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哲理故事精编
27220200000012

第12章 生活篇(3)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开张营业,自称善治一切佝偻曲背,一百个驼背他能治好九十九。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竟有这等神医,连忙带了很多钱,来请他治疗。他说:“请你先趴在地上。”

驼背的人刚趴到地上,他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

“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驼背的人疼得大叫。

这位医生边踏边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哲理点拨:治驼背的目的是为了活得更好,如果为了治驼背把命都丢了,还不如不治。做事情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总是要败事的。

孙登评嵇康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大文豪,位列竹林七贤之首。

嵇康曾跟随隐士孙登在山林间遨游了三年,嵇康向他请教问题,他从来不回答。将要分别时,嵇康对他说:“先生,您难道在最后分别时也无话可说吗?”

孙登于是说:“你认识火吗?它生来就有亮光,如果不用,那就浪费了它!人的才能就像暗夜的火光一样,如果不用,也会浪费殆尽!保存火光的关键在于免遭外部的风雨,发挥才能的关键在于顺应外界的事物,有十分清醒的见识,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我看你不随流俗,刚有余而韧性不足,才气多而见识太浅,在当今世上恐怕很难有所作为!”

不出孙登所料,嵇康出世后一直没有被朝廷任用,最后竟然因吕安事件牵连入狱,被司马氏杀害了。

哲理点拨:人要做一个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在周围人都沉醉不醒的情况下,不怕危险,自持孤高以殉其节的态度当然很了不起,不过,如果还想实现自己志向的话,不可独醒也可以算避免灾祸的一种生活准则。

傅嘏不与小人为友

三国时期,何晏、邓玚、夏侯玄等人受到魏帝宠信。一次,三人一起来见傅嘏,希望能与傅嘏交朋友,被傅嘏拒绝了。

后来,三人央求荀粲来说服傅嘏,荀粲对傅嘏说:“夏侯玄是当世豪杰,向你虚心求教,而你却不同意,交朋友是好事,不交朋友就会产生隔阂。如果两个贤人不和睦,国家就会止步不前,这也就是蔺相如愿拜廉颇下风的原因啊。”

傅嘏回答道:“夏侯玄才疏学浅,空有大志,实在是那种摇唇鼓舌,颠覆国家的人。何晏、邓玚虽然有点作为,却急躁不安,知识虽多,却不得要领,外表追求名利,内心不设防备,喜欢观点相同的人,厌恶异己分子,话多并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多话的人常挑事端,好嫉妒就不可能有亲近的朋友。在我看来,这三个所谓的贤者都是缺少德行的人,远远躲开他们还怕遭受灾祸,怎么还能够去亲近他们呢?”

后来,三人都受诛身死,正好印证了傅嘏的分析。

哲理点拨:人生在世,一定要择友而交,对那些奸险谄佞的小人,是不应该与他们结交的,否则就可能将自己推下火坑。

人云亦云

汉朝时,有个叫鲍坚的人去拜见大官崔烈。鲍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心里非常紧张。他问别人拜见崔烈有什么仪式,有人告诉他说:“到时候司仪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到了拜见的时候,司仪说:“可拜。”鲍坚也说:“可拜。”司仪说:“就位。鲍坚也说:“就位。”就位就是叫鲍坚坐下,在汉朝,人们是盘腿坐在席子上的,因此坐的时候要把鞋脱掉,可是鲍坚一紧张,忘了脱鞋。离席时,鲍坚找不到自己的鞋了,司仪见他急得团团乱转,就说:“鞋在脚上。”鲍坚也赶紧跟着说:“鞋在脚上。”

哲理点拨:人云亦云是最省事的办法,也是最可笑的事情。

以为是水鬼

孔子带着学生在吕梁游览,山间的瀑布从二百多尺的高处直泻而下,水声震天,溅起的泡沫流到四十里以外。这么凶险的水流中,就是鱼、鳖等水中的动物也无法游泳。

大家正欣赏着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孔子的一个学生突然指着水中说:“先生,你看!”

大家顺着他的手看去,隐约见一个男子在瀑布下的急流中沉浮,仔细看时,却不见了。过了好一会,那男子又出现了,时而浮在水面上,时而又被巨浪吞没。

“是个寻短见的。”孔子叫学生们赶紧去瀑布的下游,等那男子被水冲下来时好捞他上来。学生们还没走到河边,就见那男子游了几百米之后,自己从河里上来了。

“天不管来……哟嘿……地不收……”那男子上来后,披散着头发唱起歌来。

孔子迎了上去,说:“先生的水性实在高明,刚才我还以为是个水鬼,却没想到是个人。请问先生,你在惊涛骇浪中出没自如,有什么秘诀吗?”

“秘诀?没有啊!”那男子想了想,回答说,“我游泳没有什么秘诀,刚开始是出于天性,后来是出于习性,游得好则是顺应了自然。”

“天性、习性、顺应自然?”孔子有些疑惑,“还望先生说得明白些。”

那男子说:“我从小生在山里就适应山里的生活,这就是天性;也不知道为什么很想这么做,于是就做了,这就是顺应自然。”

哲理点拨:很多时候,自然规律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探寻,它就在我们的天性和习性当中,顺其自然,不仅是很好的做事方法,也是很好的生活方式。

人品至上

孟子有一次和公明休闲谈,公明休说:“古时候,逢蒙跟随羿学射箭,但逢蒙人品很坏。当他将后羿的箭术完全掌握了以后,就认为,要是没有羿,我就是天下第一了,于是,他杀死了羿。逢蒙真是太坏了。”

孟子说:“羿本身也有过错,不能全怪逢蒙啊。”

公明休不解,问:“羿不是冤死的吗?他又有什么过错呢?”

孟子说:“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率军攻打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率军反击,结果郑军大败,子濯孺子乘车逃跑。庾公之斯紧追不放,眼看就要追上了。

“子濯孺子由于过度紧张,又犯了肌肉抽搐的老毛病,他呻吟着说:‘哎,在这紧要关头,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看来我是活不成了。’

“说完,他又抱着一线希望问车夫说:‘你回头看看,是谁在追我?’车夫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一听,立即高兴地说:‘吉人自有天相啊!我这次死不了啦!’车夫很奇怪地问:‘庾公之斯是卫国有名的射手,他来追咱们,我们已经很危险了,您却说死不了啦,这是为什么?’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是我的徒弟。按这样算,庾公之斯就是我的徒孙了。尹公之他为人正派,品行端正,他所选择的徒弟也一定正派,所以我说死不了。’

“话刚说完,庾公之斯追上了,他问子濯孺子说:‘老师为什么不拿弓射箭来反击?’子濯孺子说:‘我的老毛病犯了,拿不动弓。’庾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尹公之他又跟您学射,我不忍心拿您的技巧反过来伤害您。但今天是国家的公事,我又不能因私而害公。’

“说着,他抽出一支箭,往子濯孺子的车轮上敲了几下,把箭头敲掉了,然后又象征性地射了四箭便回去了。”

说到这儿,孟子看看公明休,又说:“人的品质最重要,你们看子濯孺子因了解弟子的人品而活,羿因不了解弟子人品而死,难道羿自己一点过错都没有吗?”

公明休听后,点头表示赞同。

哲理点拨:无论交朋友还是收徒弟,都要首先考验一下对方的人品才好,否则就会发生很多不如意的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交了一个品质差的朋友,反过来就会带坏你。

谨于言而慎于行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鲁定公曾问他:“听人说,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起来,有这回事吗?”

孔子说:“有的,但对这句话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如果真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起来,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想,应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国君不容易,做臣下也很难,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都十分重大。国君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大臣们影响很大,自然要谨慎小心;做臣下的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很大,自然也会谨于言而慎于行,这样就不会随随便便了。”

鲁定公对孔子的话似懂非懂,又发问道:“我又听人说,一句话可以使一个国家衰亡,有没有这种说法呢?”

孔子耐心地说:“我也听说过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国君、臣下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十分谨慎,否则易使人心失散,国家自然要衰亡下去了。如果国君说了一句正确的话,它影响到臣下,而臣下又影响到百姓,自然可以说‘一言可以兴邦’,否则,自然也可以说‘一言可以丧邦’了。”

孔子继续诱导鲁定公说:“现在有这样一个国君,他对大臣们说,‘我当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要我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我便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我们该怎么样来看待这句话呢?如果这个国君说的话是正确的,这句话当然不错;如果国君说的话不对,大臣们也不敢违抗他,那么单凭他这一句话,就可以丧邦了。”

鲁定公摸摸头,问道:“有这么重要么?”

孔子说:“的确如此啊!”

哲理点拨:一个人的言行,不仅关系着他的形象,而且也影响着周围人的情绪,不可不注意到这一点。

节俭的葬礼

春秋战国时期的季文子出身于鲁国贵族家庭,而且后来还做了鲁国的宰相,位高权重,但他却十分节俭。

到了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家人遵照他的遗言,准备给他办一个节俭的葬礼。

鲁襄公前来慰问时,看到随葬品都是些旧的东西,以为是他的家人吝啬,舍不得拿值钱的东西出来陪葬,虽然平常他也时常听人说起季文子节俭的美德,但仍不禁问他的家人道:“像季文子这样的大官,死了以后难道也要这样节俭吗?你们家真的就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来陪葬吗?这也太过分了吧!”

季文子的家人听了国君这样略有责难的话,心中满是委屈,强忍住泪水,缓缓地对国君解释说:“我们家里实在是拿不出一件像样的东西来,至于像金玉这样的贵重物品更是没有。”

鲁襄公很不解,就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去买一些呢?”

季文子的家人回答说:“我们老爷一生以节俭为荣,不仅不去多占国家的一分钱,甚至常常为了国家而解私囊,所以他实际上没有积蓄。这里有一本账,它详细记录了收支情况,如果不信可以查。”

鲁襄公接过账本,仔细看着,不时点头,至此他总算明白了季文子的葬礼为什么如此节俭了。

哲理点拨:我们今天是富裕了,物质商品琳琅满目,生活可以过得好一点了,但不能因此而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节俭是人的美德,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操,我们确实应该将勤俭节约之风永远保持下去。

古琴高价

古时候,中国有一个很高明的琴师,他的名字叫工之侨。他不但善于弹琴,而且做起琴来也是无人不赞。

有一次,工之侨得到了一段绝佳的桐木,这可是做琴的好材料啊。他连夜就画了好几张制琴草图,最后他挑选出一张最满意的,按照草图的模样在桐木上精雕细刻起来。工之侨整整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把桐木制成了一张琴。

这张琴弹出的音乐,像金钟、玉磬的声音一般和谐动听。工之侨自以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了,就拿去献给朝廷的音乐官太常,让他欣赏并做个鉴定。

太常叫了全国最好的乐师来察看一番,乐师们摇摇脑袋说:“这张琴并不值钱,因为它不是古代的,它的年代不够久远啊!”

工之侨把琴拿回到家里以后,请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花纹,又让雕工在琴上刻了一些难辨的古字。最后他又自己制作了一只美丽而精致的小盒子,把小盒子连同琴一起埋进土里了。

过了一年,挖出了盒子,把琴拿到市场上去卖。

这时有个大官路过这里,一眼看见了这张琴。他当即掏出了二百两黄金,出高价买下。

大官拿着琴献给了朝廷。朝廷又叫当初那些乐官来鉴评一番。这次朝中那些乐官见了,争相传看,一个个赞不绝口,一致说:“这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珍宝啊!”

哲理点拨:不能把世上任何东西都说成是古的好,而要从实际出发,看它是否具有价值。那种唯古是崇,唯古是尊的人,是愚蠢可笑的。

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亲手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有一次,有个人拿上一匹布帛让裁缝裁剪。裁缝就问主人的性情、年纪、生活状况,还问到多大年纪中的科举,却唯独不问裁衣服最为关键的尺寸。

主人感到奇怪,裁缝就说道:“年轻人中了科举,他就气傲,走路抬头挺胸,衣服要前面长而后面短;老年人中了科举,他心绪懒散,背一定弯曲,衣服要前面短后面长;胖子腰围要宽,瘦子身筒要窄;性子急的适于衣短,性子慢的适合衣长。至于具体的尺寸,有现成的规定,何必细问呢?”

哲理点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观察,不断积累起零星的经验,就能从中摸索出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规律来。

贪小便宜吃大亏

春秋时期,卫国国土面积很小,卫国的国君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有一天,卫国国君正和众臣商议国事,突然有人报告说晋国国君智伯派使者来见。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众臣都知道,智伯仗着晋国国力强盛,经常侵略其他小国。这次智伯派人前来,恐怕不会有好事情。

这时,一个叫南文子的大臣却笑出声来。卫君见此,忙问:“大家都很焦急,你为什么还能发笑呢?”

南文子答道:“大王应该问晋国这次派了多少人来,而不是与众臣们一起不知所措。”

卫君一听,便询问晋国派了多少人来。报讯人回答:“只有两个使者,没有军队。”

南文子叫道:“快请他们。”

晋国的使者进殿以后,对卫君说:“我们大王派我二人来给您送来四匹骏马,一件白璧,希望您能收下。”

卫君一听并不是来示威的,也就放下心来,两位使者献上礼物后,就离开了。

卫君当晚设宴与群臣共乐,众大臣都笑逐颜开。只有南文子一言不发,还唉声叹气。卫君一见,很生气,问他:“晋国这样的大国,还能这样以礼待人,大家都很高兴,你为什么还要唉声叹气呢?”

南文子站起来,对卫君说道:“大王你有功于晋国吗?”卫君摇了摇头。

“那大王曾同智伯礼尚往来过吗?”卫君回答说没有。

南文子笑道:“难道大王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功劳的赏赐,没有原因的财礼,必有它一定的原因吗?”

卫君心里一惊,迷惑地问道:“难道晋国送我礼物,有什么不妥吗?”

南文子说道:“是的。四匹骏马,一件白璧本是小国送给大国的礼物,现在情形却反了过来,由大国送给小国了,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啊!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

卫君恍然大悟,说道:“这其中肯定有诈,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南文子说道:“我们已经收了他们的礼物,即使退还礼物,智伯的阴谋也不会改变。现在最重要的是在边境设下重兵,以防偷袭,这样就可以防止不测的发生。”

卫君立即派人叫边境加强防卫。果然,智伯不久起兵袭击卫国,到了边境遭到重创,无奈又返了回去。

哲理点拨: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当遇到别人无缘无故送给自己东西时,就要考虑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深义,毕竟天上没有摔馅饼的美事,贪小便宜往往吃大亏。

对朋友要真诚

明朝的时候,有个叫费宏的读书人,他20岁就考中了状元,于是他老觉得别人都比不上他,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跟一个朋友聊天,两个人谈着谈着就争论了起来,争了半天,谁也不肯让谁。费宏火了,就打了那个朋友一个嘴巴。那个朋友捂着脸,气愤地走了。打那天起,两人就绝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