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09

第9章

原来,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类,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篮子装不得水火类。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从此,“东西”就成了物品的代名词,一直沿用到现在,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有时还用以指喜爱或厌恶的人或动物。

为什么上厕所又叫“出恭”

在明清小说和戏剧里,经常会见到人们将上厕所称为出恭,有的也将解大便叫做出大恭,放屁说成虚恭。直到今天,有些老年人仍然这样称呼。那么,上厕所为什么被称为“出恭”呢?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明朝科举考试盛行,它比今天考试更严格,进京城考试要面对大臣监考,皇上巡视,为了防止学生擅离本班逃课,每班学生发给一面写有“出恭入敬”几个字的牌子。考试时,在考场内也设此牌,以防考生擅离座位。学生要上厕所,必须领这块牌子,托于胸前,按指定地点去解决,迅速交牌回位,后一个学生才能接着上厕所。

牌子写“出恭入敬”,虽本意只是出去进来恭敬之谓,但却用于“入厕”,人们自此传开,摘用了前两字。

此外,经另外一些学者考证,称上厕所为出恭还有另外的来历。《刘安别传》说:“安既上天,坐起不恭,仙伯主者,奏安不敬,谪守都厕三年。”《古今笔记》据此下结论说:“今人如厕曰出恭,当本此。因不恭而讹为出恭也。”

刘安因不恭而被罚守厕,不恭又讹为出恭,因此出恭又相当于上厕所,但这种说法毕竟绕了不少弯子,有点过于牵强附会。

还有人考证说,因“粪”字从“共”,过去人写字爱省事,写“粪”字的时候往往写成了“共”,而“共”“恭”二字自古本是通用的。所以上厕所就是“出粪”,也就是“出共”,“出共”又写成了“出恭”。这一说同样绕了很大的弯子。而且,依照省事的原则,既然上厕所应该是“出共”,就没有必要再将“出共”改写为“出恭”了,这要多写好几笔的。

如此看来,则《辞海》的说法应该更直接,也更具可信度。

什么是“解手”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会把“大小便”说成是“解手”。那么,“解手”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明末清初时,由于长期战争和连年灾荒,四川省人口锐减,出现了有官无民可治,有地无赋可征的状况。清朝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办法。

据传说,被押送到四川垦荒的湖广人,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再用绳子一串串穿起来,押解着向移民区进发。移民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受尽了长途跋涉之苦。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向官兵苦苦哀求:“老爷,请解手!”这样次数多了,只要说声:“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且流传至今。

“元配”与“原配”

古人将最先娶的正妻称为“元配”。“元”本来是个象形字,本意就是人的头,引申为开始、第一之意。如一年开始的第一天称“元旦”,一月称“元月”,犯罪团伙的首恶分子称“元凶”,国家首要领导人称“元首”,等等。

现在有许多人将“元配”写成了“原配”。“原”是“源”的古字,本义是水之源。由水源之意引申为根本、原来、起初等意义。如原籍、原稿、原告等。从“原”的“原来、起初”的意义看,将“元配”称为“原配”也未尝不可。

结发夫妻的“结发”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结发”的含义。

结发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上古社会的结发婚仪已不可考。据《曲礼》云:“女子许嫁,缨。”“缨”是一种丝绳。女子许配人家以后,便用它来束发,以此表示她已有了对象。即“示有从人之端也。”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这就是《仪礼·士婚礼》中说的“主人(婿)入,亲脱妇之缨。”

可见,“缨”确是夫妻间的信物。汉、唐诗歌中,多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汉·苏武诗)、“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重”(曹植《种葛篇》)、“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之类的诗句,说的就是这种结发婚仪。

到了唐代中、后期,“结发”由婚前系缨、成婚时脱缨,演变成新婚夫妇在喝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夫妻同心。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道:“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文中写的就是这种婚仪。后来,人们就习惯将结发夫妻作为原配夫妻的代名词了。

再娶妻为何被称为“续弦”

续弦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原来的妻子死了,然后再娶了一位妻子的情况。那么,“续弦”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通俗编》引《十洲记》的话说:“凤麟洲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胶,能续弓弦。”但在这里所续的“弦”乃是射箭用的“弓弦”。和“夫妇”好像拉不上关系。

能和夫妇之情扯上关系的是“琴瑟”之弦。《诗·周南·关雎》有句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因而,常用“琴瑟”来比喻夫妻间感情谐和。有时也称夫妻恩爱为“琴瑟调和”、“琴瑟和鸣”。

既然“琴瑟”用来比喻夫妻,而“琴瑟”又都是弦乐器,所以便把丧妻称为“断弦”。如:《聊斋志异·公孙九娘》:“舅断弦未续。”丧妻为“断弦”,再娶就是“续弦”了。《通俗编·妇女》即说:“今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

“斧正”的由来

“斧正”是个谦辞,比如在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别人请求修改时,一般要对人说:“请斧正。”意思是,请不客气地批评指正,放手动笔更正修改,修改时不必思前想后,像用利斧劈砍,以令其成器就是了。

“斧正”的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篇》的“匠石斫垩”。这个故事说,楚国的郢都(即现在的湖北江陵),有个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端上粘了蝇翼那么薄的一层白泥,怎么擦也擦不掉。他只好去请石匠替他砍掉。石匠使出看家本事,一斧将白泥砍去,而郢都人的鼻子却一点事也没有。

后来,文人墨客就由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因为古代的“正”和“政”是通用字,因此也有人曰“斧政”。《伯子集论文》说:“以文字就质于人曰正,政者正也,故改称曰政;以正必删削,乃曰削政,而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以善斧斤者莫如郢人,乃易曰郢政。”由此可见,不论“斧正”、“削政”、还是“郢政”,均出自“匠石斫垩”这个故事。

“公车”是什么意思

1895年5月2日,维新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在各省进京会试举人的赞同下,向督察院呈递上皇帝书,要求拒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那么,“公车上书”的“公车”是什么意思呢?是今天单位的用车,或是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用车吗?都不是。

从汉代开始,我国便开始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清朝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与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各省政府的财政官员布政使发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的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位应试者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

由于在以前,“公车”都是由政府提供给应试举人使用的,因此,“公车”也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

“铜臭”的来历

人们通常把用钱买官的方式叫做“铜臭”,用来讥讽有钱人或唯利是图的小人。那么,“铜臭”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后汉书·崔烈传》载,东汉时,有个官迷叫崔烈,他曾做过郡守、九卿,后官拜太尉,朝野均有声望。汉灵帝刘宏在位时,崔烈以五百万钱(当时折合黄金五百斤),买到了司徒这个官职。朝野议论哗然,崔烈的声誉更是一落千丈。

一天,崔烈问他儿子崔钧:“我位居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不知大家都在背后说我些什么呢?”崔钧说:“他们说你身上有股铜臭味。”崔烈大怒,拿起木棒就打崔钧。这件事当时被传为笑柄。

“铜臭”一词,从此被传了开来。

小议“幌子”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在他所着的《韩非子·外储说》中提到:“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

这里的帜,就是幌子,是较古老的一种表明商店经营项目的旗子,也是古代商店的一种重要标志。当时,就是目不识丁的人,通过形象的幌子也能知道商店经营的内容。唐代诗人张继的“高高酒旗悬江口”、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等佳句,所描写的正是这种幌子。

在以前,民间作坊都会挂出幌子以做标志。诸如中药店挂大膏药,小吃铺挂罗圈子,还有以实物或图画做幌子的,把猪头、羊头悬挂于店铺门前,画双鞋、绘把剪刀样子以示经营内容等。即使现代,开始以牌匾做经商标志,不少商家还要在牌匾上或者商店的橱窗上绘上实物的图样。

何谓“边幅”

“边幅”,最早的意思是说布匹边上毛糙的地方。但现在在“不修边幅”这一成语中,其中的“边幅”已和布匹毛糙的边不相干了,而是指人的衣服和外貌了。“不修边幅”就是说人不注意衣服和容貌的整洁。

“不修边幅”本是一个贬义词,却常在形容某些艺术家的时候变成了褒义词。是说这人只注重钻研技艺,不修饰自己外貌反而有另一种风度和气质。

“不修边幅”成语来自“修饰边幅”的故事。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人马援,他听说自己的同乡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帝,便去投奔他。但没料到的是,公孙述在他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帝王架子,由礼仪官赞礼,带领马援上殿行礼,再领他退下住进驿馆,此外,他还替马援做了一身特制的朝拜皇帝用的朝服。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公孙述这才举行盛大朝会,他坐在御辇上,由宫女、侍卫簇拥着,两旁武士警戒森严,以十分隆重的仪式,来接见自己这个同乡马援。

马援见此情景,暗自说道:“天下还未定,只知修饰边幅摆架子,打扮得像殉葬木俑一样,这种人如何能够得到天下的贤士,又怎么可以和他共事呢?”

于是,“修饰边幅”一词逐渐用开,后来,又演变出了“不修边幅”一词,《北齐书·颜之推传》就有“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的句子。

击鼓与鸣金

在古典小说中,描写战斗的场面常会用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成语。这是怎么来的呢?

“金”和“鼓”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在《诗经·小雅·采芑》第三章就有“钲人伐鼓”一句。这句的意思是说: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钲”和“鼓”就是古人行军时用的器物。

“鸣金”就是“鸣钲”,而不是“鸣锣”。《说文解字》中没有“锣”字,“锣”字出现很晚,指的是乐器。后世的“鸣锣开道”是指官府仪仗队行进时,在前面鸣锣以使民众回避、让路,与军事无关。

《说文解字》说:“钲,似铃,柄中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诗·传》中这样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的“鼓动”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就前进,鸣钲就止步,击鼓、鸣钲都是传达军令的。后来陈奂在《诗·传》疏文中说,钲、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则是用的号角和口令。

“滑稽”是怎么来的

在现代汉语中,“滑稽”泛指引人发笑的语言、行动和事态。而在古代则曾指盛酒的器具,“滑”字读做“古”。

《汉书·陈遵传》引扬雄的《酒箴》云:“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其中说的“鸱夷”也是酒器,用皮革制成。颜师古注曰:“自号鸱夷者,言若盛酒之鸱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杯,与时张弛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子滑稽多智。”这里的“滑稽”已不是酒器之意,而是指能言善辩,言词滔滔无滞竭。据《史记·滑稽列传》,滑,乱的意思;稽,同的意思。“滑稽”,即“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能乱异同”。

从表示盛酒器的“滑稽”,到“言词辩捷”的“滑稽”,也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作为盛酒器,其“腹如大壶”,能“转注吐酒,终日不已。”那些“滑稽”的人说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什么是“大牌”

平时在阅读报纸或者收看电视的娱乐新闻时,常会看到有报道说某明星在耍“大牌”。如拿自己的名气当后台,把自己的名气当资本,不讲道德,搞特殊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牌”,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和以前的戏子有关。

在以前,每逢戏团演出时,在戏园子门口就会竖起一块大牌子,上面标明今天演什么,谁是主角。演员的名字都有姓名牌,在那竖着。

一般来说,一出戏里主要演员的名字会写在一块比较大的牌子上,而别的演员挂的牌子就会略小一些。要是演员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时,那块姓名牌子就更大了。要知道,名气可是招徕观众的法宝。

戏院门口大小牌子的对比,显然与演员的知名度成正比关系。正因为这样,那些在影视、音乐等方面有点成绩的,或者名气比较响的明星们,就被称为“大牌”了。

“绯闻”的由来

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某某明星最近又传出了什么绯闻等。所谓“绯闻”,通常是指一些未婚生子、与多人拍拖等花边新闻。那么,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呢?

其实,“绯闻”这个词的历史只有数十年,并不长。“绯”是指红或绛红的颜色,最早将“绯”字用于风流韵事的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专家蔡元培。

蔡元培1917年从欧洲回国后,便即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卸任,虽然他只主持了两年该所中国最着名的高等学府的工作,但是,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把北大办得有声有色,影响巨大。

蔡元培聘请导师时,不分派别,只要有才,他都一律给以任用,这里面既有留学外国的洋派学者,还有穿长袍留辫子的饱学之士。因此,那时的北大,可谓人才荟萃,生机勃勃。但是,翻译家林琴南却指责蔡元培乱聘教师,把孔孟、伦常都不要了,以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语为文学。

蔡元培后来在用公开信阐述自己办学主张时说:“教员关键是要有学问,洋的土的留辫子的甚至有嫖赌、喜作‘绯艳’诗词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导学生堕落,教学生学问有何不好?你林琴南曾翻译了《茶花女》,若有人说你有同妓女通奸作品,不可谈论伦礼,不是很可笑吗?”

这封公开信面世后,“绯艳”一词就流传开来,后来再发展出“绯艳的新闻”一语,简称“绯闻”。

“叫板”浅谈

“叫板”本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是指在表演中,演员总把开唱之前的最后一句念白加以节奏化,以便过渡到下面唱段的情形。

“叫板”的意思是说,演员已经结束了道白,马上要开始唱了。这个时候,乐队应该做好准备,以便对演员的演唱加以配合。那么,演唱前为什么要叫板呢?原来,演员何时开唱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在等待的时间里,乐队难免有走神的时候。在开唱之前叫下板,是演员以暗示的方式,提醒乐队到了开始演奏的时候了,以便乐队不至于因走神而影响演出。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光是一个“叫板”就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有的是将道白的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拖长,有的是在道白说完之后自己加上一些感叹词、语气词,也有加上哭声、笑声的,也有加上特殊手势、身段的。

可是,在老北京的方言里,戏曲术语“叫板”被解释为“挑战、寻衅斗殴”,随着时间的推移,“叫板”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竞争都可以称为“叫板”。

戏曲里的“叫板”是从道白过渡到唱段的“引子”,而要和谁竞争的“叫板”,等于是先下战书,也是挑起一场“战争”的“引子”,这正是两个词义之间的相通点。

“名堂”的由来

当某人做事不合自己要求或违反常规时,我们就会说:“你在搞什么名堂?”那么,你可知道,这里的“名堂”是怎么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