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03

第3章 上善如水的做人智慧(3)

这一回答十分明确。一个人的仪表美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别人的态度,比如说,某人与别人约会,如果他不注重仪表,弄得脏兮兮的,不堪入目,那就明显是对约会的另一方的不尊重。同样在集体场合,如在集体宿舍,就不能像在个人房间一样,臭袜子乱扔,经常不洗澡,等等。因为这都会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是否注意仪表美也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

但须切记不要去过分雕琢,只需要适当注意加以美化也就可以了,如老子所说身被粗衣与常人没有分别也不会有什么错误。

一个人的心灵美较之仪表美更不容忽视,因为心灵美才可以使仪表美显得丰满起来。对于心灵美,美国作家斯摩尔泰曾写道:

心灵美的直接要求是我们必须具有爱心。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呢?我们之所以对生命做不到深刻透彻的认识,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爱人的快乐,人与人都是以心交心,以心换心的。爱人的心,自然会被人所爱。

富有爱心的人,不但自己的生活充实快乐,而且能感染那些麻木了的、尘封了的、变形了的心灵。你富有爱心,可能你并不富有,没有炫耀的地位,没有显赫的声名,没有更多的财产,但在精神上,你却是天使。

仪表美与心灵美都不应忽视,仪表美能反映心灵美,心灵美的人不可能不注重仪表美。只有将仪表美与心灵美结为一身的人才是最美丽的。

【智慧金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仪表美还是心灵美,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都是必要的。正如一栋房子,只有装修得亮敞明亮,摆放了必要的家具,内外皆美,人们才会觉得舒适、满意。

【本经原典】

《道德经·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

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

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

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以人为先,以已为后

【经典语录】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语录释义】

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解读】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一种最伟大的爱的表现。佛洛姆(Erich Fromm)说:“爱是培养给予的能力。”“为人”“予人”便是给予能力的一种表现。“圣人”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不断帮助别人,而不私自占有,这也就是“为而不争”的意义。老子深深地感到世界的纷乱,起于人类的相争——争名、争利、争功……无一处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无一处不在竞逐争夺,为了消除人类社会的纠结,乃提出“不争”的思想。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消沉颓唐,他却要人去“为”,“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占据为已有。这种贡献他人(“为人”“予人”“利万物”)而不和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亦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

【活学活用】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说:“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一位盲人。”那人肯定地告诉他。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他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却会看到我自己的。”

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生命的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爱因斯坦的话,是最朴素、最高尚的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一种责任感,人若是缺少了这种责任感,也就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圣人明白自然之道满招损而谦受益,所以决不自满自骄而是自谦益人。他们不会为自己而积蓄,所有的积蓄都会尽力帮助别人,正是由于他们自谦益人所以他们就会受益,反而会得到更多。

最后老子总结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利益万物,却不伤害;圣人之道也是如此,帮助别人却不与人争夺。也就是说圣人为人处世把别人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我们应效法圣人做到不与人争,处处以人为先,以已为后,正如那名扬天下的“飞将军”李广一样。

汉朝讨伐匈奴的名将李广,是位匈奴人闻之丧胆的虎将,有“飞将军”的美名。然而,李广却是一个处处以人为先的人。遇到皇帝恩赐犒赏时,他总是毫不吝惜地与士兵们分享。吃饭的时候,等全体士兵到齐都吃上饭,他才开始用餐。行军途中,到泉水井垣处,待全体部下解渴后,他才饮用。总之,一切以部下为先。因此,他的部下都能效忠他。

李广处处以人为先,以已为后,结果他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下属的誓死效忠。司马迁评价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桃李树虽默默不语,但它开出芬芳的花朵,结成甜美的果实。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聚集在它周围,开出一条道路。正如老子所说遵循大道行事的圣人,他“为而不争”,但他优美的言辞得到别人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得到别人的景仰。效法圣人的你处处以人为先,以已为后,那么你就会像圣人一样被人尊敬,你会因此获得更多人缘、得到更多利益。

【智慧金言】

处处以人为先,以已为后。对此,爱因斯坦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爱因斯坦的话,是最朴素、最高尚的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一种贵任感,人若是缺少了这种责任感,也就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本经原典】

《道德经·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

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

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

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

人闻的行事,施为而不争夺。

挫掉锋芒,消除纠纷

【经典语录】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语录释义】

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解读】

人生在世,难免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引起纷争。产生纷争的根源,主要是人的私欲。当一个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给自己的报酬等感到不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又超出了他愿意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与人发生争吵,产生纷争。

那如何才能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纷争呢?

这就要求我们顺从大道、效法大道,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个人能做到如此——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自然没了私欲,就不会与人发生纷争。万一发生了,别人大吵大闹,骂不绝口,你也能处之泰然,不与之争斗。

【活学活用】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骂不还口,别人骂得也没意思,闹得也没劲儿,也就不骂了,这样纷争就自然解决了。

一件发生在日本的小故事也许能说明这个道理:

木村事务所遇到一件事不顺当:近郊的一块地皮对于建齿科材料厂再合适不过,可是,前后半年内木村董事长不知见过房主多少次,费尽口舌,但那倔强的老妇人丝毫不为所动。

一个下雪天,老妇人上街时顺路来到木村事务所。她本意是想见到木村后告诉他:“死了买地这条心!”推开门,老妇人觉得穿着肮脏的木屐进去不合适,就在那儿呆呆伫立着。

“欢迎光临!”这时一位年轻女职员出现在妇人面前。她这时没有拖鞋可给老妇人换,就把自己穿的拖鞋脱下来,整齐地摆在老妇人脚前,笑着说:“很抱歉,请穿这个好吗?”

女职员不在乎脚底的湿冷,对踌躇不前的老妇人说:“别生气,请穿吧!没关系。”为老妇人穿好拖鞋,女职员再问道:“老太太,您要找谁呢?”“谢谢,我要见木村先生。”“他在楼上,我带您去见他。”女职员像女儿扶母亲那样扶老妇人上楼。

老妇人穿在脚底的拖鞋是温暖的,而更使她感到温暖的,是这素不相识的女孩子温暖的心。突然间,老妇人恍然大悟:“是啊,人不能只求自己的利益,也该为别人着想呢。”于是她改变主意,决定把土地售与木村。

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会改变一件事的进程。如果每个人都以仁慈之心对待别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的话,那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解决呢?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对于矛盾和纷争,你越气愤,越回击,你那仇恨的袋子就越膨胀,你与别人之间就越多了一分阻碍;反之,你控制自己,效法大道,宽容地面对一切,你自然没了仇恨和纷争,并因此获益良多。

【智慧金言】

人生在世,多一敌不如多一友,什么都争强好胜只会使自己变得很孤立。所以我们在处理纠纷时应该做到能忍则忍,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经原典】

《道德经·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幻的,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

它深邃似海、渊远无限,就好像是万物的源泉。

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它又那样的空彻透明,似无还有地存在着。

我不知道是谁开创了这个空间,想象是应在人类之前。

立身之重,以孝为先

【经典语录】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语录释义】

大道虚空而变幻莫测,它是博大无边、无所不能、永恒不灭的,它不仅深远无限而且更是崇高伟大的母性。天地万物从它那里诞生,所以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解读】

“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源,它的作用非常的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是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地方。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焕,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老子把神秘莫测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这是很贴切地描说了生育着万物的、无所不能的“道”的特性。老子所认为的“道”是宇宙和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是局限在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活学活用】

我们知道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应该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感知。然而这种本性在人类的精神的需求上,却又曲折地表现为依赖于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那种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大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那种向往,也正如孩提时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

“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天地万物从它那里诞生,并从它那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

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恰似一位母亲。母亲了解自己的孩子,可又有几个孩子真正了解母亲。一位叫泠子的作家曾写过一本名为《领悟》的书,其中有一篇写道:

从懵懂孩童到为人师表,我读过一些书,但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属于母亲的书。

母亲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大字不识,她的书放在农闲时与她作伴的针线筐里,当然这书是不允许我乱翻的。

我第一次看这书,还在念初中。一个晚上,明亮而温暖的油灯下,母亲静静地坐在床头,纳着鞋底,针线筐静静守在旁边,只有鞋绳吱吱声和母亲的呼吸声交织着,墙上静映着一幅画“跳跃的火焰下,一位母亲低着头纳着鞋底。她的孩子坐在被头看着”——一幅浑然天成的黑白剪影。我悄悄地望着那本书,那本令我好奇神往的书,母亲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在含着笑意的目光下,我打开了它,这是一本纸张都发黄了的杂志,里边依次夹着大大小小的鞋底鞋帮的纸样。母亲指着说:“这虎头鞋,是你过周岁时穿的;这是你3岁时穿的;这是你8岁上小学时穿的;这是你13岁上初中穿的……”望着一个比一个大的鞋样,我感到一惊。母亲关心和珍藏的是我成长的足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