许多柴的。”说完,鸟就飞走了。
老头空手回到家,他对老伴说:“上床睡觉吧,明天家里会有许多柴的。”
第二天,老伴发现院子里堆了一大堆柴,就叫老头:“快来看,快来看,谁在我们家院子里堆了这么一大堆柴。”
老头把遇到了金嘴鸟的经过告诉了老伴,老伴说:“柴是有了,可是我们却没有吃的。你去找金嘴鸟,让它给我们点吃的。”
老头又回到森林里的那棵树下。这时,金嘴鸟飞来了,它问:“你想要什么呀?”
老头回答说:“我的老伴让我来对你说,我们家没有吃的了。”
“回去吧,明天你们会有许多吃的东西的。”金嘴鸟说完又飞走了。
老头回到家,对老伴说:“上床睡觉吧,明天家里会有许多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