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12

第12章 婚嫁·丧葬(3)

一般认为,“结发夫妻”的说法源于古代婚俗中的“结发”仪式。所谓的“结发”,其实就是“束发”的意思。而在古代婚俗中,“束发”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婚礼上将新郎、新娘的头发依男左女右扎在一起(因为古代男女的头发都很长,所以可以取一束扎在一起);二是把新郎左前额的头发剪下一绺扎在新娘的头发之中;三是把新郎、新娘的头发各剪下一绺打成同心结,放在火里烧成灰,然后搅在一起。

这种“结发”仪式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爱情巫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古人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可以随意毁损;另外,受迷信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头发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而且里面还藏有人的灵魂,假若对它施以法术,就能控制它的主人,让他(或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正是因为头发如此重要,所以“结发”在古代婚礼上是一件很庄严的事。“结发”变成了一个无声的爱情契约。

现在,虽然在婚礼上已不再有“结发”仪式了,但人们仍然用“结发夫妻”来比喻夫妻之间的患难与共和互助互爱。

趣味链接:“结发”也可用以表示忠贞不贰

唐太宗时,一位名叫贾直言的官员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官海南。贾直言不忍心与妻子分别,想着这一去便是山高路远,再难活着回家,于是在临别时就伤心地对妻子说:“这一去死活难测,你还是投嫁好人家去吧。”妻子泣不成声,泪水涟涟。

过了一会儿,只见妻子拿出木梳和铜镜,对贾直言说道:“夫君爱我多年,这一别相逢无期,妾只盼夫君能为我梳理一下头发。”贾直言便照办,梳理完头发后,他还用头绳扎了个结,又取出绸帕包住。

在他临走时,妻子跪地发誓:“妾发为夫君所结,非夫君亲手,发结永远不散!”20年后,贾直言被赦回家,见到妻子的头发未散,感动得热泪盈眶。

013“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传统

“多年媳妇熬成婆”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后来经过演变,人们又多用这句话来比喻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耐心地经过时间的磨炼,方可取得成功。的确,大道成河是多年才走出来的,媳妇成婆也是多年才熬出来的。

旧时女子在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下,要严守妇道,遵循三从四德,这使得古代妇女没有一点地位和自由,无论是在出嫁前,还是在出嫁后。尤其是出嫁以后,做了人家的媳妇,就更要讲品格,要有温良恭俭的言行表现,要孝敬并奉养好公婆长辈,侍候好丈夫的饮食起居,照顾与抚育好自己的子女成长,在兄弟姊妹之间,更要处理好融洽和睦的关系。除此之外,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都得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一切的一切都要忍着、熬着。

随着时光流逝,子女长大成人,也都该成家立业了,这时在自己年老力衰之时,才有幸当上了婆婆,轮到别人侍候自己了。能有这样的结果全是经过多年熬出来的,所以才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说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大多是大家庭制,即一家人有四世同堂的,也有五世同堂的,往往是由公婆来管家。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由于婆婆都是多年煎熬过来的,可能会把以前受过的不公、挫折和苦难全都发泄到媳妇身上,所以对媳妇要求也就特别苛刻。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早已不存在煎熬不煎熬的问题,这句俗语如今更多地被引申用于经过多年耐心的等待,终于达成了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表达了一种终于从底层脱颖而出后的释然的心情。

趣味链接:老丈人为何又称为“泰山”、“岳父”

日常生活中,常常称“岳父”为“泰山”,这典故出于何处呢?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语资》中讲了岳父称泰山的来历,书中说将妻父称为泰山与唐明皇“封禅”有关。

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祀天地山川,显示帝王的威仪,史称“封禅”。唐明皇李隆基封禅泰山时,宰相张说(音“悦”)任封禅大使。正式举行祭典时,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许上山。按照惯例,还要封赏公侯百官。一般是三公以下的所有官员皆可升迁一级。

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是个九品官。主持大典之前,张说的女儿老是替郑镒说好话,要求父亲把女婿也带上山,张说抵不过女儿的纠缠,只好借口郑镒办事有功,把他从九品破格提升为五品,带上了泰山。

“封禅”之后李隆基大宴群臣,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来了,李隆基看了觉得很是奇怪,就问郑镒,郑镒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不好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旛绰把话接过来说:“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听后,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

但另有考证说泰山是“五岳之首”,据文献记载,自宋代开始就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连带着称妻母为“岳母”或“泰水”。

014说说“门当户对”

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缔结婚姻的双方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地位。

婚姻关系中讲究门当户对的形式,早在周朝时就已经出现。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内部,通婚范围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国语·越语上》记载,吴、越争霸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越国大夫文种带了大批财宝和许多姑娘去吴国求和,“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但即使是在这种俯仰由人的不对等谈判中,他依然强调必须按门当户对的原则来安排这些越国女子的婚姻,即越王的女儿应该嫁给吴王;越大夫的女儿应该嫁给吴大夫;而越士的女儿也应该以吴士为丈夫。

这种王室配王室、大夫配大夫的原则,有时候还根据地位的高低之分而实行换算,即大国上卿相当于小国诸侯;小国的王室只能与大国的卿大夫联姻。比如陈国的公子陈完侨居齐国时,能娶齐大夫懿仲的女儿为妻已感到满足。相反,齐僖公欲把女儿嫁给郑国的公子姬忽,郑国又不敢高攀了,说是婚姻要门当户对。齐国大,郑国小,不在一个等级上。这就是成语“齐大非偶”的由来。

后来,这种“鱼找鱼,虾配虾,乌龟王八攀亲家”的择婚观念继续流传下来。民间的谈婚论嫁也大体相似,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都有约定俗成的通婚范围。所谓“凤凰要把高枝占”、“做官人不攀草鞋亲”,直到近代仍旧是许多为父母者未能摆脱的择偶标准。

趣味链接:陪嫁溯源

嫁妆,古时称为“妆奁”,原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后则泛指女家陪送出嫁女儿的一切兼备实用性和礼仪性的物品,故又叫“陪奁”或“陪嫁”。

关于陪嫁的缘起,民间有不少解释性的传说。有一种说法称,嫁女办陪奁是文成公主出嫁时兴起的。

唐贞观年间,吐蕃王派使臣带上黄金珍宝为聘礼来到长安,请求娶公主为妻。吐蕃使臣能说会道,唐太宗无法推却,于是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公主听说皇上要将自己嫁到几千里远的地方去,非常不愿意,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这可把唐太宗急坏了,便找大臣魏征商量。魏征建议皇帝将公主平时使唤的丫环、奶娘一齐陪嫁,再把她喜爱的家具用品、珠宝玩器也一同送给她。唐太宗将此计划对公主一说,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唐太宗十分高兴,立即命匠人根据公主平时的喜好,做了龙凤床、鸿雁柜、孔雀屏、八仙桌、象脚凳、锦缎被、彩虹镜。镜子背面还嵌进了唐太宗夫妇的画像,好让公主思念父母时见像如见面。到公主远嫁启程那天,唐太宗亲扶公主上车,又选了一位王子率领300名亲兵护送,凡公主使唤的丫环、奶娘及其他珍宝器玩、经典书籍、琴棋书画、梳妆器具等,一概陪送入藏。

此后,唐太宗嫁女陪嫁物品的礼节传到民间,人们便把这些物品称为陪奁,而送陪奁的礼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015传统的丧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