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27227700000008

第8章 “诚”字箴言:奸商永远做不大(1)

自古商人有二种:一是信商,一是奸商。前者讲究做人重于经商,以诚待人,从而赢得人心;后者以欺诈之道为处世之本,去坑人蒙人。自然前者可为大商人,后者仅为小商贩。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关于他的成功之道,已有洋洋大书记载。但其实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一个字:诚。正如他所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1.诚信也须用点“心计”:感化人要施谋略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信”是什么东西?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钱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赏、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言必信,行必果,能帮的忙则帮,但不可轻易许诺!

推销员的工作是需要诚心与耐心的,没有一开口就能够把产品推销出去的事情。很多时候,推销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李嘉诚就是凭着自己的诚挚和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他总是能够替客户着想,最终就会感动客户,达到推销的目的。李嘉诚开辟了酒楼旅馆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也跟风而上。渐渐地,酒楼旅店的推销业务又不好做了。

虽然如此,李嘉诚的销售业绩仍远远超过他的同事。有一件事,足以显示李嘉诚与众不同的商业素质。

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大家都知道,这是推销铁桶的大好时机。李嘉诚的几个同事兴冲冲地去找旅馆老板洽谈,不料全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原来,旅馆老板早已看好了另一家五金厂的铁桶。

由于李嘉诚的推销业绩不凡,已在同事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无不对这位聪明的少年刮目相看。因此,知难而退的同事们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不愿放弃这一难得的推销机会,欣然应允。

李嘉诚并没有急于去见那位老板,而是找机会与旅馆的一个职员套近乎。没多久,他与那位职员拉上了关系,很快便和他像老朋友一样。通过这位职员,他得知了一些有关这家旅馆老板的情况。有一件事引起了李嘉诚的特别注意。

原来,这位老板中年得子,将儿子看得像宝贝一样。现在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而他儿子却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他根本抽不出时间满足儿子这一愿望。

这位职员本是把这件事当作趣闻提起的。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听到这件事,便感觉他已经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李嘉诚让这个职员牵线,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快活谷马场看赛马。在跑马场上,老板的儿子兴高采烈,十分快活,回家后仍兴奋地向父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嘉诚此举令旅馆老板十分感动,他一时不知如何答谢才好。在李嘉诚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

这次行动,使李嘉诚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善动脑筋、善作变通是一个优秀推销员的必备素质。李嘉诚在这方面显示出了突出的天分。

李嘉诚所用的这种小手腕,显得有点狡猾,狡猾是一个贬义词,不过他做的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而不是损人利己,因此,恐怕只能用聪明来形容。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对客户有益的行动,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做生意的诚意,这比纯粹用语言表达要有效得多。

前已述及,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与人交谈。这种性格,单就推销这一行而言,是一个缺陷。但李嘉诚靠他的诚实和灵活多变的推销技巧,弥补了这个不足。

有一次李嘉诚进入一家酒楼推销铁桶,被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李嘉诚沮丧地走出那家酒楼。

李嘉诚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离开酒楼不远,他便重新思考对策。他很快便有了主意,于是,不再垂头丧气,又转身重新回到酒楼。

再次见到老板后,不等对方开口,李嘉诚就抢先说:

“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向您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动作、言辞、态度等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指点迷津。我是个新手,又是晚辈,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好让我改进。”李嘉诚这种虚心坦诚的态度令老板大为感动。他随之一改拒人千里的冷冰冰态度,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些批评建议。虽然李嘉诚的本意并不在此,但一贯善于博采众长的他确实得到了一番教益。

老板也喜欢上了这位谦虚诚实的的少年,当即决定购买李嘉诚的铁桶。

李嘉诚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得到了成功人土的指导,又做成了生意。

他在辞去五金厂推销员的工作,最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长江塑胶厂,他谦虚诚信的品质仍然没有丢,而是继续发扬光大。

2.付出一份真心,就会得到信赖的回报

李嘉诚做人最讲诚信,他总是以一颗诚心对待别人,不怕别人亏待自己,就怕自己亏待别人。他常常爱说这样一句话;“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李嘉诚对于与人为善的追求已经近乎于执着,他反复告诫部下;“你要让别人信服,就必须付出双倍使别人信服的努力。”而他自己在平时的行为中,以身作则,总能够赢得别人的信赖。为了赢得信赖,就得吃一些亏,他不怕吃亏,就能够得到别人的信赖。他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在他创业的第五年,李嘉诚准备付运一批塑胶玩具给外国客户,但对方在最后一刻突然要求取消订单。当时李嘉诚并没有向对方要求索赔,认为自己的货物不愁销路,所以,他很真诚的对对方表示,这次生意不成,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做生意,可以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次事件过去不久,突然有个美国客户登门到来,订了很多塑胶产品,原来该公司的一位高级职员,认识以前突然取消订单的那位外国客户,是由他介绍前来找李嘉诚的,说李嘉诚的公司不仅很有规模,而且信誉特别良好。李嘉诚以自己的诚信做人,为自己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如果说处于顺境时讲诚信还好理解的话,那么处于逆境之时,许多人就很难继续坚持其诚信了,正所谓“良心丧于困地”也。然而,李嘉诚的诚信却能一贯坚持。他在1998年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说道:“在处于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有毅力……始终坚持以一颗诚心待人,肯建立一个信誉。”所以他17岁时就已知道自己将来会有很大的机会开创事业。

他当时便是抱着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李嘉诚后来的经商经历也证实了这句话,每当事业出现挫折时,他都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诚信做人,顺利渡过难关,或者改变被动局面。

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李嘉诚认为一旦犯了错误,就要用真诚去求得别人的原谅。因为,真诚的心是最容易打动人的。

创业初期的李嘉诚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质量。所以,创业不久,一帆风顺的李嘉诚遭到当头棒击,长江塑胶厂遭受重大挫折。

首先是一家客户宣布李嘉诚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紧接着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长江塑胶厂的产品,还要求长江厂赔偿损失!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日期退回的玩具成品。索赔的客户纷至沓来。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屋漏偏遭连夜雨。银行知悉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立即派人催还贷款。全厂员工人人自危,士气低落。黑云压城城欲摧。长江塑胶厂面临着遭银行清盘、遭客户封杀的生死存亡的严峻局势。

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李嘉诚竟然铸成如此大错,他深为自己盲目冒进痛心疾首。李嘉诚在母亲的开导下,痛定思痛,以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

李嘉诚的第一招是“负荆拜访。”首先要稳定内部军心,这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李嘉诚向员工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经营错误,并保证绝不损害员工的利益,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以诚为本的李嘉诚言出必信,因此,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得到稳定,士气不再那么低落。

后方巩固之后,李嘉诚就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

李嘉诚坦言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是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大多数人的谅解。大家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在李嘉诚的诚心感召下,银行、原料商和客户一致放宽期限,使李嘉诚赢得了收拾残局、重振雄风的宝贵时间。

李嘉诚的第二招是立即普查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将其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资金得以较快回笼,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解了燃眉之急,缓了一口气。

李嘉诚的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岗位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质量。就这样经过李嘉诚百般努力,在银行、原料商和客户的谅解下,终于一步一步地捱过劫难。到1955年,长江颦胶厂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被裁减的员工全部回厂上班,并且,诚信做人的李嘉诚还补发了他们离厂阶段的工薪,令他们感恩至深。

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开全厂员工大会。他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了。”听到这里,员工们掌声雷动。

然后,李嘉诚噙着热泪向全厂员工深深地三鞠躬,感谢大家在长江厂最困难的时候同心协力。之后,李嘉诚亲手给全厂每一个员工分发红包。

灾劫和磨难可以使某些人一蹶不振,甚至将其彻底摧毁。而另外一种人,却从中汲取动力,使之成为向上攀登的台阶。就如一块好钢,越淬火,越坚硬。李嘉诚无疑属于后者。

经过这次挫折和磨难,李嘉诚更成熟了。正是这次反向的动力,促成李嘉诚由一个余勇可沽、稳重不足的小业主迅速蜕变为一个成熟的商人。后来,李嘉诚甚至说道;“我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有那一次的挫折作为基础。”

这次磨难后,李嘉诚就为自己立下了做人与做生意的座右铭并且成为一生的行动准则,这就是:与人以诚求发展,发展之中不忘诚。

3.失去诚信,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诚信是成功的保证。天下成大事者,他们为人处世不虚假,以诚信为本,去赢得周围人的信任。但是有些商人却以奸为赢,靠坑蒙拐骗获取利润,结果打牙自吞,自食恶果。

李嘉诚是一个守信誉的大商人,总是把信誉作为商人的立世之本。他有这样一个观点:守信誉者,必有天下。同样,守信誉者,经营才能大发展。李嘉诚把信誉视为经营发展的基石,这是以诚经商。显而易见,李嘉诚这样做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信任中获得了利润。因此,信誉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李嘉诚艰难创办起来的长江塑胶厂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危机后,订单如雪片飞来,营业额飞速增长。客户乐意接受他的产品,派送大笔订单给他。

意外的一家洋行提出包销长江公司的塑胶花。要是别的厂家,或许会认为这是福音,从此产品不愁销路。李嘉诚却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接受了对方的包销条件,就得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价格、产量,得由对方说了算。

有一些国外的批发商,也希望绕过香港洋行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香港的厂家做生意,这对双方都大有好处。李嘉诚一旦得悉这个消息,马上驱车去跟外商直接洽谈,给他们看样品,签订合同。绕过了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到价格上的实惠。李嘉诚手中捏着一把订单,还有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李嘉诚不惜重金网罗全港最优秀的塑胶人才,不断地推出新样品。可是,因为资金有限,设备不足,严重地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李嘉诚担心陷于前几年的被动局面,不敢放手接受订单。

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不断地产生对资金的需求,需要筹措和集中资金;企业筹集资金一般有以下几种渠道:

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外商资金等。

不论哪一种渠道对当时的李嘉诚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事。

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嘉诚陷于苦恼之中。银行许可的贷款额只能应付流动资金。地产、航运、贸易、工业,都在进行努力,以期获得银行的支持,像长江这样的小公司,不敢奢望获得银行的大笔贷款。

在李嘉诚绞尽脑汁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来到他面前。有位欧洲的批发商,来北角的长江公司看样品,他对长江公司的塑胶花赞不绝口:“比意大利产的还好。我在香港跑了几家,就算你们的款式齐全、质优美观!”

他要求参观长江公司的工厂,他对能在这样简陋的工厂生产出这么漂亮的塑胶花,甚感惊奇。这位批发商快人快语。“我们早就看好香港的塑胶花,品质品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价格不到欧洲产品的一半。我是打定主意订购香港的塑胶花,并且是大量订购。你们现在的规模,满足不了我的数量。李先生,我知道你的资金发生问题,我可以先做生意,条件是你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担保。”

找谁担保是李嘉诚头痛的问题。担保人不必借钱给被担保人,但必须承担一切风险。被担保人一旦无法履行合同,或者丧失偿还债务能力,风险就落到了担保人头上。不过,根据塑胶花的市场前景,以及李嘉诚的信用和能力,风险微乎其微。后几经周折,李嘉诚终于找到了一位理想的批发商。

要知道诚信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经过这次本无希望,但最终如愿以偿的合作,李嘉诚对此笃信不移。

李嘉诚认为诚信是企业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他说:“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诚信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还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诚信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4.诚信之人永远饿不死

做人当以诚信为本,经商亦如此。在大千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人之道,奸诈者有之,投机者有之,轻狂者有之,骄傲者有之,但是这些人绝不能成大事,真正的成功者以诚实为做人之道,懂得诚实是获得彼此信任的基石。

李嘉诚认为,以诚为本,才能永远饿不死,才能做大生意,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李嘉诚是一位诚实的人,并把诚实待人的原则落实到经商的过程之中,才成就他日后的大事业。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事情是这样的: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入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分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5港元。

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