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18

第18章 天文·历法(2)

从汉代开始,官方修订的断代史《五行志》中就已经有了地震灾异的记载。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当时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地震的记载。

趣味链接:地动仪是如何发明的

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来观测地震的仪器,它是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张衡是河南南阳人,担任太史令多年。他学识渊博,掌握了大量的天文知识。每次地方上发生地震都由他负责记录、整理。

张衡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次地震。据统计,公元92~139年间,京师(洛阳)和陇西发生地震20次,其中大约有6次是破坏性地震。由于当时他就在京师(洛阳)工作,对每次发生地震造成的灾祸,他都目不忍视。为了掌握各地发生的地震情报,他感到需要有仪器来进行观测才行。

于是,张衡潜心钻研这个问题,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在人类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于这架地动仪的形状,《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网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地动仪制成以后,被安置在洛阳,并观测到了永和三年(公元138年)陇西发生的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先河。在世界范围来看,张衡的地动仪要比西方类似仪器的出现,早了约一千七百年。

008古代计时的工具

古人的时间安排,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可是在没有太阳的阴天里该怎样安排时间呢?听鸡鸣当然是一个方法,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科学的计时仪器呢?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古人都是根据太阳的起落和人兽的活动来计时的。他们把一天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12个时段。由于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天12时段的分法并不科学,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为不太科学,终于被十二地支计时法所替代。

古人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至11时。这些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可是要得到精确的时间还是比较困难的。

于是古人又发明了用漏壶计时的方法,漏壶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也叫更漏。根据史书记载,周代时已有漏壶,到春秋时期,漏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个小洞,壶中插一只标杆,叫做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壶里的水逐渐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数陆续显现,以此来计时。这种漏壶也有箭漏之称。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一更相当于现代的19时到21时;二更相当于21时到23时;三更相当于23时到1时;四更相当于1时到3时;五更相当于3时到5时。

由此看来,古人每天并不是很糊涂地生活,他们对时间还是知道大概的。

趣味链接:古时如何用沙漏计时

漏壶分两种,一种装水,一种装细软的沙子。装沙子的这种漏壶就被称为沙漏。沙漏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使用并不普遍。沙漏的计时方法是,观察沙子的流漏程度,从而判断时辰。

有一首歌里唱道“幸福只剩一杯沙漏”,其喻意是说幸福好像这沙漏里的流沙一样,越来越少。

009为什么七日一周叫“一星期”

“星期制”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发明的,首先传到希腊、罗马,后来逐渐遍及世界各地。

相传,古代巴比伦人把每个朔望月中能看到月亮的二十八天,划分为四个等份,每个等份七天,这就是星期的雏形。后来,古巴比伦人又从天象上观测到恒星和行星,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颗,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太阳、月亮,也就是所说的“七曜”。

后来他们又把星期制的七天配上这些美妙的星名,即以“七曜”来分别命名。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这样,“星期”便成了“星”的日期。

那么中国为什么又把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成立了一个“学部”筹建的编译图书局,袁嘉谷奉命调入该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

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专门用来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与各项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的主持下制定的。

“星期”的制度建立后,袁嘉谷和他的同事们觉得翻译过来的名称,不合中国人的口味,于是就修正为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一周内各日的名称。这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也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趣味链接:一周从星期几开始

有人说日为大,一周之始自然是星期日;也有人说一周应该从星期一开始。到底哪种说法更科学呢?

《圣经》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上帝在第一天把光明和黑暗分开,有了白天和夜晚;第二天造天地,有了上下之分;第三天造草、木、蔬菜,大地披上了绿装;第四天造日月星辰,确定年月日和季节;第五天造鱼、水生动物和各种飞禽,让海洋、大地和天空充满生机;第六天造出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来管理这个世界。上帝造物之工已经完毕,在第七天就休息了,称为圣日,又叫安息日。因此,星期日就是周末,一周应从星期一开始。

而一周从星期日开始,是目前外国通用的,星期六为周末,已经是尽人皆知,周末的第二天,自然是一周之始。可是二者相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星期一早晨上班时,都有一周之始的感觉,星期日休息,似是一周的最后一天,这种心理习惯也符合先工作劳动后休息的规律。所以更多的人持“一周从星期一开始”的观点。

010“小时”是怎样来的

60分钟被称为1个小时。可是“小时”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小时”是个外来词。在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并且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算时间,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不方便。

后来西方人的钟表传入中国,西方人一小时60分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了,于是有人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而一刻15分钟的由来,还是跟古代“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有关,当时的一刻是14分钟多一点。

“铜壶滴漏”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计时方法。具体做法就是用一把铜壶装满水,壶底钻一个小孔,壶内竖起一根刻有度数的箭。随着水从壶底的小孔里不断流出,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会逐一露出水面。一看水面淹没在哪个刻度上,就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可是由于水多时滴得快,水少时滴得慢,很不准确。因此,又在壶的上面阶梯形地设置了上、中、下三只播水壶,下面设一只受水壶,让中、下两只播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就均匀了。

东汉时,人们又发明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100个刻度,计算时间更为精确。随着西方钟表的传入,人们接受了一小时60分钟的观念,他们发现把一刻定为15分钟更为合理,于是古老的一刻14分多一点的计时方法就逐渐被取代了。

趣味链接:一日为何从半夜开始

俗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先人的习惯里,他们认为一天就是从早晨开始。因为他们长期以来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不是早晨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时候呢?

古代人们的一天也是24小时,他们把太阳经过当地子午圈的两个瞬间,分别称做上中天(中午12点)和下中天(半夜12点)。下中天人们是无法见到的,因为太阳在地球的背面。古人把上中天的时辰定做“午正”,下中天定做“子正”。由于太阳经过子午圈上中天的瞬间,正是太阳当空,观测起来简单易行,如果把这一瞬间算一日的开始,似乎也合理。

后来,人们认识到把一天从正午分开很不合理,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这时聪明的天文学家们就将子正时辰(半夜12点,即0点)作为一日的开始。当人们甜甜熟睡之时,新的一天也就悄然诞生了。

011闰年规律的确定

有闰月的年叫闰年,没有闰月的年叫平年。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

所以,阴历的一年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就要短30多天,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所以每三年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也就是每19年中,安排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日数就差不多了,只有2个小时之差。

趣味链接:农历的闰月

农历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即383天或384天。农历的闰月是为了减小农历的误差、协调农历年与公历年的对应关系而设置的,它的设置是有规律可循的。

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采用了“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设置闰月,即在19个回归年(6939.6天)中,安插7个闰月,这样算来,19个农历年有228个朔望月,再加上7个闰月,就有235个朔望月(6939.7天)了,这样两种历法就基本平衡了。

那么这7个闰月应该加在什么位置呢?这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所谓中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称为十二中气。如果哪个农历月份没有“中气”,那么它就是闰月,它在哪个月份的后面就被称为闰几月。如农历丙戌年(公历2006年)闰七月小,只有白露,而无中气。

012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

我国民间现在仍然沿用的农历所划分的十二个月中,第一个月称“正月”,这是为什么呢?

西汉《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说明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同。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由于上面所述古代各朝每年的起始月都比较混乱,以至于每个朝代都必须改一次月份次序,而改后的第一个月便叫“正月”了。

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据历史记载,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的一月为“正月”,并一直沿用至今。

趣味链接:“正月”为何读做“征月”

人们习惯把农历的一月称做“正月”而且读成“征月”的音,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种读音并不是人们习惯使然,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于是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读成“征月”就延续到现在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历代王朝之所以频繁更改月份的次序,是由于在这些朝代的统治者看来,既然他们做了首脑,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就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013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

人们习惯上说农历十一月为冬月,这倒不难理解,可是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腊月”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在古代,“腊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据说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

到了汉代,“腊日”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汉代的人们把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即干支纪日法中地支为戌的日子定为“腊日”。由于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所以“腊日”也没有确切的时间。后来,人们将12月8日定为“腊日”。

为什么祭神的日子要叫做腊日呢?这得从“腊”字古义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像形为一只被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称为“腊”。在周代,掌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神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后来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

趣味链接: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一月:正月、陬(读邹音)月、孟陬、端月、孟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月;

七月:相月、巧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除月、腊月、嘉平、季冬。

014天干地支的含义

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系统,在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那么,天干地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十天干的含义如下: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着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记住、可识别;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自然界的万物有关,尤其是与太阳的出没有关。因为太阳循环往复的周期运动,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十天干又叫十母。

十二地支的含义如下:

子是滋的意思,指万物开始萌芽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指阳气在上而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

卯是茂,指万物生长繁茂;

辰是震的意思,指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之衰老;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