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弟子们聚在一起商讨,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晚上偷偷地把师父的耕具都藏了起来,放到了师父找不到的地方。弟子们都暗自高兴:这回看师父怎么去耕作!
第二天一早,大家吃过了早餐,都拿着各自的耕具走了,他们谁也没有叫师父一声。百丈禅师看到弟子们都去劳作了,自己也去拿耕具。到了仓库才发现自己的耕具一件也找不到了。他想,肯定是弟子怕他劳累才故意这么做的。这天他没有耕作,也没有去吃饭。一连两天都是如此。弟子们见师父没能去耕作,也不再受累,当然很高兴。但没有见到师父去吃饭,便有些纳闷,猜想或许是耕具被藏了起来而在生他们的气。大家想来想去,只好把师父的耕具又放回了原处。
等到第三天早餐后,弟子们见师父从原处拿了耕具,还笑着对他们说:“走,咱们一同去地里耕作。”大家看到师父耕作非常认真,劲头也很大,好像在弥补过去两天的劳作,他们都非常心疼,后悔不该藏了师父的耕具。
午餐时,百丈禅师对弟子们说了两句话:“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言词虽然简单,但通过百丈禅师言传身教,弟子们都开悟了。
哲理点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发自内心的自省和规诫,可我们的生活当中又有多少身心懒惰,渴望不劳而获者呢?其实,勤奋是你成功的最重要法宝!
智常斩蛇
有一个学僧久闻智常禅师道风高尚,于是不远千里前来参学。
这天,学僧与智常禅师正在山坡上锄草,突然草丛中跑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看到后,上前阻拦说:“我一直非常仰慕禅师慈悲的道风,谁知到了这里,却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喝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争辩道:“什么叫我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没有答话。
学僧又问:“照你那么说,那什么又是细?”
禅师再举起锄头,作斩蛇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您说的粗细,让人无法理解!”
智常禅师反问道:“我们先不管什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时候看见我斩蛇了?”
学僧理直气壮地道:“刚才!”
智常禅师责问道:“你‘刚才’看不到自己,却来看我斩蛇做什么?”
此言一出学僧顿有所悟。
其实,智常禅师是在教导学僧不要停留在日常的见闻知觉上,参禅学道首先要超越常理,认清自我。
哲理点拨:我们常常报怨世事不合情理,埋怨别人不遵守社会公德,自己随地吐痰却满不在乎,此时又何曾清醒地认识过自己呢?要想获得个人行为上的突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关照自身。
东坡打赌
大学士苏东坡和禅师佛印是一对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谈论佛法。
这天,佛印禅师照例登堂讲法。他已事先通知了苏东坡,可苏东坡路上碰到了妹夫秦少游,耽搁了一些时辰,等到他赶到法堂时已经没有座位了。他只好东张西望寻找坐处,不知不觉就找到了佛印禅师的法坛下面。佛印看他东张西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寻找座位。于是对他说:“老弟,你来晚了,人都坐满了,这里没有你的位置了。”言外之意是说他贻误时机,不配参禅听法。
苏东坡听后针锋相对:“这里没有座位,那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的身体为座吧!”
佛印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一个问题,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座位。如果回答不出,你就得把腰间的玉带留给本座。”
苏东坡想都不想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只听佛印说道:“我的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你要坐在哪里?”
苏东坡听后,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只得解下腰间玉带给了佛印禅师。
哲理点拨:为人处世要保持谦逊的作风,三思而后行,考虑成熟后再开展自己的计划。这样将能减少无谓的付出和不必要的烦恼。
道是平常心
赵州禅师本姓郝,原是山东曹州人氏。他有心向佛,于是决定出家,到安徽池州拜南泉为师。这天他来到南泉住处,见南泉正仰卧在床上闭目养神,他便静立在一旁恭候。
南泉一觉醒来看到身边立着个小伙子,便问:“你从何方而来?”
赵州回答:“从瑞像佛院来。”
南泉又问:“你可曾看到瑞像吗?”
赵州回答:“我没有看到瑞像,只看到躺着的如来。”
听了这话,南泉很是吃惊,便坐起来问道:“你有何方高人教导?”
赵州没有回答,只是躬身向南泉施礼说:“天气寒冷,望师父保重。”说完便要离去,南泉看到孺子可教,于是拉他进了内室。
没等南泉开口,赵州先问:“道是什么?”
南泉坦然答到:“道是平常心!”
赵州再问:“有何方法可以达到它呢?”
南泉答到:“当你有‘要达到’的念头时,就有所偏差了。”
赵州又问:“如果没有意念,又能如何见道呢?”
南泉说:“道不在于知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麻木。真正的大道就如同空空宇宙,缈如烟海,外在的是非观念又怎能约束它呢?”听了这些,赵州顿悟,决定剃度修行。
哲理点拨:道是平常心,介于知与不知之间。无欲无念才能体会道的博大与精深。因此,凡事要顺其自然,为人要平静淡泊。
命在何处
有一次,达观禅师对李端愿说:“诸佛祖从无中说有,在无意义的空虚人生中找出了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了解脱。世间万物均为烦恼所缚,因此,想在现世的生命意义中寻求未来不死的灵魂,如同水中捞月,只有真正了却自心,方可无惑。”
李端愿问道:“心如何了却呢?”
“无论善恶是非、得失成败,都别去想,别去计较。”
李端愿追问:“如果不想,怎么知道心在哪里?”
“凡事多往好处想,少往坏处去,积极向上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心与生命的融合了。”
“那么,人死了之后,心在何处?”
“不知生,又如何知死?”
“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命。”
“你的生命从何而来?”
“这……”李端愿一脸茫然。
达观禅师伸手趁机在李端愿胸前一抓,道:“就在你这里!还往哪里想?”
李端愿吓了一跳,蓦然领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哲理点拨:人生在世不要过多计较成败得失,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放下心中的不快,把握好现时的人生,去安心体会生命的意义。
拿掉颈上的铁枷
云门禅师是浙江人,他35岁那年,经睦州的介绍去参拜着名的雪峰禅师。
这天他来到雪峰所在的大山下,并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在等什么。
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挑着水正准备上山,云门便走上前去对那和尚说:“你是不是要上山去?”小和尚点头应答。“那请你为我带几句话给雪峰吧,不过你一定不要说出是我让你说的。”小和尚答应了。于是他便说:“你到了寺里,第二天一早等大家集合完毕,方丈开始讲法时,你便出来站在他面前说:‘可怜的老家伙,你怎么不拿掉你颈上的铁枷?’”
第二天等到雪峰刚要讲法时,小和尚突然说出了云门教给他的那些话。雪峰一听愣住了,他知道小和尚没有这么高的悟性,讲不出这样的话来。于是便跑过去抓住小和尚的衣领道:“快说!快说!这是谁告诉你的?”
小和尚一边挣扎一边辩解,死活不说是谁告诉他的。雪峰见状便叫侍者拿绳子来捆他,他吓得浑身哆嗦,只好坦白说:“是山下的一个和尚教我说的,他不让我告诉你们是他说的。”雪峰听罢便对众人说:“你们的导师来了,赶快下山去迎接吧!”于是众僧一起下山去迎接云门。
云门来到寺里,雪峰一见到他便说:“你为什么来这里?”云门低头不语,意思是别无所求。从那时起,二人便心心相印,默契配合。云门与雪峰切磋禅道,交互讲法,二人都在禅法上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哲理点拨:有形的枷锁并不可怕,也不难去掉,关键是心灵上的枷锁。有形的枷锁没有多少人戴,但又有多少人在忍受着心灵上无形枷锁的煎熬呢?去掉它吧!你会感觉无比轻松。
成佛还是成魔
从悦禅师是江西人氏,他经常云游四方,讨教禅道。
这天他来到清素禅师之处,亲自登门拜访这位功德很高的禅师。见到清素后,他拿出随行带来的荔枝说道:“长老!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请你吃几个!”
清素很高兴地接过荔枝,感慨地说:“自从先师圆寂以来,我还是第一次吃这种水果。”从悦谨慎地问道:“长老先师是哪位大德?”
清素长叹一声道:“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曾侍奉十三年呐!”
从悦听后十分惊讶:“十三年来你甘愿担当此种差事,肯定受益匪浅,最后也一定获得他的真传了。”说完,就把带来的荔枝全部给了清素长老。
清素十分感激,深情说道:“我们身为出家之人,谨记先师遗言,大道不许外传,如今看你如此虔诚,为这荔枝之缘,我破例传授于你。”从悦喜出望外,洗耳恭听。
“请把你的修禅心得告诉我!”清素说道。从悦一一如实禀告。
清素听后开示他道:“世界是佛、魔共存的。放下时你要成佛,不要成魔。”从悦禅师领悟了大道。
清素禅师又说:“我今天为你点破,你便获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我传授与你,你有你自己的老师!”从悦点头称是。
哲理点拨:佛是为人,魔是为己。虽事事皆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与人为善,具备一颗佛心,谁又会不去称赞他的善良呢?
给我眼珠
一天云岩禅师正坐在房中禅定,这时徒弟洞山推门进来向师父说道:“师父!我想跟您要一样东西,不知您能否答应。”
云岩禅师问道:“你究竟要些什么呀?这么神神秘秘!”
洞山见师父一脸认真,于是实话实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要我的眼珠?”云岩有些纳闷,“那你自己的眼珠哪里去了?”云岩问他。
洞山不假思索:“我没有眼珠!”
云岩笑了:“如果你有眼珠,你将如何安置?”洞山想了想,没有回答上来。
云岩禅师望了他一眼,非常严肃地说:“你要的眼珠,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你自己的?”
洞山认真答道:“事实上我向您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更纳闷了:“你不要眼珠,那你要的又是什么,你还是回去吧!”
洞山并不理会,仍然非常诚恳地说道:“我回去可以,只是没有眼珠,我看不清前途。”云岩禅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说道:“我不是把它给你了吗?怎么还看不到!”
洞山这才大悟,明白了师父的意思,于是回房禅定去了。
哲理点拨:肉眼只能看到万物的表象,而心眼才能体察宇宙的根本。为人处世,如果心眼不开,要肉眼又有什么用呢?
如何修行
卧轮禅师修行了几年,便自认为已经开悟,于是来到六祖之处想一试禅功。
他见到六祖慧能,便作了一首偈子贴在了六祖门上:“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慧能禅师看到这首偈子后,对徒弟们说:“卧轮还未真正明白佛法真义。如果依此修行,就要死掉了。认为‘对境心不起’是功夫好,那是错误的。我们修道是要修成活佛,绝不是修成死佛,变成金木土石,那还是什么佛?不能普度众生,又有什么用?”徒弟们听后似有所悟。
六祖也作了个偈子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徒弟们不解其意,于是请禅师开示,六祖禅师解释说:“所谓有伎俩,就是有功夫,心有所住,就是着在功夫上了,这就是法执,是不行的。思想也用不着断,断了就不能起作用了,如果思想断了,就像一块大石头,那还有什么用?凡事一念不生,同样也不行,所以我说‘对境心数起’。就像我们说法,听法一样也要起心动念,虽起心动念而不着相,等于没有起心动念。菩提表明佛之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使修炼成佛,也没有增加一分,又如何会有所增长呢?”徒弟们听后恍然大悟。
哲理点拨:佛与禅,既出世又入世。并不要求拘于形式,死读经书。佛教主张的四大皆空,清心禁欲,只是修行的方式,并不是修行的目的,否则佛教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普度众生。
一盆兰花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地积聚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都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他也许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给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徒弟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非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禅定。
哲理点拨:世间之事风云无常,每时每刻每人每事,都在发生着变化。它们变幻莫测,我们无法阻挡。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放宽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种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
蛤蜊观音
唐朝的文宗皇帝喜食蛤蜊,文武百官皆下令沿海居民捕捉蛤蜊进贡朝廷。这样一来,御膳房每天大大小小的蛤蜊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丘。
这天御厨在烹调时,打开蛤蜊,却见壳内有一硬物酷似一尊观音菩萨,那形象惟妙惟肖,非常庄重。御厨不敢怠慢,立刻让人把这个消息上报给皇上。文宗看到后,也深感惊讶,于是就用宝盒将蛤蜊观音供奉在兴善寺,供人瞻仰。
因为蛤蜊中出现菩萨圣像太过稀奇,唐文宗便在上朝时询问群臣:“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何祥瑞之兆?”一位大臣说道:“此乃超凡之事,非一般学者能知。在大华山有位药山禅师,深明佛法,圣上如想探究此事,可以去请示禅师。”
药山禅师应诏来到宫中,他对唐文宗说:“物无虚应,这是在开启陛下的信心。《法华经》云:以菩萨之身得度者,即现菩萨之身而为说法。今日菩萨现身,乃是为皇上说法!”
文宗道:“菩萨虽已现身,但我为何没有听到菩萨说法?”
药山禅师进一步解释道:“此蛤蜊之中出现观音圣像,陛下是否相信?”
文宗皇帝道:“这种奇事是我亲眼所见,当然相信。”
药山禅师说:“陛下既已相信,那菩萨已经为您说法了。”文宗听了似有所悟。
哲理点拨:佛是信念,不是神仙。我们不能祈求菩萨开口说话,也无法祈求他的伸手援助,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内心的自省和觉悟。
银货两讫
南泉禅师是唐朝着名高僧。他在大觉寺讲法时,每次听经人都把法堂挤得水泄不通,这使得好多信徒只能坐在门外听经,于是就有人提议建一座更加宽敞的讲堂。
这天,有一位商人信徒用袋子装了八百两纹银送给南泉禅师,并说明这钱是他自己捐助用来盖讲堂的,南泉禅师听后欣然接受,收下银子就去忙别的事了。
信徒对禅师的这种态度有些不满:好歹这也是八百两纹银,要知道这几乎花了我一年的积蓄。可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宇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