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哲理故事精编
27220200000026

第26章 明辨篇(2)

颜回闻言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落入锅中,弃掉沾上烟尘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闻言大吃一惊,深为自己错怪了颜回而内疚不已,这才知道“颜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当即把弟子们召到跟前,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从此,孔子更加信任颜回。

哲理点拨:即使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也还得加以仔细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错。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仅凭对事对人的表象就妄下结论,有时也难免出错误!

阳虎的报答

一个叫阳虎的人在鲁国造反,国君命令说:“将所有的城门都关了,抓住阳虎的人重重有赏,谁敢私自放走阳虎,就将他斩首示众。”

于是,全城到处都在搜查阳虎。最后,阳虎被军队围了三层,走投无路,准备拔剑自杀。这时,一个把守城门的军士对阳虎说:“天下广阔无垠,我放你出去吧!”

于是阳虎右手拿着剑,左手提着戈,向那个军土跑去。军士打开城门。把阳虎放了出去。阳虎刚出城门,又突然跑了回来。

“你为何不走?”军士吃惊地问。

阳虎一把抓住军士,用锋利的戈尖顺着他的袖管抵住他。军士愤怒地说:“我与你非亲非故,冒着杀头的危险放你出去,没想到你反要害我……”没等他说完,阳虎手里的戈已经刺中了他的肩膀。

鲁王听说阳虎逃走了,十分生气,他命人查清了阳虎出逃的城门,把这个城门的守门人全都抓了起来,准备重重惩罚。

放走阳虎的军士因为被阳虎刺了一戈,鲁王以为他是跟阳虎搏斗才受的伤,就重重地奖赏了他。这个军士这才醒悟——原来阳虎回头刺他一戈是为了报答他。

哲理点拨: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坏,实际上可能是好事,比如说阳虎刺守门人一戈。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是坏事,比如说小人的阿谀奉承。所以,判断事情的好坏不能草率下结论。

欧阳询读碑

唐代着名书法家欧阳询在一次骑马外出郊游时,偶然发现了晋代大书法家索靖手迹的碑刻,便立刻下马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了觉得索靖的字很平常,没什么惊人之处。

他牵着马刚离开石碑不远,又不放心地回来看了一遍,这一次他觉得字还写得不错,有自己的风格,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家。

等到他骑着马走了好一段路的时候,觉得石碑上的字似乎还没看够,于是他策马扬鞭又赶回来,仔细地欣赏起石碑上的字体来。这一次他越看越痴迷,深深地被索靖的书法所折服,在石碑前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依然还不肯离去。

哲理点拨:很多事情仅凭一眼是很难看出个子午寅丑的,只有反复地审视和琢磨后你才能得到真实的体会。所以,对于自己尚未熟知的人或事物,不要过早地做出自己的评判或论断,这样得出的结果即使正确,也会有所偏差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徵是唐太宗时候的谏臣。他出身贫寒,从小到庙里当了道士,后来又当了兵,做了官吏,一直升到朝廷的谏议大夫。魏征人极聪明,又善于分析历史经验,出了很多好主意,因此唐太宗非常器重他。

有一次,唐太宗问他:“作为国家的君主,如何才能断事正确、明白而不糊涂呢?人们办错了事又往往是什么原因呢?”

魏徵回答说:“各方面的意见你都听一听,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你只听得一面之词,那就会因为片面性而把事情办错。”

接着魏徵又列举历史上的很多事例说明作为一个君主如果偏听偏信,那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他说:“秦二世偏信赵高,而遭来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而自取台城之屏;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导致彭城阁之变。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听取些意见,就可以避免一些损失。比如尧帝经常询问百姓,就掌握了有苗所干的坏事;舜帝也因经常了解下情就知道了共、鲧等人的罪过。因此聪明的君王不能堵塞了言路。”

哲理点拨: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观察、分析形成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在我们了解情况,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同样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和太子将被送到邯郸当人质。

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

“如果又有人来报告同样的事,您信不信呢?”魏王说:“寡人半信半疑。”

“可是第三个人又来报告同样的事情,您会不会相信呢?”魏王说:“寡人相信。”

庞葱听完,摇了摇头,长叹一声,然后说道:“街上明明没有老虎,然而三个人都说有,就成了有老虎。现在邯郸离大梁(魏都)较街市为远,而想诬陷我的人肯定不止三个人。如果有人说我的坏话,请大王明察!”

魏王安慰他说:“寡人不会轻信别人的议论。”于是,庞葱和太子辞行,往赵国去,而毁谤的话果然纷纷传来。魏王开始还不相信,后来竟也渐渐怀疑了。

后来,太子回国后,果然见不到魏王。魏王忽然想到庞葱的话,才除去心中的疑虑,父子又相见。

哲理点拨:即使对待同一件事,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取决于持此种意见人数的多少,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因此我们即使听到大家都认可的一件事也要认真地分析,切不可轻信。

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汉宣帝时期,羌人入侵;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臣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往。他在边界和羌人曾经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我想亲自到边境看看,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然后上奏。”宣帝同意了。

赵充国带领一支兵马渡过黄河,遇上羌人的小股军队,一阵厮杀。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们长途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部下听了,都很佩服老将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了解到敌军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他这才制订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哲理点拨:这个典故非常深刻阐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生活中有条件亲身实践的事情,就应当亲自去实践,不经历一定的中间环节,就有得不到正确认识的可能性。

孔子索马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

有一回,他们的一匹马跑进一户农民的田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那个农民十分愤怒,就把马扣下了要求赔偿。孔子一行人十分焦虑。

孔子的学生子贡去向农民求情,说了很多好话,甚至表示愿意给农民一定的补偿,也没有把马取回来。

孔子感叹地说:“用别人不能理解的话去说服人,就如同让野兽去享受丰盛的祭品,让飞鸟去欣赏高妙的音乐。你们俩人文化差别太大,感情合不到一块,没有共同的语言爱好,怎么能不碰钉子呢?”

于是,他就派养马的人前往。

马夫见到农民,说:“你不是在东海耕种,咱们也不是在西海边旅行,我们既然碰到一起,我的马怎么能不侵犯你的庄稼呢?这是咱跟你老哥有缘分哪!”

农民听了,立即眉开眼笑,十分痛快地解下马,还给了他。

哲理点拨:说话要分对象和场合,如果只会背诵书上的条条框框,不能用别人能理解的话来讲清道理,即使是再高明的理论也没有用。

曾参杀人

曾参住在鲁国费城,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被官府通缉。曾参的同乡听说了,慌忙跑去告诉他的母亲说:“不得了啦,曾参在外面杀人了。”

曾母在窗下织布,头也不抬地回答:“不可能!我儿子怎么会杀人呢?”

说完还像往常一样织她的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个人进来说:“不得了,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还是继续织她的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慌慌张张地跑来说:“快跑吧,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害怕了,她丢下织布的梭子,慌慌张张地从后院翻墙逃走了。

哲理点拨:俗话说,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面对谣言,光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够的,还要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才行。

说大话

公孙龙爱说大话,有一次,他去拜见赵文王,说大话的毛病又犯了,他说:“我在南海见过一只大鹏,它的翅膀展开比乌云还要巨大,轻轻扇动翅膀一飞就是九万里……”

赵文王听得有些不耐烦,就打断他的话说:“那只大鹏,我没见过。我还是告诉你一件赵国最近发生的事吧。在赵国的锁阳,有两个小孩,一个叫东里,一个叫左伯,他们一起在渤海边上玩。一会儿,有一群大鹏飞过来,在海上翱翔。

“东里急忙跳进海里去捉大鹏,一下就抓住了一只。渤海很深,但最深的地方也只没到东里的小腿。东里回头找装大鹏的袋子,没找着,就随手把左伯的头巾扯过来装大鹏。左伯生气了,就和东里打了起来。

“东里的母亲见他们打架了,就过来拉东里回家,左伯举起太行山向东里扔了过去,没打到东里,却打到了东里的母亲。东里的母亲觉得眼里进了沙子,就用指甲把太行山抠了出来,向西北方向一弹,太行山就断开了,断开的一截就是现在的恒山。你大概也见过吧?”

公孙龙听了赵文王的话,十分难堪,站起来作了一个揖就告辞了。

哲理点拨:光说大话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只能唬唬无知的人,一旦遇到明白人,就难堪了。

爱吃水果的梁王

梁王很喜欢吃水果,有一次,吴国派人送来一批橘子,他吃了觉得味道很好。于是,他就又派使者去吴国问还有什么水果。吴国就给了他柑子,他吃了觉得味道更好。心想,吴国肯定还有更好吃的水果没有给我。就派使者到吴国去暗地里寻访。

一天,梁王派出的使者看见一户人家的院里有一种果树,结的果子像拳头那么大,颜色非常艳丽。

“可让我找到了!”使者高兴地说,“真漂亮啊!色彩这么鲜艳,一定比柑子好吃得多。”

使者向那家人要,人家不给,使者就回去报告梁王说:“我找到一种美丽的水果,可惜人家不肯给我。”

“吴国人真是小气!我就知道他们有更好的水果不舍得给我。”

梁王命令使者带上很多钱去吴国买那种水果,使者买回来以后,梁王一看那艳丽的色彩,非常高兴地问:“它叫什么名字?”

“他们说叫香橼。”使者回答说。

梁王剥开一尝,立即酸得鼻子眼睛挤成一堆,舌头直往后缩,牙齿也酸倒了,鼻涕一个劲地往下流。

“混蛋!你买的是什么狗屁水果?”梁王把使者骂了一顿。

使者又去责怪卖给他水果的吴国人。吴国人说:“我们吴国最好的水果就是橘子和柑子了,香橼好看但酸得不能吃,你光看外表,也不问问好吃不好吃,这能怪谁呢?”

哲理点拨: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光看外表是不行的。

会走的石狮子

古时候,在沧州南岸边上有一座寺庙,庙的山门已经塌进河里,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也一起掉入了河中。

过了十几年,有个和尚积攒了一大笔钱,想要重修这座庙宇,于是派人下水去捞那对石狮子,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以为石狮子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就划着几条小船,拉着铁耙,沿着河来回找了十几里,还是没有找到。

有个教书先生就说:“你们也不动脑子想想,石狮子又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河水冲走呢?石狮子那么沉,河沙那么软,石狮子落在河沙上,自然是越陷越深,最后被河沙埋住了。沿着河往下游找,那不是胡闹吗?”

“有学问的人到底不一样”,大家都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准备在石狮子落水的地方,把泥沙挖开来找。

一个老兵见了,笑着说:“不对,石狮子肯定不在这里。”

“不在这里,那么在哪里?”

“应该在上游。”老兵说:

“石狮子不被水冲到下游去也就罢了,怎么还会逆流而上呢?难道它真的会走路不成?”

大家认为老兵的话一点道理也没有,不再和他多说,就在石狮子落水的地方挖起来。挖了半天,费了很大的工夫,还是没有找到石狮子,于是有人跑去找到老兵,说:“你说石狮子在上游?”

“不错!”

“为什么呢?”

老兵说:“石狮子很重,而沙子很松软,水冲不动石狮子,就会在石狮子下面形成回流,回流会把石狮子前面的沙冲出一个坑来,这个坑会越冲越深,冲到石狮子大半悬空时,石狮子就会朝前翻滚下去,像这样,水再冲,石狮子就再翻滚,慢慢地石狮子就逆流而上了。在下游找石狮子是胡闹,在地下找石狮子不也是胡闹吗?”

大家按老兵说的,在上游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的地方找到了石狮子。

哲理点拨:石狮子被水冲走,听起来最有道理,然而却是错误的;石狮子逆流而上,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对的。在处理问题时,不能根据经验做想当然的判断,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周瑜论势

曹操攻下荆州之后,带兵顺着长江往下游推进,他给在东吴的孙权送去一封信,声称要以八十万水兵和孙权在东吴决战。张昭等人对孙权说:“长江地势险峻,但现在敌人与我们共同占有了,而且敌众我寡,我们如何抵挡曹军的几十万大军呢?不如主动迎接他们。”

然而鲁肃却不这么认为,他劝孙权把都督周瑜从鄱阳湖召回来。周瑜回来后,对孙权说:“曹操自称汉室丞相,实际是汉室的奸臣。将军驻守在江东,兵精将强,粮草充足,应当替汉室剿灭残渣余孽,曹操现在自来送死,怎么能迎接他呢?请允许我来为你分析形势。

“现在,曹操尚未平定北方,马超、韩遂还在关西一带,这是曹操的后患;曹操舍弃了车马,驾起舟船,来和东吴争高低,再加上天气寒冷,马吃不上水草,中原的士兵从中原赶到这里,在大江上作战,水土不服,肯定是会生疾病的,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我请求你拨五万精兵给我,保证大破曹操的军队。”

孙权说:“我和曹操这个老贼势不两立!”他抽出刀猛砍桌子角,说:“有谁再敢说迎接曹操,就和这桌子一样!”

后来孙权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

哲理点拨:我们看问题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决定事物发展的是本质而不是现象。

鲁国少人才

有一次,鲁王骄傲地对庄子说:“我们鲁国有很多有本事的学者,”

庄子说:“在鲁国很少见到什么学者。”

“不对呀!”鲁王说,“鲁国到处都是穿着学者服装的人,怎么能说很少看见呢?”

庄子说:“我听说,学者头戴圆顶的帽子,表示懂得天文;脚穿方形的鞋子,表示懂得地理;身上佩带有缺口的玉环,表示明白道理,办事果断。其实,有这样的本事的人不一定穿学者服装,穿学者服装的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

鲁王不信,庄子又说:“不信您可以发布一个命令,凡是没有这样的本事又穿学者服装的人,一律处死。看看情况会怎样。”

于是鲁王就发布了这样一个命令,没过五天,鲁国就没有人敢再穿学者服装了。又过了几天,才发现有一个人穿着学者服装,站在宫殿门前。鲁王把他招来一问,果然精通天文地理,谈到国家大事,也很有见地。

庄子对鲁王说:“鲁国真正称得上学者的不过只有这一人罢了!可以说是多吗?”

哲理点拨:有本事的不一定穿学者服装,穿学者服装的不一定有本事。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

师徒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