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02

第2章 上善如水的做人智慧(2)

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背负地阴而怀抱天阳,从而将阴阳二气糅合在一起而成为和气,也就是说万物的生成,正是因为阴阳相合所生成的和气所致。

而人也在万物之中,所以人气便是和气,和气取得的是阴阳二气的中和。所以只有和气为人,才是人真正的德性,才是合乎大道规律的。

俗话说:“和气致祥。”即认为和气相处可以带来吉祥。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单位和一个社会更是如此。如何保持和气呢?古人指出“长傲”、“多言”是破坏和气的两大因素,更是历代战争和残杀的原因,而要做成熟的人就应该谦虚而少语。

确实,和气是团结的基础,也是生财的基础,现代人更应讲究一团和气。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家保险公司一名老经验推销员去拉团体保险。一般情况下推销员都希望公司主管答应投保。但是所有的上司都很忙,无法长时间交谈。愚笨的推销员一看见主管人员就缠着不走,侃侃而谈,不管别人忙不忙。殊不知对方看在介绍人的面子上才同意见面的,这时已大生反感。这位老于世故的出色推销员不同一般,很懂得把握时间,时间一到,马上离开,绝不逗留。如此重复几次,彼此都很熟了,对方一见面就笑着说:“你真热心,又来了!”和气一到,财气果然也到,然后就签约了。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一些棘手的家庭问题,不论是自家的还是别人的,都应该本着“和为贵”的原则,这样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宋英宗刚即位时,一天慈寿太后差人送给韩琦一封密札。密礼中说皇上和高皇后不侍奉她,要韩琦“为孀妇作主”,并敕命太监等着韩琦回报。韩琦只说:“领旨。”将太后派来的太监打发走了。

一天韩琦上了封札子,说有重要事请示,需要单独见皇帝。于是英宗单独召见了他。见面后,韩琦对英宗说:“您不要吃惊,有一封信必须给您看,把事情说明白,只是不能泄露……皇上能有今天,全靠慈寿太后的力量,此恩不可忘记。虽然不是亲生母子,但只要多加奉承,便可以相安无事了。英宗说:“一定接受先生的教益,”韩琦又说:“太后的这封信,臣不敢留。希望能在宫中秘密烧掉,如果泄露出去,谗言将会趁机兴起。”英宗连声赞同。这以后,太后与皇帝、皇后的关系很融洽,人们根本看不出曾发生过矛盾。

韩琦把皇帝家的家务纠纷解决得如此漂亮,不愧为一代名臣。他的计谋出发点是以大局为重,不激化矛盾,采取了暗中调停的办法,从中可见和气的妙用。

而那些不知和气的人,就违背了“道”的规律,与真正的德性相违,就叫做“强梁”,老子说,强梁者是没有得到好死的,是和气的反面,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反面教材,是千万不可以的。

【智慧金言】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世界也是不同的,我们的处世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最终使我们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胸襟宽广、悟性高远的人可以砥砺山河,气吞万里如虎;心量狭窄、悟性低的人却将一颗芥菜籽儿看成大山,为争夺一棵白菜不惜流血的人,在大事上往往糊涂得有如烂泥;而在小事上马虎的人,有时却是大智若愚的高尚之士,甚至能成就丰功伟业!

【本经原典】

《道德经·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掌握了天地万物演化的基本法则这个大纲,天下事物都会依附;依附了对各方也都没有什么妨害,各方都可安宁,平和,泰然。音乐和美食,只能诱使过客暂留一时。

天地万物演化的基本法则,说起来是淡然无味,看又看不见,听又听不到,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

求诚行善,不求回报

【经典语录】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而常自然。

【语录释义】

“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贵重,并没有谁赐给他们高贵的地位,而是它们从来就是顺任自然。

【解读】

就万物的生长却需要依据着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来说,老子称之为“道生之”。就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具体运用于物的生长来说,老子称之为“德畜之”。万物生长,既然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为自然界的规律的具体运用,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万物的尊道贵德,也仅为对自然界的规律的依据与运用,不是另有什么主宰者加以命令与安排的,这种现象,老子认为是无为自然的状态,所以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

【活学活用】

老子再次告诫我们凡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付出就不奢求回报。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之,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见义而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为崇尚的美德之一,人们对见义而为的行为总是给予应有的颂扬,有的人甚至给予当之无愧的荣誉和奖赏。没有哪一个朝代不倡导“见义而为”之风尚的。

见义而为似乎超越了施恩的范畴,但事实上,见义而为有更广泛的含义。见义而为首先要求的不是他人,而是自身。它要求自己立身方正,刚正不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敢行直道,敢担道义,一方面要和自己的恶欲贪念相抗争,另一方面对他人的不义行为不屈从,不苟且。见义而为的“为”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指“止戈为武”,以勇力相抗。即使在你无拳元勇,人微言轻,身单力薄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用你可行的所有方式与恶相抗,独立横流,义不苟且。在姑息必然养奸,除恶不容不尽的情况下,就是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也应该是在所不辞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求的还是对合乎“义”的事肯为、乐为。“为”在关键时刻可能表现为不畏强暴,不避锋矢,但在更多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做一件很简单、毫无风险的事,也要拿出极大的勇气。当你周围的人都翻越隔离栏杆横过马路时,你却要绕很远的路去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周围的人会讥笑你胆小、迂拙,倘使你能不为所动,也算得上是见义而为之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见义而为”是一种最大的施恩,是对国家、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的施恩。

施恩不图报,凡符合自己道德标准的事就乐于去做,不为回报、不求名利,不为青史留名,这些被那些精明人看来是傻子做的事,是糊涂人乐于去做的。所以,只要自己觉得这样做是快乐的,糊涂也无妨。

一次一点儿,但要经常。不要施恩太多,使人无法回报。给予太多等于不给,而是出售。不要使别人的感激耗尽。感恩而无法报答,他们便不再跟你来往。想失去他们,你只需让他们欠你很多便可以达到目的。若他们不想偿还,便走得远远的,甚至与你为敌。雕像不想见雕塑他的雕刻师,受恩的人宁愿再也不见施恩于他的人。

如果对人施恩总计算着回报,便失去了行善的意义。施恩而不图回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对人的帮助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不能存有希望对方回报的念头,无私地奉献爱心。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到一家旅店,他们看起来显得很疲惫,急于想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当得知这家旅店也客满后,夫妇俩的脸上露出了极为的失望的表情。

年轻的伙计看着一脸倦容的夫妇,起身带他们到了一间房间门前:“实在抱歉,今天房间全满了,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你们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怎么办呢?”那对夫妇异口同声地问。

“我可以睡地板。”年轻人无所谓地耸耸肩。

第二天早上,夫妇俩付房钱时,伙计坚持不收,说:“我只是把自己的床借给了你们一晚,而我的床是不收费的,我不能收你们的钱。”

“年轻人,你很了不起。”

两年过去了。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双程机票,邀请他回访两年前在那个雨夜借宿的客人。

年轻人来到纽约见到了那位老人,老人把他带到一幢高楼前,对他说:“年轻人,这是我为你盖的旅馆,你愿意做这个旅馆的经理吗?”

真正的行善必须出自一片至诚,是发自内心同情对方的处境,雪中送炭的温暖总能比锦上添花的浮华更能让人感动。

珍惜生命并不是叫人贪生怕死,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那又为什么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呢?

因为大道生成了万物,大德养育了万物,生长而不占有,有功却不自恃,这就是自然的态度。所以大道才会永远那么自然而然、无生无死。而从万物的角度来说,有来无往非礼也,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就应该回报你,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因而有了痛苦和烦恼。

要想没有痛苦和烦恼就应顺从自然的规律,不占有、不自恃,像大道一样付出了,就不要奢求回报。

我们立身处世应牢记:付出,不要奢求回报。只有真诚的付出。才会被别人真正的接受,才会有美妙的收成。这不也正是老子的教导,你无为,却成就了你的有为。

【智慧金言】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就是幸福的人。在你周围,友谊的光辉普照,你真心付出的,虽然你并不企求回报,但你的确会因你的善行得到更多真心的反馈,你会因此而被众人所爱,生活在爱的平实、亲切之中。

【本经原典】

《道德经·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育万物,“德”育养万物;体质使万物有了形态,型范使万物得以完善。

所以万物无不以“道”为尊,无不以“德”为至爱。

“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贵重,并没有谁赐给他们高贵的地位,而是它们从来就是顺任自然。

所以,“道”生育万物,“德”育养万物。让其生长,让其发育,让其结籽,让其成熟照顾万物,保护万物。

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造就而不自恃有功,扶植而不作主宰。这就是那深厚的恩德。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经典语录】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语录释义】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解读】

身披粗衣这属于一个人的仪表,胸怀珠玉锦绣这属于一个人的心灵。

一个人的心灵美较之仪表美更不容忽视,因为心灵美才可以使仪表美显得丰满起来。

【活学活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诗人顾城曾经写的一首诗,有爱的生命是值得怀念的,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生命的璀璨。

人生“不设防”,不怕不被理解,是由于胸怀坦荡,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有见不得人的心计,什么都可以拉出来晒晒太阳。不设防还因为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弱点总是要暴露的,正像优点也总会有机会表现出来一样。而对待自己的弱点的坦然态度,正是充满自信并从而比较容易令他人相信的表现。只要你确有胜于人处、长于人处,某些弱点的暴露反而更加说明你的弱点不过如此而已,而你的长处、你的可爱可敬之处,正如山阴的风景,美不胜收。那还设什么防呢?

只要心中有爱,只要个人有才,不要害怕不被人理解。腹有诗气自华,饱学的儒者,自然是温文儒雅,还担心别人不理解、不知道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

闹钟响了,又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布朗洗漱完毕,收拾整齐,匆匆忙忙赶往教堂。

礼拜刚刚开始,布朗在一个靠边的位子上悄悄坐下。牧师开始祈祷了,布朗刚要低头闭上眼睛,却看到邻座先生的鞋子轻轻碰了一下他的鞋子,布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布朗想:邻座先生那边有足够的空间,为什么我们的鞋子要碰在一起呢?这让他感到不安,但邻座先生似乎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

祈祷开始了:“我们的父……”牧师刚开了头。布朗忍不住又想:这个人真不自觉,鞋子又脏又破,鞋帮上还有一个破洞。

牧师在继续祈祷着,“谢谢你的祝福!”邻座先生悄悄地说了一声,“阿门!”布朗尽力想集中心思祷告,但思绪忍不住又回到了那双鞋子上。他想:难道我们上教堂时不应该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吗?他扫了一眼地板上邻座先生的鞋子想,邻座的这位先生肯定不是这样。

祷告结束了,唱起了赞美诗,邻座先生很自豪地高声歌唱,还情不自禁地高举双手。布朗想,主在天上肯定能听到他的声音。奉献时,布朗郑重地放进了自己的支票。邻座先生把手伸到口袋里,摸了半天才摸出了几个硬币,“叮啷啷”放进了盘子里。

牧师的祷告词深深地触动着布朗,邻座先生显然也同样被感动了,因为布朗看见泪水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

礼拜结束后,大家像平常一样欢迎新朋友,以让他们感到温暖。布朗心里有一种要认识邻座先生的冲动。他转过身子握住了邻座先生的手。

邻座的先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黑人,头发很乱,但布朗还是谢谢他来到教堂。邻座的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咧开嘴笑着说:“我叫查理,很高兴认识你,我的朋友。”

邻座先生擦擦眼睛继续说道:“我来这里已经有几个月了,你是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人。我知道,我看起来与别人格格不入,但我总是尽量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在这里。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起来了,先是擦干净鞋子、打上油,然后走了很远的路,等我到这里的时候鞋子已经又脏又破了。”布朗忍不住一阵心酸,强咽下了眼泪。

邻座先生接着又向布朗道歉说:“我坐得离你太近了。当你到这里时,我知道我应该先看你一眼,再问候你一句。但是我想,当我们的鞋子相碰时,也许我们就可以心灵相通了。”

布朗一时觉得再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就静了一会儿才说:“是的,你的鞋子触动了我的心。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叫我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不是外表。”

还有一半话布朗没有说出来,这位老黑人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布朗从心底深深地感激他那双又脏又旧的鞋子,是它深深触动了自己的灵魂。

老子说他的道理很简单,可常人往往无法理解。所以,那些有觉悟了的圣人只能隐居在尘俗之中,虽然身被粗衣,但却胸怀珠玉锦绣。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有觉悟的人,表面上与常人没有分别,只是境界不同罢了。

身被粗衣这属于一个人的仪表,胸怀珠玉锦绣这属于一个人的心灵。

仪表美与心灵美哪一个更重要呢?

对于这一问题有位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回答: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仪表美与心灵美,那当然最好。但是当二者必须选择其一时,我个人更看重心灵美。因为时装会过时,容颜会衰老,只有心灵可以永远年轻、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